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5.祛暑剂邓.ppt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9930886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祛暑剂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5.祛暑剂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5.祛暑剂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5.祛暑剂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5.祛暑剂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章 祛暑剂,概念: 凡以祛暑药为主组成,具有祛除暑邪的作用, 用以治疗暑病的方剂,统称祛暑剂。 属“八法”中的清法。适应范围:(1)夏月暑热证。,分类: 祛暑清热身热心烦,汗多口渴等 祛暑解表恶寒发热,无汗,腹痛吐泻,胸闷,舌苔白腻。 清暑利湿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泄泻等 清暑益气身热烦渴,倦怠少气,汗多脉虚者 注意事项: 1.辨清暑热和暑湿的主次轻重。 2.暑热耗伤气津,当祛暑清热结合益气养阴。,香薷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阴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病证解析: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重胸闷泛恶,腹痛吐泻湿伤脾胃舌苔白腻,脉浮寒湿表证之象,寒滞肌表,阴暑

2、证,暑湿伤中 寒湿束表,方歌:清络祛暑六药鲜,银扁翠衣瓜络添,佐以竹叶荷叶边,暑热伤肺轻证安。 病症解析:身热口渴不盛暑热在气,邪浅病轻头目不清,昏眩微胀暑热上扰清窍 舌淡红,苔薄白等邪浅病轻之象,清络饮温病条辨,暑伤肺经气分轻证,,暑热伤肺,邪在气分,配伍意义:鲜银花清解暑热 君鲜扁豆花解暑化湿西瓜翠衣清热解暑,生津解渴 臣 丝瓜络清肺透络鲜荷叶边祛暑清热 佐使鲜竹叶心清心利水,祛暑清热,香薷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阴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病证解析: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重胸脘痞闷腹痛吐泻 舌苔白腻,脉浮寒湿表证之象,阴暑证,感受寒湿 夏月乘凉饮冷,

3、,寒滞肌表 气血受阻,湿伤脾胃 气机失畅,配伍意义: 香 薷解表散寒,祛暑化湿 君 厚 朴行气化湿 臣 白扁豆健脾和中,渗湿消暑 佐,化湿和中 祛暑解表,【附方】 新加香薷饮: 组成:香薷、银花、鲜扁豆、厚朴、连翘。 功效: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主治:暑温兼湿。复感于寒证。,六一散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方歌:滑石甘草六一散,清暑利湿功用专;辰砂黛薄依次加,益元碧玉鸡苏裁。病证解析: 身热暑热内扰;心烦口渴暑热扰心,耗伤津液小便不利暑湿阻遏,气化不利泄泻暑湿伤胃肠,升降失司,暑湿证,暑湿下注 暑邪挟湿,配伍意义: 滑石清解暑热,通利水道 君生甘草清热泻火,益气和中 臣 配伍特点: 本方药性平和,清热

4、而不留湿,利水而不 伤阴。,利湿 祛暑,河间医学六书伤寒标本心法类萃:“益元散,即天水散。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为末,水调或加蜜,或葱豉汤调。一名天水散,一名六一散。” 成方便读:“六一散治伤暑感冒,表里俱热,烦躁口渴,小便不通,一切泻痢淋浊等证属于热者,此解肌行水,而为却暑之剂也。滑石气清能解肌,质重能清降,寒能胜热,滑能通窍,淡能利水;加甘草者,和其中以缓滑石之寒滑,庶滑石之功,得以彻表彻里,使邪去而正不伤 ,故能治如上诸证耳。”,【附方】 1、益元散(伤寒直格)即六一散加辰砂,灯心汤调服。主治:暑湿证兼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者。 2、碧玉散(伤寒直格)即六一散加青黛令如浅碧色。主治:暑湿证

5、兼有肝胆郁热者。 3、鸡苏散(伤寒直格)即六一散加薄荷主治:暑湿证兼微恶风寒,头痛头胀,咳嗽不爽者。,桂苓甘露饮宣明方论,方歌:桂苓甘露滑石膏,寒水猪苓泽术草;清暑化气利水湿,暑湿俱盛重证疗。病证解析: 发热头痛暑热内侵烦渴引饮暑热伤津小便不利湿盛于里,气化不利霍乱吐泻暑湿内停,清浊相干,暑湿证,水湿内停 暑热内盛,配伍意义: 滑石清解暑热,利水渗湿 君石膏、寒水石清暑解热猪苓、茯苓、泽泻利水渗湿白术健脾化湿官桂温下焦以化气利水甘草益气调药 使,臣,佐,祛暑清热,化气利湿,成方便读:“夫暑湿一证,有伤于表者,有伤于里者。在表者邪留经络,当因其轻而扬之;在里者邪留脏腑,非用重剂清热利湿,终归无济

6、。石膏、寒水石大寒质重,直清肺胃之热;滑石寒能清热,滑能利窍,外开肌表,内达州都;猪苓、茯苓、泽泻导湿于下,从小便而出;然湿为阴邪,无阳不能化,虽利湿而湿亦不能尽除,故用肉桂之辛热,以散阴邪;加白术扶土和中,安内攘外。此方用三石以清上焦,五苓以利下焦,甘草以和上下,亦治暑之大法耳。”,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方歌: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 病症解析: 身热暑热外蒸内迫汗多暑热内盛,迫津外泄体倦少气,精神不振口渴,小便短赤,脉虚心烦暑热扰心,伤津耗气,暑热气津两伤证,气津两伤 暑热内侵,配伍意义:西瓜翠衣清热解暑西洋参益气生津,养阴清热荷梗清热解暑石斛、麦冬养阴生津黄连苦寒泻火知母泻火滋阴 竹叶清热除烦甘草、粳米益胃和中 使,君,臣,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佐,【附方】 清暑益气汤脾胃论 组成:黄芪、苍术、 升麻、人参、炒曲、橘皮、白术、麦门冬 、 当归身、炙甘草、青皮、黄柏、葛根、五味子。 功用:清暑益气,除湿健脾。 主治:平素气虚,又受暑湿证。身热头痛,口渴自汗,四肢困倦,不思饮食,胸满身重,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腻,脉虚者。,温热经纬湿热证,湿热伤气,四肢困倦,精神减少,身热气高,心烦溺黄,口渴自汗,脉虚者,东垣用清暑益气汤主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