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本章重点,炔烃的结构,炔烃的化学性质、制法及应用,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共轭二烯烃的性质及制法,共轭效应及其相对强弱。,一、 炔烃 (通式 CnH2n-2),1 炔烃的结构,Pz Py sp杂化,直线型结构,原因: SP杂化,轨道中S成份大,因此轨道较短,碳原子间的吸引力也较强,的键能为835KJ/mol。,2 炔烃的命名,1)与烯烃相似,将“烯”改为“炔”。例:,1-丁炔 4-甲基-2-丁炔 乙炔基 2-丙炔基,2)同时含叁键和双键的分子称烯炔,命名时选含双键和叁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位次编号使双键最小。例:,1-戊烯-4-炔 3-戊烯-1-炔(不叫2-戊烯-4-炔),1-甲
2、基-2-(2-丙炔基)-环己烯 4-丁基-2-庚炔,3炔烃的物理性质,4炔烃的化学性质,1)亲电加成,与烯烃一样,与卤素是反式加成:,90%,1,1,2,2-四氯丙烷 63%,28 % 72 %,示例:,与HX的加成:,99 % 1 %,与卤化氢加成符合马氏规则:,示例:,炔烃的加成较烯烃要难,例:,2 )水化,烯醇式 酮式,91 %,3)氧化,比双键要难,例:,臭氧氧化,生成两个羧酸:,4) 炔化物的生成,(2AgNO3+2NH4OH),(CuCl2+2NH4OH),反应机理:,(过渡金属炔化物中,C-M键为共价键),此反应可以推测炔烃的结构,可用于鉴定末端炔烃和链中炔烃。链中炔烃无反应。,
3、与碱金属的反应:,(可看作是强碱与弱酸之间的盐的反应),乙炔基负离子可看成乙炔的共轭碱,乙烷,乙烯,乙炔可作为含碳酸,共轭碱为:,SP SP2 SP3乙炔基负离子 乙烯基负离子 乙基负离子,S成份大,吸引电子能力强,相应的碱碱性弱,共轭酸酸性强。,碱性:,酸性:,5)还原,催化加氢:,示例:,5-癸炔 (Z)-5-癸烯 87%,溶解金属还原(Na-NH3):,氢化铝锂在二甘醇二甲醚存在下也可还原炔烃为反式烯烃:,5)乙炔,天然存在的乙炔衍生物:,6)炔烃的制备,(1) 二元卤化物脱卤化氢,1-癸炔 54%,(2) 由炔化物制备,(由于碳负离子碱性强,易使仲叔卤代烷脱卤化氢,故此反应仅适合伯卤烷
4、),示例:,二、二烯烃,1二烯烃的分类及命名,1) 累积二烯烃,2)共轭二烯烃,3)孤立二烯烃,示例:,命名:,多烯烃的系统命名法与烯烃相似,每个双键按照烯烃命名原则确定Z,E。将Z, E写在相应双键位次编号的后面,低位次标号在前,高位次标号在后,放在化合物名称的前面。例:,二烯烃的结构,二烯的结构 累积二烯烃分子具有二个互相垂直的轨道。,丙二烯不稳定,双键可一个一个打开发生加成反应或发生异构化反应:,21,3-丁二烯的结构和共轭效应,1)1,3-丁二烯的结构,氢化热数据(KJ/mol):,乙烯: C=C 0.133nm 乙烷: C-C 0.1534nm,共轭二烯与普通烯烃键长的比较:,乙烯(
5、:乙烯分子成键轨道能量) 丁二烯,图:乙烯和丁二烯的分子轨道的能级,在丁二烯分子中,四个电子的能量为4+ 4.472,如在二个孤立双健中,其总能量为4+4,因此共轭二烯烃能量比孤立二烯烃低。二个键之间的这种作用称为共轭作用。共轭二烯烃分子中的共轭称,共轭。,2)共轭效应,(1)共轭体系的类型:,(2)三碳原子组成的P-共轭体系,三个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互相重叠及与氢原子的1S轨道重叠生成C-C 和C-H 键,每个碳原子还剩一个P轨道,可在侧面重叠,当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时,P轨道的轴互相平行,最大程度重叠,三个P轨道可以组成三个分子轨道。,图:含三个碳原子共轭体系的分子轨道,3)超共轭作用,
6、在乙基碳正离子中,带正电的碳原子上空的P轨道与甲基上C-H键的电子云部分重叠,使部分正电荷向甲基分散,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也相应提高。这与P共轭体系使烯丙基碳正离子稳定性提高有相似地方,称超共轭作用.甲基越多,碳正离子越稳定。,4)共轭效应的特征,a键长趋于平均化 b体系能量降低,即分子更稳定 c紫外吸收向可见光方向移动 d折射率增加,P-共轭强度顺序:,-共轭:,3共轭二烯烃的反应,1)1,4-加成,极性溶剂有利于1,4-加成,非极性溶剂有利于1,2-加成,低温有利于1,2-加成。,反应机理:,这里的1,2-加成和1,4-加成是二个互相竞争的反应,低温时有利于1,2-加成,是速率控制,高温时有利于1,4-加成,是平衡控制:,2)Diels-Alder反应,双烯体上存在供电子基团,亲双烯体上有吸电子基团,都有利于该反应。,吸电子基团:,供电子基团: 烷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