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语言表达连贯,快乐时空,百鸟归巢图题诗苏轼贬官黄冈时,曾作一幅百鸟归巢图。图中寥寥几只凤凰缩栖树下,空中满是归巢的杂鸟。这幅画流落到京城翰林大学士宋进手中。宋十分喜欢,宴请名流才子观画题诗。多数来宾题咏的是颂扬时政夸饰太平的文字,只有伦文叙题了一首怪异的诗,宋认为此诗才道出了苏轼的本意,故最为喜欢。诗曰:,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第一、二句是什么意思?第三、四句有什么寓意?【温馨提示】点明“百鸟归巢图”中的“百鸟”(11)345678100“凤凰”喻贤臣、君子,“鸟”喻奸臣、小人,“巢”影射“朝”。意为朝廷贤良少而奸佞多,枉食从百姓身上榨取的俸禄。
2、,课堂考点探究,课后题组精练,课前初试真题,第一节语言表达连贯,课前初试真题,1(2010年高考全国课标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玉树藏族自治州_,_,_,_,_,_。玉树既是“三江源头”,也是“藏獒之乡”和“虫草之乡”。,东与四川省西藏自治区毗邻是长江落差最大的标志点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相通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6621米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气候高寒ABC D,解析:选D。介绍一个地方,从逻辑关系来说应先从地理位置开始说起,介绍应先说范围大的,再说范围小的,因此在最前面,是具体位置,说明其相对位置,说明其高度,是
3、对的说明,说明气候,而气候是地势高造成的,因此排在后面。,2(2010年高考湖南卷)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3分)()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_,此是春来第一声。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解析:选B。A.“落红满地”写的是晚春景色,与“此是春来第一声”矛盾。B.与诗歌内容和意境正好相符。C.“春山”写的是山中景色,与第一句“城雪初消”的“城”矛盾,“一路鸟空啼”写的显然不是一声鸟啼,与“春来第一声”矛盾。D. 未写声音,也看不出描写春天景色的意思。,3(2010年高考广东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
4、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作品的独创性亦称作品的原创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的直接创作活动产生了作品。_。_。二是作品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点。_。不同的人对同一题材的创作也是常见现象。_。作品的独创性是针对作品的表达形式而言,并不延及作品的主题思想,也不涉及未加提炼、加工的社会生活本身。_。,只要是独立创作的作品,即使使用了相同的题材,也会产生出与他人作品不相同的表达特征作者运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技巧,独立地选择了自己满意的色彩、旋律、动作、语言等,形成对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的表达形式作者的创作活动表现为对素材的取舍、运用,素材是构成作品的原始材料,它本身不是作品但只要是作者本人独立创作
5、的,必然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任何人的创作都离不开对前人文明成果的传承、借鉴,也离不开同时代人的互相影响A BC D,解析:选C。前两处横线处与创作活动有关,特别是与上文紧密相连,所以第一处横线处应选;紧承句中的“运用”而来,所以第二处横线处应选;第三处横线处选,这样便与下一句“也是常见的现象”相照应;第四处横线处选,承其前一句转折;最后一处横线处选,这样正好对上文形成总结。,课堂考点探究,一、语句复位题语句复位题是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2010年高考全国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
6、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_,_,_,_;_,_,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从表面上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ABC D,【解析】语段讲两种错误对待大自然的做法,导致了不良后果。由此可知排序语句有并列关系。标志性词语“有的”表明句是并列关系;由实词“征服”、虚词“然而”可知联系紧密;由句意可知联系紧密。归纳分类可排除A、C、D项,故选B项。【答
7、案】B,技巧点拨,1事理是否相承:逻辑关系因果、条件、递进、并列、总分、大小、轻重、快慢、难易、表里、先后、动静、多寡等。语段在表达一定的意思时,总有某种逻辑顺序或者符合一定的生活事理,而这顺序或者生活事理恰恰就是句子衔接的思路或特征。,2话题是否统一: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角度保持一致。在文段所提供的语境中,讲述的话题或陈述的对象应该保持一致,而不能彼此混杂。3前后是否紧扣:句子的重点往往在谓语部分,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分句之间明显有顺承、因果、并列等关系,从而使文段在表意上思维清晰、层次井然。,4意境是否协调:画面、环境、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热烈欢快,或直截了当,或隐
8、晦曲折,或贬或褒)文段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景致高度契合统一,才能感染所读的人。5句式是否一致:“一致”的内容比较多,像句子结构、关联词搭配等,贵在找出照应点。语段中的信息前后吻合,彼此响应。才能在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6音节是否和谐:要符合诗歌或语句在字数、句式、平仄、音韵等格律方面所特有的规定。,二、排列句序题就一组打乱顺序的句子,要求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一般有三种形式:嵌入式排序,衔接式排序,无语境式排序。高考有时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有时采用主观题的形式,多数是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上下衔接、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组是()立秋至处暑,秋
9、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故有“秋老虎”之说。“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被称为“多事之秋”。,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A BC D,【解析】是一个总起句,应放在开头,是从“秋老虎”和“多事之秋”两个方面说明“阳消阴长”的秋天气候特点,两句是针对这些特点提醒人们要注意秋季养生,所以应放在最后。两句具有因果关系,在前,
10、在后,在句中,“立秋至处暑”“白露”等表示时间关系的词语提示我们,在前,在后。句具有因果关系,所以在前,在后,句也具有因果关系,所在在前,在后。因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答案】A,技巧点拨,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时间先后为序;事物发展前后为序;人们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主次轻重为序;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排列句序应注意以下几点:1抓中心。一个句群,虽然由若干句子组成,却表述一个中心。句序的安排必然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因此抓住了句群的中心,就抓住了要害,对句序的认识就会由暗到明。,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
11、观点句、材料句等),是抓准中心的重要手段。一个句群的中心,大多用一个关键句表达。这一关键句往往放在句首,也有放在句尾的。如2010年辽宁高考题,首先抓住了中心句,其他的句子根据照应关系,就容易排列了。2抓标志。(1)关联词语的呼应。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2)暗示性词语的使用。“换句话说”,表示等同关系;“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反、相对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先前”与“后来”,“过去”、“现在”与“将来”,表示时间先后;“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表示要提出结论;“诸
12、如此类”,表示综合;“所谓”表示有所解释;“例如”表示举例。,(3)关键词语的重复出现,相同的句式重复出现。(4)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也往往体现语言顺序的一致性,肯定、否定的一致性。如2010年高考全国卷就是运用标志词来排序的典型题目。(5)陈述对象前后一致,议论角度一致。,3抓思路。从总体上看,句群小层次一般呈现出相并(并列、对照)、相承(顺接、层进)、相属(总分)的关系。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理顺句序,要尽可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找到“句链”。这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的排序题都采用此法。,从文体来看,记叙文的句序常常以时间、空间为顺序;议论文的句序,常常把观点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形成或总分、或并列、或对照、或层进的结构;说明文同议论文一样,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为材料是用来说明事理的,材料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4嵌入式排序、承接式排序,还要注意所提供的语境。,课后题组精练,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点此进入课件目录,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