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复习,1、原子组成表示式:,A质量数;Z质子数; 中子数=AZ,2、重要关系式:,、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元素的最高正价8|负价|,、电子层数元素周期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原子),、质量数 质子数 + 中子数,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每一层所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为:2n2,核外电子层从内向外依次用:K、L、M、N表示,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若最外层为K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2,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18,4、粒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三句话),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则越大( 如: ClCl , Na Na+ ),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多,半
2、径则越小 ( 如: 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半径渐小 ),电子层数越多,半径则越大 ( 如 : 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半径渐大 ),例1(99)“铱星”计划中的铱的一种同位素是19177Ir其核内中子数是( ) A. 77 B. 114 C. 191 D. 268 例2(99)已知铱有两种同位素191Ir和193Ir,而铱的平均原子量为192.22,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 ) A.39:61 B. 61:39 C.1:1 D.39:11,例3(00)136C 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136C表示的碳原子( ) A.核外有13个电子,其中6个能参与成键 B.核内有6个质
3、子,核外有7个电子 C.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质子 D.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中子,巩固训练,例4.(00)1999年新发现114号元素的同位素,其中子数为184,该同位素的质量数是( ) A.70 B.114 C.228 D.298 例5(93s)核内中子数为N的R2+离子,质量数为A,则n 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mol)( ) A.n(A-N+8)/(A+16) B.n(A-N+10)/(A+16) C.(A-N+2) D.n(A-N+6)/A 例6(95)178O和168O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比较 ( ) A. 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
4、确定 例7(99s)12553I可治疗肿瘤,其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72 B.19 C.53 D.125,例8(96)M电子层与L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的比较 A. 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确定,例9(97)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 A.K+和Na+ B.CO2和NO2 C.CO和CO2 D.N2和CO,例10(96s)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B.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D.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例11(98s)钛的同位素4622Ti 、 4722Ti 、 4822Ti 、
5、4922Ti 、 5022Ti中,中子数不可能为( ) A. 30 B. 28 C.26 D.24,例12(93s)A元素的阴离子、B元素的阴离子和C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A的原子序数大于B的原子序数。则A B C三种离子半径大小的顺序是 ( ) A. ABC B. BAC C. CAB D. CBA,例13(99s)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半径比最小的是 A. NaF B. MgI2 C.BaI2 D.KBr,例14(99)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A. BeCl2 B. PCl3 C. PCl5 D. N2 例15(98)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
6、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A.光气(COCl2) B.六氟化硫 C.二氟化氙 D.三氟化硼 例16(93)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能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A.CO2 B.PCl3 C.CCl4 D.NO2,5、“一图四式”表示法:,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核电荷数和电子的排布画出的示意图。,结构简式:要求能准确表示出官能团的式子。(如:C2H5OH 、C17H15COOH),结构式:用一根短线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的式子。 (如: OO , NN),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或“”来表示元素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分子式(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试写出下列物质电子式:O2 ,N2 ,
7、H2O , HCl , CO2, Na2O , NaOH ,Na2O2 ,H2O2 ,NH3 ,NH4Cl ,,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没有电子得失,不标电荷数,不加括号,有电子得失,标出电荷数,阴离子加括号,注意,6、“四同”概念的区别:,元素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的物质的互称。(如:甲烷 和 乙烷),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如:正丁烷 和 异丁烷),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的单质。(如:O2和O3),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如:H 、D 、T),基本组成(
8、行、列、周期、族) 上下,左右相邻元素序数的关系;性质的递变规律;记120号元素;主族元素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6、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几个递变规律:,逐渐减弱,逐渐增强,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逐渐减弱,单质还原性,逐渐增大,逐渐减小,原子半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增多,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增多,原子结构,(2)同主族从上到下,(1)同周期从左到右,熔沸点的递变规律:,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碱金属)逐渐降低,非金属(卤族、氧族、氮族)逐渐升高,例1(97)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 A.提出原子学说 B.
9、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例2(98)X、Y、Z为短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4、6,则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的是 ( ) A. XYZ B. X2YZ C. X2YZ2 D. X2YZ3,巩固训练,( B可为 HCHO ; C可为 HCOOH; D可为 Na2CO3),例3(98)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 A. XY B. XY2 C. XY3 D. X2Y3,B.C,X可能是 Li (2 1) ; Si (2 8 4) Y可能是 H和Li
10、,B,A,A,例4(98s)IIA族元素R的单质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12g,加足量水经完全反应后蒸干,得固体16g,试推测该元素可能为 A. Mg B. Ca C. Sr D. Ba,例5(97s)短周期元素M和N的离子M2+和N2-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2+的离子半径比N2-的小 B.M的原子序数比N小 C.M和N原子的电子层数相等 D.M和N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A. M在N的下一周期 例6(97)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c=m-n B.a-b=n-m C.c-
11、d=m+n D.b-d=n+m D 例7(97)铍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 B.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 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A.C,例8(99)关于IA和IIA族元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同一周期中,IA单质的熔点比IIA族的高 B.浓度都是0.01mol/L时,KOH溶液的PH值比Ba(OH)2的小 C.氧化钠的熔点比氧化镁的高 D.加热时,碳酸钠比碳酸镁易分解 B. 例 9(9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 B.希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 C.分子间作用力
12、越弱分子晶体的熔点越低 D.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去电子 B.C,例10(01)周期表中16号元素和4号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4倍的是( ) A、电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次外层电子数,7、键型的判断规律: 离子键形成于活泼金属与非金属离子间 ;(如:NaCl) 极性共价键 不同种非金属原子间 ; (如:HCl) 非极性共价键同种非金属原子间 ; (如:ClCl),8、共价键的三个参数的意义:,键能键能越大,键就越牢固,含该键的分子则越稳定 键长键长越短,键就越强,越牢固 键角可反映分子的空间构型,判断分子的极性,9、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关系:,、只
13、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属于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也可能含有极性键(分子构型高度对称),例:CO2、CS2、CH4、CCl4 ,,11、晶体类型的判断规律: 原子晶体 记: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 、碳化硅 四种; 离子晶体 含有金属离子(或NH4+)的晶体 ; 分子晶体 除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外的所有晶体 。 金属晶体金属单质,12、晶体熔沸点高低判断规律: 不同晶体间比较 : 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同种晶体间比较 :原子晶体:晶体中原子间共价键的键长越短,则熔沸点越高 (如:石墨金刚石 晶体硅)分子晶体:式量越大,则其熔沸点就越高,10、几种晶体结构、性质比较:,很低,很高
14、,较高,熔沸点,范德华力,共价键,离子键,微粒间作用,分子,原子,阴、阳离子,晶体质点,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晶体类型,13、分子晶体与离子晶体的简单区别方法:,分子晶体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 离子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14、键型与化合物型的关系:,离子化合物 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 不含离子键的化合物,15、晶胞中,各微粒所点比例的计算方法:,项点1/8 ; 棱上1/4 面上1/2 ; 心上1,例1(92s)下列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作用最强的是 A. Na B. Mg C. Al D.Si 例2(92s)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B
15、.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C.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D.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A. B(He) 例3(93s)下列性质中可证明某化合物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例4(96)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例5(92)下列分子中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 H2O B. Cl2 C. NH3 D.CCl4 例6(93s)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4和NO2都是共价化合物 B.CCl4和NH
16、3都是以极性键结合的极性分子 C.在CaO和SiO2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 D.甲烷是对称平面结构,所以是非极性分子 例7(93)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SO2和SiO2 B.CO2和H2O C.NaCl和HCl D.CCl4和KCl,例8(96s)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CO2、H2S B.C2H4、CH4 C. Cl2、C2H2 D.NH3 、HCl,例9(96s)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例10(00)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食盐和蔗糖熔化 B.钠和硫熔化 C.碘和干冰升华 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 例11(99)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例12(01)碘跟氧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称为碘酸碘,在该化合物中,碘元素呈+3和+5两种价态,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I2O3 B、I2O4 C、I4O7 D、I4O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