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769315 上传时间:2019-09-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全国调查结果:20.4%的学生想过自杀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最新公布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结果:中学生 5 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 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 6.5%。 该项调查的主要负责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的星一博士告诉记者,这项调查是从 2004 年开始启动的,全国 18 个省区市参加,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初中、高中、大学 10 岁至 24岁的学生。因为规模比较大,所以数据上来的时间不统一,现在北京、上海、广东、青海、辽宁、黑龙江、河南、湖北、四川、江西、海南、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 1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部分统

2、计结果已经出来了。 这 13 个省的具体调查结果如下:共调查了 141580 人,其中男生 69091 人,女生 72489 人,平均年龄 16.3 岁。在过去 12个月内,有 20.4%的学生,男生为 17.0%、女生为 23.7%曾经考虑过自杀;6.5%的学生,男生 5.7%、女生 7.4%为自杀做过计划。上述两种行为女生报告率高于男生;2.9%的学生(男2.9%、女 2.9%)曾采取措施自杀,男女生差别无显著性。 中学生,特别是初二、初三和高一年级,男女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报告率远高于其他年级。男生自杀未遂报告率维持在 3%左右,但大学三四年级男生自杀未遂报告率有一个小高峰。初二、初三和

3、高一女生自杀未遂报告率远高于其他年级。 在不良情绪方面,过去 12 个月感到孤独的报告率男女生分别为 50.1%、56.9%,女生略高于男生。在中学阶段,随年级的升高,男女生孤独感报告率逐渐增加,大学阶段则随着年级的升高孤独感报告率略有下降。 过去 12 个月内,分别有 64.6%和 72.6%的男生和女生经常或是因学习压力或是因成绩问题感到心情不愉快。女生学习压力的报告率高于男生。高中时期的学习压力远高于大学和初中。 在过去 12 个月内,分别有 37.1%和 39.9%的男女生经常或总是因担心某事而失眠,初中和高中女生该行为的报告率高于男生,无论男女,这一行为的报告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

4、在过去的 12 个月内,有 17%的男女学生连续两周或更长时间感到非常伤心或绝望而停止日常活动,男女生差别无显著性。初中学生这一行为的报告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高中和大学则维持在较高水平,年级间差别无显著性差别。 星一博士说:“这些数据 总的结果可能还会有变动,因为我们的数据库还在进一步清理。 ”“但是,从这个初步的统计结果我们发现,比我们在 2002 年所做的另外一项调查结果有一个增长的趋势。中学生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等等情况都比原来的结果增长了几个百分点。 ” “2002 年至2003 年,我们在北京市的东城区、石景山区、房山区选取了11 所具有代表性的重点、普通和职业中学,对

5、初一到高二年级的 4006 名学生进行了意外伤害和自杀相关行为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有过自杀意念的中学生占到 17.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学生约占 4.9。 ” 【调查分析】孩子,你为何自杀?自杀,无疑是一种极端行为,为何会发生在花季年龄的孩子中间呢?学习压力越大,孩子自杀行为发生率越高。据报道,昆明市福海中学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莫某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心理负担过重而服毒自杀。据了解,莫某平时十分听话,是家里和学校公认的好孩子,连续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她的父母对这个女儿的期望值很高,平时很少让她做家务,对她提出的要求也基本上百依百顺,但是对女儿的学习成绩则要求每次考试都必须在班里排前 3 名

6、。经过努力,莫某每次都满足了父母的期望。但是上学期期末考试她成绩不够理想,没有进入前 3 名。因为考试成绩不够理想,父母曾责备过她,此后,莫某情绪低落、沉默寡言,还有过跳楼轻生的念头,但并未引起父母的重视。北京市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报告显示:初二、初三年级的女生有过自杀想法的占22.9%。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北京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星一博士说,面临中考,父母的高期望值、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恐惧,足以让孩子的心理压力无限增大。而女生就更严重,因为女孩子情感内敛,不像男生更容易宣泄不良情绪。另外,父母对孩子的高期望值,学校对孩子的严加管理,使得孩子把大量的时间,甚至是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无形中就缩小了

7、孩子的活动范围,使得孩子无暇去进行其他的娱乐活动。孩子没有娱乐空间,就少了很多快乐,就会觉得生活琐然无味。早恋问题是孩子产生自杀念头的第二大原因。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部主管于华说,到咨询中心来做咨询的,很多孩子是因为早恋问题引起的心理问题。 “最近我接触到的几个案例都是关于孩子早恋问题的,有一个 14 岁的女孩自杀了,幸亏被家人及时发现,才挽回了性命。女孩在初二第一学期时喜欢上了班上的一个男孩,渐渐地,两位少男少女谈起了恋爱,当然这一切都是悄悄地进行的。但是今年开学后,女孩的一些反常举动还是没逃脱父母的眼睛,在父母的严厉拷问下,女孩把一切都招 了。然而父母面对女儿早恋这一

8、事实,没有正确引导,而是给予了种种限制,让女孩忍无可忍,一次趁父母不在家时,将锋利的刀片割向了手腕” 于华说,发现孩子的情感问题,家长可以采取引导的方式,而不是紧盯不放,更不能以语言攻势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如果用命令的口吻,直接给孩子的感觉就是:我通过痛苦的改变来满足你们的需要。以这种方式教育孩子产生的效果非常小,孩子会非常抵触,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父母离异、单亲家庭孩子的自杀倾向也会增加。星一博士说,根据调查结果,单亲家庭或是重组家庭的孩子想自杀的概率基本上是非这种家庭孩子的两倍。本来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发展不成熟,一方面需要独立,另一方面需要家长情感方面的支持。可是这时候,父母离

9、异了,特别是像我国目前这种状态,父母离异一般不是友好的分开,而大多数是吵得比较厉害,很多时候,父母中的一方会跟孩子说另一方的坏话,比如有母亲就会对孩子说:“是你爸不要我们了,你要爱我,不能爱你爸。你以后不能像你爸这样对妈妈不好。 ”这对孩子是很大的压力,对于孩子来说,父母都他最爱的人,可是现在,孩子心里的这种社会支持系统没有了,或者是更弱了。每个人心里都需要有一种社会精神的支持网络,孩子就更需要。于华说,据我所了解,单亲家庭的父母都会觉得欠这个孩子的,尤其是没有抚养权的那一方,更会有这种感觉,于是过分在物质上提供东西给孩子,以为是满足了孩子的需要。但是恰恰相反,父母关注孩子物质上的需要,还是关

10、注孩子精神上的需要,孩子的体验到的是不一样的。家长过度溺爱,孩子的自杀念头也会增多。星一博士说,从调查数据中发现,如果母亲过度溺爱、保护孩子,孩子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的发生率也会高。于华说,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关注是集中在物质上,而对于精神上关注却很少,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一般抑郁症状已经很严重了。孩子情绪不高,家长很难注意到。所以我们倡导父母,在物质上,对孩子要减少关注。但是孩子的情绪,一定要大量地关注。现在家里都是一个孩子,家长在在物质上大量满足孩子,以为孩子的所有需求都满足了。家长没有意识到,正是因为物质上的充分满足,孩子最重要的一方面被剥夺了,就是通过做小事情得到一种成就感。家里

11、任何事情,都不用孩子做,孩子就没有机会帮助别人,这是剥夺了孩子从小体验成就感的机会。但是成就感的需求并不随之消失,相对而言是在膨胀,孩子必须关注外面、帮助别人才有成就感,向内关注,就无限地把需求空间拉大了,一点点成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样,心理落差就会很大,落差大意味着挫折感的程度大,挫折感的频率会增多。家长总挑孩子毛病,孩子的自杀倾向也会增加。调查中显示:家庭中,如果父母理解孩子,平时,父母知道孩子去哪里玩,孩子的朋友是哪些,孩子的自杀意念及计划就会较低。因为,如果孩子能够把这些告诉给父母,说明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比较好的。而如果家长总是拒绝或是否定孩子,总觉得孩子不好,总给他挑毛病,孩子的

12、自杀意念、自杀计划的发生率也会比较高。于华说,中国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是采取鼓励的方式,而是打压,如果孩子有优点,家长一般看不到,即使知道孩子的优点,也不会表达,一般都会说“你看你的同学某某,多用功” ,这 就加重了孩子的自卑感。可自卑感表现出来就是自尊心特别强,不能容忍别人说自己不好,承受打击的能力相对而言就会比较差。我们要自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博士星一告诉记者:“我们曾在一些学校对学生心理进行过干预,我们让初二年级的孩子画过一幅画,表达他们理想中的自己,他们的画让我们震撼。 “学生们还对自己的画进行了解说,他们不想被父母管得那么紧,父母经常查他们的日记,不让他们出去玩,加上考试压力大,业余时间家长强压着他们坐在家里学习。而且,学校也统一要求孩子们穿校服,甚至头发都要梳成一样的,孩子们说,他们不想穿校服。他们说:我不想和同学们都一样,这样就没有个性了。 ”星一说,十六七 岁的孩子是自我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想表现自我,他们想探索不同的自我是什么样的。可是学校把他们禁锢住了。 【注】自杀意念:在过去 12 个月内,曾经考虑过自杀;自杀计划:在过去 12 个月内,曾经为自杀做过计划;自杀未遂:在过去 12个月内,曾经采取措施自杀过。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谢谢原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