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我思故我在--学习必看.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771219 上传时间:2019-09-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思故我在--学习必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思故我在--学习必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思故我在--学习必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思故我在--学习必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思故我在--学习必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我思故我在工作生活哲学随想 唐双宁“我思故我在” ,是笛卡儿的一句名言。本意是“我” 可以怀疑一切,但“ 我”不能怀疑那个“正在怀疑着的我”的存在。引申来讲,怀疑是一种思想活动, “我”的根本属性就是思想,有“ 我” 存在就有思想,有思想就有“我”存在。但是,今天我讲这个哲学命题只是借来作为题目。来谈点工作和生活的哲学随想和感悟,以与大家共勉。一是尽量实事求是。人们天天讲实事求是,实际能做到的不多,能完全做到更难。因为信息不对称,因为有时候看问题角度不同,所以我只能说“尽量 实事求是 ”。而尽量 实事求是很重要的一条是换位思考。人有时都觉得自己对,但换位一下就会发现有时别人也有道理。如果凡事都

2、看作自己对,别人不对,那叫主观主义,就不是实事求是,就没法一起共事。谁都不是完人,谁都有长处, 谁也都有短处。连毛主席都讲自己“三七开 ”;连小平同志都 讲他是维吾 尔族姑娘,辫子一抓一大把;连马克思的手稿都是改了又改,哪有完全正确、永远正确的呢?所以我们要做到实事求是就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正面、反面、侧面;学会长远地考虑问题,昨天、今天、明天。再有,在实事求是问题上最简单的,恐怕就是实话实说了。现在说假话者为数不少,但谁都不傻,谁心里都有杆秤,反不如去弯取直、实话实说更可信,也更有威信。胡耀邦为什么口碑好,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说实话。他女儿回忆,他当团中央第一书记时,到国家游泳队训

3、练场,看到训练场上挂的大标语是“突出无 产阶级政治” ,他就说“游泳突出什么政治?游泳要突出鼻子”。二是懂得矛盾依存。矛盾双方各以对方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条件。一方心中有事、疑心,对方必然也有事、疑心;一方不当回事儿,时间长了,对方必然也不当回事儿。你心地光明了,别人心地也光明了。你心地“黑暗”,难免别人也心地“ 黑暗”。有个春节晚会的小品就讲人的心地要光明一点儿。古时也有个“齐人失斧”的故事,是说齐国有个人斧头不见了,怀疑是邻居偷的,于是怎么看怎么觉得邻居鬼鬼祟祟,形迹可疑;后来,斧子在自家院子里找到了,再看邻居的一举一动,就不可疑了。我们现实生活中这种“齐人失斧”的事不算少。心地不光明,天

4、天疑神疑鬼,就没法合作共事。三是懂得矛盾主次。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但是,如果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情况的话,必有一个是主要矛盾,决定着问题的性质;在一对矛盾中,也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抗日战争中,反抗日本侵略是主要矛盾,所以国共要合作;解放战争中,夺取政权是主要矛盾,所以全党高度团结;文革后,实现现代化是主要矛盾,所以中央提出要“ 团结一致向前看”;现在,就人类来讲,人与自然的矛盾已经是主要矛盾。近年来,全世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像印度洋大海啸、美国新奥尔良飓风、汶川、海地、智利大地震等等。所以,人类应该停止内斗,共同对付自然灾害;就中国来讲,建设和谐社会

5、、化解社会矛盾应是主要矛盾。所以,要提倡科学发展、公平正义。四是懂得矛盾转化。矛盾是可以转化的,“ 矛盾的双方无不依据一定的条件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今天坐台上,明天坐台下,这是一种转化;今天说上句,明天说下句,这也是一种转化。再比如谁是谁的人的问题,这个也可以转化,只要公正,不是你的人也会转化成你的人;不公正,是你的人也会转化成不是你的人。许世友当年是谁的人?张国焘的人;后来变成谁的人?毛主席的人。潜伏中的余则成是谁的人?军统的人;后来变成谁的人?共产党的人。还有个姚登山,当年中国驻印尼的代办,1966 年印尼排华时表现得非常英勇,成了英雄。回来后毛主席接见,抬得太高了,就把握不住自己了,飘

6、飘然了,结果走向了反面。矛盾转化,难到极处就是易,易到极处也会出现难。黎明前最黑暗,过去就是曙光。物极必反嘛。所以,我们平时说话也不要说满,做事也不要做满,要留有余地。日中 则昃,月盈 则食,水满则溢,八九分满最好。我在一篇文章中讲到美国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表面看是创新过度、消费过度、监管不力,本 质是二百多年“ 太顺”,13个州迅速扩大到 50 个州,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又那么优越,体制也相对合理,所以它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受益。二战后,它又主导以资讯业为主的第三次产业革命;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国力大增又成为单边霸主,等等。这些,就决定了它要忘乎所以,所以战后就发动数次局部战争,比如朝战、越战

7、、两次伊拉克 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等。但是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这种客观规律就决定要进行调整。所以就出现 30 年代的危机、朝越战的失败、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的危机乃至 9.11、拉美后院起火等等。9.11 就是一种反作用力的调整,人家明的不行就来暗的。这次金融危机从根本上说实际也是如此。一般人可能还看不到这一步,还只停留在“形而下” 的层面。如果站在“形而上”的层面看, 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早晚要来的” 。“满招损、谦受益” 嘛。五是大智若愚。有个“吕端大事不糊涂”的故事,是说宋太宗病危,宦官、太后等串通一气,企图废太子而另立新君。当李皇后命宦官王继恩传话召宰

8、相吕端入朝时,吕端料知有变,便强行将王继恩锁在自己家中,命人看管,之后急入宫拥立太子即位,就是宋真宗。然后进见皇后,造成既成事实;随即又将这些奸党相继贬谪流放,从而避免了一场动乱。当初宋太宗拟任吕端为宰相时,有人非议说“ 端为人糊涂”,太宗却答道“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大事清楚,小事“糊涂” ,这是真正的政治家。如果天天陷在具体矛盾事物中,什么事都“ 清楚”,什么事都想一下子解决,就没法生存,就什么也解决不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与人相处也如此,有些事要看得见,有些事就要“看不见”。 这样才能搞好团结。六是心胸豁达。茫茫宇宙,小小寰球如一粒微尘,何况人乎?人要心胸豁达,宰相肚里

9、能撑船,才能共事。比如三国时的曹操,曹操不如袁绍有庞大的家族世系供支撑;不如刘备有绵远悠长的帝王谱系可利用;不如孙权有父兄创下的一片基业供享受。曹操只有依靠其乱世英雄的才能,自打江山,自创伟业。而心胸,是他的一大法宝。陈琳, 这位三国时期著名的刀笔吏,当年替袁绍捉刀,一封讨曹檄文,传遍大江南北,不仅把曹操骂了一个狗血喷头,而且将其祖宗八代一网打尽,极尽冷嘲恶讽之能事。而曹操捉住陈琳,居然轻描淡写责备道,你小子也真是,给袁本初干事,骂我几句就是了,干吗把我祖宗都带上?后来,陈琳仍被曹操用其所长,安排做刀笔吏。还有官渡之战后,袁绍仓皇溃退,曹操兵士从袁绍帐里搜出大量书简,其中不乏曹操手下之人与袁绍

10、暗通消息的信函。当有人建议追查时,曹操却大手一挥,说道:当时,我都自身难保,有人希望日后有个生路,这也是人之常情,免了免了,统统烧掉。这一烧不要紧,你知道转化了多少矛盾,稳定了多少人心,团结了多少干部,又有多少人反过来为他拼死疆场?在中共召开“七大” 之前,进行了延安整风,整风的重点就是反对教条主义。教条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王明。整风以后召开“ 七大”进行选举,毛主席力主将王明选为中央委员。薄一波同志回忆,选举之后,毛主席不放心,就在旁边看计票,直到王明的选票过了半数才出去抽烟去了。当然,后来王明性质变化了,那是另一回事。但当时就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这反映了毛主席在用人问题上的心胸。老一代人

11、经常教导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包括反对过自己并被实践证明反对错了的人。这些话我们今天还能倒背如流,三、四十岁走上领导岗位的同志可能都不知道这些话了。不管后来人们做得怎么样,这个思想是至理名言。七是认识“零平衡定律 ”。这是我反复思考出来的。我认为世界上最终什么都是平衡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平衡的,质子和电子是平衡的,权力利益同责任困难也是平衡的。总统权力是正十,操心度是负十;退休老头儿权利是零,操心度也是零,都是平衡的。部门也一样。有的部门权力大,办事容易,说上句,能 请出来吃顿饭都是面子;但责任也大,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文山会海,忙一辈子退休后可能还一事无成。加上现在社会矛盾这么突出,资

12、讯网络这么发达,稍有差池就挨批挨骂。有的部门清水衙门,无权无势,但也省心省力,虽没人理可也没人骂,还可静下心来思考点问题,没准儿还能给后人留点精神食粮。不是讲幸福指数吗?加权平均汇总下来都差不多。“ 地球是一个圆形,终点就是起点” 。同样站在国际日期变 更线上,有人往西看,哀叹旧的一天就要过去;有人往东看,欢呼新的一天就要来临。就看你自己怎么看。一切过不去都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自己过不去,什么都过不去;自己过得去,什么都过得去。即便有人一时真和你过不去,你也要明白,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八是学会等待(忍耐)。毛主席说过,胜利“ 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记 得我在一次会 议上也讲过,光

13、大 现在最需要“ 韧性”。勾践曾卧薪尝胆,食吴王粪便,为夫差驾车,用 “忍”实现了“三千越甲可吞吴”;文革中 “四人帮”捣乱,叶剑英曾说过“投鼠忌器”的话,就是要“忍耐”;彭真受迫害被关押,1975 年允许家属探望,他在家属手心上写了一个字,也是“ 忍”。人说“ 忍”是心字上面一把刀,能放住这把刀,才能成事。中国没有一说就成的事,中国也没有绝对办不成的事,办成事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你能不能忍耐。九是顺其自然。中国文化的优势是儒道互补。孔子是境界大师,老子是智慧大师。无儒无境界,无道无智慧。老子终其一生就写了一篇道德经,但二千多年不朽,其核心就是“道法自然 ”、“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可以分为

14、“积极顺其自然”和“消极顺其自然”。我把“ 积极顺其自然”的要 义概括 为八个字“ 顺应、度 势、量力、主动”。“ 顺应”是前提。黄河东流去,人类必须顺应这个大前提。黄河东流既给人类以舟楫灌溉之利,也给人类以滔天灭顶之灾。对其为害人类的一面,应该予以治理。这叫“ 度势”,形势比人强,形势需要治理。如果没有危害人类的一面,也就不需要治理了,这也是“度 势”。治理要“量力” ,比如鲧与禹的“堵 ”与“疏” ,就是量力与不量力之别。当然还有智慧在里边。量力也是智慧。再比如李冰父子的“淘滩作堰” (当然他们父子治的是都江堰)。否则,一如当年“牛田洋”,硬是用躯体去抗击,其志固然可嘉,其法实不可取。按禹

15、之法,即 为“ 积极顺 其自然”;反之,任凭黄泛,无能为力,熟视无睹,听之任之, 则为“ 消极 顺其自然”。“积极顺其自然”,需要“ 主动” 。“主动”有四个层次,一为“胜人” ;二为“胜己”;三为“无己”;四为“善人” 。十是知足常乐。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八九。有一幅画,是一个骑驴者,看见坐车者,同人家比,就心情不好;后来看见一个步行者,心情就好了。同社会其他群体比,我们是比上“小不足 ”,比下“大有余” ,同下岗工人比,同你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同学比,难道不应“ 知足”吗?我们已是如意事十八九啦,不“知足”弄得自己心情不好,身体不好,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十一是多点爱好。我有个体会,比如多读

16、点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马上可生调整情绪之功效。人的物质生命总是要结束的,活 100 岁最后也得结束,但精神生命是可以“万岁”的,如李白,如杜甫,如 苏东坡。所以,多点爱好,特 别是积累些精神生命,可使物质生命更快活。十二是司职补台。班子成员要各自定好自己的位,既各司其职,又相互补台。作为一把手,特别要做到“六事”,即“谋事、任事、担事、容事、处事、息事”。 谋事就是抓方向, 谋大事;任事就是敢断事,包括会用人。电视剧贞观长歌有个房玄龄,有个杜如晦,一个能谋,一个善断,房谋杜断,传为佳话;担事就是敢担当,勇于负责;容事就是要有度量,这个前边说了,再说两句。人家有点意见,就让人家说,“ 让人说

17、话,天不会塌下来” ;不让人家说,人家可能就会通 过别的形式说。有点小震不要紧,正好释放能量。如果小的能量不让释放,积攒到一起,就会大地震;处事就是在复杂环境下,能够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息事就是能够化解各种矛盾,不要把小事搞大,把简单问题搞复杂;要把大事搞小,把复杂问题搞简单。有人爱吃大蒜。一头大蒜,最有用的是蒜瓣,供人食用;最没有用的是蒜柱,不能食用。但没有“ 蒜柱”,就凝聚不了“蒜瓣” 。“蒜柱”又是管方向的,它向上长,“蒜瓣”跟着长。一把手一定意义上就是“蒜柱” 。十三是顾全大局。光大的特点是规模小、企业多、功能全,要扬长避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同舟共济。不同舟共济就会翻船,对谁都不利

18、。我调到光大时就倡导要弘扬“周恩来精神” 。与毛泽东思想相辅相成还有一个“周恩来精神 ”。这是我的一个党史观点。“周恩来精神” 博大精深,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这是党史党建领域需要研究的课题,不在此赘述,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顾全大局、忍辱 负重”。十四是和而不同。由于角度不同,工作中产生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什么都一致反而不正常。工作意见不一致并不等于不团结、不和睦。有些人喜欢投领导所好,喜欢传闲话,但领导自己要神闲气定,心中有数,不为传言所惑。有个“曾参杀人”的故事,是说孔子的学生曾参曾子从前住在山东费县,当时费县有个和他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便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曾参 杀了人。”曾子的母亲说:“我

19、儿子不会杀人的”,若无其事地继续织布。过了不久,又有人 说:“曾参杀了人”,曾子的母亲还是若无其事地织布。不久,又一个人告诉她说:“ 曾参杀了人。”这回曾子的母 亲就害怕了。流言能 够动摇一位母亲对自己贤德儿子的信任,足见其可怕之处;反过来,吸取教训,领导干部也就最需要在流言面前“神 闲气定” ;而 传闲话的人也要明白, “会当媳妇两头瞒,不会当媳妇两头传”。十五是学会“妥协哲学 ”。过去常讲“ 斗争哲学” ,讲“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这在阶级 斗争年代有道理,但也有片面性。当今时代, “妥协哲学”应是主要存在形态,“斗争哲学” 应是辅助存在形态。当然“ 妥协”不是不讲

20、原则,对于“非对抗性矛盾” ,各让一点才会把事办成,才能团结和睦。现在国际上奉行的是丛林法则。巴以问题打了几十年了,本来是一个祖先,亚伯拉罕也就是古兰经中的易卜拉欣,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共同祖先,现在却打得头破血流。那边拉宾好一点,又出沙龙;巴拉克好一点,又出内塔尼亚胡;这边法塔赫好一点,又出哈马斯。冤冤相报何时了?受苦的还是老百姓。我去过安徽桐城,有一条宽六尺、长约百米的小巷,称“ 六尺巷”。相传康熙年间,一叶姓人家与当朝宰相张英家因宅基地问题发生争执官司打到县衙。张家管家函告张英,希望相爷能关照一下。谁知张英看信后,却批了一首诗寄回,诗曰:“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

21、,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看信 罢,立即吩咐让出三尺。叶家见张家让出三尺,遂也让出三尺。于是留下了今天的“ 六尺巷”。这里,“让他三尺”就是“ 妥协”。这一妥协不仅使张英的这首诗传为佳话,还为后人留下一条名街“六尺巷”。所以,我体会有时“让就是得” 。十六是“德法并重 ”。孔子讲,“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即制度再 严厉也管不住心,教化可以管住心。这是有道理的。我赞同加强制度建设,但制度建设再加强也有漏洞。我说过治理金融企业关键是五个字,“ 叶、枝、干、根、土 ”。业务是叶,管理是枝,体制是干,文化是根,宏观环境是土壤。这五个字中,“土” 我们不能完全

22、左右(可以左右一点儿),我们能左右的是叶,是枝,是干,但最根本的还是“根”。所以,我认为治国治企都要德法并重,在依法治企的同时,还要以德治企,根本还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绝大多数人来讲,还是“团结批评团结” 的模式好,还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好。不知者不怪,非主观故意的,不能不教而 诛,不能一棍子打死,要“ 给出路”,要人性化管理,这样大家才能心平气顺,才能团结和睦。一千多年前诸葛亮尚能对孟获七擒七纵,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我昨天看了一篇毛泽东特赦女匪首的文章,讲的是 1953年毛主席在听取李达的汇报时,指示释放落网的贵州惠水县布依族女匪首程莲珍一事。本来“罪该万死”的程莲珍怎么也没有想到共产党会放她,发誓要报答毛主席的救命之恩。被放了没几天,她就到为匪时经常活动的惠水、长顺交界一带,找到那些没有投案的土匪及家属,讲自己的亲身经历,还钻进土匪藏匿的山洞,面对面劝降。结果不到一个月,就劝降了 22 名土匪。“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就是“给出路” 的结果。以上这“十六条 ”的核心 还是要增强修养。知易行 难,谁也不可能完全做到,但做的多一些是可能的,但做的多一些是可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