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问题情景教学.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6926019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情景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问题情景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问题情景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问题情景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问题情景教学中培养学生新能力数学教学是激发学生思维活的教学,而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也就没有思维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产生学习的原因是问题,问题是培养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动力。陶行知先生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 ,触发学生产生弄清问题的迫切心情,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学习兴趣在学习的动力系统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也有人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所以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精必设计一两个问题,目的不在于要学生

2、立即回答,而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我首先出示用两块颜色不同的硬纸板剪成的大小不同的形,提问:“哪一块大?大多少?”学生对第一个问题通过观察就回答出来了,但对第二个问题“大多少”就不好回答。此时此刻抓住学生渴望了解大梯形比小梯形面积大多少的心理要求,很自然的进入新课。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要求知欲望,又为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打下了良好心理基础。二、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已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在课堂

3、教学中,围绕当节课的重点,设计一些符合教学实际,且具有一定探索 空间的问题,让学生在有方向、有条理、有理有据的氛围中进行探索,必定能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并能在探索中发现,获得巩固的知识。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首先通过三组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小比较,第一组等底不等高,第二组等高不等底,第三组不等底也不等高。对第三组的两个平行车边形面积大小进行比较时,学生一下子茫然了,陷入了困境,短暂的思考后,一个学生提出:“如果知道了它们的大小具体是多少就好了” ,学生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我抓住这个问题,提问:“你有办法知道他们的面积吗?能大试一试吗?”学生在我的鼓励下,分组研究,共同探究出

4、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可以剪成长方形的方法,我给充分的肯定,但没有就此罢体,再一次把学生置于识识冲突之口,“你有办法知道一块很大的平行四边形地的面积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明白刚才的方法不行了,还必须想出“新招” ,学生在这个问题的情境中,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通过设计这样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学生想探索。三、巧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新思维教育家裴斯泰洛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巧设问题情境,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思维训练纳入到教学活动中,让每一个学生根扭自已的体验,用自已喜欢的思维方式

5、自由、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从而培学生的新能力。例如,笔者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圆柱?老师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份材料,请你们分组合作,制作一个圆柱。在制作过程中考虑两个问题:(1)你们是如何选择材料制作的?” (2)通过作你们对加,圆柱的特征有什么新的发现?”通过小组合作,有的用 2 个完全相同的圆和 1 个长方形,把长方形成一个桶。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完全相同,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并且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有的用一个正方形和两个底面完全相同的圆,粘贴成一个圆柱。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完全相同,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这

6、个正方形的中边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有的用一个平形四边形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圆,粘贴成一个圆柱。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完全相同,侧面斜着展开是一个平形四边形,这个平形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高相当于圆柱的高。然后,问道:“通过制作圆柱,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马上有就有学生说出:“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能得到一个正方形,斜着剪开能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圆柱的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能把学生置于一种“愤悱”状态,又能把学生引入一种要参与的喝状态。使学生的学习产生毫无强迫的痕迹,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思维也处于最佳状态,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烁,创新成为可能,也变为现实。数学教学中要重视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境的引下积极地从事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