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 年 寒 假 作 业 八 年 级 质 量 检 测 试 卷语 文( 满分:50 分)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得 分得 分 评卷人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0 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5 分)_,都护在燕然。荡胸生曾云,_。少壮不努力,_。_,我言秋日胜春朝。无丝竹之乱耳,_。2请你为朝花夕拾完成一段读书推荐卡。(4 分)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_;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_;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_和_,令人回味无穷。3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语文的学习,
2、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_。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将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一篇篇文质华美的文章,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A. B.C. D.4下面是一位同学作题为“青春的选择”的演讲,在演讲开始前,请你为他稿件中的一个片段做些修改。(8 分)青年人 应该 敏感地感受着社会各种潮水般的变化,努力地寻找着自己的定位。 和谐社会要求我们青年人将社会的理想融入个人的理想之中。将个人的青春融入为国家
3、繁荣昌盛的建设中去,努力成 为国家的栋梁。 一部社会 发展史,就是人类为实现理想而奋斗。青春年少时,只有将自己的成才目 标与国家的 发展、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产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和 谐统一。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青少年学生在精神上没有 谁无时无刻不在思索着自己的使命和未来的归属。第句中。两个短语“_”和“_”的顺序不恰当,应当互换位置。(2 分)第句意思不够完整,应在句子末尾补充上“_”。(2分)第句中有个动词使用不当,使句子的意思说反了,“_”应改为“_”。(2 分)第句中有多重否定,导致句子意思混乱,应删去“_”。(2分)得 分 评卷人二、现代
4、文阅读(18 分)埃博拉:致命病毒还是致命传播?2014 年 8 月 8 日, 世界卫生组织 (WHO)宣布今年的埃博拉疫情“非同寻常”,已构成“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不 过,埃博拉出血热能迅速蔓延,真的在于病毒本身 吗?当大部分目光都集中在埃博拉病毒本身时,我们不妨从传染病的共性来思考问题。要知道,传染病的三个必要因素传染源、 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缺少一个, 传染病都能得到控制,而埃博拉出血热到底是如何扩散的呢?1976 年 8 月的一天,一个 30 多岁腹泻不止的男子来到民主 刚果扬不库教会医院, 请求医院的修女们为他诊治。修女 们像往常一样接待了他,但病人的病情十分古怪,任何药物都不能治
5、疗他严重的腹泻和鼻出血,高烧和剧烈的头痛也持 续地折磨着他。两天以后, 这个可怜的人不顾医生的劝阻,在痛苦中逃离了医院。在随后的几天,相同症状的病人开始大量涌向医院,教会的成员、教会成员的家人、附近村子里的村民都相 继害上了这种神秘的疾病,他们发着高烧,头痛欲裂,鼻子、牙龈甚至腹泻和呕吐物中都带着血。有的病人行为失常,他们扯下衣服,光着身子跑到医院外面胡乱喊叫,在绝望和痛苦中死去。恐惧的修女们开始向外求救,却发现外面的世界和医院无异,早已成了人间地狱 。1976 年,埃博拉出血热首次在苏丹恩扎拉和民主刚果扬布库暴发,分别造成 151 人和 280 人的死亡,病死率 为 53%和 88%。面对恐
6、怖的疾病,科学家开始了 对埃博拉病毒这个嗜血杀 手的细致研究。科学家 发现,埃博拉病毒是丝状病毒科的一种,有 5 种不同类型,而主要感染人 类的是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和苏丹埃博拉病毒。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埃博拉出血热虽 然有着高达 90%的病死率,会急性发病且无药可医,但也存在着特别的死穴。在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中,果蝠和非人 类灵长类动 物因深居丛林而不与人接触,患病的人类则因急性发病而能被发现,两者都易于隔离;埃博拉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和其他体液,而这种传播途径则可以通过穿戴防护设备和饮食上的注意而被轻易阻断。虽然科学家 们发现埃博拉出血热 有着极其明显
7、的死穴,但是它却依旧在非洲大陆横行。原来,非洲人好食丛林中的野味打猎得来的果蝠和猴子,容易暴露于埃博拉病毒,从而增加感染机会;当地特殊的处理病人遗 体的方法需要病人家属接触病人的体液,也使病毒有了一个更快捷的传播途径。 这两种习俗如同 给埃博拉病毒这个本来可以被控制的嗜血杀手送去了一匹骏马,让它在非洲大陆人群中更加肆无忌惮地 传播。2014 年,埃博拉出血热在非洲大 陆肆虐,全世界很多医 疗 机构和国际援助组织都投入如火如荼的防治工作中。然而无论全世界的医生们多么努力,埃博拉出血 热依旧如入无人之境。在埃博拉病毒疯狂传播的背后,一个隐秘的死亡推手 谣言,逐 渐浮出了水面。“埃博拉出血热完全不存
8、在,是政府为了 获得国际援助而编造的谎言 ”,这样的谣言在利比里亚广为传播,深信谣言的人们继续食用可能被病毒感染的“野味”,几乎不采取任何防 护措施。几内亚的谣言“埃博拉病毒是由外国人传进非洲的”使竭力防止疫情 扩散的无国界医生(一个非牟利团体,其最初的成员为深信世界人类都应获得医疗权 利的法国医生和记者,目前成 员已遍及全世界,是全球最大的独立医疗救援组织)无法进入疫区工作。 “医生因恐惧不顾病人的死活”“医院会主动杀死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等谣言使病人四处 逃离,进一步加剧了疫情防控的难度。因无知和恐惧迅速传 播的谣言,已经成为遏制疫情 传播最大的阻碍,被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破解埃博拉疫情困局
9、亟须解决的头号难题。5文中说明造成埃博拉病毒难以控制的原因有哪些?(6 分)_6本文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_7下面对文中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埃博拉疫情难以控制,原因在于当地人不良的习俗和谣言的传播。B.埃博拉出血热有着高达 90%的病死率,且无药可医,属于不治之症。C.埃博拉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可以被阻断的。D.埃博拉病毒的蔓延,使得当地医生因恐惧而不顾病人的死活。8仔细阅读第五段,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得到的结论或启示。(2 分)_9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选文,概括出埃博拉的特点。(3 分)【链接材料】自上世纪 70 年代末,西非国家 发现
10、埃博拉病例以来,历经多次非洲热带雨林局部地区的流行,至今已造成数千感染者死亡。特别是 2014 年 3 月开始,短短半年时间,埃博拉病毒已席卷西非, 导致上万人感染,近 5000 人死亡,并有向世界各国扩散的趋势。近期分别在美国、西班牙发现了病例,已引起恐慌。由于埃博拉病毒病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目前没有特效治疗药 物以及有效的疫苗,被称为 “超级死神”。_得 分 评卷人三、文言文阅读(12 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阙处。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 时, 则素湍绿
11、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 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 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略无阙处 阙:_ 沿溯阻绝 溯:_则素湍绿潭 素:_ 属引凄异 属:_11翻译下列句子。(4 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12文 中 引 用 “巴 东 三 峡 巫 峡 长 , 猿 鸣 三 声 泪 沾 裳 ”, “泪 沾 裳 ”与 前 文 中 写 猿 声 的_和_形成照应。(每空限填一字)(2 分)13第段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第段写出了水的什么特
12、点?(2 分)_2016 年 寒 假 作 业 八 年 级 质 量 检 测 试 卷语文参考答案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0 分)1、萧关逢候骑 决眦入归鸟 老大徒伤悲自古逢秋悲寂寥 无案牍之劳形2、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无常;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评。(前两空填对一处即可)3、C4、(1)社会理想 个人理想 (2)的历史(或:的发展史)(3)产生 避免 (4)没有谁(或:不)二、现代文阅读(18 分)5、非洲人好食丛林中的野味,容易暴露于埃博拉病毒;当地人处理传染病病人遗体需要接触病人体液,为传播病毒提供了途径;谣言传播,充当了病毒传播的“推手”6、举例子、列数字,通过对埃博拉病毒的类型、病死率和死穴的说明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科学家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非常细致。7、C8、示例:谣言、传言造成的危害巨大。(或:轻易相信谣言传言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或不要轻易相信谣言传言,要相信科学。)9、致死率高,传染性强,扩散快,无特效治疗药物。三、文言文阅读(12 分)1、(1)通“缺”,断缺 (2)逆流而上 (3)白色的(4)连续2、(1)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的确有很多趣味。3、凄、哀4、山的特点:连绵不断(山多),遮天蔽日(山高)。水的特点:水势浩大(水大),水流湍急(水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