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年辽宁省部分示范性重点高中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990032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辽宁省部分示范性重点高中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6年辽宁省部分示范性重点高中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6年辽宁省部分示范性重点高中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6年辽宁省部分示范性重点高中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6年辽宁省部分示范性重点高中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2016 学年辽宁省部分示范性重点高中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若集合 A=x|x210,B=x 丨 0x4,则 AB 等于( )Ax|0xl Bx| lxl Cx| 1x4 Dx|lx4【考点】并集及其运算【专题】集合思想;综合法;集合【分析】根据并集的运算性质计算即可【解答】解:A=x|x 210=x|1x1,B=x 丨 0x4,AB=x|1x 4,故选:C【点评】本题考察了集合的运算,考察不等式问题,是一道基础题2设 i 为虚数单位,复数 z=i(5i )在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A (1,5) B (l,

2、5) C ( 1,5) D (1,5)【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专题】计算题;方程思想;数学模型法;数系的扩充和复数【分析】直接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得答案【解答】解:z=i(5 i)=1+5i,复数 z=i(5 i)在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为(1,5) ,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了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是基础题3抛物线 y=x2 的准线方程为( )Ax= Bx= Cy= Dy= 【考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先求出抛物线 y=x2 的标准方程,再求抛物线 y=x2 的准线方程【解答】解:抛物线 y=x2 的标

3、准方程为 x2=y,抛物线 y=x2 的准线方程为 y=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抛物线的简单性质的灵活运用4如图,在半径为 1 的半圆内,放置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 ABCD,向半圆内任取一点,则该点落在正方形内的槪率为( )A B C D【考点】几何概型【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定义法;概率与统计【分析】根据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求出对应的区域面积即可【解答】解:半圆的面积 S= ,正方形的面积 S1= ,则对应的概率 P= = ,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几何概型的概率的计算,求出对应区域的面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等比数列a n中,a 1+a

4、2=4,a 2+a3=12,则 a3 与 a4 的等差中项为( )A6 B12 C9 D18【考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专题】计算题;函数思想;数学模型法;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由已知求出等比数列的公比,进一步求得 a3 与 a4 的值,再由等差中项的概念得答案【解答】解:数列a n为等比数列,且 a1+a2=4,a 2+a3=12,q= ,则由 a1+a2=4,得 a1+3a1=4,即 a1=1, ,a3 与 a4 的等差中项为 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是基础题6如果实数 x,y 满足条件 ,則 z=3x2y 的最小值为( )A4 B2 C1 D

5、2【考点】简单线性规划【专题】计算题;对应思想;数形结合法;不等式【分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化目标函数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数形结合得到最优解,把最优解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答案【解答】解:由约束条件 作出可行域如图,化 z=3x2y 为 ,由图可知,当直线 过 A(0,1)时,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最大,z 有最小值为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考查了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是中档题7某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1 B2 C D3【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数形结合法;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立体几何【分析】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以

6、俯视图为底面的四棱锥,代入锥体体积公式,可得答案【解答】解: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以俯视图为底面的四棱锥,其底面面积 S= =3,高 h= ,故体积 V= =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由三视图,求体积和表面积,根据已知的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是解答的关键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 S 的值为( )A10 B6 C3 D12【考点】程序框图【专题】对应思想;试验法;算法和程序框图【分析】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得出该程序的功能是计算并输出 S=12+2232+42 的值,得出数值即可【解答】解: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得;该程序的功能是计算并输出 S=12+2232

7、+42 的值,所以 S=12+2232+42=1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程序框图的应用问题,解题时应根据循环条件判断出循环变量的终值,结合循环体分析出程序的功能,是基础题9设向量 =(2sinx ,1) , =(3,4) ,x(0,) ,当 | |取最大值时,向量 在方向上的投影为( )A B或2 C D或2【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专题】计算题;函数思想;向量法;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由向量 的坐标求出模,结合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求出| |取最大值时的 的具体坐标,代入投影公式得答案【解答】解: =(2sinx,1) , x(0,) ,当 2sinx=2 时,| |取最大值,此时向量 在

8、 方向上的投影为 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考查了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是中档题10设 P 是焦距为 6 的双曲线 C: =1(a 0,b 0)右支上一点,双曲线 C 的一条渐近线与圆(x3) 2+y2=5 相切,若 P 到两焦点距离之和为 8,则 P 到两焦点距离之积为( )A6 B6 C10 D12【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定义法;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由题意可知 c=3,再根据双曲线 C 的一条渐近线与圆( x3) 2+y2=5 相切,得到b= ,a=2,再根据|PF 1|PF2|=2a=4,|PF 1|+|PF2|=8,即可求出

9、答案【解答】解:2c=6,c=3,又(c,0)到直线 y=x 的距离为 b,而双曲线 C 的一条渐近线与圆(x3) 2+y2=5 相切,b= ,a=2 ,|PF1|PF2|=2a=4,|PF1|+|PF2|=8|PF1|=6, |PF2|=2,|PF1|PF2|=1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定义和性质以及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属于基础题11已知函数 f(x)=2sin(x+ )在区间(0,)上存在唯一一个 x0(0,) ,使得f(x 0)=1 ,则( )A 的最小值为 B 的最小值为C 的最大值为 D 的最大值为【考点】正弦函数的图象【专题】转化思想;综合法;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

10、析】由题意可得 x0+ ( ,+ ) ,且 + 2+ ,求得 的范围,从而得出结论【解答】解:x 0(0,) , x0+ ( ,+ ) 由存在唯一一个 x0(0,) ,使得 f(x 0)=1,可得 sin( x0+ )= , + 2+ ,求得 0 , 的最大值为 ,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函数的图象特征,判断 + 2+ ,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12设函数 f(x)=log (x 2+1)+ ,则不等式 f(log 2x)+f(log x)2 的解集为( )A (0,2 B,2 C2,+) D (0,2 ,+)【考点】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对数的运算性质【专题】数形结合;换元法;函数的

11、性质及应用【分析】f (x)= (x 2+1)+ =f(x) ,f(x)为 R 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0,+ )上单调递减,再通过换元法解题【解答】解:f(x)= (x 2+1)+ =f(x) ,f( x)为 R 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0 ,+)上单调递减,令 t=log2x,所以, =t,则不等式 f(log 2x)+f( )2 可化为:f(t)+f(t)2,即 2f(t)2,所以, f(t)1,又 f(1)= 2+ =1,且 f(x)在0 ,+)上单调递减,在 R 上为偶函数,1t1,即 log2x1,1,解得,x,2 ,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数型复合函数的性质,涉及奇偶性和单调性的

12、判断及应用,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13已知函数 f(x)= ,则 f(f(4) )= 7 【考点】函数的值【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综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利用分段函数性质求解【解答】解:函数 f(x)= ,f( 4)=log 24=2,f( f(4) )=f(2)=2 9=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值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函数性质的合理运用14设函数 f(x)=4x 2lnx,且 f(m)=0,则 m= 【考点】导数的运算【专题】方程思想;定义法;导数的概念及应用【分析】求函数的导数,解导数方程即可【解答】解:函数的导数为 f(

13、x)=8x,则由 f(m)=0 得 8m=0,得 8m2=1,得 m= ,函数的定义域为(0,+ ) ,m0,则 m=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计算,要求熟练掌握掌握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比较基础15长、宽、高分別为 2,1,2 的长方体的每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9 【考点】球内接多面体;球的体积和表面积【专题】计算题;方程思想;综合法;立体几何【分析】先求长方体的对角线的长度,就是球的直径,然后求出它的表面积【解答】解:长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是: =3球的半径是:这个球的表面积:4 =9故答案为:9【点评】本题考查球的内接体,球的表面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是基

14、础题16已知 S 为数列a n的前 n 项和,若 an(4+cosn)=n(2cosn) ,則 S20= 122 【考点】数列的求和【专题】计算题;分类讨论;综合法;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分 n 为奇数、偶数求出各自的通项公式,进而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计算即得结论【解答】解:当 n=2k+1 时,cosn=1,3an=3n,即 an=n;当 n=2k+2 时,cosn =1,5an=n,即 an=n;S2n=(1+3+5+2n1)+(2+4+6+ +2n)= += ,S20= =122,故答案为:122【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求和,考查分类讨论的思想,注意解题方法的积累,属于中档题三、解答

15、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0 分)17在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別 a,b,c,且 3csinA=bsinC (1)求的值;(2)若ABC 的面积为 3 ,且 C=60,求 c 的值【考点】余弦定理;正弦定理【专题】方程思想;综合法;解三角形【分析】 (1)由题意正弦定理可得 3sinCsinA=sinBsinC,约掉 sinC 可得 3sinA=sinB,可得= =3;(2)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1)可得 a=2 且 b=6,再由余弦定理可得 c 值【解答】解:(1)在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別 a,b,c,且 3csinA=bsinC,由正弦定理可得 3sinCs

16、inA=sinBsinC,3sinA=sinB, = =3;(2)由题意可得ABC 的面积为 S=absinC=a2 =3 ,解得 a=2,故 b=3a=6,由余弦定理可得 c2=a2+(3a ) 22a3a=7a2=28,c=2【点评】本题考查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涉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属基础题18某车间将 10 名技工平均分为甲、乙两组来加工某种零件,在单位时间内每个技工加工零件若干个,其中合格零件的个数如表:1 号 2 号 3 号 4 号 5 号甲组 4 5 7 9 10乙组 5 6 7 8 9(1)分别求出甲、乙两组技工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合格零件的平均数及方差,并由此分析两组 技工的技术水

17、平;(2)评审组从该车间甲、乙两组中各随机抽取 1 名技工,对其加工的零件进行检测,若两人完成合格零件个数之和超过 14 件,则称该车间“生产率高效 ”,求该车间“生产率高效” 的概率【考点】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分析】 ()先分别求出 , 和 S 甲 2,S 乙 2,由此能够比较两组员工的业务水平()记“优秀团队” 为事件 A,从甲乙两组中各抽取一名员工完成销售数的基本事件共 25种,事件 A 包含的基本事件共 11 种,由此能求出“ 优秀团队”的概率【解答】解:()依题意, =(4+5+7+9+10)=7 ,=(5+6+7+8+9)=,S = (47) 2+(9 7) 2+

18、(10 7) 2=5.2,S = (57) 2+(8 7) 2+(9 7) 2=2 = ,S 甲 2S 乙 2,两组员工的总体水平相同,甲组员工的业务水平差异比乙组大()记“优秀团队” 为事件 A,则从甲乙两组中各抽取一名员工完成销售数的基本事件为:(4,5) , (4,6) , (4,7) , (4,8) , (4,9) ,(5,5) , (5,6) , (5,7) , (5,8) , (5,9) ,(7,5) , (7,6) , (7,7) , (7,8) , (7,9) ,(9,5) , (9,6) , (9,7) , (9,8) , (9,9) ,(10,5) , (10,6) , (

19、10,7) , (10,8) , (10,9) ,共 25 种,事件 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为:( 7,8) , (7,9) , (9,6) , (9,7) , (9,8) , (9,9)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共 11 种,P( A)= 【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方差的求法,考查古典概率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注意列举法的合理运用19在四梭推 PABCD 中,CD平面 PAD,AB CD,CD=4AB ,AC PA,M 为线段 CP上一点(1)求证:平面 ACD平面 PAM;(2)若 PM=PC,求证:MB平面 PAD【

20、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数形结合;数形结合法;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 (1)由 CD平面 PAD 得 PACD,结合 PAAC,得 PA平面 ACD,故平面ACD平面 PAM;(2)在 PD 上取点 E,使得 PE=PD,连结 ME,AE,可得 MECD,ME=CD,因为ABCD,AB=CD,所以 AB 与 ME 平行且相等,推出四边形 ABME 是平行四边形,故MBAE,所以 MB平面 PAD【解答】证明:(1)CD 平面 PAD,PA平面 PAD,CDPA,又 ACPA,CDAC=C,PA平面 ACD, PA平面 PAM,平面 ACD平面 PAM(2)在 PD 上取点 E,使得 PE=PD,连结 ME,A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