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2课时 分子 原子课件 沪教版.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887080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2.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2课时 分子 原子课件 沪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2课时 分子 原子课件 沪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2课时 分子 原子课件 沪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2课时 分子 原子课件 沪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2课时 分子 原子课件 沪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课时 分子 原子,1.分子与原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之间有 。 (2)原子不但可以结合成 ,还能直接构成 。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空隙,分子,物质,2.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例题】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金秋时节闻到菊花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受热物质体积变大,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C.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D.将冰糖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解析:金秋时节闻到菊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受热物质体积变大,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空隙变大;水降温会结冰,是

2、因为分子间的空隙发生了改变,而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冰糖是宏观的物质,将冰糖研磨成粉状,不能说明分子变小了。,答案:A,【重点难点提示】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原子都是微粒,具有微粒的性质,但是它们是不同的微粒,有本质上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构成该物质的分子保持;如果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或由离子构成,则其化学性质由相应的原子或离子保持。 3.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进行重新组合成分子。 【易错易混警示】 1.分子和原子都非常小,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例如铁原子比氧分子大。但

3、是分子一定比构成分子的原子大。例如氧分子比氧原子大。 2.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物理性质需要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能表现出来。,1.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A.蒸馏水 B.铁 C.金刚石 D.氯化钠 2.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氢气 B.氧气 C.水 D.氦气 3.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D,C,4.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B.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变化的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 5.登山时喝空的矿泉水瓶,拧紧瓶盖。下山后瓶子变

4、瘪,瓶内的气体分子( ) A.个数减少 B.质量减小 C.间隔减小 D.体积减小 6.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角度分析,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 ) 分子的质量很小 分子之间有空隙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A. B. C. D.,C,C,B,7.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1)图一中从微观角度你获得的一条信息: 。 (2)图二所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该反应的微观过程是 , 。,分子不断运动,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8.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5、提示:酚酞遇氨水变红色),(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A的名称是 ,其用途是 。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了 。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 (4)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滤纸条上酚酞试液从右向左依次变红,浓氨水易挥发,氨分子不停地运动,氨水使酚酞变红,衬托作用,酚酞与浓氨水的位置滴反了,浓氨水,9.某同学在学完“分子和原子”后,对课本中所示的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

6、:,a.浓氨水;b.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c.湿润的酚酞滤纸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小试管中加入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 (2)滴入23滴浓氨水后,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改进后的装置除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药品用量少、省时等优点外,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 。,固体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的热量,加快了,氨气从浓氨水中逸出的速率,滤纸条变红,实验在封闭体系中进行,对环境无污染,10.图是某同学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6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分别加入3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设置E试管的目的是 。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做对比,证明空气不能使酚酞变色,C中的酚酞试液先变红,B中的酚酞试液后变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环保,还能体现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