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环境发展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班级:应本 141 姓名: 刘梦 学号:142601022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与成效 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自人类出现以后,生物与环境、人与自然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生物是在与环境的对立统一中存在的,而存在决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环境问题是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的产物,根本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人类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探索历程 从全球视野看,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主要经历 “了 沉痛的代价 、 宝贵的觉醒、奋起的飞跃”3 个阶段。 第一阶段:沉痛的代价。工
2、业革命以来,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随着科学技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传统工业化在创造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大量排放各种污染物,人类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1952 年 12 月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产生大量煤烟,引起大面积烟雾,发生严重烟雾事件,能见度突然变得极差,整座城市弥漫着浓烈的臭鸡蛋气味,居民普遍呼吸困难,短短几天就导致 4000 多人死亡,此后两个月内又有 8000 多人陆续丧生,震惊世界。 第二阶段:宝贵的觉醒。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促使人类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第三阶段:奋起的飞跃。经历了沉痛
3、的代价和宝贵的觉醒之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入,对发展不断进行深刻反思。 主要教训是:发达国家曾走过了“ 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我国不能重蹈覆辙,必须努力避 免,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基本经验在于:一是建立以高违法成本为理念的环境法律体系,环境责任终身追究,严格执法。二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从经济发展中找出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三是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强化环境经济政策激励,推动环境成本内部化。四是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形成全社会推进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4、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环境保护是重大民生问题、探索环境保护新路等新思想新举措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 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求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论断和战略抉择,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昭示着要从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解决我国环境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
5、了前进方向;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它既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和升华,又是对未来持续发展的美好向往和憧憬。生态文明不是不要发展,不搞工业文明,放弃对物质生活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在吸收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尤其是工业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为统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 ,提供了全新的指导理念和实践取向,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 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要求来看环境保护,要从“五个高度”上来认识和把握 :一是放在践行科学发展观自觉行动的高度,二是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
6、的高度,三是放在2020 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四是放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的高度,五是放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高度。 我国环境保护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在建设生态文明、探索环保新路的引领下,各地各部门辛勤努力工作,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我国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重要变化。 强力推进污染减排。国家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约束性指标。通过强化 目标责任考核,狠抓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由 2005 年的 52提高到 2012 年的 85,燃煤电厂脱硫机组比例由 14提高到 90 “。 2008 年以来,中央财政共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资金 135 亿元,实施“以奖促治、以奖代 ”补 政策措施,支持 2.6 万个村庄开展环境综合整治,5700 多万 农村人 口受益。 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领导干部的环境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很多地方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切实把环境保护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并完善责任制。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环保的氛围更加浓郁,公众环保意识显著增强。 摘自环境保护部部 长周生贤 7 月 9 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 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联合主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