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命的思考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主题单元标题 生命的思考作者姓名 单位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适用年级 七年级上册所需时间 共用 8 课时,每周 2 课时,课外用 2 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单元地位作用:本单元是探究生命的话题,是对初中学生开展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有着强烈的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价值。本单元是前三个单元内容的延伸与升华,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也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本单元构成:由导语和三课组成。第八课“探问生命”设有两框,分别是“生命可以永恒吗?”“敬畏生命”;第九课“珍视生命”设有两框,分别是“守护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设有两框,
2、分别是“感受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三个专题之间的联系:本单元要求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情怀,使学生从认识生命到敬畏生命,从守护生命、到探究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品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价值观,努力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追求生命的美好,活出生命的精彩。本单元的重点、难点:1.重点:生命是短暂的,生命是接续的,对生命的敬畏情怀,珍视生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对待挫折的态度,如何获得生命的意义.2.难点: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与关爱他人的生命的关系;如何发掘自己生命的力量;怎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本单元学习方式:在学习中采取体验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围
3、绕所创设的情境进行体验学习,通过学生亲验、亲历、亲为来加深认识;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每个学习成员的参与度,通过小组间学生的交流,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得学生彼此得到启发,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预期的学习成果:本单元的学习,将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实现人生的价值.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
4、质。3.感受生命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生命,培养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二、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生命的特点,处理生命接续中的问题,提高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的能力,培养敬畏生命的良好意识。2.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3.提高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三、知识目标:1.知道生命的特点,了解生命的传承关系,理解对生命的敬畏2.知道怎样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
5、折,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3.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对应课标 1.“认识自我”中的“自尊自强”部分:“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护自救。”2.“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和意识。”3.“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部分:“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主
6、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 我们应如何敬畏生命?2. 怎样珍视生命?3.怎样让生命更有意义?专题划分专题一:探问生命(2课时)专题二:珍视生命 (2 课时)专题三:绽放生命之花(2 课时)专题一 探问生命所需课时 共用2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1、培养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情感,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 感。2、能正确认识生命的短暂性和接续性,学会从容面对生命,担当一份使命。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3、了解生命的短暂性和生命的接续性。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专题问题设计1.为什么要热爱生命?
7、 2.如何看待生命有接续?3.为什么要敬畏生命?4.如何做到敬畏生命?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 教学PPT、学生课前搜集整理的资料(文档、图片、视频)便于学生携带的电子产品。常规资源 教材、教具等。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学设备其 他 U盘、可移动硬盘等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生命可以永恒吗活动1:探究与分享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想一想?汶川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让我们对生命有了哪些认识?目的:通过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懂得生命是短暂的,
8、不可逆的,不可预知的,要好好活着,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活动2:家谱展示要求:每个同学课外收集资料,在长辈的帮助下制作一张家谱图,然后课内展示。说一说:你是你们家族的第几代?你的长辈对你提出了怎样的期望?目的:设置此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家谱,认识到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帮助学生明白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要更好的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在生命的接续中要担当使命。第二课时 敬畏生命活动:情境分析 材料一: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轮在从南京驶往重庆途中突遇罕见强对流天气, 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事件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务院即派工作组赶赴现
9、场指导搜救工作。李克强总理下飞机后,途中他在车上始终与前方保持电话沟通,指挥前方沉船事件发生后,抓紧黄金救援时间,不放弃任何一点希望,抓紧时间救人。材料二:来自海军工程大学的潜水员,24岁小伙子官东潜入水中搜救,将自己的救生设备,交给沉船发现的21岁重庆籍船员陈书涵使用,成功将其救出。官东上岸时,耳朵、鼻孔全是机油,眼睛充满血丝。小组合作:(1)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什么要在第一时间抓紧救人?(2)潜水员官东的举动你赞成吗?为什么?目的:通过学生对两个问题的探究,让学生懂得生命至上的道理,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也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评价要点学习成果评价 1.每个学生都能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 2
10、.课外搜集材料齐全,丰富多彩,教育意义深刻。 学习态度评价 1.搜集材料积极性高,并能做到实事求是,准确到位。 2.小组合作学习积极,并能体现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精神。 3.各教学活动有序进行,取得良好的效果。专题二 珍视生命所需课时 共用 2 课时。专题学习目标 1. 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意识,树立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的积极情感;追求真、善、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爱国情怀。认识到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力量。2、学会珍爱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会分辨优秀文化和腐朽文化。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发掘
11、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3、了解爱护身体的一些基本常识,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民族精神。解挫折的含义,认识到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了解战胜 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专题问题设计 1. 怎样守护生命?2.怎样增强生命的韧性?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 教学 PPT、学生课前搜集整理的资料(文档、图片、视频)便于学生携带的电子产品。常规资源 教材、教具等。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学设备其他 U 盘、可移动硬盘等学习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守护生命活动一:警钟长鸣2016 年 1 月 6 日,家住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华南城附近一个小区的 15 岁男孩新新(化名)在家中用塑料袋蒙头
12、自杀,15 岁的少年以这样一种残酷的方式结束生命,令人震惊。新闻报道显示,最近还发生过多起学生自杀事件:今年 1 月 7 日,济南天桥东街一女中学生家中跳楼自杀;去年 12 月17 日,北京邮电大学一大学生从宿舍楼跳楼自杀说一说你对中学生自杀事件的看法。设计意图:通过这些血的教训,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是宝贵的,守住生命,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体验生活的千姿百态,不能经不起一时的挫折,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成长中的我们,不能不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活动二:我的课余生活我校下午利用大课间时间,开展了书画、音乐、经典阅读、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些家长提出反对意见,说影响学生学习,对此你的
13、看法是设计意图:通过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每个中国人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守护精神家园,不能丢掉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第二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活动:探究与分享刘伟 10 岁时因意外触电失去双臂,但他没有意志消沉,而是开始了另外一种人生,12 岁开始学习游泳,2002 年在全国残疾人锦标赛上,获得了两金一银的好成绩,他的梦想是要参加 2008 年北京残奥会,就在他为此积极备战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降临到他的身上,他不得不放弃游泳。从 19 岁开始,学习用双脚弹钢琴,凭借超人的毅力和悟性,每天练钢琴达 7 个小时,一年之内就达到了钢琴 7 级
14、的水平。在 2010 年中国达人秀总决赛中脱颖而出获得冠军。他说“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出色地活着,没有人规定钢琴一定要用手弹。”(1) 刘伟是如何面对挫折的?(2) 刘伟的故事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设计意图:通过探究,让学生明白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部分,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积极发掘生命的力量。评价要点学习成果评价 1.辩论科学、有序,让学生感受颇深。 2.课外搜集材料齐全,丰富多彩,教育意义深刻。 学习态度评价 1.搜集材料积极性高,并能做到实事求是,准确到位。 2.小组合作学习积极,并能体现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精神。 3.各教学活动有序进行,取得良好的效果。专题三 绽放
15、生命之花所需课时 共用 2 课时。专题学习目标 1、明晰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勇于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情感。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3、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认识到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我们要善待他人,温暖世界;知道平凡的生命也时时创造伟大。专题问题设计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2.如何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3.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 教
16、学 PPT、学生课前搜集整理的资料(文档、图片、视频)便于学生携带的电子产品。常规资源 教材、教具等。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学设备其他 U 盘、可移动硬盘等学习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感受生命的意义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1学生分享轮椅上的霍金的故事。2学生谈感受。3师:霍金的一生,是人类意志力的记录,是科学精神创造 的奇迹。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像霍金这样感人的故事,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的人 生是有意义的。合作探究辩论:只有为别人活着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 第二课时 活出生命的精彩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你说我说】在我们的生命里,会和许许多多的人相遇,他们曾经有过怎样的经历?又有哪些生命故事?请你选择你认识的一个人,将他对生命的热情、努力活出生命精彩的故事与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分享故事。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都可以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合作探究辩论:路人倒地,扶?还是不扶? 评价要点学习成果评价 1.辩论科学、有序,让学生感受颇深。 2.课外搜集材料齐全,丰富多彩,教育意义深刻。 学习态度评价 1.搜集材料积极性高,并能做到实事求是,准确到位。 2.小组合作学习积极,并能体现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精神。 3.各教学活动有序进行,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