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光合作用的原料,第三章 叶的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普利斯特利得出的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提出问题:,做出假设:,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制定方案:,材料用具:,实验装置,两个玻璃皿、两个广口瓶、两个烧杯、两枝带叶子的枝条、氢氧化钠溶液、清水、,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探究,接下来该怎样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如何设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小组讨论: 应选择什么作为该实验的变量? 除这个变量外,其他条件
2、应怎样? 如何设计对照组?,二氧化碳,相同,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可使用少许25%氢氧化钠溶液,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设计实验,二氧化碳可以被氢氧化钠吸收,注意,氢氧化钠溶液有腐蚀性,不要让皮肤接触它。 实验过程(如下图示),思考:接下来如何检验?,实验提示图,讨论,1、从实验装置一号和二号中各取一片叶,分别用碘液处理,你认为哪个装置中叶片不变蓝? 2、光合作用和二氧化碳有无关系?,一号装置中叶片不变蓝,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参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知识链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21%左右;二氧化碳含量是0.03%。 1公顷的树林的叶片的总面积约为50000
3、70000平方米,每天能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氧 气,二氧化碳,植物,动物,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尸体,燃烧,大气,光合作用,氧 气,二氧化碳,植物,动物,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尸体,燃烧,大气,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呼吸作用,氧 气,二氧化碳,植物,动物,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尸体,燃烧,大气,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呼吸作用,氧 气,二氧化碳,植物,动物,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尸体,燃烧,大气,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与氧气的相对稳定,简称碳氧平衡。,资料分析:仔细阅读书上38页的资料和图3-3-3,分析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什么物质,这个实验还能证明什么?,二. 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在自学中收获,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参与光合作用的水,这说明水也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