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omment A1: 并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小红鱼们听了小黑鱼的话,会怎么说,怎么做。Comment A2: 引导学生懂得只要团结起来,就能战胜困难的意思Comment A3: 本文也可作为绘本教材阅读,让学生在学习完课文后,有一定的团结精神。教学设计方案学校:闵行区实验小学(春城校区) 年级: 二年级 班级:3 人数:49学科:语文(新教材) 课题: 3 小黑鱼 教师: 叶佳琳 日期: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生字:“枪、漆、充、虹、冻、藻、统” ,会写“枪、充、虹、藻、统”5 个生字,理解“快乐、漆黑、凶猛”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朗读课文 12小节,了解小黑鱼逃脱大金枪鱼后的孤独与害怕
2、。并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小黑鱼为什么害怕,为什么孤独。3、4、制定依据:一、教材分析:1整体把握文本小黑鱼一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根据美国作者李欧李奥妮的早期图画书小黑鱼改编而成的。文章记叙了一条小黑鱼在经历恐惧、孤独和黑暗之后,开动脑筋,与小红鱼团结起来最终赶走大鱼的经历。本文语言简洁清晰,可读性强,也富于想像力。课文一开始就交代了这条小黑鱼和其他鱼不一般,它比其他兄弟姐妹都游得快,为后文埋下了伏笔。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开头部分是应该读出快乐的语气。在经历黑暗、孤独之后,小黑鱼没有退缩,在充满了奇妙生物的大海里渐渐坚强起来,与另一群小红鱼一同想办法征服大鱼。课文对大海里奇妙的景象进行了
3、描述,如:像彩虹果冻似的水母,走起路来像怪手似的大龙虾,这里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进行说话训练,不仅了解海洋知识,更通过说话练习学会怎么样的什么的句子练习,学会把句子说具体。而小黑鱼和小红鱼们在一起团结起来,共同想办法战胜大鱼更展现了看似弱小的生命所蕴涵的巨大能量,学生明白在困难中不能放弃自己,大家团结在一起,才能战胜困难。2融合相关内容( 1) 李 欧 李 奥 尼 ( 1910-1999)美国儿童文学作家、画家,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1999 年 10月过世,享年 89岁。尽管李奥尼开始创作绘本时已经 49岁,他却开创了一个绘本的新时代,他笔下的故事生动有趣又富含哲理,被誉为“二十世纪的伊索”
4、。 代 表 作 一 寸 虫 小 黑 鱼 田 鼠 阿 佛 亚 历 山大 和 发 条 老 鼠 分 别 于 1961年 、 1964年 、 1968年 及 1970年 荣 获 美 国 凯 迪 克 大 奖 。 其Comment A4: 这本绘本没有文字,只有图片,这样的绘本,留给学生更多的是自己的思考,每个人看了图片之后,会有不同的理解。Comment A5: “藻”和第一课的“满”可以放在一起比较,他们虽说长了比较像,但是却是两个不同结构的字。中 小 黑 鱼 是 他 早 期 的 图 画 书 , 这 本 书 的 主 题 类 似 于 团 结 就 是 力 量 , 以 及 李 奥 尼 所 说 的认 识 自
5、己 , 作 者 以 一 种 非 常 神 奇 的 美 术 手 法 将 它 表 现 得 妙 趣 横 生 。( 2) 小 黑 鱼 绘 本 插 图 介 绍作 者 在 整 整 两 页 大 16开 的 纸 上 什 么 多 余 的 信 息 都 没 有 , 只 有 灰 色 的 背 景 , 淡 淡 的 肌 理 ,在 纸 上 荡 漾 开 去 。 象 征 着 大 海 的 浩 瀚 、 巨 大 无 边 和 可 怕 。 小 黑 鱼 位 于 纸 的 右 下 角 , 孤 独无 助 , 睁 着 圆 圆 的 大 眼 睛 , 张 着 嘴 巴 , 一 副 受 惊 的 表 情 。 翻 过 一 页 , 他 遇 到 了 瑰 丽 的 水 母
6、 ,再 翻 过 一 页 , 他 遇 到 了 巨 大 怪 异 的 龙 虾 , 再 翻 过 一 页 是 三 条 怪 鱼 , 再 翻 过 一 页 , 是 像 糖 果一 样 漂 亮 的 岩 石 上 长 着 森 林 似 的 的 海 草 。 最 后 小 黑 鱼 找 到 了 许 许 多 多 的 小 红 鱼 , 它 们 决 定密 密 地 游 在 一 起 , 变 成 一 条 大 家 从 来 都 没 有 见 过 的 大 鱼 ! 小 黑 鱼 就 是 大 鱼 的 眼 睛 。3捕捉文本重点: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的字词。本课 7个生字是要求掌握的,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识字的能力,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对较难写的或
7、者容易写错的字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如“充和统”可以用比较法结合起来学习,冻、藻、漆也可以用比较法进行学习。对于词语“漆黑、凶猛”的理解积累可以放在阅读教学中来进行。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关注的重点之二:本单元的重点是“读课文,展开想象” ,这篇课文又是一篇很富有想像力的文本,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能够做到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了,但在表达上仍存在很大不足。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应该善于合理地挖掘文本的空白处引导学生进行想像。如小红鱼们听了小黑鱼的话后,会怎么想,怎么做来展开想像。在交流的时候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有的可以是赞同的,有的可以表示反
8、对的,还有的表示无所畏惧但不论是怎样的想像一定要说明理由,还要注意说话的条理和完整性。这样的想像说话练习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又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二、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孩子已进入大量的识字阶段,特别是对于二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来讲,在识字量和识字方法方面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经过一个寒假的休息,孩子在识字的技巧方面稍有遗忘。因此,虽然是进入二下,但对于识字来说仍然是重中之重。本文中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后鼻音,如枪、充、虹、统等,在读音时可以进行读音识字归类,帮助识记。我们班级的同学已经开始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对阅读的兴趣非常浓厚。对于二年级来说,向阅读的转化也是非常的重要。相对而言,由于积累不
9、足,学生对于一些书面语和不常用词语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还是需要老师在有些词义的理解上如:漆黑、 奇妙等词语给予适时点拨。这篇课文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我就以第三节的学习为突破口,尝试培养孩子抓重点词句的意识。在Comment A6: 提醒学生说的时候说完整。Comment A7: 区别“抢”Comment s8: 藻( ) 拨( ) 冻( ) 骄( )澡( ) 拔( ) 练( ) 娇( )Comment A9: 这个字学习的时候,我没有用编字谜的方法,只是用了最常规的方法书空,目的为了让学生牢记。Comment A10: 注意结构。此基础上,尝试进行说话的练习,为把句子写具体打下扎实的基础。
10、在本单元的重点是“读课文,展开想象” ,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能够做到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了,但在表达上仍存在很大不足。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在关注学生想像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表达的完整和条理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热身活动 播放海洋里的各种生物 欣赏海洋生物通过欣赏海洋生物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板书:鱼。你知道哪些鱼?它们有什么特点? 2、随学生发言,板书:小黑鱼 小红鱼 金枪鱼?3、今天我们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小黑鱼、小红鱼和金枪鱼之间的故事,出示课题1 练习说。2学习生字:枪3齐读课题。从学生感
11、兴趣的动物入手,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思考:读完课文,你了解了什么?2、出示词语。学习生字:读一读枪、充、虹、冻、统(后鼻音) 、漆、藻(开火车拼读)(出示生字)比较:充统(编字谜)1按要求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读通顺。2(1)开火车读词语。(2)书空-漆、藻。(3)理解词义选一词说话。3自由交流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在学生自读时提出明确的要求,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二下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学字音,独立分析字形的能力,让学Comment A11: 圈出词语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朗读的时候有侧重的读,通过圈词更能读出大
12、金枪鱼的凶猛。Comment A12: 这个词语我们通过查字典的方式来理解。(3)理解词义:“漆黑” 、“统统”等词语的意思;3、你了解了什么?生有侧重的,有归类的学习字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三、品读课文 12小节,了解小黑鱼的孤独害怕1、 小黑鱼原本快乐的生活在大海里,它和小红鱼们一起玩耍,一起进行游泳比赛。出示第一小节2、 你知道了什么?3、 因为小黑鱼游得最快,所以它总得第一。可是快乐的日子有一天结束了4、出示句子:有一天,从波浪里冲出一条饥饿的大金枪鱼,一口就把所有的小红鱼都吞到了肚子里,只有小黑鱼逃掉了,(补全板书:大)5、 指导朗读6、小黑鱼一个人逃出来,又孤独,又害怕。出示句子
13、:它逃进漆黑的深水里,又孤独,又害怕。7指导朗读1、读句子(2-3 位)2、预设:小黑鱼生活的很快乐、小黑鱼游得最快。3、 自读课文第二小节。4、 圈出表示金枪鱼凶猛的词语。预设:大 冲出 一口 吞5、朗读句子,读出金枪鱼的凶猛。6、指名读句子。理解“漆黑”的意思(伸手不见五指)小黑鱼为什么孤独害怕?自由交流7、朗读句子,读出小黑鱼害通过朗读句子,理解关键词语,让学生体会大金枪鱼的凶猛,为后面体会小黑鱼的孤独和害怕的心情做铺垫。Comment A13: 这儿我预设过一个问题,如果课堂上有学生问起“是不是课文印错了,应该是怪兽”的时候,我该如何去解答?Comment A14: 在练习说话的过程中
14、,需要注意学生的表达,是否自信、大声。Comment A15: 句式训练:有的 有的还有的Comment A16: 这里的环节有些难度,有点像中高年级的复述,在说小黑鱼的办法时,我会出示填空来帮助学生说。怕的心情。四、学习课文第 3小节,感受海底生物的奇妙。1、 小黑鱼游啊游,它看到了(出示;水母、大龙虾、珊瑚、水草图片) ,2、 谁愿意来介绍一下。3、出示课文第 3小节4、出示句子:它看见了像彩虹果冻似的水母,看见了走起路来像怪手似的大龙虾。5、 说话练习:小黑鱼还会看到什么呢?1、 看图片,报名称2、 介绍水母、大龙虾、珊瑚珊瑚、水草3、 指名朗读。4、 理解为什么像彩虹果冻,为什么像怪手
15、似的5、练习说话,理解省略号的意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通过理解省略号的意思,让学生想像大海里怎样的奇妙景色。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如何把句子说具体的方法五、品读课文 47小节,感受小黑鱼的机智。1、 小黑鱼又看到和自己长得很像的小红鱼,小黑鱼和小红鱼之间又发生了什么?2、说话练习:小红鱼听了小黑鱼的话,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它们有的有的还有的3、小黑鱼想出了什么办法赶走了大鱼?4、为什么这样做能赶走大海里的大鱼呢?(板书:团结的力量大)5、引读第 7节1、 分角色朗读它们之间的对话。2、 展开想象和同桌说一说。3、 结合文中的话自己说。4、学生自由说5、师生合作读第 7小节让孩
16、子敞开心扉,展开合理想象交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完整性和条理性。六、总结全文,复习巩固。1、我们能从小黑鱼身上学到了什么?2、总结:我们要学习小黑鱼在困难中不放弃,大家团结在一起,就能战胜困难。1、交流五、布置作业。反思与重建这篇课文在之前的品社课上给学生看过这个绘本,由于这个绘本没有文字,所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心来理解,但课文作者的本意是想告诉大家团结就是力量。本课教学我以小黑鱼和一大群小红鱼的对话为主要训练目标,通过同桌读、男女生合作读等方式,让大家来体会小黑鱼所想的办法,从而来理解文章带给学生的含义。教案来源 自备附板书: 3、小黑鱼小红鱼大金枪鱼教学设计方案学校:闵行区实验小学(春城
17、校区)年级: 二年级 班级:二(3) 人数:49学科:语文(新教材) 课题: 3 小黑鱼 教师: 叶佳琳 日期:教学目标:1、复习本课生字:“枪、漆、充、虹、冻、藻、统” ,会写“枪、充、虹、藻、统”5 个生字,理解“统统、彩虹果冻似的”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朗读课文 37 小节,知道小黑鱼想出了什么办法赶走了大鱼。并能根据课文内容,Comment s17: 教学目标:1、复习本课生字:“枪、漆、充、虹、冻、藻、统” ,会写“枪、充、虹、藻、统”5 个生字,理解“统统、彩虹果冻似的”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朗读课文 37小节,知道小黑鱼想出了什么办法赶走了大鱼。并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小红
18、鱼们听了小黑鱼的话,会怎么说,怎么做。3、引导学生懂得只要团结起来,就能战胜困难的意思展开想象小红鱼们听了小黑鱼的话,会怎么说,怎么做。3、引导学生懂得只要团结起来,就能战胜困难的意思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出示图片,启发谈话3、 小黑鱼游啊游,它看到了(出示;水母、大龙虾、珊瑚、水草图片) ,4、 谁愿意来介绍一下。5、 看图片,报名称2、介绍水母、大龙虾、珊瑚珊瑚、水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二、学习课文第 3小节,感受海底生物的奇妙。1、出示课文第 3小节2、出示句子:它看见了像彩虹果冻似的水母,看见了走起路来像怪手似的大龙虾
19、。3、说话练习:小黑鱼还会看到什么呢?1、 指名朗读2、 理解为什么像彩虹果冻,为什么像怪手似的3、练习说话,理解省略号的意思。通过理解省略号的意思,让学生想像大海里怎样的奇妙景色。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如何把句子说具体的方法三、品读课文 47小节,感受小黑鱼的机智。2、 小黑鱼又看到和自己长得很像的小红鱼,小黑鱼和小红鱼之间又发生了什么?2、说话练习:小红鱼听了小黑鱼的话,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它们有的有的还有的3、小黑鱼想出了什么办法赶走了大鱼?4、 分角色朗读它们之间的对话。5、 展开想象和同桌说一说6、 结合文中的话自己说。4、为什么这样做能赶走大海里的大鱼呢?(板书:团结的力量大)5、引读
20、第 7 节4、学生自由说5、师生合作读第 7 小节让孩子敞开心扉,展开合理想象交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完整性和条理性。四、总结全文,复习巩固。1、我们能从小黑鱼身上学到了什么?2、总结:我们要学习小黑鱼在困难中不放弃,大家团结在一起,就能战胜困难。1、交流五、布置作业。反思与重建这篇课文中海底世界的一个个奇迹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 “水母像彩虹果冻” “龙虾走起路来像水下行走的机器” “像被一根看不见的线牵着” “林似的海草长在糖果般的礁石上” “鳗的尾巴有多长连他自己都搞不清” “葵象粉红色的棕榈树在风中起舞”不但画面生动有趣,作者的语言也充满了美感。我引导孩子们边看图边展开想象, “你觉得水
21、母怎么样?” “大龙虾像什么呢?”虽然用上了较为生动的语言激发孩子想象表达的欲望,但效果还是一般。并不是说孩子们的想象狭隘,而是他们有点说偏了,有的说大龙虾像毛毛虫,有的说大龙虾像蚂蚁,并不恰当。若我在引导的时候把问题提得再具体一些,比如“大龙虾走起路来的样子像什么呢?”在这个基础上让孩子们演一演大龙虾走路的样子,再来说一说,或许会好很多。他们肯定能够根据自己的动作想到机器,想到怪兽。由此可见,我们在设计提问的时候要尽量地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使得问题更贴近他们的思维层次。另外,在课堂上适当的让孩子们演一演不但能够活跃气氛,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更投入于故事!教案来源 自备附板书: 3、小黑鱼小红鱼大金枪鱼团结的力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