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三章 安全评价理论基础.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720497 上传时间:2019-08-2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安全评价理论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三章 安全评价理论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三章 安全评价理论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三章 安全评价理论基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三章 安全评价理论基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 安全评价理论基础,3.1 安全评价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3.2 安全评价概述 3.3 安全评价的目的、意义 3.4 安全评价的依据 3.5 安全评价的内容和种类 3.6 安全评价的原理和原则 3.7 安全评价程序 3.8 安全评价规范,3.1 安全评价的产生、发展及现状,国外安全评价概述: 安全评价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系统的安全评价理论和方法产生于保险业。它作为安全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20世纪30年代:保险业风险评价 20世纪60年代:军事工业安全系统工程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重要工程项目安全评价 国内安全评价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期:安全系统

2、工程安全评价方法应用 1991年: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 2002年6月29日:生产经营单位的建设项目的“三同时”政策目前:国外现有的安全评价方法主要适用于评价危险装置或单位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国内研究开发的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冶金工厂危险程度分级等方法,主要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评价。,3.2 安全评价概述,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 安全评价:又称风险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

3、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安全评价的定义中,包含有三层意思: 第一,对系统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这是安全评价的基础, 包括有安全测定、安全检查和安全分析; 第二,通过与评价标准的比较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或程度的评价; 第三, 提出改进措施,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达到安全评价的最终目的。,3.3 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安全评价目的: 1)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 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 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3.3 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可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

4、员伤亡。 安全评价的意义: 1)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2)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 3)有助于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 4)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5)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提高经济效益。,3.4 安全评价的依据,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2、标准:3、风险判别指标:,3.5 安全评价的内容和种类,安全评价的内容: 1、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识别危险来源 2、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确定和衡量来自危险源的危险性、危险程度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性是否可以被接受。,3.5 安全评价的内容和种类,安全评价的种

5、类 安全预评价: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预评价特点: 1、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研究事故为什么发生、怎样发生,如何预防其发生。 2、核心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即针对特定的系统、对发生事故、危害的可能性及其危险、危害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 3、用有关标准对系统进行衡量、分析,说明系统的安全性; 4、最终目的是确定采取哪些优化的技术、管理措施,使各子系统及建设项目整体达到安全标准的要求。,在项目建设前进行 是建设项目报批的文件之一,同时也是项目最终设计的重要依据文件之一

6、。(具体地说,安全预评价报告主要提供给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业主、政府管理部门。在设计阶段,必须落实安全预评价所提出的各项措施,切实做到建设项目在设计中的“三同时”),3.5 安全评价的内容和种类,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前、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的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的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安全验收评价是为安全验收进行的技术准备。在安全验收评价中要查看安全预评价提出的安全措施在设计中是否得到落实、初步设计中的各项安全设施是否在项目建设中得到落实,还要查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理记

7、录,安全设施调试、运行和检测情况,以及隐蔽工程等的安全设施落实情况。最终形成的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将作为建设单位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申请建设项目安全验收审批的依据。,3.5 安全评价的内容和种类,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系统、工程(某一生产经营单位的总体或局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的评价。通过安全现状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内容: 1、全面收集评价所需的信息资料,采用合适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进行危险因素的识别,给出量化的安全状况参数值; 2、对于可能造成的重大后果的事故隐患,采用相应的评价数学模型,进行事故模拟,预测极端情况下的影响范

8、围,分析事故的最大损失,以及发生事故的概率; 3、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分别提出治理措施,并按危险程度的大小及整改的优先度进行排序; 4、提出整改措施与建议。,3.5 安全评价的内容和种类,专项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如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的安全评价,目的是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专项安全评价通常是根据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的,是对专项安全问题进行的专题安全分析评价,如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评价、非煤矿山专项安全评价等。 如果生产经营单位是生产或储存、销售剧毒化学品的企业,专项安全评

9、价所形成的专项安全评价报告则是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其获得或保持生产经营营业执照所要求的文件之一。,3.6 安全评价的原理和原则,将安全评价的思维方式和依据的理论统称为安全评价原理。 一、相关性原理 1、系统的基本特征: 2、因果关系: 事故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危险因素)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表现为依存关系和因果关系。危险因素是原因,事故是结果,事故的发生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分析各因素的特征、变化规律、影响事故发生和事故后果的程度,以及从原因到结果的途径,揭示其内在联系和相关程度,才能在评价中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采取恰当的对策措施。事故的因果关系是:事故的发生是有原因的,而且往往不是由单

10、一的原因因素造成的,而是由若干个原因因素耦合在一其导致的,3.6 安全评价的原理和原则,二、类推原理类推原理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常用来作为推出一种新知识的方法。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从一个已知对象具有某个属性来推出另一个对象具有此种属性的推理过程。例如:若A、B表示两个不同对象,A有属性P1、P2,Pm、Pn,B有属性P1、P2,Pm,则推理可知对象B也有属性Pn(nm)常用的类推方法: 1、平衡推算法:根据相互依存的平衡关系推算所缺的有关指标 如: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1:4可以从直接经济损失推算间接经济损失和事故总经济损失 2、代替推

11、算法:利用具有密切联系(或相识)的有关资料、数据来代替所缺资料、数据。 如:对新建装置的安全预评价,可使用与其类似的已有装置资料、数据对其进行评价。,3、因果推算法:根据指标之间的联系,从已知因素的数据推算有关未知指标数据的方法。 如:根据已知事故概率P和事故损失严重程度S,可以求出风险率R 4、抽样推算法:根据抽样或典型调查资料推算系统总体特征的方法。 5、比例推算法:根据社会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用某一时期、地区、部门或单位的实际比例,推算另一类似时期、地区、部门或单位有关指标的方法。 如:国内各行业安全指标的确定,都是根据前几年的年度事故平均数值来确定的。 6、概率推算法:根据有限的实际统

12、计资料,采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求出随机事件出现各种状态的概率。 如: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核电站风险报告安全评价,3.6 安全评价的原理和原则,三、惯性原理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从过去到现在以及延伸至将来,都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称为惯性。 利用惯性可以研究事物或评价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利用惯性原理进行评价时应注意两点: 1、惯性的大小: 2、惯性的趋势:,3.6 安全评价的原理和原则,四、量变到质变原理任何一个事物在变化过程中都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同样,在一个系统中,许多有关安全的因素也都一一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安全评价时,考虑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采用的评

13、价方法进行等级划分等,均需要应用量变到质变的原理。如:道化学法里划分的危险等级:“最轻”级,“较轻”级,“中等”级,“很大”级,“非常大”级。在评价结论中,“中等”及其以下的级别是“可以接受的”,而“很大”级、“非常大”级则是“不能接受的”,3.6 安全评价的原理和原则,安全评价原则: 1、科学性: 2、公正性: 3、合法性: 4、针对性:安全评价的限制因素: 1、评价方法: 2)评价人员的素质和经验:,3.7 安全评价程序,3.8 安全评价规范,为了规范安全评价行为、确保安全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严肃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发布了安全评价通则、各类安全评价的导则及主要行业部门的安全评价导则。通则和导则为安全评价活动规定了基本原则、目的。程序和方法,是安全评价工作所必须遵循的指南。 安全评价规范体系:安全评价通则、各类安全评价导则及行业评价导则、各类安全评价实施细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