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药化学重点总结.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767464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化学重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药化学重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药化学重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药化学重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药化学重点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强极性溶剂: 水亲水性有机溶剂:与水任意混溶(甲、乙醇,丙酮)亲脂性有机溶剂:不与水任意混溶,可分层(乙醚、氯仿、苯、石油醚)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石油醚四氯化碳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苯丙素二、提取分离1. 苯丙烯、苯丙醛、苯丙酸的酯类衍生物具有挥发性,是挥发油芳香族化合物的主要成分,可用水蒸气蒸馏。2. 苯丙酸衍生物可用有机酸的方法提取。香豆素二、理化性质 (一)物理性质 游离香豆素-多有完好的结晶,大多具香味。小分子的有挥发性和升华性。苷则无。在紫外光照射下,香豆素类成分多显蓝色或紫色荧光。(二)溶解性 游离香豆素-难溶于冷水,可溶于沸水,易溶于苯、乙醚、氯仿、乙醇。香豆素苷

2、-能溶于水、甲醇、乙醇,难溶于乙醚、苯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香豆素遇碱水解 与稀碱水作用可水解开环,形成水溶性的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盐。酸化,又可立即环合形成脂溶性香豆素而析出。如果与碱液长时间加热,将转为反式邻羟基桂皮酸的盐,酸化后不能环合。与浓碱共沸,往往得到的是裂解产物酚类或酚酸。(三)成色反映 1.异羟肟酸铁反应内酯在碱性条件下开环,与盐酸羟胺缩合,在酸性条件下,与三价铁离子络和成红色。 内酯异羟肟酸铁反应、盐酸羟胺(碱性) 、红色2.酚羟基反应 FeCl3 溶液与具酚羟基物质反应产生绿色至墨绿色沉淀 若酚羟基的邻、对位无取代,可与重氮化试剂反应而显红色至紫红色。 含酚羟基的化合物三氯化铁

3、反应、 FeCl3、绿色3. Gibbs 反应Gibbs 试剂 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在弱碱性条件下,与酚羟基对位活泼氢缩合成蓝色化合物。6 位无取代的香豆素显阳性。 Ph-OH 对位无取代Gibbs 反应, Gibbs 试剂,蓝色4Emerson 反应 Emerson 试剂 2%的 4-氨基安替比林和 8%的铁氰化钾。其余同 Gibbs。 Ph-OH 对位无取代Emerson 反应, Emerson 试剂试剂,红色三香豆素的提取与分离(一)提取 利用香豆素的溶解性、挥发性及具有内酯结构的性质进行提取分离。游离香豆素一般可以用乙醚、氯仿、丙酮等提取(香豆素苷可用甲醇、乙醇或水提取) 。

4、 碱溶酸沉法提取。1. 溶剂提取法 常用甲醇、乙醇、丙酮、乙醚等提取。乙醚是多数香豆素的良好溶剂。苷则在正丁醇、甲醇中被提出。2.碱溶酸沉法 0.5%氢氧化钠水溶液稍加热提取,冷后用乙醚除杂质,加酸调 PH 到中性,适当浓缩,再酸化,则香豆素或苷即可析出,也可用乙醚萃取。对酸碱敏感的香豆素不可用。3.水蒸气蒸馏法小分子的香豆素具有挥发性,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和分离。如受热时间过长,则结构可变。四香豆素类化合物检识(一)理化检识 1、荧光:紫外光下一般显蓝色或紫色。7-羟基蓝色荧光较强加碱后更强羟基甲基化荧光减弱。2、显色反应 常用异羟肟酸铁反应、三氯化铁、 Gibbs 反应 及 Emerso

5、n。(二)色谱检识薄层色谱法 吸附剂:硅胶 展开剂: 游离香豆素: 正(环)已烷:乙酸乙酯(5:11:1) 氯仿:丙酮(9:1)苷类: 氯仿-甲醇不同比例 规律: 母核上羟基取代数目愈多(极性增大) ,则 Rf 值愈小羟基变为甲氧基(极性减小) ,则 Rf 值增大。 显色:紫外光下观察荧光-蓝色或紫色 异羟肟酸铁试剂木脂素理化性质 1物理性状 木脂素多为无色结晶游离木脂素偏亲脂性,难溶于水,能溶于苯、氯仿、乙醚、乙醇等与糖成苷后,溶解性增大。提取与分离游离的木脂素-亲脂性的,易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等溶剂,但在石油醚中溶解度极小。具内酯结构可按碱溶酸沉法。 一般采用甲醇或丙酮提取后,浓缩成浸膏,依

6、次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等萃取,再用色谱柱进一步分离纯化。 注意! 与大量树脂状物共存,在溶剂处理过程中容易树脂化。碱溶酸沉:具有酚羟基或内酯。注意异构化。四、木脂素的检识Labat 反应具有亚甲二氧基OCH2O 的木脂素加浓硫酸,再加没食子酸,可产生蓝绿色。对象-亚甲二氧基Labat 反应、浓硫酸 +没食子酸、蓝绿色 以变色酸代替没食子酸,保温 7080 度,产生蓝紫色-Ecgrien对象-亚甲二氧基Ecgrien 反应、浓硫酸+变色酸、蓝紫色黄酮广义的- 两个苯环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C6-C3-C6狭义的:基本母核为 2-苯基色原酮的一系列化合物一、性状1、性状 苷

7、元为结晶性固体,苷为无定形粉末。2、颜色 与交叉共轭体系及助色团(羟基、甲氧基)等的数目、类型以及位置有关。 在 4-或 7-位引入供电子基,因形成 P- 共轭,具有推电子作用,促进电子转移,使化合物颜色加深。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灰黄 黄色 查尔酮- 黄橙黄色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醇-不显色 异黄酮- 微黄色花色苷及苷元 PH8.5 蓝色二、旋光性 苷元只有二氢黄酮(醇) ,黄烷醇有。苷均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三溶解性1、游离苷元易溶于甲,乙醇,醋酸乙酯,乙醚及稀碱液中,不溶或难溶于水。其中在水中的溶解度花色苷二氢黄酮(醇)黄酮(醇) ,查耳酮 原因: 平面型分子 包括黄酮醇、黄酮、查尔酮

8、。分子为平面型结构,排列紧密,分子间引力大,不易溶于水非平面型分子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半椅式结构,排列不紧密,引力降低,利于水分子进入。花色苷为离子型化合物。2、黄酮苷类易溶于热水,甲醇,乙醇。难溶或不溶亲脂性有机溶剂中。一般多糖苷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单糖苷。3-羟基苷水溶性大于 7-羟基苷 四酸碱性1、 酸性 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酸性强弱顺序:7,4-二羟基7 或 4-羟基 一般酚羟基 5-羟基5%碳酸氢钠 5%碳酸钠 0.2%NaOH 4%NaOH 五显色反应与分子中的酚羟基及 -吡喃酮环有关。1、 还原反应 (1)HCl-Mg方法:将样品的甲醇或乙醇液,加入少

9、许镁粉振摇,再滴加几滴浓盐酸,即可。现象:泡沫处呈红色。应用: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橙红紫红。B 环(16 )上有-OH 或OCH 取代。颜色加深。花青素及部分橙酮,查耳酮等在浓盐酸下会发生色变,故预先需对照排除。(2)钠汞齐反应乙醇液中,加入钠汞齐,放置数分钟或数小时,过滤,用盐酸酸化,则试剂:钠汞齐结果:黄酮、二氢黄酮、异黄酮、二氢异黄酮-红色;二氢黄酮醇类 -棕黄色(3)四氢硼钠反应方法:样品的甲醇液,加等量 2%NaBH4 的甲醇液,加浓盐酸或硫酸,成紫色或紫红色。应用:二氢黄酮类专属反应 2、与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分子中具有:3-羟基,4-羰基 或 5-羟基,4- 羰基 或

10、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1)三氯化铝显色 应用: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的乙醇液和 1%三氯化铝乙醇液,通过纸斑反应观察。现象:鲜黄色荧光 (4-OH 或 7,4-OH 显天蓝色荧光)(2)锆盐-枸橼酸反应 应用:区分 3-OH 或 5-OH 黄酮方法:加 2%Zrocl2/MeOH +样品的甲醇液,产生:黄色锆络合物加 2%枸橼酸,仍呈鲜黄色(3-OH,或 3,5- 二 OH)黄色溶液显著褪去( 5-OH)(3)氨性氯化锶 检识-具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试剂-氯化锶的甲醇液和氨气饱和的甲醇液。 结果-产生绿 棕色黑色沉淀。3.硼酸显色 具有 5-羟基黄酮和 6-羟基查耳酮结构。试剂:草酸条

11、件下,与硼酸反应 (枸橼酸-丙酮)现象:黄色并有绿色荧光。 (黄色无荧光)4.与碱的反应 黄酮类化合物溶于碱水中显黄色、橙色或红色,化合物类型不同,显色情况不同。黄酮黄-橙 查耳酮或橙酮 红- 紫红 二氢黄酮类在冷碱性条件下 黄-橙放置后开环变成查耳酮-红-紫红 黄酮醇类-黄-棕 三个 OH 相邻暗绿- 蓝绿5. 与五氯化锑 鉴别查耳酮,生成红或紫红色沉淀。 条件:无水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一、提取黄酮苷和极性较大的苷元:甲醇,乙醇,甲醇-水(1:1) ,丙酮,醋酸乙酯。多糖苷:沸水花色苷:0.1%盐酸进行提取。苷元:氯仿,乙醚,醋酸乙酯。注意:苷类提取防止酶解。(一)乙醇或甲醇提取法

12、 (二)热水提取 冷后 苷类 沉淀析出除杂:石油醚除去叶绿素,胡萝卜素等脂溶性色素,水溶液中加入浓醇,除去蛋白质,多糖 .(三)碱提酸沉法常用碱水:石灰水,Na2CO3,稀 NaOH,碱性稀醇。酸沉:盐酸注意:酸碱浓度不宜过高。碱性过强,破坏黄酮母核;酸性过强,生成烊盐,影响产率。石灰水:可除去鞣质,果胶,粘液质,有利于纯化。但浸出效果不及 NaOH ,且有些黄酮可与钙结合成不溶性沉淀。 稀 NaOH:浸出效率高,但杂质多。 二、分离方法 分离的基本依据:极性差异、酸性强弱、分子大小和特殊结构。(一)溶剂萃取法:自浸膏中先用乙醚萃取苷元,再用醋酸乙酯反复萃取苷,最后用正丁醇萃取极性较大的苷。(

13、二)PH 梯度法:用不同浓度的碱分离。(三)硼酸络合法:具有邻二 pH-OH 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与硼酸络合生成易溶于 水的化合物。(四)柱色谱法(1)聚酰胺柱色谱 适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规律:A:与酚羟基的数目有关,数目越多,吸附力越强。B:与酚羟基的位置有关,如果酚羟基所处的位置易形成分子内氢键,则吸附力减弱。C:分子内芳香化程度越高,共轭双键越多,则吸附力越强。查耳酮二氢黄酮, 黄酮 二氢黄酮D: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被吸附的强弱顺序为:黄酮醇黄酮二氢黄酮异黄酮。 E:苷元相同,以含水移动相洗脱,被吸附的强弱顺序为:苷元单糖苷双糖苷双糖链苷。注意:以含水移动相(甲醇-水)作洗脱剂,苷比苷元

14、先洗脱。用有机溶剂(氯仿-甲醇)作洗脱剂,苷元比苷先洗脱。后一种是因为聚酰胺具有“双重色谱”性能之故,分子中既有非极性的脂肪键,又有极性的酰胺基团。当用有机溶剂洗脱时,苷元比苷的极性小,在类似正相分配色谱柱上,苷元更易洗脱F:与溶剂介质有关由弱到强:水甲醇或乙醇丙酮 稀氢氧化钠或氨水甲酰胺二甲酰胺 尿素水溶液。注意:聚酰胺色谱常常存在流速慢及低分子杂质混入的问题。通常可通过预先过筛除去细粉或与硅藻土混合制粒,而低分子杂质的干扰,可在装柱时用 5%甲醇或10%盐酸预洗除去。(2)硅胶柱色谱法适于分离异黄酮,二氢黄酮(醇)和高度甲基化或乙酰化的黄酮及黄酮醇类。分离苷元时:氯仿-甲醇混合溶剂洗脱。分

15、离苷时:氯仿-甲醇-水或醋酸乙酯-丙酮- 水(3)葡聚糖凝胶色谱法凝胶类型:Sephadex LH-20 和 Sephadex G 两种类型的凝胶。分离苷元时:利用吸附作用,游离酚羟基数目越多,则吸附力越强,越难洗脱。分离苷时:主要靠分子筛,洗脱时按苷分子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被洗脱出柱体。第五节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一、理化检识HCl-Mg黄酮(醇) 、二氢黄酮(醇)四氢硼钠二氢黄酮(醇)五氯化锑查尔酮锆盐-枸橼酸区别 3-OH、5-OH 黄酮氨性氯化锶邻二酚羟基黄酮二、色谱检识1、纸色谱:双向展开,少用。2、硅胶薄层色谱:主要用于检识极性较小的黄酮。氯仿-甲醇或正丁醇- 醋酸-水等系统展开。3、聚酰胺薄层色谱:各种黄酮游离黄酮氯仿-甲醇、氯仿 -甲醇-丁酮黄酮苷甲醇-乙酸-水、甲醇-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