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八则,“先哲智慧”单元导读,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在中华文学、文化,乃至文明史上都留下了璀璨的篇章。倘若我们能窥见他们面容的一鳞半爪,也会使我们的心灵得到一生的滋养;我们能记住他们睿智思考的点滴,也会使我们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在他们身后,还有诸多大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食粮。这都是我们子孙不竭的财富。,本单元按照时间的顺序选择了在中华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影响的人物语录和篇章: 一组是论语、孟子; 一组是吕氏春秋、晏子春秋、说苑。 前者主要是说理性的语段, 后者主要是寓言故事。 在这些理性的思考与感性的故事中,我们都能摸到先哲的衣角。,八则 学习目标,1. 了解课文中排比、比喻等手法及其运
2、用; 2. 理解八则语录的内涵和现实意义。,文学知识,论语“论”读音为( )是记录 的言行的书,是一部 体散文。由 收集编纂而成。(“论”,是论撰;“语”,是言语。) 论语与( )( )( )统称为“四书”,ln,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孔子及其弟子,语录,孟子,大学,中庸,作者简介,孔子,名( ),字( ),( )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 )。他是( )学派的创始人。,丘,仲尼,春秋时代,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释词、释句,第1则 时( 按时)名作状 习(实习,温习) 亦(也 ) 说 (通“悦”,喜悦,高兴) 通假字 朋(志同道合的人) 知( 了解 ) 而(却 ) 愠(怨恨
3、,生气 ) 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学习了就按时实习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令人喜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使人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并不怨恨,不也是道德高尚的人吗?,方法 情趣 态度胸怀 阐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第2则 知(知道、理解) 是(这) 知(通“智”,聪明)通假字 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聪明。 阐述学习的态度,为人的道德,第3则、 知(了解、懂得) 好(爱好) 乐(以为快乐 )意动 了解知识的人,不如爱好知识的人,爱好知识的人,不如以学习知识为快乐的人。 阐述了学习由浅入深的境界,第4则、 三(几个。是概数,不是确数 ) 师(学习的榜样 ) 焉(用于句尾,表
4、示陈述或肯定 ) 其(他们) 善者(优点) 改(改正)几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阐述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第5则、 温(温习) 故 ( 已学习掌握的知识 ) 新 (新体会.新发现 ) 可(可以 ) 以(凭借) 为(成为) 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的体会和发现,这样就可以凭此成为老师了。 阐述了成为老师的条件,间接点明学习的方法,第6则 岁( 一年 ) 之(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凋(凋谢) 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阐述了为学为人的道理。喻为学不怕艰难,为人不惧逆境。,第7则、 无(通“毋”, 不要、别)通
5、假字 欲速,(想要快) 见(贪图)不要图快,不要贪图小利。想要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阐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8、 尝(曾经 ) 终日(整天) 寝(睡 ) 以(以:连词,表示目的。来,以便。 ) 益(好处 ) 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用这些时间)来思考,也没什么益处,(与其这样不如去学习更好 阐述了学习中“思”与“学”的关系,找同义名句,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董遇) 2、好问则裕(喜欢提出疑问的人,知识就丰富)(尚书) 3、只有正视自己的无知,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乌申斯基)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2.怎样认识“知之”、“好之”、“乐之”的先后顺序?“知”属于认知领域,“好”属于情感领域;“乐”属于审美范畴;学习的境界在不断提升。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思是什么?与它有同样哲理的俗语还有哪些? 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烈火见真金; 路遥知马力;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读课文找成语,本文主要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其中有些词语已经演变为成语, 如: 1、择善而从 2、温故知新 3、欲速则不达 4、废寝忘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