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表冷器制造工艺标准.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858952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冷器制造工艺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表冷器制造工艺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表冷器制造工艺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表冷器制造工艺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表冷器制造工艺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件编号 版本 第 C版 第 0次修订编制 审核 批准 页码 1 / 7王鸿明 实施日期 2010-1-13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表冷器制造工艺标准文件修订记录表区分 部门序号 日期确认 改正改正项目改正内容委托人批准人 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文件编号 版本 第 C版 第 0次修订编制 审核 批准 页码 2 / 7王鸿明 实施日期 2010-1-13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表冷器制造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1.1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铝翅片或铜翅片,用铜管胀管制造表冷器。2. 相关标准:下列标准可视为本标准的统一组成部分。2.1 M-001 钎焊工艺标准。2.2 M-003 冷媒系统

2、产品制造工艺标准。2.3 M-015 铜管加工工艺标准。2.4 约克国际工艺标准M-656 COIL FABRICATION。2.5 OMS(操作方法指导书)是本标准的补充,它将详细规定达到本标准要求的操作方法。3. 基本要求:3.1 表冷器制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3.1.1 在搬运或贮存过程中防止翅片和薄壁铜管被破坏。3.1.2 密封冷媒系统操作要求铜管内部表面保持清洁。3.1.3 为保证凝结水流畅,翅片外表面应保持清洁。3.2 铜管胀管前端头无毛刺。3.3 管内部清洁。3.3.1 表冷器内部清洁应符合 M-003 的要求。3.4 翅片与铜管的过盈配合。3.4.1 表冷器中铜管胀管压紧翅片的最

3、小/最大过盈配合。(见表 1,括号内为公制尺寸。)表 1过盈配合管外径 壁 厚最小 最大1/4(7.00mm) 0.30mm(内螺纹管) 0.08mm 0.28mm3/8(9.52mm) 0.35mm(光管) 0.08mm 0.28mm3/8(9.52mm) 0.50mm(内螺纹管) 0.08mm 0.28mm5/8(15.88mm) 0.51mm(光管) 0.08mm 0.28mm5/8(15.88mm) 0.71mm(光管) 0.08mm 0.28mm3.4.2 完工的表冷器外观良好。对室外机冷凝器而言,梳整翅片的面积最大不超过面积 5%;对蒸发器而言,最大不超对总面积 1%。如果有 5的

4、翅片破裂到铜管,使翅片与铜管之间的接触断裂,则报废而不允许返工。3.5 完工的表冷器外观应清洁,应使用挥发性冲片油。3.6 管端切割平整以便于插入杯口,断面圆整,无毛刺、平斑、凹坑和皱褶。4. 尺寸4.1 所有零件应符合相应图纸的要求,在制作过程中应按图纸检查有关尺寸。4.2 除非另有规定,表冷器有以下关键尺寸:.长 U 管(Figure 1),括号内为公制尺寸。 表 2管外径 “A”最小 “A”最大1/4(7.00mm) 14mm(16mm CL)14mm(20.4mm 或 21mm CL) 18mm3/8(9.52mm)15mm(20.32mm CL)17.5mm(25.4mm CL)21

5、mm(31.75mm CL)21mm(20.32mm CL)30mm(25.4mm CL)30mm(31.75mm CL)文件编号 版本 第 C版 第 0次修订编制 审核 批准 页码 3 / 7王鸿明 实施日期 2010-1-13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表冷器制造工艺标准5/8(15.88mm) 27.9mm(38.1mm CL) 31mm(38.1mm CL)4.2.2 端管(Figure) 表 3管外径 A 最小 A 最大 B C 最小 C 最大 D 最小 E 最大 E 最小1/4 12mm 16mm 8mm 以上 1.6mm 4.0mm 0.8mm 7.20mm 7.05mm3/8 16mm

6、 20mm 8mm 以上 1.6mm 4.8mm 0.8mm 9.7mm 9.58mm5/8 16mm 22mm 10mm 以上 3mm 7.0mm 2.0mm 16.2mm 16.08mm注:在测量 A、C、D 时端板应压紧靠在翅片上;加热盘管、蒸汽盘管的 A 尺寸不受上述限制。注:如果用自动焊机,喇叭口应按下述尺寸 (Figure 3)。 表 4一般产品 YGFC B 型和 YGCC B 型A1(1/4,7.0mm) 12 mm 16 mm -A1(3/8 ,9.52mm) 16mm 20mm 31mm 34mm4.2.3 短 U 管(Figure 4) 表 5管径 A 最大(一般) A(

7、YGFC B 型和 YGCC B 型)B 最大 B 最小 C 最小1/4(7.00mm) 28 mm 7.05mm 6.80mm 4 mm3/8(9.52mm)26.19mm(20.32mmCL)35mm(25.40mmCL)42mm(31.75mmCL)最大 45mm 9.55mm 9.47mm 4mm5/8 (15.88mm) 52mm(38.1mm) 16.10mm 15.85mm 5mm文件编号 版本 第 C版 第 0次修订编制 审核 批准 页码 4 / 7王鸿明 实施日期 2010-1-13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表冷器制造工艺标准注:所有短 U 管应插到底。注:在测量 A 时端板应靠紧

8、翅片。4.2.4 装配(Figure 5 & Figure 6) 4.2.5 表冷器总成(figure 7) 表 6A(弓) 和 B(垂) D 对角线 L 两端板间距+/-2mm(长在 762mm以内) +/-4mm +/-2mm (长在 1016mm之内)+/-5mm(长超过 762mm) +/-6mm +/-4mm (长超过 1016mm)注:测量”L”时端板应靠紧翅片。5. 长 U 管、短 U 管系统管路弯曲5.1 用于弯长 U 管的直管长度随铜管供应商不同,批次不同而有所变化,应调整长度以保证表冷器在胀管和成型后正确的尺寸,切管长度或长 U 管长度由 ME 确定。5.2 有报废标志(如

9、铜管表面喷有墨迹)或目视有明显缺陷的管不能使用。5.3 管的直线度应不超过 2mm,以便于穿管。5.4 弯管在制造、贮运过程应保持清洁无灰尘,切屑或其它硬质异物。5.5 长 U 管切断时管口收缩应控制在以下范围(表 7): 表 7外径 壁厚 最小内径3/8 0.35mm(光管) 8.2mm3/8 0.50mm(内螺纹管) 8.0mm5/8 0.51mm(光管) 14.3mm5/8 0.71mm(光管) 13.9mm6. 翅片插 到 杯 口 底 部 直 口 型 缩 口 型大 直 径 部 分 插 到 杯 口 底 部 , 缩 口 部 分要 超 过 管 端 板文件编号 版本 第 C版 第 0次修订编制

10、 审核 批准 页码 5 / 7王鸿明 实施日期 2010-1-13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表冷器制造工艺标准6.1 翅片二次翻边破口长度不超过 0.3mm,总数不超过翅片孔总数量的 5%;不允许可见破口超过二次翻边的根部。6.2 翅片边沿目视应无毛刺或羽毛状。因翅片模具分条切断刀调整不到位原因造成的毛刺不许大于0.2mm。6.3 翅片倒伏:在一个冷凝器上不允许出现无法修复的倒伏。6.4 翅片松动:冷凝器两端松片最多 3 片,中间不允许翅片松动。铜管与翅片之间的过盈度为0.08mm0.28mm。7. 端板7.1 端板孔应翻边防止破坏铜管(5/8 COIL 端板不翻边),应特别注意除去翻边孔口毛刺。7

11、.2端板孔与铜管间的配合间隙 0.00mm 到 0.23mm。7.3端板松动:允许端板沿铜管方向滑动,端板与铜管之间的间隙小于 0.2mm。8. 表冷器装配8.1 管端喇叭口裂口不能超过下图(Figure 8)所限。8.2 每个铜管端口允许裂口数量不超过 1个,整个 COIL允许裂口数量不超过铜管数量的 5%。8.3 如果发现有裂口,应马上修正。8.4 翅片间距(每英寸翅片数 )应符合图纸要求,允许有+ 5%误差,但在表冷器的每一端允许有最长度6.35mm 的密集区,两端最多允许翅片松动 4片。8.5 翅片数最多可以有规定数量的+2%误差。8.6 冷凝器需要折弯时,不能接受折弯部位断裂或铜管起

12、皱。8.7 表冷器制成后,如果使用前存放时间超过两天应覆盖表面,防止灰尘。8.8 铜管暴露:8.8.1 对于家用空调室内外表冷器,在端板翻边与第一个翅片之间,允许铜管暴露长度最大 2.0mm。8.8.2 对于其他机型表冷器,在端板翻边与第一个翅片之间,允许铜管暴露长度最大 4.76mm。8.8.3 对于所有表冷器,中间区域暴露铜管长度不大于 0.6mm。9. 钎焊9.1 所有内表面应清洁光亮并且无氧化物和其它异物。9.2 铜管喇叭口端面圆整,无毛刺和平斑。9.3 7 短 U管插入深度最小 3.2mm,9.52、15.88 短 U管插入深度最小 5mm,全部要插到底。9.4 为防止氧化,在钎焊开

13、始前,焊接过程中以及焊接结束工件冷却后应在表冷器内部通入连续惰性气流(如氮气),保证内部无氧化。9.5 钎焊材料应按图纸或 OMS、工艺指示单、操作规程规定使用。文件编号 版本 第 C版 第 0次修订编制 审核 批准 页码 6 / 7王鸿明 实施日期 2010-1-13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表冷器制造工艺标准9.6 所有头管焊接按图纸规定进行。10. 检漏10.1 所有表冷器要进行气密性检验,最大制冷剂泄漏率小于 7克/年.如果有泄露应按第 12节方式修补,并且再次检漏。10.2 如果采用水下检漏方式,应保持表冷器内部干燥,在检测之后应马上向表冷器内充注干燥空气 (-400 C露点)或干燥氮气,

14、以保证去除水份。10.3 如果室内贮存,所有表冷器应在检漏之后马上密封。10.4 如果存放在室外,比如维修配件,或者将表冷器运送至其它地方装配,检测后马上用塞子密封,如果表冷器进水应用干燥空气或氮气吹干,然后塞住,防止水气渗入;存放或运输时间长的冷媒系统,表冷器应充入 0.80.5kgf/cm2干燥氮气作内部保护。10.5 带有头管的表冷器所有开口在装配焊接前应密封。11.静液压强度试验。11.1本试验适用首次验收或设计改型质量认可。11.2 表冷器应在以下试验要求中,不得产生宏观变形和泄漏。 表 8管径 一般检验压力 耐压检验压力 极限耐压压力1/4 2.52.8Mpa,大于 20 秒钟 4

15、.0Mpa,大于 5 分钟 9.0Mpa,大于 2 分钟3/8 2.52.8Mpa,大于 20 秒钟 4.0Mpa,大于 5 分钟 9.0Mpa,大于 2 分钟5/8 2.52.8Mpa,大于 20 秒钟 4.0Mpa,大于 5 分钟 9.0Mpa,大于 2 分钟12. 返修12.1所有平板表冷器过度收缩的铜管和内漏的铜管都可按下列方法用 TSK-1 型废管脱出器返修12.1.1 将废管尾端割到 COIL 端板翻边口甚至内部。12.1.2 取下手动胀管机胀头,将脱出器大孔朝向 COIL套入胀杆,并锁定另一条胀杆。12.1.3 松开胀杆尾部锁紧块,将脱出器套管套进翻边孔,驱动胀杆直至穿出 COI

16、L。12.1.4 根据铜管规格在胀杆头部安装相应的脱出器刀,并用手拧紧。12.1.5 驱动拉回胀杆,不能连续拉动时,用点动方式慢慢拉,直至脱出器刀接近端板。12.1.6 拉动胀管机,抽出 100mm以上废铜管出来,用刀或钳子割断铜管。12.1.7 用大力钳夹住废铜管,用力拉即可抽出废铜管。12.1.8 穿入新管,按照正常方法胀管。12.2 对表冷器内漏的铜管,可以使用加大胀头胀大铜管内壁后穿入一条新管,再用标准胀头胀紧新旧铜管。12.3 对于已弯曲的表冷器盘管发现有铜管内漏,只能报废。12.4 如果胀管前发现有问题的长 U管、尺寸偏短的直管应更换。12.5 胀管后发现弯曲部位有问题的长 U管应

17、按下列方式修复: 切下有问题弯头,管端扩口插入小 U管后焊接。12.6 不允许用补焊的方法修补长 U管弯头、小 U管破口和凹坑、直管上的破口和凹坑。 6、相关文件: 序号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 文件存在形式127、 相关记录:序号 记录编号 记录名称 记录存在形式文件编号 版本 第 C版 第 0次修订编制 审核 批准 页码 7 / 7王鸿明 实施日期 2010-1-13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表冷器制造工艺标准18发放范围序号 部门名称 序号 部门名称1 各生产部 5 质量管理部2 生产调度中心生产计划部 6 生产调度中心成品库3 销售公司营销管理部 7 各生产车间主任4 进出口公司管理部 8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