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围手术期护理查检表科室 检查者 评分管理目标检查内容 检查标准 检查方法及扣分标准存在问题实际得分保障手术安全 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术前管理?分1、评估患者的病情、配合情况、自理能力、心理状况。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饮食、睡眠、排便、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等。3、了解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4、了解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1、查看病例,术前检查是否齐全 2、帮助患者了解手术、麻醉相关知识、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3、向患者说明手术的重要性,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配合方法。4、做好术前常规准备,如个人卫生、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呼吸道准备、胃肠道准备、体位训练等。5、根据手术需
2、要,配合医生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记。6、做好身份识别制度,以利于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进行核对。采取手术当日前往手术室现场检查或检查科室术后运行病例(不少于5 份)的方式手术当日管理?分1、根据不同的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间进行手术,并评估手术间环境和各种仪器设备的情况。2、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全身情况、配合程度、术前准备情况、物品带入情况等。3、术中注意评估患者的体位摆放情况、皮肤受压情况。4、评估手术需要的物品并将其合理放置。5、评估手术间的消毒隔离方法。1、护士常规检查手术室环境、保证所有电源、仪器、接线板、吸引器等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仪器设备放置到位。2、运用两种及以上的方
3、法进行患者手术信息核对,同时对患者意识和全身状况以及患者带入物品进行评估并记录;通过交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3、根据不同手术,准备适合于患者的手术辅助设备、器械和敷料。4、连接各仪器,使其处于功能状态。建立静脉通路,在实施正确体位的同时,确保静脉通路、尿管等各类引流管的通畅。5、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核对确认患者身份。6、手术体位的安置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共同完成,注意做好患者隐私的保护。7、手术过程中要给予患者必要的保温措施。8、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9 、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配合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做好各种并发症及紧急情况的抢救工作。10
4、、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按照物品清点制度要求,在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术毕共同查对手术器械、敷料、缝针等物品数目无误并准确记录,术中如有添加及时记录。11、患者出手术室前需要再次评估,保证各种引流管正确连接、固定牢固、引流通畅,伤口有无渗血、包扎是否妥当、受压皮肤是否完好。12、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13、体位安置要安全合理,防止坠床或损伤;保护患者受压皮肤,预防压疮的发生,做好交班并记录。术后管理?分1、了解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及术中情况。2 、观察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出、
5、引流管的类型、位置、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皮肤受压情况等。3、观察有无疼痛、1.做好术后护理交接,内容: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 ;神志、生命体征情况;疼痛及症状管理、切口引流情况;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2.术后患者的搬移:尽量平稳,减少振动,注意保护伤口、引流管、输液管,防止滑脱或受污染。3.卧位:麻醉未清醒者应有专人守护,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观察有无舌后坠、痰液堵塞气道等情况。腰麻、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需平卧 6 小时。4.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术后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瞳孔、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呃逆以及尿储留等常见的术后反应,并遵医嘱给予处理。尿量等。5.管道护理: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及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记录。6.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及感染等情况。若伤口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如出血量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对烦躁、昏迷、小儿需使用约束带;大小便污染敷料后应立即更换;肢体手术应抬高患肢,注意患肢血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