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篇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一篇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新发展系统自然观,第二节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一、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 1、什么是系统?,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特点是:第一,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第二,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结构;第三,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第四,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第二节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一、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 2、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 自然界是一个大系
2、统 物质客体自成系统 物质客体互成系统,系统是自然界的普遍存在形式,自然界大系统,总星系系统,超星系团,星系团,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群体 生态系统,群体,个体,器官,自然界是无穷嵌套的系统,形成立体网络结构,非生命世界(无机界) 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宏观物质-小行星-行星-恒星-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总星系生命世界 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思考问题: 是否存在事物不是系统? 是否存在不可分元素?是否存在堆积物?元素之间没有建立相互关系的多元集,第二节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二、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二、自然系统的基本特点,自然物
3、质系统,能量要素,信息要素,物质要素,1、开放性:等结果性,不同的初始条件可能达到相同的最终状态。外部特征:交换; 内部特征:新陈代谢 2、动态性:运动、发展、变化;进化与退化 3、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4、层次性:纵向层次、平行层次、立体网络层次,动态性是指任何自然系统都有一个从孕育、产生、发展、成熟到衰退、消亡的过程,即运动、发展、变化过程。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静态系统,而是表现为随机涨落的永恒运动的动态系统。系统的变化发展有两个方向,即进化和退化。,什么是涨落:刻划系统整体状态宏观瞬时值对平均值的起伏。进一步解释为:通常,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系统,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
4、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就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宏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称为涨落。是刻划系统运动状态的一个参量。,自然系统涨落图 :,宏观瞬时值,涨,落,系统变化的方向:进化和退化,热寂说:,“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使得存在的温度差趋于消失,将逐渐地呈现越来越均匀的分布,而且在以太中的辐射热和物体所含的热之间也将出现一定的平衡” “宇宙的熵趋向于极大。宇宙越是接近于这个熵是极大的极限状态,进一步变化的能力就越小;如果最后完全达到了这个状态,那就任何进一步的变化都不会发生了,这时宇宙就会进入一个死寂的永恒状态。”,非平衡态系统自组织理论则认为,开放系统由于
5、与外界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从外界输入负熵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从无序走向有序,朝着进化的方向发展,系统整体性:是指系统各要素通过相干性耦合作用而构成具有新性质、新功能、新规律的机整体。一方面,系统具有各组成要素没有的新性质、新功能、新规律;另一发面,系统中的组成要素自身的性质、功能和规律也不同于他们在孤立状态下的性质、功能和规律。,自然系统的层次性:,是指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由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系统层次性分为: 纵向层次:揭示系统与系统之间纵向或垂直的有序关系。 平行层次:同一级的复杂系统,横向上分为若干相互联系、相互
6、制约又相互独立的层次。 交叉层次:一个高度复杂的自然系统以纵向和横向层次为基础,构成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系统,形成交叉层次。 系统的层次性使得自然界形成了一个无穷套嵌的立体网络结构的图景。,系统的层次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低层系统对高层系统具有构成性关系 ; 第二,同一层次系统间存在相干关系。 第三,层级的结合度呈递减趋势。 第四,上下层之间具有双向因果链。,第三节 自然界的演化,一、自然演化的不可逆性(自然演化的历史性) 1、什么是演化? “进化”是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过程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 “演化”则比“进化”具有更广的涵义。除了指“进化”之外,还包括
7、了事物的下降的、从有序到无序、从高序到低序的过程即“退化”和从宏观有序态到远离平衡的“混沌态”以及不同远离平衡态的“混沌态”之间的更替。,第三节 自然界的演化,一、自然演化的不可逆性(自然演化的历史性) 2、可逆与不可逆 可逆和不可逆是自然演化过程中两种相互对应的状态。 如果系统从某一状态转变到另一状态后,能够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且同时使系统的环境也恢复到原状,这样的过程就是可逆过程。否则就是不可逆过程。,第三节 自然界的演化,一、自然演化的不可逆性(自然演化的历史性) 3、时间箭头(时间之矢) 可逆与不可逆实际上反映了自然演化的状态对时间的关系。经验告诉我们,时间永远朝一个方向前进,这就是
8、时间箭头。 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提到了三种时间箭头或叫时间之矢。,在自然科学中,事物的规律性有两种描述关系: 如在存在关系(如经典力学)中,牛顿力学方程(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可写作:在这个表达式中,时间是描述运动的一个外在参量,数学模型对时间反演对称。表示一种可逆关系。如在演化关系(热力学)中,热传导方程:在这里,时间是描述运动的一种内在参量,数学模型对时间反演不对称,这是不可逆关系。,第三节 自然界的演化,一、自然演化的不可逆性(自然演化的历史性) 4、现实的自然过程是不可逆的自然界中实际发生的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有时间箭头的。自然界真实的图景是:不可逆过程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可逆过程是相对
9、的,是一种理想过程。经典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等用可逆的物理方程描述客观世界,只是一种相对的、有条件的、简化了的认识,是忽略掉了不可逆性的真实过程的理论近似。,第三节 自然界的演化,二、自然界演化的方向性 自然界的任何物质系统都要经历产生、成长、衰落、毁灭的历史过程。所有这些演化均可以归为两大类:进化分支与退化分支。 1、序、有序和无序,序:在现代科学中,广义的序是指时空结构的规则性,既可以用来描述自然系统的状态,又可以用来反映自然系统演化的过程。有序:如果某一自然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空间位置呈有规则的排列,系统的变化过程有明显周期性,系统的行为表现为一定的关联性等,则称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序。无序
10、: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混乱而无规则的组合及系统变化的无规则性称为无序。有序度(序参量):系统的有序与无序之间辩证统一的程度,称为有序度。如果系统向有序化发展,我们就说它的有序度越来越高,序参量越大;反之,如果系统向无序化发展,我们就说它的有序度越来越低,序参量越小。,“熵”:刻画系统有序程度变化的参量除了序参量外,还有“熵”。“熵”表示系统的无序程度或系统混乱度的量度。一个系统的熵越大,表明它的无序程度越高。 信息:是系统有序度的量度。信息量越大,系统越有序,组织程度越复杂。 对称性:是指在一定变换下的不变性。最高的对称性就是在一切变换下都不变的状态。 破缺:与对称相反,是指在一定变换下所表
11、现的可变性,或对称性的降低。它实际上是对应着系统的有序状态。自然界的有序化是对称性破缺的结果,正是由于对称性破缺,才使系统向有序化、组织化和复杂化演化。自然界的进化就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第三节 自然界的演化,二、自然演化的方向性 2、进化分支和退化分支,1)退化分支 所谓退化,是指物质系统由有序向无序、由高序向低序的演化过程和趋势。 退化的理论根据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这一定律指出,在一个孤立系统中,任何物理过程或化学过程总是导致熵的增加,系统最终达到一个具有极大熵值的平衡态,而且这种熵增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自发过程。 可见,退化过程就是熵增过程。,2)进化分支 进化是指物质系统由
12、无序到有序、由低序到高序的演化过程和趋势。 进化的根据则是生物进化论与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超循环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等)。,3)进化与退化的关系 第一,进化与退化相互包含。 第二,进化与退化同生共存。 第三,进化和退化是互相转化、互相交替。,第三节 自然界的演化,三、自然系统演化的基本方式,自然系统的演化与进化,自然系统1,自然系统2,演化,进化: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过程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 。 宇宙、地球、生命、人类,退化:下降的、从有序到无序、从高序到低序的过程,时间之矢不可逆性 有序化不对称性(对称性破缺),1、分叉自然系统进化中的不断分化,产生多种可能性和
13、分支的演化形式。分叉表明了稳定性和不稳定性的辩证的对立统一。,自然系统1,自然系统2(1),演化,自然系统2(2),稳定,不稳定,稳定,分叉,进化树的分叉,2、突现:突发性、间断性和不可预测性 对于自然系统的演化而言,突现是指自然系统中新形态、新结构和新性质作为整体的突然出现。突现具有突发性、间断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点。,自然系统1,自然系统2,渐变演化,自然系统1,突变演化,突发性 间断性 不可预测性 新情况 新物种,第三节 自然界的演化,四、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进化的条件) 耗散结构: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力学的、数学的、物理学的、化学的、生物学的、经济学的、社会学的),当系统的外部条
14、件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系统就会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自发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3、内在随机性对于确定性的非线性系统,即使没有外部的随机作用,系统内部也会产生内在随机性,如量子力学。,自然系统1,自然系统2,线性演化,自然系统1,非线性演化,相互作用的量之间没有比例 不确定性 偶然性,相互作用的量之间有比例 确定性 必然性,自然系统1,自然系统2,演化,(1)必要条件:开放性 (2)外部原因:远离平衡态(环境影响) (3)量的要求: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并达到一定的阈值。 ds=des+dis0 (4)内在根据(质的要求):非线性相互作用(相干作用) (5)直接诱因:内部涨落当系统远离平衡态时,某种微小的涨落就会使系统的状态发生微小变化,这种变化通过非线性的反馈机制被放大,从而导致新的有序状态的产生。即“生序原理”。,自组织是开放性的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其机制在以下几方面:,思考题:,1、是否只有开放系统才能进化? 2、开放系统必然会进化吗? 3、按照熵增原理,地球会不会越来越无序? 4、在自组织演化中,进化是非决定性的说法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