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应处理好“八大关系”中华铁道网 2016-08-25 15:17:55(中铁十八局集团公司董事长 彭仕国)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全体党员提出了“四讲四有”要求,国企领导干部要强“魂”固“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需处理好“八大关系”。一是要处理好“信与行”的关系,做高举信念的明灯。在思想上真信,在工作中才会真行。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的第一位标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增强“四个自信”,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 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讲政治、有信念,不是一时一事的坚持,而是一生一世
2、的坚守。作为党员干部,要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理想信念“四个能否”标准,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经常翻一翻党章党规、想一想入党誓词;经常做一做“政治体检”、扫一扫“政治灰尘”,始终保持政治定力与执着追求;要时刻铭记自己的党员身份,把牢思想之舵、高扬理想之旗、补足精神之“钙”,常讲党言党语、常道纪言纪语,真信真行,知行合一,始终做道路自信的坚定信仰者,理论自信的不懈探索者,制度自信的忠实捍卫者和文化自信的积极传播者,永葆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二是要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做克己奉公的表率。能不能把握好公私界限,是检验一名党员干部党性纯不纯、做人正不正的试金石。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对党忠诚一辈子,奉
3、献一辈子。“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对党员干部的根本要求。只有公字当头、秉公用权,职工群众才会信服你、跟随你。“吃菜根淡中有味,守规矩梦里不惊”,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再大,心不能乱想,嘴不能乱吃,手不能乱伸,笔不能乱签。要强化宗旨意识,提纯党性观念,努力培养组织至上的政治境界、奉献至上的精神境界、事业至上的工作境界,把住慎权慎行的红线;要时刻如履薄冰、自警自醒,坚守纪律规矩的底线,切勿以公权谋私利,以私心损公益,努力做到“公款姓公,一分一厘不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不私用”,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置于监督的阳光下。三是要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做舍利取义的楷模
4、。见利思义、见贤思齐是传统的美德。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既要有厚植“君子喻于义”的思想自觉,也要有彰显舍利取义的行动自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领导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领导。领导干部可以追求合法权益,但不能搞权力寻租,权钱交易。要常修为官之德,常排非分之想,把好“苗头关”,遏止“萌芽时”,守住“第一次”,防止成为被“围猎”的对象。当前,党员干部守护好“舍利取义”的精神家园,尤其需要强化“世间尤物,不敢妄取”的淡定从容;坚守“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的处事之道;谨记“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从政箴言,决不能“利”字当头,步入“唯利是图”的歧路和“见利忘义”的错路。“一身轻如叶,义字值千金”
5、。对领导干部来说,舍利取义,这个“义”就是要遵守组织的党规党纪,严守企业的规章制度,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自觉做到不使用利益包工队,不使用关系供应商,不插手设备物资招标。只有知义明义,守义践义,“义”字当头,“义”字在心,领导干部才能以“正气在身,正己示人”的人格魅力,赢得职工群众的尊重和认可。四是要处理好“权与责”的关系,做勇于担当的旗帜。“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这是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核心内容和刚性要求。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意味着要担当如铁,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为官避事平生耻,大事难事看担当”。正确把握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是领导干部素质高低、担当强弱的标志。正如习总
6、书记所言,“干部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领导干部要正确看待权力和责任,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要用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的精神,用担当行动诠释对组织的忠诚,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必须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要让广大职工看到,领导干部能担当是一种状态,一种能力;敢担当是一种胆识,一种激情;善担当是一种追求、一种感召。要大力强化履职能力建设,高标准履行政治职责、高水平履行工作职责、高品位履行表率职责,拿出“争坐前排”的勇气,向国内优秀企业看齐,向世界一流企业看齐。如果主政一方,工作多年,面貌依旧,“涛声依旧”,不但浪费了权力这种稀缺资
7、源,而且有愧于组织的信任,职工的期盼。五是要处理好“上与下”的关系,做服务职工的公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系职工,情系职工。上与下的关系,折射的是“官本位”与“民本位”的价值取向问题。只有真正对下负责,才能更好地对上负责。这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意识,不能以“庙堂之尊”而疏“江湖之远”,不能高高在上,以“上”自居。职工最可亲,最可敬,在外部协作队撂挑子时,最靠得住的还是我们的职工队伍。因此,领导干部要有“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的爱民情结,要有“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人文情怀,多到一线职工中间走走
8、,多到困难职工家中看看。当多接“地气”,多“身”入基层之后,领导干部就不应该把压缩职工福利待遇做为项目“增效”的手段,更不允许把长时间拖欠职工工资做为回避管理不善的借口。要顺应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职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重要标准,多从职工的“刺耳话”中找原因,“牢骚话”中看差距,“过头话”中三省其身,从而,不忘初心,不负重托,矢志作为,实干勤为,奋发有为,让职工群众真正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六是要处理好“廉与威”的关系,做勤政廉政的榜样。清风拂袖身自正,正气在胸威自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把廉洁奉公作为一种价值追求,让权力始终成为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
9、正能量。“九功不抵一过”。一个领导干部不管曾经做出了多大功劳、付出了多少苦劳、承受了多少疲劳,如果在廉政上出问题,所有的成绩和名誉都会毁于一旦。“祸患积于忽微,智勇困于所溺”,小事之中有党性,小节之中有原则。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每天砌一块好砖,人生才会垒成一面好墙。贪欲犹如“白袍点墨”,洗不净、回不去,搞一次特殊丢掉一次威信,谋一次私利留下一个污点。“廉则生威,贪则失信”,每个领导干部都要严格自律,手握戒尺,心存敬畏,有权不任性,掌权不迷失,用权不逾矩,自觉拉起防线,远离雷区。无论环境怎么变,做人做事的底色不能褪色;无论职务怎么变,勤政廉政的本色不能变色。“贪无了,如猩猩嗜酒,鞭血方休;婪不除,
10、如飞蛾扑火,焚身乃止”。“贪”字近乎“贫”,最终注定成为“财物保管员”,还财于公;“婪”字近乎“焚”,最终必然从“好同志”沦为“阶下囚”,人财两空。要看到因为从政不廉导致腐败问题,其结局就是:政治上一撸到底,名誉上一文不值,地位上一落千丈,经济上一贫如洗,家庭上一塌糊涂,自由上一无所有,良心上一生自责,总体上一败涂地。“一念之差,人生打叉”。一生很长,一步很短,有时一生止于一步,有时一步就葬送了一生。知止者常安,知足者常乐,知进者常新。领导干部一定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在学习上知新知常,在诱惑前知戒知止,在工作中知进知为,辛辛苦苦过舒服的日子,舒舒服服过辛苦的日子。七是要处理好“情与纪”的关系,
11、做坚持党性的包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意味着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每个人都有三亲六戚、亲朋好友,领导干部也不例外。如果把人情关系凌驾于企业规章制度之上,什么“情”都领,什么“忙”都帮,优亲厚友,是非不明,良莠不分,必然丧失自己的立场和原则,给企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在处理好情与纪的关系问题上,领导干部既要真诚待人,不能“人一阔脸就变”;也要挺纪在前,讲党性,讲原则,不留“暗门”,不开“天窗”,不搞庸俗媚俗的“关系学”。天上掉馅饼,地上就会埋陷阱,要坚守道德底线,远离法纪红线,划清交友界线,不破规矩,不染污泥,不被戳脊梁骨,严格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要带头树立良好的
12、家风,不为“枕边风”所迷,不为儿女情所惑,自觉把亲情人情置于纪律规矩之中,切实以家风清正助力作风涵养,以家庭清风引领社会风尚,以家人清廉呵护一生清誉。特别是在选人用人、企业重组、机关改革中,要以新修订的干部工作条例为基本遵循,扛起公道正派的旗帜,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坚决避免“近亲繁殖”,严防暗箱操作,以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度”与“广度”,提升选人用人的“精度”与“纯度”,释放全面从严治党的正能量。八是要处理好“显与潜”的关系,做求真务实的标杆。求真务实,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党的事业无止境,“进京赶考”无穷期,企业发展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求领导干部
13、必须走在前列,干在实处,永葆奋斗精神。习总书记一直倡导“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强调在抓实“显”绩的同时,更要抓好“潜”绩。企业发展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接力赛,是“持续给力、久久为功”的渐进过程,必须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作为领导干部,既要接好“接力棒”,更要跑好“接力赛”;不能只抓“挂勋功章、立凯旋柱”的显绩,不抓“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口碑,没有重量,但有份量,可以让干部轻如鸿毛,随风飘逝;也可以让干部重如泰山,挺立心间。“实干家”从不担心得不到认可,“大忽悠”迟早会被人看穿。人心如秤,能称量孰重孰轻;民意似镜,能照出谁是谁非。干净还是干事,做事还是做秀,职工自有公论。领导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在职位更要在状态,要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不摆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不搞“盆景之作”,坚决纠正“只练唱功不见做功,只开虚花不结实果”的不良作风。要聚焦发展不动摇,加快发展不懈怠,科学发展不折腾,多谋惠民生的大事,多办顺民意的实事,多做解民忧的难事,多搞增民利的好事,努力在“赶考”的新征程中创造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