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类的攻击行为.ppt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997542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9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的攻击行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人类的攻击行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人类的攻击行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人类的攻击行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人类的攻击行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类的攻击行为,2007年16日7点15分(北京时间19点15分),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恶性校园枪击案,枪击造成33人死亡,枪手韩国学生赵承熙开枪自尽。案件发生后,布什称枪击案令美国举国震惊。凶手其人:1. 23岁韩国学生赵承熙;2. 1992年从底特律入境;3. 性格孤僻独来独往;4. 老师曾发现其文字描述暴力;5. 曾创作暴力剧本;6. 3月份花571美元购买手枪及子弹。,案例分析,本 章 要 点,*攻击的概念*关于攻击的主要观点 *攻击的影响因素 *媒体暴力与攻击行为*攻击行为的控制和预防,第一节 攻击行为的概念及其原因 第二节 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的攻击行为 第

2、四节 攻击行为的控制与预防,第一节 攻击行为的概念及其原因,一、攻击行为的概念二、攻击行为的解释,第一节 攻击行为的概念及其原因,一、攻击行为的概念(一)攻击行为的定义 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简称攻击,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旨在导致他人身体上或心理上的伤害和痛苦的有一行为。,第一节 攻击行为的概念及其原因,(二)攻击行为的分类 1. 从攻击的方式上看,攻击可以分为言语攻击和动作攻击。 2.从攻击的动机上看,攻击可以分敌意性攻击(retaliatory a。ggression)和手段性攻击(instrumental aggression)。 3. 根据攻击的性质还

3、可以分为亲社会攻击和反社会攻击和被认可的攻击行为 本章讨论的主要是反社会攻击行为,第一节 攻击行为的概念及其原因,(三)攻击的普遍性图14-1最血腥的一百年20世纪,第一节 攻击行为的概念及其原因,(四)攻击的稳定性 攻击行为有较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早年的攻击性与后来的攻击行为有普遍联系。 赫伊斯曼(1984)对600多名被试进行历时22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8岁时的攻击性记录能够很好地预示他们成年以后(30岁)的攻击性行为。,第一节 攻击行为的概念及其原因,二、攻击行为的解释(一)攻击的本能理论 攻击是一种本能,是由遗传获得的,而非习得的。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 死

4、本能对内自我破坏。死的本能对外会把攻击推向他人,把对内的破坏力量转向外部,表现为对他人的攻击,侵略,损害,征服。 人的攻击力是由内而发,而且人类的攻击行为不会消失。重要的是让人们有机会以非破坏性的方式将攻击性释放出来(体育竞技、自由搏击)。 2.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 攻击具有生物保护和物种进化的意义。攻击也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现代社会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于实施攻击,而战争就成了发泄攻击冲动的重要途径。 对丽鱼的研究实验P199 爱布尔等的老鼠实验,第一节 攻击行为的概念及其原因,3.对本能论的评述 本能论认为人类之所以会出现攻击行为,是因为具有与生俱来的攻击本能。这种观点遭到很多研究者

5、的质疑,这些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类质疑是,在动物身上,是否真的存在攻击本能。 另一类质疑是即便在动物身上存在攻击本能,那么是否就意味着人类就一定具有攻击本能呢?如果人类具有攻击本能,那么我们可以预期,人类应该在攻击本能的驱动下程序化地表现出攻击性。由此推断,人类攻击行为的表现上应该有许多相似之处。事实上,人类的攻击行为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无论从数量还是从种类上。,第一节 攻击行为的概念及其原因,(二)攻击的生物学理论 攻击归于个体内部 脑机制: 海马:影响情绪; 杏仁核:该区域受到电击时,温和的机体变得暴躁;当该区域的神经活动被抑制时,暴躁的机体变得温和;并被大脑调节。猴子实验P1

6、99 大脑皮层:皮层受损时,会表现出更激烈的攻击行为。 神经递质: 5羟色胺:抑制攻击(5羟色胺少,攻击增多); 雄性激素:增加攻击性 P200 酒精:降低人们对行为的抑制力和约束力 解除对行为的抑制,第一节 攻击行为的概念及其原因,(三)挫折攻击理论 1.最初的理论观点 挫折(frustration):对行为后果的阻碍。 玩具实验(勒温,1941 ) 实验组:把孩子们带到一个全是玩具的房间前,孩子们非常想期待玩那些玩具,但是实验者只允许他们从窗外观看,不许他们进去玩。在经历漫长而痛苦的等待之后,这些孩子最终才有机会玩那些玩具。 控制组的孩子则一开始就被允许玩那些玩具,没有遭受挫折。 结果发现

7、:玩玩具的时候,实验组比控制组的行为更具破坏性,将玩具摔在地上,往墙上砸,或是踩踏玩具。,第一节 攻击行为的概念及其原因,挫折感越大,导致的攻击越强? 哈里斯(Harris, 1974)实验 实验助手在商场、银行和售票窗口排队的人群中插队,插到第二个人或者第十二个人的前面。 观察表明,第二个人对插队者的反应比第十二个人更具有攻击性。由于第二个人比第十二个人能更快地达成目标,所以体验到更多的挫折感。,第一节 攻击行为的概念及其原因,3.对挫折攻击理论的评述 挫折并不是攻击的唯一原因,而且挫折也不是总导致攻击行为。 挫折究竟是指一种外部的环境条件(某一事件),还是一种个体的内部状态(由这一事件引起

8、的内部感受),挫折攻击理论在这一点的阐述上有些不足。 另外,替代性攻击的观点非常有趣,可是,人们对于究竟什么样的事物会成为替代性攻击的目标物还没有给出充分的界定,也没有足够的研究加以证实。而且,挫折攻击理论也无法解释攻击行为多样性的问题。 攻击线索理论也没能逃开研究者的质疑。,第一节 攻击行为的概念及其原因,(四)社会学习理论 儿童的攻击行为并非生来就有,而是后天习得的。攻击是直接经验和观察学习的结果。(班杜拉,1963,1973 ) 1.攻击行为习得的机制 (1)通过强化(reinforcement)习得攻击行为 因做出攻击行为而获得奖励(口头表扬、物质奖励、关注) ,导致攻击行为出现的可能

9、性增大。(打娃娃实验) (2)通过观察习得攻击行为 通过观察他人的攻击行为习得攻击。 模仿电影中的成年人或者卡通人物,出现攻击玩具的行为。,(二)榜样的影响,(三)激励性诱因,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量攻击是因预期到有积极的后果而促成的。这时触发攻击的推动力是所预期的奖赏而不是给别人以痛苦。”,百人斩指1937年11月底至12月10日,在上海向南京进攻途中直至南京大屠杀前夕,两名日本军官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毅少尉以谁先杀满100个中国人为胜的竞赛。最后向井敏明以斩杀106人,胜过斩杀105人的野田毅。,第一节 攻击行为的概念及其原因,2.对社会学习理论的评述 社会学习理论关于攻击的论述非常重要,这

10、是因为,社会学习理论在习得的攻击行为和实际出现的攻击行为间作了重要区分。 它解决了挫折攻击理论所不能回答的问题:人类攻击行为的多样性。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对攻击行为不关注或忽视,可减少攻击行为。在这种条件下既没有提供可以仿效的攻击榜样,也没有提供额外关注的强化。,第一节 攻击行为的概念及其原因,替代性攻击 (displaced aggression ):自己的力量不足以与对方抗衡时,不能够直接实施在引发挫折感的对象身上 。 替代性攻击(displaced aggression)有两种类型: 攻击对象的替代 攻击类型的替代 eg. 受到父亲责打的孩子由于不能直接挥拳打倒父亲,可能会嘟嘟囔囔地骂父

11、亲几句(攻击类型上的替代),或是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弟弟妹妹(攻击对象上的替代)。,第二节 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一、影响攻击行为的个人因素二、影响攻击行为的情境因素三、影响攻击行为的社会因素,第二节 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一、影响攻击行为的个人因素 (一)A型人格 A型人格:非常有竞争意识,更能为成功而奋斗;有时间紧迫感,行事匆忙;遇事特别容易生气以及攻击性比较强。 B型人格:竞争性不是很强的、行事从容的、不容易发怒。 研究发现:A型人格的人比B型人格的人更具有攻击性;对极其微小的烦恼都会“表现出对抗、暴怒、粗鲁、乖戾、批评和不合作” 。,第二节 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二)敌意归因偏差 当我们的归因

12、有偏差的时候,通常不会把他人的动机归因是善意的,而是做出恶意归因,继而可能做出报复性的攻击行为。,第二节 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三)性别 男性比女性更具有攻击性(Bettencourt & Miller,1996;Knight,Fables & Higgins,1996) 男性的攻击多为身体攻击,而女性的攻击多为言语攻击和其他间接的攻击行为。 男女攻击方式上的差异,在八岁时即出现(儿童时期的间接攻击形态有:说谎、冷漠、报复等形式),然后差异逐年增加,直到十五岁左右,并延续到成人时期(Bjokqvist et al.1992)。,第二节 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二、影响攻击行为的情境因素(一)高温

13、美国五十个城市45年(1950-1995)的年平均温度 vs 暴力犯罪的信息天气越热的年份里暴力犯罪的比率越高。戴厄舍和德勒维(Anderson, Deuser & DeNeve,1995)实验:被试在一个可调温度的房间内打游戏。房间内可调为适宜温度(大约72。F)或是非常高的温度(94。F)。结果发现,温度越高,被试体验到更多敌意,人们会出现越多的攻击念头。温度越高,攻击行为就越多?倒U型,第二节 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二)酒精和药物 大剂量的酒精会使人们对周围环境以及攻击后果的意识程度降低,以至于他们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 药物对攻击行为的影响非常显著,但是其作用的方向取决于药物的种类、剂

14、量的大小以及被试的状态。,第二节 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三)唤醒水平 情绪二因素论把情绪体验分为两个部分:生理唤醒以及个体对这种唤醒状态的认知性标定。 个体对这种生理唤醒状态的解释,个人的情绪唤醒水平会直接影响到他的攻击行为。,第二节 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四)去个性化 个人在群体中自我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 在群体中,一旦去个性化状态出现,个人的行为会较少受自己的个性支配,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而倾向于跟随整个群体的状态。 群体的规模越大,凝聚力越强,越易于引发人的去个性化状态。,第二节 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三、影响攻击行为的社会因素(一)文化与攻击 在本质上,文化影响

15、攻击不是决定攻击行为是否发生,而是文化规范了攻击行为的表达方向。(二)媒体暴力 (media violence)是指大众媒体(包括电影、电视、报刊、网络等)传达的暴力内容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负性影响的现象。 1.媒体暴力与攻击性的关系 挫折攻击理论的支持者所提出的宣泄作用认为,个体做出攻击行为(无论是真实出现或是仅仅模拟),都会得到精神上的宣泄,这样就降低了将来出现攻击行为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社会学习理论和攻击线索理论提出,目睹暴力行为并不是一种宣泄,而会导致更多的攻击行为。,第二节 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2.媒体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1)媒体暴力影响孩子对于暴力的认知 “暴力行为是解决问题的方

16、式” ;“好人”也会使用暴力行为;接受“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暴力未尝不可”。 (2)媒体暴力改变孩子关于暴力的态度 暴力镜头已经不构成新异刺激,对此形成漠视的态度,减弱他们对暴力行为的敏感度,降低他们对受害者的同情。 (3)媒体暴力引发孩子对暴力的模仿 看到看似真实、没有受到惩罚的暴力行为,模仿这种行为,在处理问题时,简单的运用模仿到的行为。,第二节 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三)暴力视频游戏 研究者认为,暴力视频游戏将会引发游戏者的攻击行为。研究已经证明,实验室中设置的暴力视频游戏,就会增加被试的攻击想法和行为,暴力视频游戏与攻击行为、违法行为有高正相关,这一效应在具有攻击倾向的个人及男性身上表现更

17、加明显(Anderson & Dill,2000,转引自Ferguson,2007)。,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的攻击行为,一、家庭暴力二、校园欺负,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的攻击行为,一、家庭暴力 11.25 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我国有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受害者一般以妇女儿童居多。就总体而言,受教育程度越低,生活越贫穷,社会地位越低,则家庭暴力的发生率越高 。 家庭成员为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总数的50以上,知识分子实施家庭暴力呈上升趋势。,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的攻击行为,二、校园欺负 中小学生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攻击行为,包括恶意推搡他人、打骂他人、给他人起侮辱性的绰号、散布谣言等等。学校中的欺负行为非常普遍

18、,在各个国家中都具有很高的发生比例。 (一)欺负行为的特点 欺负行为的特点:它属于攻击行为或故意伤害行为;行为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欺负行为的双方在力量上以不均衡为特点。 (二)欺负行为的影响因素 欺负行为参与者的人格特质 ,家庭因素,第四节 攻击行为的控制与预防,一、移情能力培养二、成熟个性的培养三、宣泄四、社会公平的建立,第四节 攻击行为的控制与预防,一、移情能力培养 移情是指当一个人感知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即能够体察到他人的情绪状态,并产生共鸣。移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二是能在更高级的意义上接受他人的情绪、情感。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

19、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降低其攻击性。,第四节 攻击行为的控制与预防,二、成熟个性的培养 犯罪心理学家强调,个性成熟者的自我意识和控制水平较高,对别人进行攻击的可能性也较小。 犯罪心理学家强调的成熟个性特征主要有:(1)有道德责任意识和成熟的敏感性;(2)关心别人的福利和得失;(3)不保留敌意与怨恨;(4)不歪曲现实;(5)自我认识客观;(6)对自己的行为负责;(7)懂得自己的角色是权利和责任的统一。而不成熟的个性特征则与此相反。,第四节 攻击行为的控制与预防,三、宣泄 宣泄(catharsis)的基本假设是,攻击性的精神能量是一个常数,能量聚集越多,其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愈大。若这些不良情绪得以

20、合理宣泄,就可以减小其攻击性的强度,攻击行为也会随之减弱。一切实际的攻击行动或在想象中实施攻击行为,都可以使攻击性的精神能量得到释放,从而减少攻击性冲动,达到减少攻击行为的目的。 1、 活动宣泄 2、想象宣泄 西魔实验 3、直接攻击,宣泄是指已经产生了对一定对象的攻击准备而言的。对于未产生愤怒攻击准备的人,实际地经验攻击行为,或想象、目睹别人实施攻击行为反而会更增加攻击的危险性,这证明宣泄方法不能滥用,否则效果适得其反。,四、规范的抑制和惩罚五、惩罚攻击性榜样,奖励非攻击性榜样六、减少社会环境中的攻击线索 武器、刀枪管制,第四节 攻击行为的控制与预防,四、社会公平的建立生物心理学家的猴子实验(

21、Brosnan & de Waal,2003)被试:卷尾猴给一对猴子两个代币,可以用代币换取报酬(黄瓜或者是更喜欢的葡萄)。实验条件:1)平等:两只猴子都得到黄瓜;2)不公平:一只猴得到葡萄,另一只猴得到黄瓜;3)努力对照:一只猴没付出努力就获得葡萄,另一只猴用代币只换得黄瓜;4)食物对照:一只猴子用代币换得黄瓜后,发现在另一只猴子常待着的地方放有葡萄。,“相对剥夺理论” (亚当斯,1965)将自己所做的贡献和所得的报酬,与一个和自己条件相等的人进行比较,如果这两者之间的比值相等,双方就都有公平感。否则,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作业与思考题,1.你怎样看待攻击行为的普遍性和连续性?2.有人认为,

22、没有一种攻击理论能够解释所有的攻击行为。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试比较各种理论间的异同。3.请你举一个生活中替代性攻击的例子。你觉得什么时候会出现替代性攻击?4.你怎样解释去个性化与攻击行为之间的联系?5.社会学习理论和挫折攻击理论对媒体暴力的作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你赞成哪一派的观点?请详述原因。6.设计一个实验,考察酒精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你觉得有哪些变量需要控制?7.除了文中提到的控制攻击行为的途径,你觉得还有哪些其他途径?,建议读物,R. A. 巴伦, D. 伯恩等.(2004).社会心理学(黄敏儿,王飞雪等 译,第十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埃利奥特阿龙森.(2002).社会性动物(郑

23、日昌等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安韦伯. (1995).社会心理学(赵居莲 译).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章志光等. (1996).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Bandura A. & Walters R. H. (1963).Social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w York: Holt, Rhinehart and Winston. Baron R. A. & Richardson D. R. (1994).Human Aggression. New York: Plenum. Huesmann L. R., Moise J. T., Podolski C. L. & Eron L. D. (2003).Longitudinal Relations Between Chil-drens Exposure to TV Violence and Their Aggressive and Violent Behavior in Young Adulthood:1977-1992.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9),201-2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