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840321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小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报告(20112012 年度第二学期)2012 年 4 月 28 日,我校组织了本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本次监测试卷由任课教师自行命题,学校统一安排了监测时间、监考教师及阅卷工作。抱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我校 顺利完成了本次监测。现将我校期中检测情况进行分析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本次期中考试各年级具体情况:一年级:应考人数 18 人,实考人数 18 人,语文及格人数 18 人,及格率为 100%,优秀率为 95%。数学及格 18 人,及格率 98%,优秀率为 100%。二年级:应考人数 23 人,实考人数 23 人,语文及格人数 23 人,及格率为 100%,优秀率为 70%。

2、数学及格 23 人,及格率 100%,优秀率 96%。三年级:应考人数 18 人,实考人数 18 人,语文及格人数 16 人,及格率为 90%。数学及格 13 人,及格率 70%。英语及格人数 14 人,及格率为 80%。四年级:应考人数 23 人,实考人数 23 人,语文及格人数 23 人,及格率为 100%。数学及格 23 人,及格率 100%。英语及格人数 15 人,及格率为 66.7%。五年级:应考人数 32 人,实考人数 32 人,语文及格人数 32 人,及格率为 100%。数学及格人数 21 人,及格率 66.7%。英语及格人数21 人,及格率为 66.7%。2二、教育质量分析1、

3、各年级各科纵向对比分析情况一年级语文与上学期期末相比及格率优秀率保持未变,平均分上升 5.4 分;数学与上学期比较平均分下降 2.12 分。二年级语文与上学期期末相比平均分上升 5 分,优秀率上升了16 个百分点。数学平均分下降 0.58 分,优秀率上升 9 个百分点。三年级语文与上学期期末相比平均分上升了 1.23 分。三年级数学平均分下降 20 分,语文优秀率/及格率分 别上升了 8 个百分点和0.9 个百分点;数学优秀率/及格率分别下降了 40 个百分点和 30 个百分点;英语优秀率下降 40 个百分点,平均分下降 4 分。四年级语文与上学期期末相比平均下降 12 分,优秀率下降 66.

4、66个百分点;数学平均分下降 4 分,优秀率下降 17 个百分点;英语平均分上升 0.1 分, 优秀率下降 20 个百分点。五年级语文平均分上升 8 分,及格率不变,优秀率下降 33.33 个百分点;数学平均分下降 8.3 分,优秀率未变,及格率下降 66.66 个百分点;英语平均分上升 7 分,及格率上升 33.33 个百分点。具体附表一上学期期末成绩统计 2011-2012 第二学期期中成绩 统计 及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语文 100% 100% 89.5 100% 100% 94.91一年级数学 100% 100% 94.85 100% 100% 92.73语文 1

5、00% 54% 82.09 100% 70% 87.00二年级数学 100% 91% 93.18 100% 100% 92.6语文 90.9% 72.7% 80.27 90% 80% 81.50数学 100% 81.8% 89.55 70% 40% 70.20三年级英语 81.8 27.3% 68.73 80% 40% 72.50语文 100% 100% 90.5 100% 33.33% 78.90数学 100% 100% 91.6 100% 83% 87.50四年级英语 60% 20% 59.5 66.67% 0 59.60五年级 语文 100% 33.33% 79.5 100% 66.67

6、% 87.673数学 100% 33.33% 77 66.6% 33.33% 68.67英语 33.33% 0 43.33 66.6% 0 56.332、各年级各科横向比较情况从各年级同学科比较来看,本次检测一、二、三、四、五年级语文,一、二、四年级数学成 绩较为理想,英 语成绩较 差,尤其是四五年级英语均分还未及格,三年级数学和五年级数学成绩下降较大,一、二、三、五年级语文较上年都有所提升。三、今后的打算1、五年级语文、数学、英 语力争在期末测试中三科及格率达到100%;其他各年级个学科成绩在本次考试成 绩的基础上,均分要力争上浮,及格率达到 100%。平均分 80 分以上的科目 继续保持,

7、及格率不足 100%,平均分未达到 80 分的科目,在下次 统一检测中力争及格率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 5 的百分点,平均分提高 3 分。2、抓好薄弱年级、薄弱学科。不定期 实施检查( 听课、查教案、查作业、座谈 、家 访) ,力争使老师做到不放松每一个学生的学 习,提高教学质量。(二)学校的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1做好 备课工作(1)备课时知识点要备细、找准。一 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关键必须抓住,特别是细节问题,教师课前备课要到位、课上点拨要到位,学生掌握到位,答题时效果就会好得多。(2)在备课时要注重教法与学法的设计2抓实课堂教学(1)树立全新教学理念,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一是过程目标

8、至关重要。从试卷情况分析,过程教学是目前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注重教学过程的充分展4示。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在过程的充分展示中,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同 时,对教师的评价,不仅要看所教班级的书面考试分数,更要看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全方位评价教师。二是情感目标也不容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与科学知识的获得是相互促进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令他们望而生畏的过程。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养成,会极大地促进数学内容本身的学习,促 进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索。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反映出部分学生审题不仔细、

9、计算不认真、书写不工整等问题,都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习惯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学好知识的信心与愿望,体会学习的作用,从而学会学习,生动活泼地投入学习。(2)加强教法的研究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就会变学会为会学,变学答为学问,从而轻松、愉快地主动获取知识。一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和形象化教学,使教学有形、有情、有境。二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三要在教学中,要多组织学生“动眼、 动口、 动手、 动笔

10、、动脑自己去思考、去讨论“ 。这样 学生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以达到 “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3)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是比较扎实的,但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学生审题不认真,或没有看懂题目要求,究其根源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把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学生不会从5生活情境中捕捉数学信息,不会选择有用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加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加强实践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要加强对学生观察、比较、 联

11、想、讨论、猜测、归纳等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设计一些有多余条件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三) 是学校各种制度的保障第一,教案检查制度,侧重于教法、学法的检查第二,集体备课制度,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与提高第三,各种听课制度,包括学习类、 检查类、提高类、研讨类等各种听评课活动促进广大老师对教法、学法的重视与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四)是要做好“提优补差“工作提优补差工作要形成长效机制,在这方面各学校有各学校好的做法,如:第一课堂上对学困生的格外关注第二做好对优差生的辅导工作第三和优差生家长及

12、时沟通与合作(五)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典型,使其 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全体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加强。注重典型作用的发挥,不仅要注意让老典型发挥作用,更要注意对新典型的培养,新老典型分散到各个年级中,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如备课上的资源共享受、疑难问题的相互研究、听评课活动、 辅导的分工合作等,使教师之间形成相互学习、相互研究、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六)努力实现学生整体优化,防止两极分化。从成绩统计及试卷情况看,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困生“ ,注意因材施教。了解他 们在学习中6存在的困难,采取学生之间“一帮一”或者“ 多帮一” 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012 年 5 月 8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