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阻上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知识点一:电流跟电压的关系:1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电流与电压成正比。3设计实验:因电流与电压、电阻均有关系,我们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
165电流与电压Tag内容描述:
1、 探究电阻上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知识点一:电流跟电压的关系:1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电流与电压成正比。3设计实验:因电流与电压、电阻均有关系,我们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1 个)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电路图: 4进行实验:按图连好电路保持电阻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V、2V、3V,并读出电流表相应的数值、填表。R=10次数 电压 U/V 电流 I/A1 1 0.12 2 0.23 3 0.35分。
2、学 生 : 邱 砾 文 5 月 1 日 星 期 二专 题 十 一 : 简 单 电 路 -静 电一 、 知 识 点 :1、 静 电 现 象 : 电 视 机 屏 幕 吸 灰 、 脱 毛 衣 电 火 花 、 油 罐 车 拖 着 长 链 、 飞 机 轮 胎 用 导 电 胶2、 带 电 体 的 基 本 性 质 : 能 吸 引 轻 小 的 物 体3、 两 种 电 荷 以 及 电 荷 间 的 相 互 作 用 ( 结 合 带 电 体 的 基 本 性 质 学 习 )4、 摩 擦 起 电 的 实 质 : 电 子 的 转 移 。 带 正 电 的 物 体 一 定 缺 少 电 子 , 带 负 电 荷 的 物 体 多 余 电 子 。5、 验 电 器 : 原 理 、 作 用6、 静 电 感。
3、1活动 1: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1猜想假设:在电阻一定时,电压越高,电路中的电流越_。2设计实验:(1 )保持_不变,用_、_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2)实验器材: 。(3)电路图: 画在右边虚线框内并将实物按电路图连成电路 (重要知识):此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4)实验记录表格并画出图像:(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_。(2)在闭合开关前,应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调到_(A 或 B) 。(2)得出结论: 在 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1.实验中是采用 法来探究的,。
4、.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教案课题 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核心素养通过实验、分析和探索过程,提高根据实验数据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学会用图像研究物理问题。设计思想本节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展现,让学生经历了“问题思考探究实验结论”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欧姆定律,它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要求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从而更。
5、第 十五 周(第 1、2 讲) 课 题 电流源与电压源的等效变换 课 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掌握电压源电流源之间的等效变换方法,理解两种电源模型的特性。教学重点 电压源和电流源之间的等效变换方法。教学难点 电压源和电流源之间的等效变换方法。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演示平台【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电路中的电能都是由电源来提供的,对负载来说,电源是电压的提供者,也可以看成是电流的提供者。讲授新课:一、电压源为电路提供一定电压的电源可以用电压源来表征1、理想电压源(恒压源) :电源内阻为零,并能提供一个恒定不变的电压。所以也称。
6、如何判断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若反馈量与输出电压成正比则为电压反馈;若反馈量与输出电流成正比则为电流反馈。通常可以采用负载短路法来判断。从概念上说,若反馈量与输出电压(有时不一定是输出电压,而是取样处的电压)成正比则为电压反馈;若反馈量与输出电流(有时不一定是输出电流,而是取样处的电流)成正比则为电流反馈。在判断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时,除了上述方法外,也可以采用负载短路法。负载短路法实际上是一种反向推理法,假设将放大电路的负载电阻 RL 短路(此时, ),若输入回路中仍然存在反馈量,即 ,则为电流反馈;若。
7、220V单相电源每安培电流220W,每平方毫米可以通过3安培电流,那么每平方导线就可以带660W功率的电器,2.5平方可以带1650W的功率。 我们说的每平方毫米可以通过3安培电流是指考虑导线损耗和导线隐蔽在散热环境差的时候确定的,细的导线这个数值可以选的大一些,粗的导线可以选的小一些。散热条件好、导线长度短也可以选的大一些,比如1平方的导线可以工作在6安培,2.5平方可以选择10安培(2.2千。
8、用多功能电工表检验保护装置能否投入运行发布时间: 2007-1-22 10:50:20 浏览次数: 20古育文 广东省梅县供电局 (514011) 用负荷电流和工作电压检验是继电保护装置投入运行前的最后一次检查,对于某些保护装置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在带有方向性的继电保护装置中,为了保护其动作正确,在投入运行前必须测量带负荷时的电流与电压的向量图,借此判断电流回路相序、相别及相位是否正确。通过多功能电工表可方便地实现上述功能,替换了以前用相位电压表法和瓦特表法两种繁琐的测量方法。下面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用多功能电工表来判断方向性的继电。
9、1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说课稿口头中学 乔卜林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作用特点本节课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 阻器使用方法之后,这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同一电路中电学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掌握解决简单电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了解运用“ 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变量关系的实验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打下基础。2、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实验,科学的总结出电。
10、使机械元件转动的力矩称为转动力矩,简称转矩。机械元件在转矩作用下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扭转变形,故转矩有时又称为扭矩。转矩是各种工作机械传动轴的基本载荷形式,与动力机械的工作能力能源消耗效率运转寿命及安全性能等因素紧密联系,转矩的测量对传动轴载。
11、电压变化量与电流的变化量之比的绝对值等于定值电阻1、 ,RIIU)(2、 (安徽)如果加在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 6V 升高到 10V,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变化了 01A,则该电阻的电功率变化了 A 16W B.4.0W C.0.4W D.3.4W(四川省资阳市 2014)如果加在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 8V 增加到 10V 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相应变化了 0.2A,则该定值电阻所消耗的电功率的变化量是( )A.0.4W B.2.8W C.3.2W D.3.6W3、如图 R1 为定值电阻,R 2 为滑动变阻器,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R 2 不变时,V 1 读数与 A 读数之比等于 R1B、R 2 不变时,V 2 读数与 。
12、一、教材及学情分析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欧姆定律,它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要求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得出,从而更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这一节综合性较强,从知识上讲,要用到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从技能上讲,要用到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欧姆定律,最关键的是实验方法。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
13、实验: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1.(2012阜新)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1)本实验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某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路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你用笔在图中将接错的导线画上“”,再把正确的接线画上(3)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把定值电阻 10 换成 15,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填“左”或“右”)移动,目的是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4)利用本实验的器材,你还能进行的实验有测量电阻(写出一个。
14、1AVL1 L2S1.如图所示,当开关 S 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 0.9A,当开关 S 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0.5A,则( )A. 开关 S 闭合时,通过 L1的电流为 0.5A B. 通过 L2的电流为 0.4AC. 开关 S 闭合时,通过 L1的电流为 0.4A D. 通过 L2的电流为 0.9A 2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比较 a、 b、 c、 d 四处电流的大小,其中正确的是( )A Ia Id B Ia Ib C Ib Ic D Ic Id3在图所示的电路图中,能用电压表正确测出灯 Ll两端电压的是( )4如图是某同学做实验时的电路图。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泡L 1、L 2均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
15、- 1 -学案导学小组互助课型课时计划 总第 1 课时课题 电流与电压关系 课型 新课班别 9.1 9.2 时间 教具 电源、滑动变阻器、等课时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的关系;过程与方法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的研究方法研究物理规律的思路,学习用图像研究物理问题;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收集、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 通过经历完整的实验探究,认识电流、电压关系难点 运用控制变量法开展实验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结论课前自主学习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内容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二次备课情境创设。
16、1 课时教学设计 第 1 周年 月 日 备课时间 备课人创设物理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探究先欣赏一段视频,让学生注意灯光的美,要制作这么美的灯光,就必须从简单的电学知识学起,我们可以先做一些简单的灯光设计。教师演示:请同学们看一个最基本的电路连接,即电源、小灯泡、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组成的一个简单电路。开关闭合灯亮,请同学们思考:你有哪些办法使小灯泡变暗?学生讨论后回答:可以减小电源电压。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方案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课 题远教课 电教课 演示课 实验课教学方式电流表和。
17、控制电路设计一、电流环的设计电流环的设计核心是控制主电路上电感电流的平均值,使它处于稳定状态,根据主电路与设计思路得电流控制环的系统框图如下: -+V c vP I 1 / V sV dV o+-1 / S LI LK 1其中 Vcv 为电压环的输出电压(即系统的参考电压) ,Vs 为锯齿波的幅值,IL 为电感上的电流,K1 为采样的放大倍数。设置 PI 为单零点 单极点补偿网络。如下图所示:R 1R 2C 1-+因为系统的开关频率为 100KHZ,为了避免开关频率对控制环路的影响,穿越频率 fci 必须远远小于开关频率,当然为了对系统动态响应的速度,我们希望 fci 越大越好,在。
18、 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总结一、实验所需器材和实验电路图:1.器材: 、 、 、 、 、 和 。2.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3.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应保持不变的量是 ,通过在电路中接入 (填“定值” 、 “可变” )电阻实现。实验过程中要改变的量是加在电阻两端的 ,通过接入 或改变 来实现。滑动变阻器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和 ,其改变原理是 (写公式)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得出了电流与电压的定性关系是 ,定量关系是 ,用公式表达为 。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压进行了多次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4.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
19、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说课稿榆林市第十二中学 马虎军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十二章欧姆定律的第一节探究-电流与 电压、电阻的关系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这节课:一、教材分析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是得出电路中电流的基本“交通规则” 以及掌握电学最重要规律之一欧姆定律的前提。这三个物理量的关系是在学习了电流、电压 、电阻等概念以及电压表、 电流表、滑 动变阻器使用方法之后的进一步总结深入,而且, 这节课很好地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要求,十分重视科学方法的渗透,重视。
20、- 1 -165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执教者:顾贤璋 教学任务分析:学习本节内容所需要准备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1)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2) 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3) 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方法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分析当电阻一定时(或电压一定时) ,导体中电流跟电压(或电阻)的关系;将有关的实验结论综合起来,得出欧姆定律并且可以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通过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实验结论的能力。教学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