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绪 论,课程:中国饮食文化,【教学目的】,3,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状况,熟悉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掌握饮食文化的概念、中国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五大特性,2,1,4,【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状况和内容,要求学生掌握饮食文化的概念和特性,2,1,【教学内容】,1、饮食文化的概念,2、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3、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基本状况,4、中国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5、中国饮食文化的五大特性,【重点难点】,1、饮食文化的概念,2、中国饮食文化的五大特性,3、中国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重点,重点,重点、难点,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的概念及研究内容,狭
2、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思想、道德、风尚、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学术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和制度。,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一、文化的概念,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二、饮食文化的概念,物质形态的现象 制度形态的现象 行为形态的现象 心理形态的现象,中国饮食文化包括那些现象?,饮食文化是关于人类(或民族)在什么条件下吃(前提:原料、器具),吃什么(对象:具体肉、蛋、果蔬),怎么吃
3、(方式:生吃、熟吃,用筷子、用手、用刀叉),吃了以后怎样(结果功能:有益健康、有害健康)等等的学问。,三、饮食文化研究内容,烹饪加工使用的工具,烹饪时使用的原料,原料加工与烹调方法、调味与火候技巧,各地不同的饮食风俗、民俗与风味流派,食制、食礼,饮食生产工具,饮食原料,饮食加工技艺,饮食风尚,习俗,民俗,饮食制度,菜肴、面点、小吃、饮料,饮食产品,进食中使用的盛器、餐具,饮食场所使用的设施、设备与器具,制作中的生产管理、推销中的销售策略,上菜方式、进餐环境、饮食审美,饮食活动中的要求、愿望、情趣等,饮食器具,饮食设施设备器具,饮食生产管理销售,饮食消费,饮食心理,饮食的观念、理论、文学、意识,
4、饮食意识,第三节、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基本状况,一、历史上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厉行专“学法令”文化专制,独尊儒术,结论:中国历史上对饮食文化的研究滞后,直到明代中叶以后才有变化,是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只表明进化之深也。孙中山三民主义、建国方略,二、近代至20世纪中叶的饮食文化研究,林语堂中国养生术、我们怎样吃,结论:西方文化促进了中国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促进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三、现代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饮食文化研究进入了以中国人自己的研究为重心的深化阶段。,总结:研究队
5、伍不断扩大,研究领域逐渐拓展加深。,日本学者率先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年这余年,几乎全是日本学者垄断中国食文化研究领地。其中以筱田统和田中静一先生老一辈学者的成就突出。,四、海外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筱田统:中国食物史研究、中国食物史、中世食经考、0近世食经考等。 田中静一:满洲野菜读本、满洲野贮藏加工读本、满洲食用野生植物、一衣带水中国料理伝来史、中国食物事典等 。,韩国学者以李盛雨等为代表做出了先导性贡献。 海外华人学者。尹德寿中国饮食史、张光直Food in Chinese Culture、张起钧烹调原理、杨文骐中国饮食文化和食品工业发展简史、唐鲁孙中国吃的故事、刘华康中国人吃的历史等。 个别
6、欧美汉学家,走出厚古国粹观念。 对传统工艺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研究整理;实现传统食物的社会化、工业化、现代化。 饮食文化的加深研究:茶文化、酒文化、食品和进食文化等,五、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趋势,第三节、中国饮食文化的基础理论与特性,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基础理论,本味主张,饮食养生,孔孟食道,食医合一,由于这个国家东西以及南北都有广大的领域中国的气候条件的广大幅度,可以生长之类繁多的蔬菜凡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和幸福所需的东西,无论是衣食或甚至是奇巧与奢侈,在这个王国内都有丰富的生产。利玛窦,二、中国饮食文化的五大特性,食物原料选取的广泛性,中华民族的广大民众在漫长的贫苦生活中造就中国祖先特异的嘴巴和牙齿。凭着这一张嘴巴和牙齿,我们中国人便从树上吃到陆地,从植物吃到动物,从蚂蚁吃到大象,吃遍了整个生物界。林语堂中国文化精神,进食选择的丰富性,千叟宴,肴馔制作的灵活性,丰富多彩的藏族 饮食文化,氽灌肠,炸灌肺,青稞酒,风干牛羊肉,喝酥油茶,多彩的饮食习俗,鬲,茶,区域文化的通融性,【本章思考题】,1、什么是饮食文化? 2、饮食文化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3、中国饮食文化有哪此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