2017届中复人教版物理 第4讲 透镜及其应用

第 4讲 透镜及其应用1(2015,永州)永州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秀丽,园内严禁游客随地丢弃饮料瓶,这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因为透明圆饮料瓶装水后相当于一个_凸透_镜,它对太阳光具有_会聚_作用,可能引起森林火灾。2(2016,扬州)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

2017届中复人教版物理 第4讲 透镜及其应用Tag内容描述:

1、镜”)相似,所成的是_缩小_(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已知镜头焦距为 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2f_。
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应离镜头_近(填“远”或“近”)些。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_倒立放大实像_(填“倒立”或“正立” 、 “放大”或“缩小” 、 “虚像”或“实像”),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_投影仪_。
(导学号 90982278)4(2016,吉林)如图所示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
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_放大_的虚像。
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_右_侧。
(导学号 90982279)5(2016,襄阳)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_太强_(填“太弱”或“太强”);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_25_(填“10”“15”或“25”)cm 左右。
6(2016,桂林)人的眼球好像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凸透镜。

2、或“放大镜”) 相似,所成的是_缩小_(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 的实像 ,已知镜头焦距为 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2f_。
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 ,人应离镜头 _近_(填“远”或“近”)些。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_倒立放大实像_(填“倒立”或“正立” 、 “放大”或“缩小” 、 “虚像”或“实像”),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 _投影仪_。
( 导学号 48622054)4(2016,吉林)如图所示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
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 ,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_放大_的虚像。
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_右_侧。
( 导学号 48622055)5(2016,襄阳)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 _太强_(填“太弱”或“太强”) ;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 ,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_25_( 填“10”“15”或“25”)cm 左右。
( 导学号 48622056)6(2016。

3、3(2014,南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如图所示,F 点为凸透镜的焦点,当把蜡烛放在图中_c_点时,从光屏这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烛焰时,看到了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生活中的_放大镜_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4(2014,襄阳)某人在眼镜店所配的是200 度,它是_ 远视_(选填“近视”或“远视”) 眼镜片。
站在山下用相机拍摄山上的 “革命烈士纪念塔” ,如果所用相机的镜头焦距是 5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范围是 _50_mmv100_mm _。
5(2013,河南)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实像”和“虚像 ”,请写出二者的一项区别:_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可以在光屏上呈现;虚像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不能在光屏上呈现_;在我们学过的光学元件中,能使物体成 “虚像”的有:_ 平面镜_(写出一种即可)。
6(2014,成都)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 ,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束,如图所示,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 C )A平板玻璃 B平面镜C凹透镜 D凸透镜7(多选 )(2014,天津) 某同学。

4、所示,小华用照相机对着平面镜中的 “她”拍照。
当小华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平面镜中成实像,像大小不变B平面镜中成虚像,像逐渐变小C照相机中成实像,像逐渐变小D照相机中成虚像,像逐渐变小4(2016,济宁)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C )实例: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B折射成像的有C属于实像的是D属于虚像的是5(2016,陕师大附中模拟)如图所示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B )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C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D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6(2016,陈仓区模拟)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u 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4 cmB当 u3.5 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

5、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了解眼睛的构造以及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使学生有眼保健的意识和方法。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基础回顾: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特点:中间薄边缘厚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特点:中间厚边缘薄凸透镜成像规律u2 f,倒立、缩小的实像,2 f v f 照相机u2 f,倒立、缩小的实像, v2 f 幻灯机2f u f,倒立、放大的实像, v2 fu f,不成像u f,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同侧 放大镜透镜名词:焦点 F,焦距 f,光心、主光轴透镜及其应用眼睛和眼镜近视眼及其矫正:凹透镜远视眼及其矫正:凸透镜其他应用显微镜原理望远镜原理2核心考点精讲(1)重难点突破:1透镜的“会聚”与“发散”作用判断透镜的“会聚”、“发散”作用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将原光线延长,对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和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进行比较,若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原方向向主光轴偏折,即为会聚,向外偏折即为发散。
在图 1 中,两条折射光线相对于两条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相互靠近”了,这就是凸透镜。

标签 > 2017届中复人教版物理 第4讲 透镜及其应用[编号:280584]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