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管理心理学笔记.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919961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心理学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管理心理学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管理心理学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管理心理学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管理心理学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心理: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2、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3、组织心理: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三、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研究范围包括: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管理心理学要运用普通心理学提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使之在管理活动中具体化,了解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

2、面。普通心理学中关于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知识都会在管理中发挥作用。普通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关系是基础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2、管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管理包括两部分内容:物和人。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是研究人与机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研究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涉及到人的心理问题。从工程心理学的发展方向来看,必然涉及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管理心理学也需要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予以

3、丰富和补充。3、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群体中人们彼此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规律。主要包括:1、个人心理活动对群体心理活动的影响 2、群体心理活动对个人心理活动的影响3、个人与个人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4、群体与群体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些内容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具体化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在企事业管理中的运用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4、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联系与区别管理心理学侧重研究组织管理过程中的心理因素,而组织行为学侧重研究组织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因素。由于在实践过程中人的心理因素与行为因素

4、是统一的,因此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内容存在重复交叉的现象。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1、心理技术学:(斯腾)研究的基本方向是解决人适应机器的问题。2、霍桑实验:(梅奥)开始于 1924 年他提出的理论被称为“人群关系” 美国心理学界则公认他是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3、群体动力理论:(勒温)理论被称为“场”理论。他认为,人的心理、人的行为决定于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4、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他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类: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从低向高发展,形成金字塔形的层次。二、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1、管理心理学在美国

5、产生与发展:1958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黎维特出版了管理心理学,意味着管理心理学作为学科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美国是管理心理学的发源地,也是当前世界上管理心理学研究比较发达的国家。2、管理心理学在中国1979 年以后,我国管理心理学才逐渐得到发展。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联系性原则.发展性原则)1、客观性原则:管理领域中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它是和活动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互相联系的。2、联系性原则:人的心理现象与外部环境的刺激、主体的状况和反应活动紧密地联系着。3、发展性原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处在运动与发展之中,所以管理心理学的

6、研究也要贯彻发展性原则。二、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1、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受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方法2、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主动地引起被试者的行为变化。3、调查法:是通过搜集各种有关材料间接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查的方法有谈话法、问卷法等。4、测验法:是根据预先制定的标准化的测量表对人的心理品质进行测量的方法。5、个案法:也叫案例法。三、管理心理学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1、观察法:优点:使用方便,所得材料真实缺点:只能消极等待有关现象的发生,难以对所获材料进行数量处理

7、,难以确定某种行为现象的真正原因。2、实验法:优点:研究者处于主动地位,可有计划引起某种行为现象发生;研究者可以控制一切无关变量,系统操纵作为自变量的变化条件;研究者可以使某种行为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发生,反复观察验证缺点:实验室的人为性及对心理现象的过分简化,因而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3、调查法:(1)谈话法:优点:谈话法简单易行,便于迅速获取资料缺点:由于关于被试者心理状态的结论必须从被试者自己的回答中寻找,所以具有较大局限性(2)问卷法:优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广泛的材料,且能对结果进行数量处理缺点:所得材料一般较难进行质量分析,因而难以把所得结论直接与被试者的实际行为进行比较4、测

8、验法:优点:可在短时间内了解许多人的一个或多个特点,且能从数量上比较个人之间的差异缺点:目前所使用的测验量表还不够完善,信度和效度数低5、个案法:优点:能提供变化的动态方面的见解,对于组织内部问题的诊断和纠正极有帮助缺点:用该方法归纳出来的结论往往缺乏普遍性,另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这对研究者来讲,是一个限制因素第四节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一、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2、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3、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4、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二、管理心理学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关系人是企业主体,是人、财、物诸生产要素中最重

9、要的要素,因而也是管理的核心。管理心理学以分析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为重心。人是一切事业的基础,人是管理的基础,也是所以需要管理的原因及目的。现代管理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掌握人在管理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而管理心理学就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因此,学习管理心理学的知识,不仅有助于管理者掌握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知识,而且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 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第一节管理学理论管理学理论:1、古典管理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 3、现代管理理论一、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与观点1、早期管理理论

10、产生于 18 世纪下半期主要代表有:亚当.斯密他的代表作是国富论,他提出了劳动分工的学说。大卫.李嘉图:他认为以劳动创造价值为基础,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源流。2、传统管理理论是根据企业多年管理实践的经验积累而成的一整套管理理论和方法。A、英国数学家巴贝奇,他发展了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学说。B、艾末生,他概括了管理效率十二原则。3、科学管理理论。A、美国的泰罗。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 年)。B、法国的法约尔。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 年)。他提出管理不同于经营,只不过是经营的六种职能活动之一,他强调了五种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还提出了 14 条

11、管理原则。C、德国韦伯。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他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强调必须建立不受个人情感影响而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规则和纪律。D、美国的古利克:把各家有关管理职能的理论加以系统化而提出了有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分别是: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E、英国的厄威克:提出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八项原则二、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学派强调人的行为,认为从人的行为本质中激发动力,才能提高效率。它研究的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动机、人际关系等:1、人际关系理论: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美国梅奥和罗特利斯伯创立了行为科学的基础理论,并推动了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2、行为

12、科学理论:20 世纪 40 年代,行为科学理论获得较大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a、人类需要理论:美国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的赫茨伯格,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弗鲁姆,“期望理论” 。b、人性管理理论:侧重研究同企业管理有关的所谓“人性 ”问题。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 X 理论和 Y 理论两种对立的管理理论阿吉里斯,提出了“不成熟成熟理论”c、群体行为理论:侧重研究企业中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勒温,创立了“ 团体力学理论”美国布雷德福d、领导行为理论:侧重研究企业中领导方式的问题。以坦南鲍坶和施米特为首的“领导方式连续统一理论”以利克为首的“ 支持关系理论” 以布莱

13、克、穆顿为首的“ 管理方格法”三、现代管理理论(学派.代表人物及其观点)1、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巴纳德2、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西蒙等人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强调决策和决策者在系统中的重要作用。3、系统管理学派:侧重于从系统的观点来考察和管理企业,以提高生产效率。4、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德鲁克和戴尔5、权变理论学派: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不存在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6、管理科学学派:管理就是运用数学手段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并借助于电子计算技术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的最终目标。第二节心理学基础知识一、心理学

14、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人脑的机能,又是客观现实的主观现象。二、心理过程即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心理现象的不同形式对现实的动态反映。心理过程分为三个方面: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1、认识过程:认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主要是通过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来完成的。感觉: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开端知觉:人们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加以综合分析,形成知觉2、情感过程情感: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的体验,是对事物好恶的一种倾向情感和情绪的分类:A 按基本表现形态,可将情感、情绪分为:激情、心境和热情。B

15、按社会性内容,可将情感、情绪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情感的两极性:情感或情绪往往表现为肯定或否定的对立的两极性,如满意和不满意、喜悦和悲伤、爱和憎等。对立的两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3、意志过程意志: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的特征:A 能够自觉地确立目的。B 自觉的能动性。C 意志具有对行为的调节作用。D 意志具有对心理调节的作用。E 意志具有坚持的作用。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A 意志和认识的关系:离开认识过程,就不会有意志行为。意志离不开认识,也给认识以巨大的影响。B 意志和情感的关系:当某种情感对人的一定行为起推动或支持作用时,情感可以成为意志的动

16、力。当人们在从事他所不愿做的事情时,情感也可能成为意志的阻力。意志行为的结构,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第三节人性假设理论西方管理心理学中提出了四种与管理有关的人性假设,即“经济人” 、社会人“、” 自我实现现人“和”复杂人“的假设。一、“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私利。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X 理论概括地说明了“经济人” 假设的基本观点。泰罗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1、X 理论的基本观点A、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B、多数人都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受到别人的指导;C、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

17、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D、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E、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多数人都是符合于上述设想的人,另一类是能够自己鼓励自己、能够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负起管理的责任。2、X 理论的管理措施A、重视完成任务,而不考虑人的感情。B、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群众无关。C、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二、“社会人”的假设的基本观点1、此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的因素。

18、“社会人” 假设是由霍桑实验的主持者梅奥提出的2、“社会人”假设的管理措施管理人员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管理人员应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在实行奖励时,提倡集体的奖励制度,而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管理人员的职能也应有所改变,应在职工与上级之间起联络人的作用。三、“自我实现人” 假设的基本观点1、自我实现指的是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才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意。“自我实现人 ”的概念是马斯洛提出来的。麦格雷戈提出了理论,理论与 X 理论根本对立2、Y 理论的基本观点一般人都是勤奋的。控制和惩

19、罚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方法。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不仅会接受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责任。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着高度的想像力、智谋和解决组织中问题的创造性。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一般人的潜力只利用了一部分。3、Y 理论的管理措施管理重点的改变。管理人员职能的改变。奖励方式的改变。管理制度的改变。四、“复杂人”假设的基本观点根据“复杂人”的假设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即:应变理论,也有人把他称为超 Y 理论1、超 Y 理论的主要观点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人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一个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要。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任

20、何个人的普遍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2、超理论的管理措施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千篇一律。第三章个性与管理第一节个性的一般概述一、个性的概念及特征1、它指一个人整个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意识倾向性与心理特征的总和。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过程2、个性的特征:1、独特性 2、整体性 3、稳定性 4、倾向性二、个性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1、个性的形成过程:1、婴幼儿期 2、学生时期 3、社会时期2、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1、先天遗传因素 2、家庭因素 3、文化传统因素 4、阶级和阶层因素三、个性的理论: 1、特质论:从人的心理特性来研究人的个性(代表人物:阿尔波特、艾森克和卡特尔)2、

21、社会学习论:强调环境和情况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代表人物:米勒、达乐、罗特、班图拉)3、心理分析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及其学生荣格和阿德勒)4、个性类型论:(代表人物:荣格和麦迪)荣格起初把个性性格分为内向和外向第二节气质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一、气质的概念与类型1、气质: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神经过程可分为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2、气质的类型:1、多血质(活泼型)2、粘液质(安静型)3、胆汁质(兴奋型)4、抑郁质(抑制型)二、气质在管理中的应用1、气质在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的区别;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低;气质对工作性质和效率以及人际交往和教育方式具有一定

22、的影响作用。2、气质应用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P56在安排特殊工作的人员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绝对性;在一般的工作安排和人员优化组合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互补性;在进行人员培训时,既要注意气质的顺应性,也要注意气质的发展性;第三节性格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一、性格的概念及其特征结构1、性格: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2、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性格与气质都是人脑的机能,其共同的基础是神经类型。气质不是存在于人的性格的某种外来的东西,而是有机地包括在性格结构之中,二者共处一体,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气质影响着性格的动态方面,渲染性格特征,使性格具有独特的色彩。区别:气质更多地体现神经类型

23、基本特征的自然影响,是神经类型在行为、活动中的直接表现;而性格更多地体现了社会生活条件和环境的外来影响,是在神经类型的基础上形成的暂时联系系统。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相同的气质类型的人又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3、性格的特征结构: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二、性格的类型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一)性格类型1、按人的心理机能分类:(1)理智型(2)情绪型(3)意志型2、按人的心理活动倾向性分类:(1)外倾型(2)内倾型3、按人的独立性程度分类:(1)顺从型(2)独立型4、结合人的四种气质类型分类:(1)活泼型性格(2)力量型性格(3)完美型性格(4)和平型

24、性格(二).性格的应用必须重视的几个方面1、要重视管理者自身性格的锻炼 2、要重视对组织成员性格的了解和把握3、要重视领导班子及其组织成员的性格互补结构 4、要重视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良好性格的环境第四节能力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一、能力的概念及其制约因素1、能力: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或者说,能力是个人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2、制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勤奋、兴趣等对能力的影响作用最明显。二、能力的结构、差异及其应用1、能力的结构:(1)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2)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3)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2、能力的个别差异:(1)能力的类型差异质的差异(2)能力的水平差

25、异量的差异(3)能力的发展的早晚差异量的差异。3、能力的应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在安排工作时,注意对组织成员的能力进行全面了解,做到人其才。(2)在招聘人员时,注意职业对能力要求的局限性,避免要求过高或过低。(3)在优化组合时,注意能力类型差异的互补性,以发挥团体的协作作用。(4)在人员培训时,注意处理好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关系,以提高培训效果。第四章知觉与个体行为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述一、知觉的概念与过程1、知觉:是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并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个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知道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

26、产生的对这个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之所以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是因为在知觉之前已经有了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感觉,并在大脑中储存着相应的感觉信息组合。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3、知觉与思维的关系:知觉要获得一定的意义,必须依靠思维的力量。思维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级形式。思维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抽象的反映,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具体的反映。知觉是思维的“窗口”,为思维提供感觉信息;思维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把知觉组织起来,使知觉获得一定的意义。4、知觉的过程: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反应二、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1、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

27、(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3)对象的组合知觉对象的组合服从如下原则:(1)接近原则(2)相似原则(3)闭锁原则(4)连续原则2、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1)需要和动机(2)兴趣和爱好(3)个性特征(4)过去经验(5)知识结构第二节社会知觉及其效应一、社会知觉的概念与分类1、社会知觉:对人的知觉(社会知觉的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于 1947 年提出并使用的)2、社会知觉的分类(1)对人的知觉(主要指通过对别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取得对他们的动机、感情、意图等的认识)(2)人际知觉(即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3)角色知觉(指对人们所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觉)二、社会知觉

28、的效应1、第一印象效应(主要是获得被知觉者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服装等方面的印象,一般来说第一印象是消极的)。2、晕轮效应(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清晰明显的知觉,由于这一特征或品质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和品质的知觉)。3、优先效应和近因效应(优先效应是指一个人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它与第一印象的作用是相同的;近因效应则是指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具有强烈的影响)。4、定型效应(指人们头脑中形成了对社会上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的看法,如一谈到教授,就想到文质彬彬)。第三节社会知觉的归因分析一、归因的概念及其内容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

29、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的过程归因的内容:1、心理活动的归因 2、行为的归因 3、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二、归因的模式归因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于 1985 年提出来的。1、海德的两归因模式:情境归因和个人倾向归因。海德是基于人类总是试图从周围世界得出某种意义这一考虑而提出归因模式的,是从(外归因)和(内归因)来建构他的归因模式的。2、凯利的三度归因模式:知觉者本人的特点,知觉对象的特点,知觉者与知觉对象进行交往时所处的情境。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是从变化分析的角度来提出他的归因模式的。他指出在对人的知觉过程中可把人的行为归结为三方面的因素:(1)知觉者本人的特点(2)知觉对象的特点

30、(3)知觉者与知觉对象进行交往时所处的情境。3、韦纳的成败归因模式:研究重点是人们在成功时和在失败时存在的不同归因倾向。美国心理学家韦纳从成功和失败的角度提出归因模式。他认为人们的行为获得成功或遭到失败主要归因于四个方面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机遇。三、归因偏差及其克服1、常见的归因偏差:A、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 B、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C、对自然现象作拟人化归因的偏差。2、归因偏差的克服:A、要引导组织成员学习科学知识,尊重自然规律的特殊性,避免拟人化归因。B、要引导组织成员多进行个人倾向归因,克服总是归因外在因素的偏差,以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作用。C、要引导组织成

31、员多从内在的不稳定因素(努力)归因,少从内在的稳定因素(能力)归因,克服总是认为自己能力低的归因偏差,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第四节自我知觉、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一、自我知觉1、自我知觉: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2、自我知觉与社会知觉的关系: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广义的社会知觉包含了自我知觉。A、自我知觉往往是在社会知觉中进行的,离开社会知觉,就不存在自我知觉。B、在社会知觉中必然发生自我知觉,自我知觉对社会知觉具有影响作用。二、自我意识1、自我意识:也称自我,它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2、自我意识的构成A、物质

32、自我(也称生理自我,个体的躯体是其中心部分)B、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己被他人或群体所关注的反映,是个体自我的中心部分)C、精神自我(是个体对其心理活动的觉知与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过程、状态、特征)3、自我意识与自我知觉的关系自我意识与自我知觉的关系,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两者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互相作用、相得益彰。自我意识是在自我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也不是被动的,而是能动的,对自我知觉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为能够根据自我意识来选择,调节和控制自我知觉,提高自我知觉能力,使自我在作为被意识的同时成为意识的主体。三、自我管理1、自我管理:指个体对自己的思

33、想、心理和行为的调节、控制或约束。2、自我管理的内容:自我思想管理(是自我管理的首要内容,对自己的思想实行管理使自己按照正确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自我心理管理(即自我心理保健和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行为管理(人们通过自我管理来控制、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朝着对自身和对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方向发展)。3、自我意识对自我管理的意义: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所构成。A、自我意识为自我管理提供根据 B、自我意识决定了自我管理的方向 C、自我意识使自我管理获得了一致。第五章价值观与态度第一节价值观及其作用一、价值观的概念与形成1、价值观:是个人关于事

34、物、行为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含义:(1)价值观决定了事物或行为对于个人是否有意义及重要程度如何。(2)价值观具有个体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会有所不同。2、价值观体系:每个人对各种事物的行为的意义及重要程度都会有所评价和判断,所有这些判断和评价的主次、轻重和排列次序,就构成了个人的价值观体系。3、价值观的形成一个人以出生开始,就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以一定的社会文化为背景,在各种社会规范的作用、塑造下建构自己的价值观,进而形成个人的价值观体系。二、价值观的分类及其特点1、阿尔波特及其同事尝试将价值观分为六种:理论的;经济的;惟美的;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2、格雷

35、夫斯按照生活形态,把价值观归纳为七个层次:反应型;宗法型;自我中心型;坚持已见型;玩弄权术型;社交中心型;存在主义型。三、价值观的作用与应用1、价值观的作用:动力作用标准作用(是价值观全部作用的实质和核心)调节作用定向作用2、价值观在管理中的应用,包括对个体群体、组织和管理者的实际意义。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评价和反应。具有不同价值观基础的群体或组织会确定不同的组织目标,从而采取不同的组织行为,进而影响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社会形象等各方面。一个成功管理者,必须重视人的价值观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及其对经营管理方式和管理目标实现的影响。第二节态度及其作用一、态度的概念与构成1、态度:是主体

36、对某特定对象进行认识、评价并作出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心理倾向。2、态度构成的四要素:认知要素评价要素情感要素意向要素。3、态度构成要素的关系认知是态度的基础;评价和情感是态度的核心;意向是态度的最终表现形式。二、态度的特性1、对象性(主体的态度总是指向特定对象的)。2、社会性(任何人对社会对象的态度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人不是独立的人,而是社会的人)。3、个体性(不同的人总会有不同的态度)。4、内隐性(态度是一种内在心理倾向,不能直接被人们所观察,因为它只是行为的意向、行为的心理准备,而不是行为本身)。5、稳定性6、系统性(态度群中各种态度之间是彼此联系、紧密相关的,这也就使得不仅每一态度的构成要

37、素之间具有系统性,而且使得人们的各种态度之间具有系统性)。三、态度的作用或影响1、态度对人们的判断和选择的影响 2、态度对学习的影响3、态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4、态度对人的忍耐力的相容度的影响第三节态度的改变及其理论一、影响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1、态度改变:指个体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某一信息或意见等因素的影响下,向新的态度转变的过程。2、态度的两种类型:一致性改变,即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不一致性改变,即方向的改变。3、影响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A、社会环境因素 B、团体因素 C、态度系统特征因素 D、个体人格因素。二、态度改变理论及应用1、参与改变理论及应用它是由心理学家勒温提出来的。他认为改变态度的

38、方法,离不开群体的规范和价值。个人在群体中所从事的活动的性质,对其态度的形成和改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在现代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民主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认知失调理论及应用它认为,人们都力求认知的一致性,总是试图将各种认知彼此统一协调起来。但在日常生活中,各种认知之间常会发生矛盾。失调便会产生。3、态度变化三阶段理论它是心理学家凯尔曼在 1961 年提出来的三阶段理论:1、服从阶段 2、同化阶段 3、内化阶段4、学习理论及应用它认为态度的改变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学习理论包括三方面的观点,即经典条件反射观点(代表人:弗鲁姆)、操作条件反射观点(代表人:英斯科)、社会学习的观点。5、沟通

39、对态度理论及应用沟通对态度改变的影响程度,受到沟通者、沟通过程和沟通对象三方面影响。第六章需要、动机与激励第一节需要、动机与激励的一般概述一、需要(一)需要的定义与产生过程1、需要:是人缺乏某种必需的东西(物质或精神的)时,在内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具有紧张感的主观状态。2、需要的产生过程人的需要有一个产生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人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二)需要的种类1、天然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按需要的起源划分)2、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按需要的对象不同划分)3、合理需要与不合理需要(按需要的内容及满足条件划分)二、动机(一)动机的定义与表现形式1、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

40、力和主观原因,是个体活动的引发和维持的心理状态。2、动机的表现形式:从动机再现的程度差异看,可表现为兴趣、意图、愿望、信念和理想等各种形式。从动机表现的信度差异看,可分为真实动机与伪装动机。(二)动机是制约个体活动效率的重要因素1、个体活动效率的主观制约因素(取决于能力与动机两个因素)。2、动机因素比能力因此要重要。三、激励1、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的过程。2、激励理论的分类。内容型激励理论(从人的需要出发)属于这一理论的主要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从需要未满足这一过程出发)。属于这一理论的主要有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洛

41、克的目标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状态型激励理论(从行为后果状态出发)。属于这一理论的主要有公平理论和挫折理论。第二节内容型激励理论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1、五种需要层次的划分和内容: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社交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需要2、需要层次论为人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3、需要层次论对五种基本需要的高、低两级区分的(二)对需要层次论的评价 P1321、主要的理论贡献(1)对人类基本需要的层次等级结构的揭示(2)对人类基本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过程的揭示(3)对人类基本需要中优势需要及其转移性规律的揭示2、局限性缺乏定量分析,在可信性和说服力

42、上尚有缺欠。马斯洛对“自我实现需要的明确出现” 之前提的确立,其根据过于武断。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保健因素理论(一)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1、双因素的划分与各自构成满意因素与不满意因素的划分满意因素这类因素包括五项:成就、赞赏、工作本身、责任、进步不满意因素这类因素包括五项:良好的公司政策与管理方式、良好的上级监督、工资、人际关系、工作条件2、双因素的理论分析 P135双因素的性质:满意因素主要与工作任务本身相关;不满意因素则与工作环境条件相关。双因素的作用:满意因素可激发人们在工作中努力进取,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所以称之为“激励因素”。不满因素可以预防出现不满或消除职工的不满意感

43、,所以被称为“保健因素” 。双因素的需要结构:激励因素内涵是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保健因素内涵是个人避免不满意的需要。双因素的非对应关系:导致工作满意感的因素与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素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对应关系。(二)对双因素论的评价 P1361、双因素论导致了工作设计的变革(1)工作丰富化(2)工作扩大化(3)弹性工时 2、双因素论的不足三、成就需要理论1、麦克利兰三种观点的基本思想 P1371、成就需要 2、社会交往需要 3、权力需要。2、成就需要:指渴求和重视成就,积极设定挑战性目标的心理需求。3、社会交往需要:也称合群需要,指人们寻求情谊和相互沟通的心理需求。此类人行为特征:常与人谈话

44、、写信和打电话更愿以私人情谊选择交往对象,而不以工作关系作为选择标准。愿意附和或迎合他人,自己需要同时也人以同情和安慰喜欢从事协作性强的工作。4、权力需要:指欲指挥和控制他人,希望掌握权力的心理需求。此类人行为特征:想方设法参与组织决策和制定行动方案关注自己和他人官职、地位的变动。炫耀标志较高地位的物体主动搜集和掌握能影响、控制他人的信息。5、对成就需要理论的评价 P138A、成就需要理论对需要层次论的超越。(1)成就需要理论更有效的分析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类型需要对行为方式的影响。(2)从需要性质的不同提示其对人的不同激励方向。(3)从后天形成的社会性基础上,揭示了教育对于需要培养的重要性与可行

45、性。B、对成就需要理论的质疑。第三节过程型激励理论一、期望理论(一)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1、心理学家维克托。弗鲁姆于 1964 年提出了期望理论公式表示:激励程度=期望值 效价激励程度:指激发一个人工作积极性的强度,即工作积极性的高低与持续程度期望值:指人们对某一行为导致的预期目标或结果之可能性大小的判断效价:指所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2、应用期望模式时应处理好的三种关系 P140A、努力与成绩的关系 B、成绩与奖励的关系 C、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二)对期望理论的评价 P1411、期望理论的贡献(1)推进了对组织中个人行为和动机作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2)期望理论为人类行为的描述提

46、供了新的有力工具2、期望理论的局限:它的局限主要在于其模式的太过理想化二、目标理论目标理论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由美国马里兰大学心理学教授洛克提出。目标理论的基本观点1、目标与激励的关系目标是指行为的目的或行为的指向物,是与一定的需要相联系的客观对象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目标对于行为人来说,也可看做是外部刺激。与人的一定需要相联系的目标是引起行为的最直接动机,因而对人具有激励作用。如果目标的设置较为合适,会使人产生想实现该目标的成就需要,这样对人所产生的激励作用更强。2、目标合适度的三个标准: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易性目标的可接受性3、设置合适目标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P143目标具体性与难易性

47、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目标难易性与能力的关系目标可按受性对工作绩效的影响4、目标理论的评价目标理论对目标与激励关系的新研究,有利于管理者重视目标具有的动机作用,重视目标管理。目标理论关于设置合适目标的研究,为管理者提供了直接有效的激励方法和技术。目标理论为目标管理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心理学上的理论依据。5、局限性:目标设置上未考虑公平性的问题。目标设置在应用领域上受限制。三、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理论1、强化:指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及其对该行为是否重复的影响程度2、强化的类型:积极强化(也称正强化)消极强化(也称负强化)惩罚消退(也称衰退)3、强化的程序连续强化(指对每次良好的行为均给予强化,其中没有

48、间断)间断强化(1)按强化比例是否变化可将间断强化分为固定比例强化与可变比率强化。(2)按时间间隔是否固定可将间断强化分为固定间隔强化与可变间隔强化。4、强化的基本原则: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以奖为主、以罚为辅及时强化奖人所需。第四节状态型激励理论一、公平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 1967 年提出公平理论公平理论侧重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公平性对产积极性的影响,以及对职工的工作态度的影响。公平理论体现了社会要求利益分配合理化的倾向。(一)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1、报酬分配与不公平感的产生公平理论认为,职工的工作动机主要受工资报酬的影响,包括绝对报酬(自己实际收入的数量)与相对报酬(自己实际收入与他人的实际收

49、入的数量)的两种影响。2、个人消除或减轻不公平感的方式 P148通过自我解释达到自我安慰改变比较对象或另选比较方式采取行动改变他人的收支状况。采取行动改变自己的收支状况放弃工作,重寻新的分配关系。(二)公平理论的实践意义公平理论的实际应用,符合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分配原则,具有普遍适用的积极意义,在实践中应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1、在不公平感产生的原因上,应处理好公平分配与正确判断的关系。2、在解决不公平感的方式上,应处理好制度改革与观念转变的关系。3、在利益分配的比较方式上,应处理好比较范围和比较标准的关系。二、挫折理论(一)挫折的概述1、挫折:是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2、挫折从可能转变为现实有三个必备条件。A、个人所追求的目标是重要的,其行为动机是强烈的。B、个人认为目标原本是可能达成的。C、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个人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3、挫折产生的原因A、外部原因(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B、内部原因(个体生理原因与个体心理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