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学设计《蒹葭》.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752442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蒹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学设计《蒹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学设计《蒹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学设计《蒹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学设计《蒹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蒹葭 (详案)备教策略一、教材分析 作品阅读价值诗经古老歌谣的简朴悠远、朦胧凄清,引人遐思。 蒹葭反复咏唱、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境,委婉动人。 “可望而不可即”是引人遐思与慕悦之心的关键。 作品教学价值(表示重点程度)本诗通过以蒹葭和秋水为主的萧瑟秋景,渲染、糅合追寻者思之心切、寻之不易的孤独、哀婉的心情。诗歌一目了然而韵味绵长,其中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是“在水一方”这种“可望而不可即”意境,要引导学生感受这蕴含的距离美和朦胧美。十五国风中大多为民间歌谣,小部分为贵族歌谣,可以说是乡野生活的真实反映,男女言情之作又是风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历代对本诗主题的理解随不同时代统治阶层态度与治学风

2、格多样,始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所以要引导学生通过意象特点和分辨前人分析,理解本诗主题。继而把握“诗歌的源头”与民谣/巫术祭祀之词间的关系,以及诗经的编书和流传保存情况,知道后人“用诗 ”时有所曲解,形成对诗经 成书前后较为完整的认识。1. 文学常识诗经相关文学常识(成就、时代跨度、诗经“六义” 、艺术特点、编书及保存情况)2. 意境理解通过“伊人” 、 “秋水” 、 “蒹葭”意象,欣赏如梦如幻的情境中流露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美感;发现与直白美、天真美的作品或事物的区别,提升审美品味。3. 主题理解通过前人分析的依据,在自己理解文本和对诗经文学常识了解的基础上,对主题形成自己的判断,并能自圆其

3、说。4. 表现手法鉴赏重章叠句、叠词的表达效果。以上通过这三点从内容到形式的思索和整理,最终把握“可望而不可即”理想境界的含蕴,并对主题有与此符合的阐述。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所学教材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材。 之前学过现代诗单元,对“意象”概念基本了解,并能通过意象特点、意象间关系和知人论世来体会诗人思想情感。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掌握诗经相关文学常识(性质、成就、编书与流传保存情况、时代跨度、诗经“六义” ) 。2. 分析意象特点,领会人物情感,并能联系生活和阅读体验理解“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境。3. 用 12 句话描述重张叠句、叠词的艺术效果。(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总体:

4、诗经蒹葭诗经思路:蒹葭从景、人、情三方面展开,并在它们之间关系的探讨中收拢。1. 文学常识 在预习和老师提问的过程中,掌握诗经“六义”含义并体会。2. 意境理解 1) 圈划、描述、概括“秋水” 、 “蒹葭”意象所营造的如梦如幻、寒意萧瑟的景色。2) 自己提问并解答追寻者与“伊人”是怎样的人,把握追寻者与“伊人”的关系。3) 概括景与人和情之间的关系。4) 听流行歌曲体会反复咏唱的抒情效果,把握诗经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3. 主题理解 1) 做选择题,选择大方之家对诗歌主题理解符合文本意境的分析。2) 联系生活经历和阅读体验,理解“可望而不可即”的已经,能自圆其说即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5、让“可望而不可即 ”的意境丰富自身生命体验,领会古人纯朴而丰厚的情感,欣赏简单却不直白的美丽,提高审美品味。2. 认识到“文本 ”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思考态度 参考前人考证与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判断,对于“信古”和“创新”都不能盲目和过度,知道作品分析是会受到当时时代的审美倾向、意识形态等而有所“局四、教学重点景、人、情的特点及关系五、教学难点从追寻者与“伊人”间的关系中欣赏“可望而不可即”的朦胧美和距离美六、教学媒体板书、PPT、音乐、图片七、教学策略 从景人 情三方面特点和关系理解主题 音乐、图片、文字相结合的多媒体呈现方式,营造意境。 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回答八、板书设计苍茫、深秋蒹

6、葭 随风而当却至于根 白露凄冷、清晨 景实秋水 阻隔无尽追寻者伊人 人虚(热切企慕怅然若失) (形象模糊、行踪飘渺) 情可望而不可即虚实相生赋中见兴情景交融教学流程一、课前预习和准备1. 独立完成:诵读蒹葭 ,将注释中的字词解释标在书上,完成课后练习三。2. 6 人为一组完成以下作业:搜索网络或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诗经 “六义”的相关文学常识,要求对“风、雅、颂”各写出 12 篇篇目,对“赋、比、兴”各以 24 句诗经中诗句举例。搜集 4 个树木花卉意象,并写出象征含义。每组列出一首小组成员都喜欢的流行歌曲。设计目的:1. 熟悉本诗,体会情韵。2. 对诗经“六义”能举出具体例子,是在对基本含义有

7、所了解的情况下才能完成的。所以这项要求既让学生预习相关文学常识,又考察预习成果,并为课堂活动作铺垫。3. 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本诗“蒹葭”意象并非单指芦苇植物本身,还可能具有丰厚的意义内涵。对课上展开对本诗意境的理解,做好铺垫。4. 老师的作业会引发他们的疑问:“流行歌曲与蒹葭之间有何关系?” 小组成员在讨论共同喜欢的流行歌曲时一定会唱上几句,有些学生或许就会有所感受。更重要的是,老师可以通过学生喜欢的歌曲链接到重张叠句的表达效果,也可以了解学生审美取向。教师准备:1. 检查作业,整理学生对“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的举例,选择一些贴切的答案加入 PPT。2. 根据学生作业,准备好一首学生既喜欢同

8、时又具有反复回环某段乐句/歌词特点的流行歌曲的 mp3。二、教学活动(一)通过已学诗歌与女子服饰的类比,导入新课(2 min)1. 引起兴趣播放在水一方歌曲歌曲,呈现 2 张图片图片内容:邓丽君身着旗袍、烫卷发的照;古代长袖罗裙的女子 教师预设 对所有人提问:大家一起说说这首影视歌曲取材于哪里? 学生预设 群体回答:诗经/ 蒹葭2. 联系已学知识过渡 教师预设 描述:如果说清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新诗是一位身着洋装、脚蹬高跟鞋、带着墨镜、烫着卷发的中国摩登女郎,中国的古典诗歌则是一位长袖罗裙层层叠叠、头戴发簪、轻挪碎步的古代女子。 教师预设 联系已学知识导入:我们在前一单元学习了现代诗歌。在学过的那

9、些现代诗歌中,可以发现一个演变过程。诗歌的现代感越来越明显,古典韵味越来越模糊甚至消失的过程。毛泽东词牌名和格式;徐志摩古典意象,但融汇了西方诗歌的节奏、韵律、修辞和建筑美等;艾青、穆旦等人将新诗创作更进一步,向散文化自由诗发展,使诗歌具有金属般的质地与雕塑式风格;舒婷、北岛、顾城进行了各种各样诗歌探索,意象奇绝、技法丰富、节奏多变、情感浓缩。现代诗歌是受到西方诗歌影响发展起来的诗歌形式,新诗的源头是外国诗。 教师预设 明确:而上溯两千五百年,我们中国文学史光辉的起点诗经 ,按它的地位与“年龄”来说虽是老者,但我们不难发现她倒更像一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少女,眼眸清亮,穿着朴素,面容纯

10、净。(二)明确诗经“六义”的概念(8 min) 教师预设 引起关注: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了解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1. 明确诗经基本文学常识 第一部诗歌总集;标志着中国文学史起点;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 年代跨度: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 (PPT 显示朝代时间跨度即为西周初至东周中叶) 教师预设 迁移提问:请历史课代表概括下那个时代发生了什么大事? 学生预设:武王伐纣,开创周朝;周初大分封;宗法制度;耕作方式上金属农具出现;井田制;青铜器;乐器如编钟、编磐和大小不同的鼓等打击乐器,像琴

11、、瑟等弦乐器,笙、竽等管乐器,也都出现。 诗经内容史诗;反应劳动生活;婚姻家庭生活;宴饮情形;行役艰难批评时政 教师预设 提供文字材料、明确:看下面这则材料, 诗经和音乐关系密切,是无可怀疑的。墨子公孟篇 道:“儒者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史记孔子世家道: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诗经和音乐关系密切,是无可怀疑的。 最初称诗 ;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孔子所说“不学诗,无以言”和“诗三百”指的都是诗经 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歌词) 数目:共 305 篇+六篇“笙诗” (有目无辞,不计在内)2. 诗经 “六义”文学常识(看实际情况,可穿插到分析景与情的环节里自然地

12、拓展)预设:提问 按预习作业时所分 6 人一组,每组回答一点 教师 PPT 明确 教师预设 提出问题后展开介绍:蒹葭与“六义”中哪些方面相关? 风民间歌谣。有十五国风 ,160 篇。风是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相对于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 (地图) 雅“王畿”之乐,105 篇。畿:古代在行政上由京城管理的整个地区,周王朝所在地镐京、洛邑,今西安和洛阳。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 , “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内容多为朝会宴飨的乐曲。大雅三十一篇, 小雅七十四篇。 “大” “小”之别向来没有

13、圆满可信的解释:可能原来只有一种雅乐,无所谓大小,后来有新的雅乐产生,便叫旧的为大雅,新的为小雅。 诗经里的大雅全部产生于西周, 小雅里兼有东周的诗。内容上大雅多为歌颂王朝历史、祭祀祖先的乐曲, 小雅里还有一些地方土风民谣。 颂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40 篇。 赋朱熹诗集传的解释,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陈述和铺排陈述。 比“以彼物比此物” ,比喻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如卫风硕人 “手如柔荑(t) , 肤如凝脂 ,领如蝤(qi)蛴(q) ,齿如瓠(h)犀” 。如硕鼠 。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

14、容作铺垫。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 “兴”字的本义是“起” 。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大约最原始的“兴” ,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三)赏析诗歌描绘的朦胧飘渺的意境,把握诗歌主题“可望

15、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 (23 min)思路:景人 情1. 以前人评价的材料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视实际情况可放课结尾处) (1 min) 教师预设 引起注意、罗列前人评价 “意境空旷,寄托玄谈, 秦川 咫尺,宛然有三山云气,竹影仙风,故此在国风中为第一篇 飘渺 文字,宜以 恍惚迷离 读之。 ”(陈继揆语) “极 缠绵 ,极 恦恍 ,纯是 情 ,不是景。 ”(牛云震语) 教师预设 给出提示、明确课堂目标:这两段话,我们可以提炼出两个要点。第一,前人评价本诗意境飘渺朦胧,第二,这首诗完全是写内心情感的,而非写景。所以我们从景、人、情三方面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学生预设 带着问题诵读诗歌2. 展

16、开(18 min)1) 明确秋景特点(5 min)通过取画名,了解本诗大致情境 教师预设 铺设性质的提问:请同学先用画名来概括一下这首诗描述的场景/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学生预设 回答:秋水边思见伊人图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微微的秋风送来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侵人的寒气。在这一苍凉幽眇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时空里,诗人时而静立,时而徘徊,时而翘首眺望,时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心绪不宁的情状,不时显现于我们面前。让人既为之感到热切,又哀婉。组织圈划意象,概括意象特点 学生预设 回答:a) 点名时间(秋天某一天清晨)和地点(水边) 。b) “蒹葭

17、”: A 点明深秋时间,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萧瑟肃杀的季节。自古以来,在多情人眼中,秋景肃杀,最为伤悲。自古逢秋悲寂寥,它凄美而令人感伤。B阻隔视线。C 茫茫一片,遥遥无迹,随风飘荡,轻柔。c) “白露”:A 表示时间是清晨。d) “秋水 ”:有 “阻隔”和“无尽”的含义。诗歌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过水:A 水清冷而悠远,是“秋水” ,渲染了凄凉哀苦的气氛。B 曲折的秋水既阻隔了诗人追求的道路,只能遥遥相望;C 而诗人绵绵的思念与惆怅,正像湛湛秋水,没有尽头。 教师预设 在学生回答过程中补充字词解释、图片展示: “蒹葭” ,即芦荻、芦苇。 “苍苍” “萋萋” “采采” ,其第一义都是“盛貌” ,即繁

18、茂的样子。 “苍”既可以是青绿色,也可以是灰白色(苍白) ,用于芦苇(或芦花)也是可以的。 “晞”x,干。 “白露为霜” 、 “白露未晞” 、 “白露未已”表示一天中时间的推移。 图片提示:芦苇丛茫茫一片 文字提示:芦苇生长于池沼、河岸、河溪边多水地区,常形成苇塘。素有“禾草森林”之称。种子成熟期 10 月上旬,落叶期 10 月底以后(深秋) 。崇明可见。比较三幅景色不同,把握时间推移与,导入下一个环节对人物的分析 教师预设 引起比较的提问:三章描绘的三幅景色有没有不同? 学生预设 回答:“白露”表示一天中时间的推移;“伊人”所在的地点有变化。 教师预设 板书:蒹葭苍茫、深秋白露凄冷、清晨 景

19、实秋水 阻隔无尽2) 明确人物情感的特点、本诗事实虚化的特点(8 min)概括追寻者的特点/态度 教师预设 检查概括能力的提问:虽然“伊人”的行踪飘忽不定,但追寻者锲而不舍地上下求索,追寻者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预设 回答:追寻者任山重重,任水重重,难阻意重重,上下求索,一个劲地张望、寻求伊人,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是一个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表现了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热切企慕又怅然若失的心情。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诵读诗歌,在自己提问和互助回答中理解追寻者与伊人的关系和本诗事实虚化的特点 教师预设 激发思维的提问:读每章“所谓” ,一边体会追逐者的心情,一

20、边想想自己能不能提出问题? 学生预设 提问:“伊人”究竟在河的哪一端?/追寻者与伊人之间什么关系?/追寻者是怎样的心情? 教师预设 补充字词解释、图片展示: “湄” ,水草交接处为湄。它不是水岸分明的地形,而是水岸之间隔着水草(芦苇)。 “涘”水边,河岸。 “跻” ,登、升。由于是逆流而上,地势渐高,需要登、升。“右” , 郑笺:“言其迂回也” , 毛传:“周人尚左,故以右为迂回” 。 “坻”ch:水中小沙洲。 “沚”zh,水中小块陆地。 “溯洄/游”关键在于“洄”和“游”字,分别为曲折回环的河流和较直的河流,所以“溯洄”表示逆着曲折回环的河流而上, “溯游”表示逆着比较直的河流而上。 学生预

21、设 互助回答:a) 能确定“所谓”表明伊人常常被提及,不断念叨着的, “在水一方”等词,可以理解为喻所在之远,但始终表明诗人确信他的存在,语气肯定。b) 无法确定但“伊人” ,音容体貌均无,甚至连是男是女都无法考证。一会儿在河的上游,一会儿在河的下游,一忽儿在水中央,一忽儿在水边草地,飘忽不定,来去渺茫。c) 追寻者心情时而热烈时而失落。d) 追寻者与伊人的关系既密切又难以亲近。 教师预设 概括:A. “伊人”思之可及,行之不易,像朝愈说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贾长江:“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本诗中的主要人物被诗人虚化了,形象模糊。B. “伊人”与追寻者仿佛被秋水与蒹葭阻

22、隔,可望而不可即,而诗人的心情也随之热烈或低落。C. 细细玩味诗歌,诗歌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正是塑造了“在水一方”这种“可望而不可即”意境,距离产生了朦胧感,而若即若离造成了情感的热切和哀婉, “可望而不可即”是引人遐思与慕悦之心的关键。 教师预设 板书:追寻者伊人 人虚(热切企慕怅然若失) (形象模糊、行踪飘渺) 情可望而不可即3) 明确景与人、情之间的关系(5 min)概括景与人、情之间的关系 教师预设 考察概括能力的提问:暮秋特有的景色描写和人物、人物情感之间有什么关系?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学生预设 回答:a) 与人物委婉惆怅、如醉如痴追寻的感情交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

23、,将扑朔迷离的意境烘托地越加恍惚飘渺。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b)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c) 兴和赋 教师预设 明确:是赋中见兴的笔法。赋: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描绘眼前真景,苍苍的芦荡,清晨的白露、弯曲的河流、水中的沙洲等等。兴: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绘出一个空灵飘渺的意境,笼罩全篇。激发学生思维,更深层次地把握景与人物情感间的关系 教师预设 发散型提问:有没有“比”的手法? 教师预设 拓展:A. “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 ,天地之精华,喻诗人之情的珍贵。本应是“瞬息消亡”的露水却“未晞” , “未已” ,始终未被太阳晒干,就像诗

24、人追寻的心情越加坚定。B. 芦苇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凄凉萧瑟,就像诗人的思绪无限,恍惚飘摇,但牵挂于根(“伊人” ) 。 教师预设 板书:苍茫、深秋蒹葭 随风而当却至于根 白露凄冷、清晨 景实秋水 阻隔无尽追寻者伊人 人虚(热切企慕怅然若失) (形象模糊、行踪飘渺) 情可望而不可即总结本诗的审美价值本诗一目了然而韵味深厚绵长,单纯朴素但绝不直白浅显。 它创造的树木花卉与人物情感间的联系、 “企慕情境” 、抒情传统、悲秋情怀,可以说是屈原在楚辞里用“香草美人”抒发自己不得志的源头,也渐渐影响到后世托植物来象征精神品质。不同于西方文明的源头两希文化(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古希腊罗

25、马文化)以叙事为主。 “无情水阻隔有情人”或“理想与现实之间设有天堑”的意境也成为一个传统意境,“河水”的“阻隔”和“无尽”也使它成为诗歌文赋里常用的意象,如“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赋中见兴的笔法也影响到后代诗歌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写景抒情方法。诗经是人生与艺术的源头。3. 深入把握主题“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4 min)1) 罗列前人对诗歌主题的分析,学生讨论,选择符合意境的理解。A. 思念恋人B. 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C. 招贤诗D. 诗人自己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E. 追寻理想时热切的心情和艰辛的过程2) 学生补

26、充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中符合意境的感受。 教师预设 明确:主题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追寻者,而伊人就是我们的目标,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不断前行,上下求索,不论成败与否,只要执著地追求,我们的生命就会因此而诗意精彩。简单说明诗经的流传保存情况汉儒在用诗 、释诗时由于受到当时政治权利和尊崇礼法、维护正统的意识形态的影响,有时过于牵强。引导学生认识到“文本”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思考态度从“文本”出发,参考前人考证与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判断,对于“信古”和“创新”都不能盲目和过度,虚实相生赋中见兴情景交融知道作品分析是会受到当时时代的审美倾向、意识形态等而有所“局限”的。(四)鉴

27、赏叠词、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4min) ( 13 可以融入前面诗歌的讲解中)1. 带着问题、分角色诵读诗歌 教师预设 提问:诗歌节奏、音韵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预设 分角色诵读:女生诵读写景部分,男生从“所谓”后开始。2. 明确叠词使描景状物更细致、形象化3. 作品押韵:第一章押“ang”韵,韵脚有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押“i”韵,韵脚有萋、晞、跻、坻第三章押“i”韵,韵脚有已、涘、沚4. 听流行歌曲,感受反复咏唱的抒情效果。 明确:重张叠句诗歌共三章,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 诗经是古人的歌辞。流行歌曲的歌词与它也有相似之处回环往复。5. 组织学生用 12 句话鉴赏重章叠句的效果,明确形式是为内容和情感服务的。A. 体现了诗歌配合音乐回旋而咏唱的特点。B. 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C. 使秋景萧瑟凄冷的氛围、诗人强烈的企慕之心表达得越来越强烈,也每一次怅然若失的哀婉之情也表现得越加深沉。(五)总结(3 min)1. 提问:蒹葭哪些方面体现诗经作为我国诗歌源头的特点?2. 拓展诗经的产生(采诗说- 行人之官+ 献诗说- 乐师 四言为主)三、课后作业1. 阅读诗经选前言(余冠英) ,品味其中出现的诗歌。2. 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比较蒹葭与关雎和汉广的不同(各 45 句话) 。3. 熟背蒹葭,尤其注意生僻字,准备默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