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敬业与乐业,Liangjing zhouqiong,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的李素丽,五星级的擦鞋店,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梁启超,敬业与乐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经典格言,人各有志 下面职业中你会选择?,为什么?,官员,演员,医 生,教师,军人,律师,修鞋匠,清洁工,你心目中的理想职业是什么?,如果你没能如愿以偿, 从事了自己并不喜欢的职业, 你会怎样做?,我们究竟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职业?,梁启超,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其师康有为共同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
2、,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主要著作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屈原研究等均收入饮冰室合集(148卷,1000余万字)。,梁启超其人,梁启超故居,背景资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知识链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该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
3、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训练,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有优良的传统和校风。,教学目标,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 3、初步学习论说文的要素、特点。 4、演讲和口语特色的体会。,旁骛 佝偻 承蜩 亵渎 骈进 强聒,(qing gu),(tio ),( pin ),(gu lu ),( xi d),( w ),掌握字词,亵渎:骈进: 断章取义: 安居乐业: 心无旁骛: 强聒不舍:,不顾全篇内容,只是根据自己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话。,使人民安定生活,快乐劳作。,心中没有正业以外的任何追求。,硬要啰唆个不停。聒,喧扰。,轻慢,不尊重。,并进,一起前进。,词语解释,整体
4、感知,划出文中你赞同的观点和对你大有启发的语句。,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请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则。 2、在敬业乐业之前,有业是十分有必要的,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3、第一要敬业。 4、朱子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5、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6、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7、第二要乐业。 8、会从劳苦中找快乐。 9、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0、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5、,(什么是敬),(为什么敬),(怎么敬),注意最明确表达作者思想的句子。,浓缩文章内容:,1、2、3、4、,我确信吧(认为)“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则。,第一要敬业,因为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第二要乐业,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总之,我深信 “责任心”和“趣味”,是人类合理的生活。,方法: 妙找中心句巧加关联词浓缩全文意脉清见层次,敬业与乐业,(1),(28),(9),揭示全文论述的中心敬业与乐业,论述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总,分,总,无业的害处和有业的必要(2-5),铺垫,对现有职业应取何种态
6、度(6-8),要敬业的原因和怎样敬业(6、7),要乐业的原因和怎样乐业(8),有业,敬业,乐业,中心思想:,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议论文常识简介:,三要素,论 点,论 据,论 证,结 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本论),(引论),(结论),议论文常识:三要素,论 点:,论 据:,论 证:,论证方法:,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是支撑
7、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依据。,议论文论据的两种形式:摆事实 讲道理,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立论:直接提出并阐明论点的论证方式叫立论。 驳论: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的议论方式叫驳论。,事实论证(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明确文体,循本感知,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3、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来阐明这些问题的?,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敬业乐业” 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2、围绕这个观点,作者先后谈论了哪些问题?,有业之必要(2-5),论述要敬业。(6、7),论
8、述要乐业。(8),作者先后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3、为证明中心论点,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举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论证)的方法。,作者在论述“有业”的必要性时,列举了几条原因?,第一: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不必仰人鼻息。,第二:使自己身心有所安顿,不至于无聊烦闷。,第三:使自己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健康养生。,第四: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意志、品格和才能的锻炼。,第五:事业上的成功会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给人精神上的满足。,第六:有创造性的成就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摆事实,讲道理,(既举事例, 又讲
9、道理),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分析: 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理道讲,实事摆,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敬业,什么是“敬业”?,主一无适便是敬。 朱熹,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庄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孔子,作者是怎样论述“敬业”的必要性的?,1、什么叫敬业?,2、为什么要敬业?,3、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朱子的话做理论论据,列举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作事例论据,引用庄子、曾文正、孔子和法国
10、学者的论述做理论论据,明确:,、解释“敬业”的意义: “主无一适便是敬”。朱熹,道理论证 (引用名人名言论证),分析论述敬业的原因: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论述敬业的途径。,作者认为敬业“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结合来论述。,练习:作者在论述“敬业”的必要性时,逐层提出了哪些问题?运用怎样的议论方法?,1、什么叫敬业?,2、为什么要敬业?,3、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引用 做 论据,列举 作 论据,引用 做 论据,理论,理论,事实,朱子的话,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庄子、曾文正、孔子和法国学者的论述,小结: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
11、: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至志、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什么是“乐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一: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二
12、:在奋斗中感受快乐。 三:在竞争中体味快乐。 四:在投入中享受快乐。,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四点原因)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四点吗?,作者是怎样论述“乐业”的?,明确:,1、“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乐,2、“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热情的乘务员,快乐的邮递员,文章结构,敬业与乐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28),(9),揭示全文论述的中心敬业与乐业,论述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总,分,总,1、 文章最后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 “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敬业、乐业。 或:有业、敬业、乐业。,
13、总结课文,中心: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 1 全篇讲演词短句多,长句少,便于表达。2 口语多,明白如话,一听就懂。 3 引用古代文句时,如果文字较深,就加 以解释,化深为浅。(3段中) 4 多用设问、反问,引用名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的警句。,语言特色:,演讲词基本知识,演讲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要求:,1、认清对象,确立主旨,2、思路清晰,节奏明快,3、感情充沛,说理充分
14、,理清文章思路,也就了解了作者演讲时思维的清晰性与严密性.,那么演讲词和一般议论文的有什么不同之处?,1.因为是演讲,有很多听众,所以文章中有很多话是针对现场听众说的,注意和听众的交流,才能起到效果,2.口语化的句子,如同平时说话一听就懂.,2、本文用了许多经典名句,请把它们汇集在一起,再化为“身内之物”。,敬业乐群。 礼记 安其居,乐其业。 老子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孔子)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孔子) 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百丈禅师) .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梁启超)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庄子 .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曾国藩)
15、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 10.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孔子),作用:,使文章精练、典雅; 增强说服力,因为经典名句是世人公认的真理。,当然文中还有值得寻味的句子,小组合作,探讨交流.,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问题探究:,怎样理解“业”的含义?,作者说:“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因此,文中的“业”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文章结尾作者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首先应该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做一件有价值
16、的事情);其次对所做的事情要心生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的忠实地把它做好;再次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要满腹牢骚,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评析质疑 辩证人生,课文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 但也有人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你赞同哪一个说法?为什么?,参考答案:课文中,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不分高下,是劝告那些“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人,要脚踏实地、勤恳敬业,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进而体会职业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从现实的个人生活幸福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安身立
17、命(儒家)、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平和(佛家)。而拿破仑的名言,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挑战。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职业分工的确有“尊卑”之别,任劳任怨地“敬业”未必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与获得尊重;这时候,还要让职业卑贱者“敬业乐业”,不仅不太可能,而且有维护既有等级秩序之嫌。,立场不同,建议不同。,拿破仑的话也有问题:在一支部队里,元帅只能有一个,士兵却需要千千万,如果每一个士兵都不安心做士兵,都怀揣着元帅梦,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也大可怀疑。毕竟,社会所提供的“元帅”职位是少之又少的,如果大多数“士兵”想当“元帅”又当不成,人生岂不尽是一场失败?可见,两种说法适用的语境有所不同,反映的人生观也有区别。如果说,梁启超教导人们要安于本职、不可好高骛远,体现了隐忍而自敛的中国人生哲学,那么,拿破仑鼓励士兵要争当元帅,则是典型的西方个人本位的进取型、外向型人生观。,你“敬业”了吗?,读完此文,你有何收获?在“敬业与乐业”方面,有什么新的认识?,看重学业,,乐于学业,,就会迎来丰收的季节!,本课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