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体解剖功能学》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792518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功能学》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体解剖功能学》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体解剖功能学》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体解剖功能学》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体解剖功能学》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人体结构功能学课程教学大概人体结构功能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正常功能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既要适应中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各科和西医各科的需要,又要有别于西医院校的系统解剖学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除阐明中医学对人体结构的论述之外,在运动系统中另立“体表标志”一节,一一介绍这些骨性、肌性和皮肤等标志,为以后针灸、推拿等课程打下基础;在内脏学中,重点突出各主要脏器的体表投影,为中医内科等打下基础;在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中,强调血管和神经的体表投影,注重动脉干的主要摸脉点和止血部位,这些均对临床各科有很大帮助。在教学上采用上课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课堂讲授要求采用启发式,由浅

2、入深、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另外,有些内容可培养同学自学,使同学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二级要求,即掌握和了解。对要求掌握内容必须充分理解、牢固记忆、融会贯通。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人体解剖学的研究范围和目的,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2) 了解人体的组成,人体解剖学的分科。二、 教学内容及分布绪论【教学目标】 掌握人体解剖学常用解剖学术语。 熟悉运动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分开和发展简史。【教学内容】1、人体解剖学的定义 二、人体的组成 三、解剖学的分科 四、解剖学发展简史 五、解剖学姿势和常用解剖学术语 (一)人体解剖学姿势 2(二)解剖学方位术

3、语 (三)人体的轴和面 第一章 运动系统 【教学目标】 掌握骨的形态和构造。 掌握躯干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主要形态结构 掌握上、下肢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主要形态结构 掌握颅骨的名称、数目及主要的孔道和结构) 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的运动。 了解骨连结的类型,关节的主要辅助装置。 掌握脊柱的组成(椎间盘的形态结构) ,脊柱的生理弯曲和胸廓形态。 掌握肩、肘、腕、髋、膝和踝关节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 了解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的构成;了解手关节的名称和组成。 了解骨盆的组成、分部、性差;了解足关节的名称和组成;了解足弓的概念。 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 掌握肌的起止及肌的辅助装置。

4、了解肌的形态和构造。 掌握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的位置及起止和作用, 膈的位置、孔裂和内容,竖脊肌的位置和作用。 了解肋间肌的位置和作用,腹直肌鞘的位置及组成。 掌握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及起止和作用。 了解咬肌、颞肌、口轮匝肌、眼轮匝肌的位置和作用;了解 枕额肌、颊肌的位置。 掌握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位置及起止和作用。 了解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胛下肌和肱肌的 位置和作用;3 了解前臂屈肌群、伸肌群各肌的名称和位置排列关系。 了解手肌的分群。 掌握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的位置及起止和作用。 了解其他下肢肌的名称、位置、分群及主要作用。【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 一、运动系统

5、的组成 二、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骨学 一、总论 (一)骨的形态 (二)骨的构造 (三)骨的理化特性 二、各论 (一)躯干骨 (二)上肢骨 (三)下肢骨 (四)颅骨 第三节关节学 一、总论 (一)直接连结 (二)间接连结 二、各论 (一)躯干骨的连结 (二)上肢骨的连结 (三)下肢骨的连结 (四)颅骨的连结 第四节肌学 一、总论 (一)肌的形态和构造 (二)肌的起止和作用 (三)肌的配布和命名 (四)肌的辅助装置 二、各论 (一)躯干肌 (二)头颈肌 (三)上肢肌 (四)下肢肌 (附一)运动四肢关节的主要肌综述 (附二)全身主要肌简表 (一)头肌 4(二)颈肌 (三)背肌 (四)胸肌 (五

6、)腹肌 (六)上肢肌 (七)下肢肌 第五节体表标志 一、躯干部 (一)项背腰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 (二)胸腹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 一、头颈部 (一)骨性和肌性标志 (二)皮肤标志 三、上肢部 (一)骨性和肌性标志 (二)皮肤标志 四、下肢部 (一)骨性和肌性标志 (二)皮肤标志 第二章 消化系统【教学目标】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 掌握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了解消化管的一般构造。 掌握咽峡的组成,腭扁桃体的位置,舌的形态构造,腮腺的位置及腮腺管的开口部位。 了解口腔的分部,牙的形态、结构、出牙和牙式,下颌下腺与舌下腺的位置及腺管开口部位。 掌握咽的形态、分部、结构及各部的交通。 掌握食管的位置

7、和三个生理狭窄。 掌握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 掌握小肠的分部(包括十二指肠的分部和十二指肠大乳头) 。 掌握大肠的形态特点、分部和位置,阑尾的位置及其根部的体表投影,直肠的位置、形态结构及肛管结构(肛窦、齿状线) 。 掌握肝的形态、位置和体表投影5 掌握胆囊的形态、分部、位置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胆道的组成及开口部位。 掌握胰的形态、位置和胰管的开口部位。 掌握腹膜腔,男、女性盆腔腹膜陷凹的名称、位置。【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二、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三、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四、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一)胸部标志线 (二)腹部分区 第二节消化管 一、口腔 (一)口腔的构造和分部

8、 (二)口腔内器官 (三)大唾液腺 二、咽 (一)咽的形态和位置 (二)咽的分部和结构 三、食管 (一)食管的形态和位置 (二)食管的分部和狭窄 四、胃 (一)胃的形态和分部 (二)胃的位置 (三)胃壁的构造 五、小肠 (一)十二指肠 (二)空肠和回肠 六、大肠 (一)盲肠 (二)阑尾 (三)结肠 (四)直肠 (五)肛管 第三节消化腺 一、肝 (一)肝的形态 (二)肝的位置和体表投影 (三)肝的主要功能 (四)肝外胆道 6二、胰 (一)胰的形态和位置 (二)胰的功能 第四节腹膜 一、腹膜的概念和配布 二、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三、腹膜形成的结构 (一)网膜 (二)系膜 (三)腹膜陷凹 第三章

9、 呼吸系统【教学目标】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上、下呼吸道的划分。 掌握鼻甲、鼻道、鼻中隔的位置。 了解外鼻的形态结构,鼻腔的分部,固有鼻腔粘膜分部。 掌握喉的位置,主要喉软骨的名称,喉粘膜的主要形态结构,喉腔分部。 了解弹性圆锥。 掌握气管位置及结构,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 掌握肺的形态、结构、位置及体表投影。 了解肺内支气管。 掌握壁胸膜的分部、胸膜腔、胸膜顶和肋膈隐窝的位置,胸膜下界和肺下缘的体表投影。了解纵隔的概念、位置和分部。【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二、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肺外呼吸道 一、鼻 (一)外鼻 (二)鼻腔 (三)鼻旁窦 二、咽 三、喉 7(一)喉的位

10、置 (二)喉的构造 (三)喉腔 四、气管和主支气管 (一)气管 (二)主支气管 第三节肺 一、肺的位置 二、肺的形态和结构 三、肺内支气管和肺段 第四节胸膜和纵隔 一、胸膜 (一)胸膜的概念 (二)壁胸膜的分部 (三)肺和胸膜的体表投影 二、纵隔 (一)纵隔的位置 (二)纵隔的分部和内容 第四章 泌尿系统 【教学目标】 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 掌握肾的形态和位置。 了解肾的内部结构和肾的被膜。 掌握输尿管分段和三个狭窄部位。 了解输尿管的走行位置。 掌握膀胱的形态、位置和膀胱三角的特点。 掌握女性尿道的位置、结构特点及开口部位。【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二、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

11、第二节肾 一、肾的形态 二、肾的内部结构 三、肾的位置 四、肾的被膜 8(一)纤维囊 (二)脂肪囊 (三)肾筋膜 第三节输尿管 一、输尿管的位置 二、输尿管的分部和狭窄 第四节膀胱 一、膀胱的形态 二、膀胱的位置 三、膀胱壁的构造 第五节尿道 第五章 生殖系统【教学目标】 掌握生殖系统的组成。 掌握睾丸、附睾的位置及形态结构,输精管的行程、位置, 精索的位置及其组成, 前列腺的位置。 了解精囊和尿道球腺的位置以及射精管的组成和开口。 了解阴囊壁的一般结构,阴茎的分部和结构。 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弯曲。 掌握子宫的位置和形态结构,卵巢的位置和形态, 输卵管的位置和分部,阴道的位置和阴道穹。

12、 了解子宫的固定装置。 掌握尿道口和阴道口的位置。 了解女性外阴的一般形态。 掌握女乳房的位置和形态结构。 掌握会阴概念。【教学内容】一、生殖系统的组成 二、生殖系统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 男性生殖系统 9一、男性内生殖器 (一)睾丸 (二)附睾 (三)输精管和射精管 (四)精囊 (五)前列腺 (六)尿道球腺 二、男性外生殖器 (一)阴囊 (二)阴茎 三、男性尿道 (一)尿道的分部 (二)尿道的狭窄和弯曲 第三节女性生殖系统 一、女性内生殖器 (一)卵巢 (二)输卵管 (三)子宫 (四)阴道 (五)前庭大腺 二、女性外生殖器 (一)阴阜 (二)大阴唇 (三)小阴唇 (四)阴道前庭 (五)阴蒂 (六

13、)前庭球 (附一)女性乳房 (附二)会阴 (一)会阴的位置和分部 (二)坐骨肛门窝 第六章 循环系统 【教学目标】 掌握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的径路。 了解血管吻合及侧支循环。 掌握心的外形、位置、体表投影、各腔的结构、传导系统、血管分布。 了解心壁和心包的形态结构。 掌握肺循环的动脉和静脉的位置。10 掌握主动脉的分段和其重要分支。 掌握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起止、走行位置及其分布范围。 了解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位置和一般功能。 了解舌动脉、甲状腺上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脑膜中动脉、颞浅动脉的起始及分布范围。 掌握锁骨下动脉的起止、走行位置。 了解甲状腺下动脉、椎动脉和胸廓内动

14、脉的起始及分布范围。 掌握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的起止、走行位置及其分布范围。 了解掌浅弓、掌深弓的组成及其分布。 了解胸主动脉的分支及分布范围。 掌握腹腔干三大分支的名称及分布范围。 了解腹腔干三大分支后的各级分支,肠系膜上、下动脉分支的名称,肾动脉、肾上腺中动脉和睾丸动脉的名称及分布范围。 掌握髂总动脉、髂外动脉的走行位置,髂内动脉的起始及分布范围。 了解子宫动脉、直肠下动脉、阴部内动脉、闭孔动脉和臀上、下动脉的起始及分布范围。 掌握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的起始、走行位置及其分布范围。 掌握上腔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的收纳范围和汇入,颈外静脉、头

15、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的起始、走行位置和汇入。 了解面静脉、下颌后静脉、肋间后静脉和奇静脉的位置、收纳范围和汇入。 掌握下腔静脉的收纳范围和汇入,门静脉的组成、位置、收纳范围及侧支循环,大隐静脉、小隐静脉的起始、走行位置及汇入。 了解髂内静脉、髂外静脉、肾静脉、睾丸静脉、肝静脉、腹壁前静脉的组成和回流;了解腰静脉、肾上腺静脉的回流。 掌握体表投影: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 掌握摸脉点:面动脉、颞浅动脉、肱动脉、桡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 掌握止血部位:颈总动脉、颞浅动脉、面动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指动脉、股动脉、腘动

16、脉11 掌握胸导管的组成、走行位置、收纳范围和汇入,右淋巴导管的组成、收纳范围和汇入。 掌握下颌下淋巴结、颈外侧浅淋巴结、颈外侧深淋巴结、腋淋巴结、和腹股沟浅、深淋巴结位置、收纳范围和回流。 了解肺门淋巴结、食管淋巴结、肠系膜上、下淋巴结、腰淋巴结、腹腔淋巴结、髂内淋巴结和髂外淋巴结位置、收纳范围和回流。 掌握脾的位置、形态。【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 一、循环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二)淋巴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二、血液循环的径路 三、血管吻合及侧支循环 第二节心血管系统 一、心 (一)心的外形 (二)心的位置 (三)心的体表投影 (四)心的各腔(一) 右心房(

17、二) 右心室(三) 左心房(四) 左心室(五) 二尖瓣(六) 三尖瓣(七) 动脉瓣(半月瓣)(五)心的构造 (一) 心内膜(二) 心肌(三) 心外膜(四) 闰盘(六)心的传导系统 12(一) 窦房节(二) 房室节(三) 房室束(四) 浦肯野纤维(七)心的血管 (八)心包 二、肺循环的血管 (一)肺循环的动脉 (二)肺循环的静脉 三、体循环的血管 (一)体循环的动脉 (附一)全身主要动脉的体表投影、摸脉点和止血部位 (附二)体循环的动脉流注表 (二)体循环的静脉 (附三)上腔静脉系流注表 (附四)下腔静脉系流注表 第三节淋巴系统 一、淋巴管道 (一)毛细淋巴管 (二)淋巴管 (三)淋巴干 (四)

18、淋巴导管 二、淋巴结 三、全身各部的主要淋巴结 (一)头颈部的淋巴结 (二)上肢的淋巴结 (三)胸部的淋巴结 (四)下肢的淋巴结 (五)盆部的淋巴结 (六)腹部的淋巴结 四、脾 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 【教学目标】 了解内分泌器官和内分泌组织的基本概念。 掌握甲状腺和垂体的形态和位置。 了解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胸腺的形态和位置。【教学内容】13第一节 概述 一、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二、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 内分泌器官 一、甲状腺 二、甲状旁腺 三、肾上腺 四、垂体 五、松果体 六、胸腺第八章 感觉器【教学目标】 了解感觉器的组成。 掌握眼球壁各层的位置、分部及主要形态结构。 了解房水、

19、晶状体、玻璃体的位置及形态结构,眼底的形态结构。 了解上、下睑、结膜和泪器的名称、位置及分部。 了解眼球外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眼的血管。 掌握前庭蜗器的组成和分部,鼓膜的位置、形态及分部,三块听小骨的名称及连结, 内耳迷路的组成、分部及主要形态结构。 了解耳廓的形态,声音传导径路,外耳道的组成及弯曲,咽鼓管的位置和通向,鼓室各壁、乳突窦及乳突小房的位置。【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感觉器的组成(二)感觉器的功能第二节 视器(一) 眼球1. 眼球壁2. 眼球内容物14(二) 眼副器1. 眼睑2. 结膜3. 泪器4. 眼球外肌(三) 眼内血管1. 眼动脉2. 眼静脉第三节 前庭蜗器(一) 外耳

20、1. 耳郭2. 外耳道3. 鼓膜(二) 中耳1. 鼓室2. 咽鼓管3. 乳突窦和乳突小房(三) 内耳1. 骨迷路2. 膜迷路第九章 神经系统 【教学目标】 掌握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白质、灰质、纤维束、神经核、神经节和神经的概念) 。 了解神经系统的区分、组成及其基本功能,神经元的构造、分类和神经元间的联系,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15 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脊髓节段概念及脊髓灰质的形态结构,白质的重要传导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前束和侧束、皮质脊髓前束和侧束) 。 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关系,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和脊髓的一般功能。 掌握脊神经的数目、组成及纤维成份,颈丛、臂丛、

21、腰丛、骶丛的组成和位置, 掌握走行位置及分布:膈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股神经、坐骨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胫神经 掌握正中神经、尺神经、坐骨神经的体表投影。 了解颈丛皮支、脊神经后支(枕大神经、臀上皮神经) 、胸背神经、肋间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臀上神经、臀下神经、闭孔神经、阴部神经和隐神经的分布,脊髓对皮肤节段性分布。 掌握脑干的位置、分部及主要形态结构(锥体、菱形窝、四叠体) ,主要脑神经核(动眼神经核、三叉神经核、面神经核、疑核、舌下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迷走神经背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脑桥核和孤束核)的名称、部位及性

22、质,薄束核和楔束核的部位及性质,脑干内的重要传导束。 了解红核和黑质的位置,脑干网状结构的一般概念及脑干的功能。 掌握小脑的位置和外形结构,小脑的构造和小脑的功能。 掌握间脑的位置和主要分部,背侧丘脑的位置,下丘脑的位置、形态及其主要核团(视上核、室旁核) ,内、外侧膝状体的位置及一般功能。 掌握大脑半球的位置、形态、分叶及其主要的沟、回、裂,重要的皮质中枢(运动中枢、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 ,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通过的主要传导束。 了解纹状体的组成、边缘系统的概念,联络纤维、连合纤维和投射纤维的概念。 掌握脑神经的数目、名称、总的纤维成份及出入颅的部位,视神经、动眼神经、三叉神经、

23、面神经、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的主要分布及其一般功能。 了解角膜反射的途径,嗅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和副神经的主要分布及一般功能。 掌握全身浅感觉传导路,躯干和四肢意识性的本体感觉传导路,锥体运动传导路,视觉传导路。 了解瞳孔对光反射的途径,锥体外系的组成及功能。16 掌握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位置,交感干的组成和位置。 了解内脏神经的区分、分布及功能,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肠系膜上、下神经节的位置及主要副交感神经节的位置,交感神经的分布。 掌握脑和脊髓的被膜的层次名称,硬膜外隙、蛛网膜下隙和蛛网膜粒的位置,硬脑膜窦的概念。 了解大脑镰、小脑幕的位置,海绵窦、上矢状

24、窦、横窦、直窦和乙状窦的位置和汇入。 掌握脑室的名称、位置及脑脊液的循环途径。 了解脉络丛的位置、组成和功能。 掌握大脑动脉环的位置和组成,大脑中动脉的分布范围。 了解大脑前、后动脉的起始和分布范围,大脑的静脉及脊髓血管的一般概念。【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二) 神经系统的区分1. 按位置和功能区分2. 按分布对象区分(三) 神经组织1. 神经细胞2. 时间胶质(四)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五)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第二节 脊髓和脊神经(一) 脊髓1.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2. 脊髓的内部结构3. 脊髓的功能(二) 脊神经171. 后支2. 前支(三) 脊髓的节段性支配

25、1. 脊髓对肌节段性支配(一) 膈脊支配的肌节段性支配(二) 肱二头肌的肌节段性支配(三) 肱三头肌的肌节段性支配(四) 肋间肌、腹前外侧群肌的肌节段性支配(五) 股四头肌的肌节段性支配(六) 小腿三头肌的肌节段性支配2. 脊髓对皮肤的节段性支配(一) 颅部皮肤的节段性支配(二) 颈部皮肤的节段性支配(三) 肩部皮肤的节段性支配(四) 上肢皮肤的节段性支配(五) 躯干皮肤的节段性支配(六) 下肢皮肤的节段性支配第三节、脑和脑神经(一) 脑1. 脑干2. 小脑3. 间脑4. 端脑(二) 脑神经1. 嗅神经2. 视神经183. 动眼神经4. 滑车神经5. 三叉神经6. 展神经7. 面神经(三) 角

26、膜反射(一) 前庭蜗神经(二) 舌咽神经(三) 迷走神经(四) 副神经(五) 舌下神经第四节 传导通路(一) 感觉传导通路1. 本体觉传导通道2. 浅感觉传导通道3. 视觉传导通道(二) 运动传导通路1. 椎体觉2. 椎体外系(三) 中枢神经系统若干部位损伤的临床表现第五节 内脏神经系统(一) 内脏运动神经1. 交感神经2. 副交感神经3.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二) 内脏感觉神经第六节 脊髓和脑的被膜19(一) 硬膜1. 硬脊髓2. 硬脑膜(二) 蜘蛛网(三) 软膜第七节 脑室和脑脊液(一) 脑室1. 侧脑室2. 第三脑室3. 第四脑室(二) 脑脊液第八节 脑和脊髓的血管(一) 脑

27、的血管1. 脑的动脉2. 脑的静脉(二) 脊髓的血管1. 脊髓的动脉2. 脊髓的静脉(三) 脑屏障1. 血-脑屏障2. 血-脑脊液屏障3. 脑脊液-脑屏障第十章 穴位断面解剖 【教学目标】 掌握:曲池、足三里、晴明、人迎、风府的体表定位、操作方法 熟悉:曲池、足三里、晴明、人迎、风府的临床主治20 了解:曲池、足三里、晴明、人迎、风府的进针层次【教学内容】(一)曲池的体表定位、操作方法、临床主治、进针层次(二)足三里的体表定位、操作方法、临床主治、进针层次(三)晴明的体表定位、操作方法、临床主治、进针层次(四)人迎的体表定位、操作方法、临床主治、进针层次(五)风府的体表定位、操作方法、临床主治

28、、进针层次课内教学时数安排 (本课程总 84 学时)周次 教 学 内 容讲授 实验 习题 讨论 视频1绪论第一章 运动系统(骨学、关节学) 2 第一章 运动系统(肌学、体表标志) 3 第二章 消化系统(概述、消化管) 4 第二章 消化系统(消化腺、腹膜) 5 第三章 呼吸系统(概述、肺外呼吸道) 6 第三章 呼吸系统(肺、胸模和纵膜) 7 第四章 泌尿系统 8 第五章 生殖系统 9 第六章 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 10 第六章 循环系统(淋巴系统) 11 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 12 第八章 感觉器 13 第九章 神经系统(概述、脊髓和脊神经脑部、和脑神经、传导通道 21内脏神经系统)14第九章 神经系统(脊髓和脑的被膜、脑室和脑脊液、脑和脊髓的血管)第十章 穴位断面解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