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物理必修 1 期末考试测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4 分,选对的得 4 分,选的不全得 2 分;共 12 小题、48 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时地球可视为质点B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一定不同C上午第一节课 8:00 上课,8:00 是时间D路程和位移是相同的物理量2、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用一辆电玩具汽车拖运另一辆无动力的玩具汽车,在两车挂接处装上传感器探头,并把它们的挂钩连在一起. 当电玩具汽车通电后拉着另一辆车向前运动时,可以在显示器屏幕上呈现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
2、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得出以下实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时刻相等 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同3、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为 m,轻细线 AO 和 BO 的 A、 B 端是固定的,平衡时 AO是水平的, BO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 则 AO 的拉力 TA和 BO 的拉力 TB的大小是A. TA mgcos B. TA mg tan C. TB mgsin D. TB mg sin4、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向右的F1,向左的 F2和摩擦力,处于静止状态
3、。其中 F1=10N,F 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受到的合外力为A10N 向左 B6N 向右 C2N 向左 D05、如图,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 M 上,力 F 作用于物体 O 点,现要使物体沿着OO方向做加速运动(F 和 OO都在 M 平面内。那么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 F,这个力的最小值是( )AFcos BFsin CFtan DFcot6、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10m s,加速度大小为 1m 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s 内的平均速度为( )A. 5.5 m s B. 5m s C. 1 m s D. 0.5 m s7、飞机的起飞过程是由静止出发,在直跑道上加速前进,等达到一
4、定速度时离地. 已知飞机加速前进的路程为 1600m,所用时间为 40s,假设这段运动为匀加速运动,用 a 表示加速度, v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A a2 m s2、 v80 m s B a1 m s2、 v40 m sC a2 m s2、 v40 m s D a1 m s2、 v80 m s8、升降机地板上放一个木箱质量为 m,当它对地板的压力为 N0.8 mg时,升降机可能的运动情况是A减速上升 B加速下降 C匀速上升 D减速下降9、用相同材料做成的 A、B 两木块的质量之比为 32,初速度之比为 23,它们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同时开始沿直线滑行,直至停止,则它们( )A. 滑行中的加速度
5、之比为 11 B. 滑行的时间之比为 23C. 滑行的距离之比为 49 D. 滑行的距离之比为 3210、正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车厢底部有一质量为 的木块,在车厢的顶部用细线悬挂一1m质量为 的小球,某段时间内,乘客发现细线与竖直方向成 角,而木块 则始终相2m 1m对于车厢静止,由此可以判断( )A、这段时间内,汽车可能正在向左匀加速行驶B、这段时间内,汽车可能正在向右匀加速行驶C、这段时间内,木块对车厢底部的摩擦力大小为 gtan1mD、这段时间内,木块对车厢底部的摩擦力为零11、 一 汽 车 在 路 面 情 况 相 同 的 公 路 上 直 线 行 驶 , 下 面 关 于 车 速 、 惯
6、 性 、 质 量 和 滑 行 路 程 的 讨论 , 正 确 的 是 ( )A 车 速 越 大 , 它 的 惯 性 越 大 B 质 量 越 大 , 它 的 惯 性 越 大0 1 2 3 4 5 6 t/sv/ms111C 车 速 越 大 , 刹 车 后 滑 行 的 路 程 越 长 D 车 速 越 大 ,刹 车 后 滑 行 的 路 程 越 长 ,所 以 惯 性 越 大12、某物体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第 1s 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物体在第 2s 内和第 3s 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C物体在 4s 末返回出发点D物体在 6s 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 3m二、实验题:共
7、 2 小题、每空 2 分,共 8 分。13、在 “研 究 共 点 力 的 合 成 ”的 实 验 中 , 需 要 将 橡 皮 条 的 一 端 固 定 在 水 平 木 板 上 , 另 一 端 系上 两 根 细 绳 , 细 绳 的 另 一 端 都 有 绳 套 。 实 验 中 需 用 两 个 弹 簧 测 力 计 分 别 勾 住 绳 套 , 并 互 成角 度 地 拉 橡 皮 条 。 某 同 学 认 为 在 此 过 程 中 必 须 注 意 以 下 几 项 :A 两 根 细 绳 必 须 等 长 B 橡 皮 条 应 与 两 绳 夹 角 的 平 分 线 在 同 一 直 线 上C 在 使 用 弹 簧 测 力 计
8、时 要 注 意 使 弹 簧 测 力 计 与 木 板 平 面 平 行其 正 确 的 是 _。 ( 填 入 相 应 的 字 母 )14、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采取了以下三个步骤做实验:(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绳套,通过细绳套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套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个测力计 1F和 2的示数。(2)在白纸上根据 1和 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它们的合力的大小 合F。(3)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测力计拉时相同,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和细
9、绳套的方向。以上三个步骤均有错误或疏漏,请指出它们错在哪里:在(1)中是_。在(2)中是_。在(3)中是_。三、计算题,共 44 分。15、 (10 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 125 m 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 14.3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 m/s,问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16、 (12 分)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 37角的斜向下的推力 F 推一个重G200的箱子匀速前进,箱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sin37 0=0.6 cos370=0.8 g=10m/s2)。(1)求推力
10、F 的大小。(2)若人不改变推力 的大小,只把力的方向变为水平去推这个静止的箱子,推力作用时间 t=3s 后撤去,求箱子滑行的总位移为多大?17、 (12 分)如 图 ( a) , 质 量 m 1kg 的 物 体 沿 倾 角 37的 固 定 粗 糙 斜 面 由 静 止 开 始 向 下 运动 , 风 对 物 体 的 作 用 力 沿 水 平 方 向 向 右 , 其 大 小 与 风速 v 成 正 比 , 比 例 系 数 用 k 表 示 , 物 体 加 速 度 a 与风 速 v 的 关 系 如 图 ( b) 所 示 。( sin370=0.6,cos370=0.8) 求 :( 1) 物 体 与 斜 面 间 的 动 摩 擦 因 数 ;( 2) 比 例 系 数 k。a /ms 2 ( b) m 4 ( a) 0 5 v/m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