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十九,审题立意,考试大纲“写作”部分“基础等级”的要求,第一条就是“符合题意”,要求考生对试题包含的要素做到准确理解和把握,作文时必须符合命题的意旨。这就要求考生能拥有一双“慧眼”,准确审题。在准确审清题意的基础上,选择一个合适、集中的角度,确立作文的主题思想,即“立意”,这就需要考生有一颗“慧心”。“立意”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基础等级中的“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和发展等级中的“深刻”“有创新”等要求能否在文中得以体现。,广东高考作文评卷历来重视审题,作文评卷组组长陈妙云教授多年来一直强调审题的重要性,她认为:只有审题准确了,写出来的作文才能“切合题意”;而达到了“切合题意”这一内容档
2、次,作文便可达二等的评分标准了。事实上,很多考生很不重视审题,因此高考考场上能准确把握题意的考生年年皆少。,陈妙云教授在2012 年广东高考作文分析(发表于语文月刊2012 第 8 期)中指出:“考生作文反映出考生普遍对材料的阅读与理解是粗浅的。可能有些学生因读不懂材料,所以不写作文,这有可能是 2012 年 0 分作文多的原因之一。”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在 60 分钟(或 50 分钟)的作文时间里,作文审题必须花 15 分钟左右,只有这样,才能仔细看材料,认真审材料。,由此可见,高考作文的成败,关键在于审题立意。,【训练目标】,1.了解掌握考试大纲“写作”部分“基础等级”中“符,合题意”“中心
3、明确”等具体要求。,2.依据这些具体要求,按照审题立意的方法,提升准确审,题、集中立意的能力。,一、审题,“符合题意”是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的第一项要求,它要求考生对作文题目、材料以及要求进行准确、全面的审视。通过审视,考生可以准确地判断出作文题所要求的体裁、写作范围和角度、写作重点等。题目审准了,才会写得切题。因此,审题是高考作文的重要一环,也是成败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立意、选材和构思的优劣。,下面,我们重点讲述一下如何对高考作文常考的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进行准确审题。,(一)命题作文审题,1.命题作文的命题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完全式命题作文,即题目要求。题目通常是一个词、一个短
4、语或一个句子,“要求”则是若干说明,规定本次作文的体裁、选材范围、字数等。如 2012 年高考江苏卷的“忧与爱”、2011 年山东卷的“这世界需要你”、2011 年四川卷的“总有一种期待”、2011 年湖北卷的“旧书”等。二是材料式命题作文,即材料题目要求。这种类型是最近几年高考出现的一种新型命题方式,就是先给出一段材料,而后给出命题,再提出写作要求。这种形式与话,题作文极为相似,应该说是命题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嫁接。既有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又具备命题作文的限制性,这类命题很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2013 年高考广东卷、浙江卷、江苏卷等都采用了材料式命题作文。三是半命题作文,即给出一个有空白的句子,考
5、生可以自主添加词语,形成完全式命题作文,题后也有相关的写作要求。如 2013 年天津卷的作文题目“_而知之”;2009 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目:请以“站在_的门口”为题写一篇文章。,2.命题作文的审题技巧,(1)抓住题眼,确定重点。命题作文的关键是审题,必须找准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称“题眼”。抓住“题眼”,是确立文章写作中心和采用文体的关键。,名词,我们要明确知道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动词,应突出这个动作行为本身的意思,然后给这个动词添加枝干,使它的动作性更加明确。形容词或副词,要了解这个词语所表示的人或物的性质、状态。主谓结构的短语,题目的主旨、精神或题眼往往在谓语动词上。偏正短语
6、,即“修饰语中心词”形式,中心词是写作的对象和范围,修饰语是写作的重点和中心。在动宾短语的题目中,宾语一般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动词一般是写作的重点所在,即“题眼”。,例如,2011 年高考安徽卷作文“时间在流逝”,这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型的标题,题目由三个词语构成,可能考生只抓住了“时间流逝”来写,即便如此,还要注意题目用的是“流逝”,而不是“流失”“消失”“消逝”。“流逝”在词典中只有一个意思,就是“像流水一样消逝”,一般都是用来形容时光,如“时光流逝”“岁月流逝”等。其实,该题目最为关键的词语应该是“在”,这里的“在”是个副词,做状语,是“正在”的意思。题目的意思就是“时间正在像流水
7、一样从我们的面前消逝”,“正在”表示一种状态,是进行时态。,(2)由表及里,揭示寓意。标题的含义往往是多方位的,有浅表的,也有深层的;有明言的,也有隐含的。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命题者拟出一个作文题,常常不只是要求我们写表面的东西,还要求我们写出包含在题目中的深层含义。审题时不能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透过表面意义去挖掘内在的含义以及隐藏在背后的寓意。例如 2009 年高考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翅膀”比喻帮助人腾飞的要件,“隐形”指别人看不见,“隐形的翅膀”可以理解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亲人朋友的关怀和鼓励等。2007 年高考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春光”是美好的事物,是无形
8、的而又可感的、令人愉悦的东西。又如 2007 年高考江西卷“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一泓清泉”指语文带给我们的心灵的润泽。,(3)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进行提高和深化;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还有些命题虚实兼备,考生写作时需要虚实结合。如 2009 年高考湖南卷“踮起脚尖”,实指是人为了提高自身高度,脚尖着地;虚指是寄寓人们要脚踏实地,全力拼搏,努力争取达到更高的标准。又如 2006 年高考辽宁卷“肩膀”,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属于虚实兼备的作文题。实指是,如写“父亲的肩膀”,写一曲亲情的颂歌;虚指是,写要承担责任、团结协作(“并肩作战”)
9、 ,或理解为“别人给我们打下的基础”,如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4)把握内涵,梳理关系。两年前有些高考作文命题是由两个以上的概念组成的关系型作文命题,审题的关键是要在把握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找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梳理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关系,如“一步与一生”“人与路”等。这些概念之间一般有依存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层进关系、取舍关系等。如 2006 年高考江苏卷的“人与路”是一个思辨型命题,考生要搞清“人”与“路”之间的关系。抓住第一句启示语,考生可以谈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抓住第二条启示语,考生可以谈人不应当因循守旧、盲目模仿;抓住“
10、路”的比喻义,将“路”理解成奋斗路、富民路、强国路、爱心路,等等。考生这样审题,在写作时就会思路畅通,得心应手。,(5)添加词语,构成语境。遇到词语或短语式命题时,我们可以用“添加词语,构成语境”的办法来完成审题,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来显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使作文更好地扣紧中心。如 2009 年高考四川卷“熟悉”,审题时可以在词语后再添加内容,使命题更明确具体,如“熟悉的身影”“熟悉的胡同”“熟悉的笑容”“熟悉胡同的往事”等。,(二)新材料作文审题,2013 年高考,除了我省考查了材料作文,其他省市也考了材料式作文,材料作文几乎“一统天下”。本书将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做重点讲解
11、。,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三性”为审题的原则,,“四清”为审题的方法。,(1)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是:服从材料的整体;观点比较新颖;自己有话可说。,“四清”是审题时具体操作的方法,包括:,(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
12、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例如 2009 年海南卷作文题中的材料就是两个事例,一则材料是:三个男同学去打篮球,路上遇到一个乞讨的小女孩,女孩在地上用粉笔写着“我因为出来旅游钱包被偷,请资助我”。其中一名男孩给了女孩 10 元钱。另两名男孩说这个男孩上当了,因为出来旅游不会带着粉笔。另一则材料是:某一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几天后,救护队员找到了遇难者的尸体,在一个叫聂文清的矿工身旁,他们发现了一顶用粉笔写有遗言的安全帽,上面写着:“骨肉亲情难分舍,欠我娘 200 元,欠邓曙华100”这两个事例都能体现人的善良与诚信,
13、但是有偏重的。第一则材料既有小女孩的诚信与不诚信,又有男孩的善良与不善良;第二则材料则体现了遇难矿工的诚信和善良,是两位一体的。这里每一则材料都可提炼一个观点,但它们存在相似性。,(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例如 2013 年全国大纲卷的作文题,既可以从行善者的角度立意,也可以从被善行感化的人的角度立意,但比较来看,从行善者的角度立意更有话可说。,(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
14、辨清这几个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2013 年高考辽宁卷的作文材料提出了沙子与珍珠的辩证关系,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立意。写这样的作文,不可脱离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片面选择一个角度去写。,(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含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含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2013 年安徽卷根据萧伯纳的名言作文,2008 年湖南卷根据韩愈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感想启示作文,2008 年宁夏、海南卷的母女放鸟故事,都需要我们在作文时考虑材料所蕴含的言外之意,只有这样才不会偏题。,新材料作文分类指导:1.故事类材料作文,故事类材料,主要是指
15、寓言等富含哲理的小故事。对于故事类材料作文的审题,可以分四步:(1)审读材料,理解内涵。面对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考生首先要理解这则寓言故事,明白它讲的是什么,并画出材料中的关键句子,这些句子主要是寓言故事中的议论、抒情性的句子,能够体现材料主旨。(2)找准对象,明确角度。就是找出材料中的描述对象以及每个描述对象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这有助于考生明确写作角度。(3)由因及果,确立角度。找出了寓言故事的对象,其实也就找,出了写作对象,进而明确了寓言故事描述对象的结果;再找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就可以在此基础上确立写作角度,明确文章立意。(4)联系现实,深化主题。这是对审题的更进一步的要求,寓言故事
16、具有三个特点:隐喻性,借用虚构的故事情境,而不直接说明道理;多义性,因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同一个事物往往见仁见智;哲理性,寓言在于讽喻、劝诫、启迪人们,隐含深刻的道理。所以,考生对故事类材料作文的审题还必须联系现实生活做深入思考,从社会、历史、文化、人生的角度,寻找材料与现实生活的对应点。,如 2012 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良久,
17、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首先审读材料,理解内涵。故事中主要陈述的事实是将条,幅“注意安全”改为“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审题时需要联,系现实生活,深入思考,同一个目的两种不一样的提示达到的,效果不一样。“注意安全”只是让你谨慎注意,不要让梯子倒,地时伤害你,没有讲到具体的防范方法。而“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是对安全隐患提出了具体防范方法和措施。同样是提示,,前者仍有发生意外的可能,而后者讲到了具体的细节和措施,,按照提
18、示要求去做,那么意外就不可能发生。那么可以得出以,下符合题意的立意:转换思路,可更好解决问题;需将大道理,落实到具体的细节上,要做一些具体的事;“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事件”不等于没有事,要防患于未然,凡事要从预防开始,等。,高考作文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审题时首先应当,解决的是明晰题意,据题立意。审题的结果应呈现为语意明确,的句子。,2.话语类材料作文,话语类材料指所给的材料一般是对某种社会现象、某种事物的讲述或诗句、名人名言的罗列以及由它们引出的某些话等。这些材料本身往往就藏有文眼句或关键词,这些文眼句和关键词就可以作为审题的向导。,如 2013 年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
19、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材料中的重点是萧伯纳名言的第二句“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审题立意应着眼于 “为什么不能这样”的探索精神。“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是指我们如今身处的世界,我们生活其中的现有的社会秩序,“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是指梦想里创造的一种现存世界尚未存在的秩序,或实现在
20、其他人身上尚未发生过的事情,,对别人不可能,对现今世界不可能的事情,“我”却要说“为什么不能这样”。所以审题时要紧紧抓住“梦想”和“创新”这两点立意,将文章写得更具思辨性一些,要求我们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前进发展的规律,并在推动事物前进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大胆“梦想”,勇于实现“梦想”。,3.图画类材料作文,这类作文所提供的图画一般由标题、画面、注释三部分构成,审题时要重点审读这三部分,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思考,透视画面本意。考生可以通过下面五步进行审题:(1)看标题。标题往往揭示图画的主题思想,是图画的“眼睛”。透过“眼睛”,可洞悉图画的主题。所以,审题时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
21、然后再把标题同图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图画的寓意所在。(2)观画面。以图画为材料的作文题,分析画面是审题的重要环节。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图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考生在审读图画类材料作文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认真地观察画面。(3)读注释。图画是一门艺术,为了更好地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注释文字。所配的注释是弄清图画寓意的一把金钥匙,考生必须仔细品味,思考其所隐含的信息和观点。(4)析夸张。很多图画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进行变形夸张,以达到讽刺或警世的目的,引起观者共鸣。夸张之处往往就是图画的弦外之音,是图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所以,考生审题时必
22、须注意图画的夸张之处。(5)联现实。图画大多具有针砭时弊、抨击社会不良现象的功能,解读时必须展开想象,跳出画面,联系现实,揣摩画外之意。考生要多角度思考,切忌就画论画。,如 2010 年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试题中的漫画,整个画面简洁,主题所指非常明确。四只猫,面前的桌子上有四盘鱼,四只猫神态各异:左边第一只猫双手抚摸着自己的肚皮,一脸满足;第二只猫瞪着眼睛看着第三只猫,一只手摸着嘴,满脸惊讶;第三只猫一手指着第四只猫,张着大嘴,瞪着眼睛说着
23、“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第四只猫纵身扑向一只老鼠。这就是整个画面的内容。,漫画中,第三只猫的话非常容易引起人的联想,根据该漫画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推想: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猫吃鱼原不是什么新鲜事,关键在于第三和第四只猫之间发生的事情让我们好奇,猫抓老鼠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结果因为有鱼吃就成了别人的笑柄了。由此我们持续联想,向人生社会开拓,就会发现这幅漫画的寓意原来如此:生活水平高了,我们是不是要放弃自己的本分呢?我们的本分是什么?警察的本分就是维护社会治安,军人的本分就是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尊严,教师的本分是全心全意教好自己的学生,,学生的本分就是认真搞好自己的学
24、习如果由于尽了自己的本分而遭到别人的嘲笑,这就有点不正常了,可是现在人们嘴中不是经常说“都什么年代了”吗?考生在社会生活中一定听过见过,那么这样的局面为什么会出现,仅仅是生活水平提高了,“有鱼吃了”,就可以放弃自己的本分吗?分析到这里,题意不是就审清了吗?由此开始作文就可以了。,4.多则材料类作文,多则材料指所给材料为多个内容相关联的故事或话语性材料。异中求同是这类材料作文审题最通用的方法。这些材料无论在表面上看起来有多么不同,但在本质上却有相同、相通或相关之处。那么,在审题时,考生就要透过这些材料的表象抓实质,从不同中找到共同点,所立之意要覆盖所有材料。在提炼观点时,必须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
25、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多则材料作文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各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具体可分为:,(1)相同型,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示例: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材料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材料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材料三: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
26、求其楚,亦不可得矣。,以上文字由三则材料组合而成,在审题立意时,要找出这三则材料的契合点。第一则是熟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二则是晏子春秋中的几句话;第三则是成语故事“一傅众咻”。三则材料虽然长短不一,内容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客观环境、条件影响着事物的发展,作文时就应抓住这一共同点来立意。切忌断章取义,如教育要注重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都是偏离材料含义的。,(2)相反型,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其方法也是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再比较出相异点,这相异点就是这组材料的作文立意所在,正反皆切入即可立意。,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一: 开心
27、辞典现场,每过一关主持人王小丫总是问选手,继续吗?如果继续可能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成功,可能实现更大的梦想;一种是失败,退回到你原来的起点,已有的梦想会得而复失。一位选手很幸运,一路答对了 9 道题,但去,掉个错误答案、打热线给朋友、求助现场观众,他都用过了,自己原定的家庭梦想都已经实现。王小丫问:“继续吗?”“不,我放弃。”他说。“真的放弃吗?不后悔?”王小丫一连问了三次。他连犹豫都没有,笑着回答:“不后悔,因为应该得到的我已经得到了。”,材料二:有个小宝宝,伸手到一个装糖果的瓶子里,尽可能多地抓了一把糖果。当他把手收回时,手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糖果,又不能把手退出来,急得大哭。爷爷劝
28、他说:“宝宝,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缩小一些,就很容易出来了。”,在生活中,有时候只有放弃才能得到,如果只想获得,不懂放弃,也许失去的会更多,或者什么也得不到。请根据你对这两则文字的联想或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两则材料构成对比关系, 开心辞典选手放弃最后一关答题机会的材料是正面的,因为选手能审时度势,为确保既得成果而避开风险,选择放弃;小宝宝在瓶子里抓糖果的材料是反面的,因为他不知有所放弃才会有所获得的道理,结果只能是一颗糖也吃不上。两则材料都是针对同一个问题“放弃和,获得的关系”展开的,由此可以概括出材料的主旨:在特定情况下,对所追求的目标有所放
29、弃才会有所获得;一味盲目追求,可能失去更多。围绕此主旨展开联想或表达感悟,可确保立意准确。,(3)相对型,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几则材料的内涵既不相同,也不相反或相对,而是各偏执于一点,带有片面性。其方法是将各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找出它们之间的矛盾对立点,进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要耕耘,一定有收获;没有收益、方向错误的苦劳,只是徒劳无功。做事有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材料二:懂得愈多,找工作愈容易;好工作有许多人,竞相应征,学而专精的人才会得到。,材料三:美梦不要想,因为不可能成真;美梦要去追,寻,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收获。
30、,以上三组材料,每一组都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请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在生活中,许多人只会用单一的思考方法,要么热情高涨,轰轰烈烈,大有咄咄逼人的气势,遇事则盲目乐观;要么心灰意冷,消极颓废,悲观绝望,对生活失去信心。两种极端的思考方法都将给人生带来危害。任何事物我们都要从正反两个方向去思考,全面、辩证地去看问题,这样才能获得比较清醒的认识。写作中,可以剖析单一思考方法的危害性,可以体现双,向思考方法的优越性;可以观照生活,发表议论,可以记叙见闻、经历,可以讲述故事,畅谈体验、感受等。写成议论文,论述思考方法对生活的重要性,有什
31、么样的思考方法就有什么样的状态。人们常常习惯于惯性思维,其实换个角度思维,世界就变了,生活就不一样了,从而证明灵活的思维是大地的创造者。,(4)综合型,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之间存在多种逻辑关系,且可能出现干扰考生思维的材料。审题立意时需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明辨材料之间的关系,排除干扰项,然后归纳出全面、正确的观点。,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材料一: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做好一件事。”,材料二: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只画玫瑰,整整二十年,他记录了 170 种玫瑰的姿容,绘成了被誉为“玫瑰圣经”的玫瑰图谱,至今无人能够逾越
32、。,材料三: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建树广泛的通才形象:苏东坡是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工程师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审题时,应首先该排除干扰内容“林语堂先生”,因为第3 则材料讲的其实是苏东坡是个“通才”。接下来分析三则材料之间的多种关系。从池莉的角度,可提炼出“人一生可做的,事很多”的观点,这是正面立意;从雷杜德的角度,可提炼出“做好一件事”的观点,这是正面立意;从苏东坡的角度,可提炼出“做好很多事”的观点,这也是正面立意;而再从池莉的角度,还可提炼出“没有一件事做得好”的观点,这是反面立意。“做好一件事”和“做好很多事”反映的深层内涵其实是“
33、专”与“通”的关系。而从“专”与“通”的关系角度入手,又可归纳出以下多个观点:做好一件事,才可能做好很多事;做好很多事,为的是把一件事做得更好;企业讲求团队合作精神,更需要专精人才;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专通并举”;等等。,(三)话题作文审题,“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是近年高考话题作文所,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话题作文虽然较以前的材料作文对考生的限制少了,但限制少不等于没有框限;审题难度降低,不等于不需要用心审题。“海阔凭鱼跃”,而鱼不能跃入天空;“天高任鸟飞”,鸟也不能飞进水底。如何突破话题作文的审题呢?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审材料。话题作文所给出的材料,是经命题人精心挑选,用
34、于启发引导考生思维的媒介。所以材料中往往隐含着命题者的一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因此,在审题时,首先一定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挖掘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的作文方向。“审材料”的关键在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审清材料中的思想倾向,即材料中暗含的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讴歌什么、鞭挞什么等。,2.审提示语。话题作文的提示部分,起着引领考生思维方向的作用。“审提示语”的关键在于围绕提示展开联想和想象,寻找与所给材料相似、相反、相关、相连的作文素材。3.审话题。话题作文的审题核心是审“话题”本身。作文所给的话题,不论是词语,还是短语;不论是观点型的,还是范围
35、型的,都必有一定的意义。如果话题的意义还没搞懂,写作又从何谈起呢?“审话题”的关键在于首先深入理解话题的内涵,然后从相近相反两个角度扩展联想,寻找话题的外延。如果是短语,还应辨明它的结构层次。,4.审要求。话题作文的要求,是对作文的最明确的限定,它直接规定着作文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如果审视不清,前面的工夫可能会付之东流。“审要求”的关键在于看准作文要求中的“能”与“不能”、“可”与“不可”。,话题作文的审题既要关注话题的类型和内涵,还要找出话题与材料的结合点,将话题与材料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准确审题。综合运用“命题作文的审题”和“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即可做到准确审题。,如 2011 年高考重庆
36、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材料一:香港大学校工袁苏妹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什么是“院士”,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 44 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扫地,深深地感动了学生。学生说 “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2009 年 9 月,香港大学授予她“荣誉院士”,称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材料二:巫溪县乡村教师赵世术,20 年独守讲台,13 年残体支撑,在大山深处点燃知识的火把,照亮了小村里一代代渴求的眼睛。他在 33 年间延展自己的爱心,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在春天发芽。他因“师魂灿烂”而被评为 2010 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请结合材
37、料和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情有独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 800 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审读材料,可以明确:材料一中香港大学的校工袁苏妹虽然没上过大学,但 44 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这一平凡的举动深深地感动了学生跟周围的人;材料二中重庆巫溪县乡村教师赵世术,33 年间为学生辛勤付出。校工袁苏妹和乡村教师赵世术,他们无疑都是普通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因为坚守而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考生只要善于观察生活,会发现可感、可写的人特别多,比如我们身边的老师、街边的报摊主人等。当然也可以写我们熟悉的历史人物,甚至还可以写物,写自
38、己对什么事物情有独钟。,审话题,可以明确:该话题意在让考生知道人生价值的多元性,人人都有自己“情有独钟”的东西。当今是一个热衷于追逐成功的时代,很多考生都把成功等同于名校、名企、名车和豪宅等,他们的价值追求被单一化了。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人物事迹让考生深层次地去反思自己跟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重塑真正的崇高价值,懂得去坚守内心的真实和理性;让考生明白奉献可以成就内心的强大,坚持可以完成心灵的夙愿等。,审要求,题目灵活性非常强,要求考生会灵活运用文体知识。“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考生可以写议论文,围绕材料来写人物,对人物进行深入挖掘,或者以材料中的人物来思考当代人的精神追求;也可以写记
39、叙文,联系身边的人物来进行写作;还可以写散文,根据材料中的人物精神和特点,联想到某些事物的特征。所以,只要考生能熟悉各种文体知识,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难度是不大的。,二、立意,“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是确立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关键。没有中心立意的文章杂沓不成文,立意肤浅的文章则粗鄙而没有灵性。,审题和立意密切关联。准确审题使考生能在题意范围内行文,做到作文“符合题意”,但仅此还不能写出一篇合格的考场作文,因为在“符合题意”的范围内,有很多内容可写,而一篇合格的考场作文只能有一个中心,确定这个中心的过程,就是“立意”。如果说审题是确定写作的范围,那么立意就是,在题意范围内定下一个写作的点。再打
40、个比方,如果说审题是给写作戴上“镣铐”,立意就是戴上“镣铐”跳一支优美的舞蹈!,如此立意,方可写出好文章:,一是“意在笔先”。立意是战略决策问题,所谓“思路决定出路”,即使先想到的是许多感性的事例材料,也要上升到理性的意旨上,才能正确地决定取舍和选取角度。具体地说,写文章时要记得问自己:“你的文章有中心句吗?”文章立意,即中心,应明确地在草稿纸上写出来,甚至用加横线的方式标,出全文中心句,以避免无立意而行文。全文要有中心句,甚至各段要有主干句,这样既有利于(阅卷者)阅读,又有利于(写作者)写作。没有立好意而作文,后果不堪设想。,二是立意要有照应作文题目、突出关键词的意识。这是指立意要对准文题,
41、如“体贴”话题的立意人生处处有体贴;细微的体贴见威力;我融化在体贴的温馨里。又如“花一定要香吗”话题的立意花不香也可以美;化作春泥的花更美丽,三是立意的基本要求是在“符合题意”的基础上力求明确、具体,更高的要求则是追求“活”“深”“新”。写作者需多方探寻,扬长避短,择优选取。,善于立意,是写出高质量作文的关键。下面介绍一些立意,技法,以供借鉴。,(一)点睛明旨法,点睛明旨法又叫“画龙点睛法”。作文时,在关键地方,或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用一两句话点明主旨,这就叫作“点睛明旨法”。从作用看,一是向读者阐释了开篇背景描写的深刻含义;二是点破题目,明确主旨;三是留下深长的思考;四是突出所写事
42、物的特点。有点睛,文章便生动精辟;不点睛,便呆板平滞。从句式上看,点睛明旨的警句多是议论句式。如过秦论的最后一句:“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者在前四段叙史实,末段发议论,,这样写,能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避免了空泛的议论,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不过,点睛句也可以是叙述、对话,甚至是描写等。,从位置上看,点睛明旨句可在作品的不同位置。它可以置于文首,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由此写出了内心苦闷和出游的原因,引出他来到荷塘排遣烦恼。再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也是这样开篇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一个“清”、一个“静”便
43、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奠定了全文浓厚的抒情基调。它也可以置于文中,如莫泊桑的项链,在,写主人公玛蒂尔德为赔项链而十年奋斗、备尝艰辛时,作者描述了玛蒂尔德的向往并进行了评论:“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种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作者用点睛之笔,揭示出人生遭遇的不确定性。它还可以置于文末,即“卒章显志”,如上面提到的过秦论便用了此法。因此,何时点睛,并无一定之规,关键在于你能否把“点睛”处写深写透,使重点突出,主题突出,人物性格活灵活现。,【例文】,善行,我该如何安放你?2013 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慈善
44、,本该是一个充满人性关怀的字眼,是一个能让行善者体知自身对于社会超出个体有限价值的义举,亦当成为受助者生命的冬天里的一只温暖的手炉,但如今,它遭遇的敏感和尴尬人尽皆知,就如那个感激却婉拒的家庭。,使慈善处于如此进退维谷的境遇的,在我看来,可能是行善者披着慈善外衣的功利和作秀之心,但更多的情况下,我无,奈地认识到,行善者的一颗赤诚之心无可置疑,而他们行善举的方式往往成了传递爱的最大阻碍。正因为他们总是惯于以“救世主”的身份来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善意,受助者在这身份的俯视下被点燃了一颗过于澎湃的自尊心,从而让善意之举充满了火药味,因此,受助者拒绝牺牲在弱势地位下愈显珍贵的尊严来满足慈善家的自身价值认同
45、。就如那最后以施舍之名拒绝捐助的家庭,我相信,生活尚且难以为继的他们需要这份帮助,也许是以往受助的不堪经历或这位富翁的施助方式让他们艰难地选择拒绝。,然而,慈善之路不应因行善方式不当而闭塞阻滞。既已找,到症结,何不求良医以治?,真正的慈善家往往该坚决丢下慈善这张标签,而以人类共同体的身份去行善,如同约翰多恩那句:“人不是一个孤岛,所有人的不幸皆是我的不幸”。唯有如此,行善者才能真正懂得他想帮助的对象,才能以最适当的方式给他们以乐于接受而且有意义的帮助与扶持,让受助人觉得,他们是以平等的地位被扶持着前进,而不是如难民般领取施舍的粥粮。,晏阳初,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他是在发现了“苦力”的价值的基础上
46、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在平民教育运动中,与其称他为教育界的慈善家,不如尊其为所有农民、苦力的老师、朋友。他曾说:“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他不愿安居太师椅,空谈误国计,而是扎根到农民中,探索真正对他们有用的善举开化与教育。,人类作为一个共同体,要成为坚固的岛屿,需要慈善的力量来修补脆弱的堤坝,而要让慈善有力前进,就必须让行善者脱下救世主的眼镜,带上捐助对象的眼镜,扎根到他的世界中,问一句:“你需要什么,我们能共同努力改善些什么?”这是有持久力量的真正慈善,需要我们以对的方式共同前进。,【点评】这篇议论文以捐赠者的角度立题,紧扣“有持久力量的真正慈善,需要我们以对的方式共同前进”这一中心展开论述。文章开篇简单点出慈善的意义后,顺势提出慈善遭遇婉拒的尴尬问题,进而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行善方式不当,紧接下文论述如何改变方式,以人类共同体的平等身份行善,并举晏阳初的事例以佐证。最后,以共同努力改善慈善的方式为愿望收束全文,回答了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前后多次点题、扣题,始终紧紧围绕着自己的立意作文,是本文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