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庐山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2010 年 4 月 28 日2010 年 7 月 10 日二、实习地点:江西庐山三、实习目的与要求:为了切实加强我院 2008 级地理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根据教学计划,特安排我院 08(1) (2)班进行两周的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其初步掌握区域考察与研究的技能和技巧;通过实习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激发其学习地理专业知识的热情。四、实习用具:1:个人装备:背包、野外记录本、铅笔2:实习队:扩音器、高度表、罗盘、地质锤、军用铁铲、样方绳、卷尺、医药箱五、实习人员指导老师:组长:*、*、*带队老师:*、*、*、*
2、六、实习内容:1、认识庐山地区基本地层、岩石及构造特征。2、认识庐山地区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3、掌握地质地貌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 (如使用地质罗盘测量产状)、庐山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调查、庐山主要土壤类型的调查6、研究调查区各种土壤饿形态特征及各土壤类型的关系和反应出的系列性规律七、实习路线:7 月 5 日:牯岭镇匡夏宾馆7 月 6 日:匡夏宾馆-日照松林- 庐林 1 号芦林湖庐山博物馆含鄱口植物园7 月 7 日:匡夏宾馆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电站大坝锦绣谷(龙首崖、仙人洞、天桥)花径公园(如琴湖)7 月 8 日:匡夏宾馆大月山水库-五老峰7 月 9 号:匡夏宾馆-庐山火车站- 嘉应学院实习人
3、员:地科院 081 班全体同学实习内容及过程:7 月 6 日我们来到我们地质地貌实习的第一站日照松林,我们冒着小雨的天气和带着满腹的疑问来到了断开山分析研究。这里我们知道了形成断开山是由地质的抬升以及断层等原因共同影响形成的。接着我们来到第二站庐林 1 号,这里是关于庐山的形成有着很多的争论,其中最被人认同和支持的就主要有以2李四光为主提出的冰川形成学说和泥石流形成学说,但以冰川学说为主体。李四光先生在 1931 年首次带领北京大学地质队到庐山考察,随后先后几次进行更为详尽的考察,并认为庐山先后经历了鄱阳湖冰期-大姑冰期- 庐山冰期-大理冰期最终造就了庐山一绝。其中找到了许多相关的证据:冰川堆
4、积物、很大块石块、漂砾(飞来石) 、冰碛物等,而且都是大小混杂在一起,杂乱无章的堆积在一起,另外发现了有冰川的擦痕,冰斗(如大坳冰斗,鼓子寨冰斗) 、冰川谷(大校场、七里冲冰川谷) 、冰窖(东谷,西谷) 、羊背石(白石嘴羊背石)等很多冰川遗留证据。但泥石流形成学认为那些石块大小不一,泥石流也一样能形成这样的状况,那些所谓的冰川证据也并不一定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学术上的争论可以说是一直没有听过,希望学术的争论让后人发现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庐山的形成脉络。接着我们先后来到了庐山博物馆,含鄱口,冰桌,庐琴湖第一次看到了很多的冰川证据(在博物馆的冰川石,含鄱口的冰斗,冰桌那里的飞来石等)一、庐山概况庐山位于
5、长江中游南岸江西省九江市南部,西北滨临长江,东南临鄱阳湖,是座地垒式断块山。地理坐标是:东经 1155011610,北纬 29282945。庐山长约 25 公里,宽约 20 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 1474 米,牯岭街 1167 米,高出四周平原约 1440 米,属中山类型, 。庐山的地形成因是断裂隙起的断块山,周围断层颇多,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规模较大,由于这种断层块构造而形成的山体,故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千姿百态,山地的周围则满布着断崖峭壁,峙谷幽深。庐山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类型,有地质公园之称。庐山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基地和宗教中
6、心。1996 年 12 月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庐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全国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我国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是世界级名山。风景区总面积 302 平方公里,山体面积 282 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 500 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 ”闻名于世。由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亚热带山地气候特征,土壤和植被垂直分带明显等特征,也就成为了一个各高校都首选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地点。年平均降水 1917 毫米,年平均雾日 191 天,年平均相对
7、湿度78%,每年 7 月9 月平均温度 16.9 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 32 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也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二、庐山的地质概况(一) 庐山的形成庐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它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峨的孤立形山系。但是在上升之前它曾经也经历过了沉降的过程。大约在 1023 亿年前,即前震旦纪二叠纪时,本区处于浅海至滨海环境,并发生缓慢的沉降,沉积物厚达 5000 米,沉积岩层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等。当然在总的沉降过程中,也有几次的上升,过程如下:前震旦纪吕梁运动上升为陆地,3后下沉晚
8、奥陶世上升后下沉志留纪末至泥盆纪早期上升(加里东运动)泥盆纪中期至二叠纪下沉。中生代燕山运动时,从上二叠纪至白垩纪庐山发生断裂上升而成为陆地晚白垩纪庐山周围断裂下沉接受沉积,沉积物厚达数百米第三纪历史地区微弱上升第四纪直到现在强烈上升,并使庐山成为断块山,山体受到剥蚀,但是庐山周围相对下沉,而且产生鄱阳湖。庐山断裂上升量最大是在山体的中南部,向东北方是西南方递减,所以庐山的高度也同样中南部喂最高。下面将列举一些庐山在强烈上升的证据:1、庐山东西两侧的断层崖高峻、陡峭,未遭破坏,只有少数被沟谷切成三角面。2、断层崖上的裂点。瀑布(如海会、秀峰寺等)高差虽然大(由几十米到几百米以上) ,但大多数未
9、溯源侵蚀入山中,表明断块山及断层崖的形成时间不长。3、庐山早期形成有夷平面和宽谷中堆积的网纹红土层,其分布在海拔千米以上这与庐山强烈上升有关。4、由于庐山山体强烈上升,因而使山麓地带广泛堆积了砂、砾石层及巨砾。(二)庐山的地层本区地层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庐山主要由震旦纪及前震旦纪地层组成,山体中部出露最宽向东北部和西部收敛,以九奇峰,仰天坪一节为界,庐山地层分为南、北两部。南部主要由出露前震旦纪双桥山群,庐山最高峰汉阳峰为前震旦纪喷出交流纹岩组成,因受风化,故呈圆浑状,北部出露震旦系统南沱组。(三)庐山岩石的类型和特征庐山的岩石主要有两种类型:沉积岩和变质岩。1、沉积岩:沉积岩主要有长石石英
10、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其中,砾岩最为常见。在环湖路的芦林冰碛泥剖面中,砾岩居多,大小混杂,但磨圆度均较好。其构造有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主要受河流和风力作用影响而形成。2、变质岩:庐山的变质岩主要由沉积岩经过区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石英岩、板岩、片岩、片麻岩、角闪岩等,片岩居多。其结构有等粒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等,构造多为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块状构造,特点是呈块型或片型,片岩层理分明。(四)庐山岩层和山体的构造特征岩层多为倾斜岩层,其层面与水平面的交角在85间,走向多为东北西南走向,下面以“月照松林”这块岩石所测数据为代表进行说明:岩层代
11、表 海拔高度(米) 走向 倾向 倾角月照松林 1100 65NE245SW 155SE 40三、庐山地貌概况庐山是由北东南西走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呈肾型,中部宽向东北是西南逐渐收窄。山体内的褶皱、断层、个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另外还有冰川形成地貌。(一)构造地貌由构造(褶皱和断层)所控制的山脊主要有 5 列,由南向北,高度逐渐降低,4山脊之间为谷地,主要有 4 列,山脊和谷地平行排列,而且均作北东南西走向。1、褶皱构造地貌分述如下:(1)五老峰单面山:它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断层陷落于山南,平均高 1358 米。(2)大月山背斜山: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构造控制,走向北
12、东南西,主要由石英岩组成。高 1453 米。(3)虎背岭单面山:它是虎背岭倒转背斜背翼断馅厚残留的南翼,成为单斜层及单面山。(4)东谷(又称中谷):莲谷向斜谷,受牯岭向斜所控制,位于女儿城北侧,两谷地本来向同一方向延伸,但因为受剪刀峡断层的错东的错东影响,故使莲谷向东北倾斜,而东谷向西南倾斜。2、断层构造地貌分述如下:(1)虎背岭断层崖地貌:它是因虎背岭北侧的莲花洞大断层把虎背岭错开,使北翼断落而称,该断层崖在石门洞和莲花洞一带高达 1000 米,向东北方和西南5方降低,断层崖呈阶梯状,如好汉坡一带呈二级阶梯。(2)五老峰断层崖地貌:因庐山正断层切过五老峰背斜南翼而呈。它在秀峰、海会一带崖高
13、1000 米,向东北方递减,断层崖亦分段,断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许多垭口,所谓五老峰就是五大垭口之间的山峰。(二)河谷地貌发源于庐山的河流,主要是循软弱岩层和在地质构造发育,其流向主要是北东南西,其次是横切构造的而较新发育的河流。它们流向大都于上述流向垂直。河谷的形态十分特殊,这就是上游宽谷,下游为峡谷,两者之间出现裂点和瀑布1、宽谷:多发育在软弱岩层之上,于地质构造相适应,且与岩层走向一致,谷宽而浅,谷地内覆盖着第四纪堆积物。2、峡谷:表示第四纪地壳上升,河流强烈下切而成。峡谷谷坡陡峭或阶梯状。纵比降较大,多裂点和瀑布,表示幼年期河谷特征。(三)冰川地貌1、冰蚀地貌(1) 、冰斗:大
14、坳冰斗等。(2) 、冰川谷:大校场等。(3) 、羊背石:如琴湖旁的羊背石。(4) 、冰窖:东谷等。2、冰碛地貌(1) 、终碛垄:如花寺内。(2) 、侧碛:如裁缝岭侧碛。(3) 、漂砾:如西谷的“飞来石” 。(四)庐山水系及其演变1、水系的形态:在构造和地质作用等其他原因共同影响下,河流流向与构造走向一致,两者相互平行,为北东南西向,少数河流流向与构造垂直,作南东北西向。2、河流袭夺:河流袭夺的原因主要是庐山上升之前,山体内的河流已发育为成熟的老河谷阶段,即河流循软弱岩层发育和沿岩层走向流动。(1)锦绣谷袭夺河:西谷原来由虎背岭南侧向西流入石门涧,但在天桥附近被向西流的锦绣谷袭夺。证据:A.花径
15、风口 是西谷自然延伸部分,谷内堆积物与西谷相似,保持着棕红色棕黄色沙砾层及棕红色网纹红土风化壳。B.在裂点(天桥)以上为宽谷(西谷) ,以下为峡谷(锦绣谷) 。(2)东谷支流袭夺河:该小河穿过女儿城山岭,袭夺了大校场河上游,使大校场河上游原来向西南流入芦林湖盆地,改为向西北流入东谷,造成汉口峡。3、瀑布:由于溯源侵蚀作用,即流水向沟谷源头侵蚀,随着侵蚀作用不断加强,侵蚀面不断后退,转折点坡度变大,水流到次便会形成跌水,形成瀑布,如三叠泉瀑布。(五) 、五老峰第一峰五老峰位于江西庐山的东南侧,为庐山著名的高峰,海拔 1436 米,山顶苍穹,下压鄱湖,削辟千仞,绵延数里,山峰受岩层垂直节理的影响,
16、形成了既相互分割又彼此相连的五个雄奇的峰岭。五座主峰俨若五老并坐,故名五老峰。6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山姿不一,有象诗人吟咏,有象武士高歌,有象鱼翁垂钓,有象老僧盘坐。在星子县海会寺上看五老峰最为真切。五峰中以第三峰最险,奇岩怪石千姿百态,雄奇秀丽蔚为大观;第四峰最高,峰顶云松弯曲如虬,下有五小峰,即狮子峰、金印峰、石舰峰、凌云峰和旗竿峰,往下为观音崖,狮子崖,背后山谷有青莲寺。以下是我们在五老峰第一峰测量的相关数据岩层代表 海拔高度(米) 走向 倾向 倾角五老峰第一峰 1256 55NE235SW 325NW 34四、实习总结及体会收获:通过此次的实习,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其初步掌握区域考察
17、与研究的技能和技巧;通过实习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激发其学习地理专业知识的热情。第一次让我们体会了坐长途火车的经历,同时在上山的过程中也让我们第一次体会了什么叫做九曲十八弯的盘山路。我们也真正的体会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美妙景象,感觉一天有四季,天气的多变以及朦胧的仙境般朦胧美。我们在实习中也大致知道了庐山的形成史,庐山的一些特殊地质地貌构造,加强了我们对地质地貌实习所用工具操作和使用以及提高了我们野外实习的能力。我们也在彼此共同的生活中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同学之间那种至纯至善的同学之情和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体谅的情感,这将是我们在大学校园同学之间一段很美好也很值得去怀念的日子。除此之外,也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提高了我们的身体素质。同时又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神奇美妙,陶醉于世界遗产名录、国家 5A 级景区的仙境中。不足之处: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此次实习安排的时间比较紧张,对于一些地质地貌现象缺少相对深入的认识和研究。我们同学之间也缺少对庐山一些相关资料的调查与查找,以致一些简单的实习问题我们都不能说明白。另外由于人数比较多,所以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吵闹,不太遵守老师说的规章制度的情况。还有就是同学之间可能平时缺少锻炼,身体的体能和山路的行走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