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狠抓电气工程学院”十一五”规划的落实, 为实现今年工作目标而努力 徐德鸿 2007年8月29日,提纲,上半年工作总结 学院十一五规划要点回顾 关于学院发展思考 新学期工作重点,一、上半年工作总结,本科教学,2007级我院按“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大类招生,在浙江省生源中最高分664分,最低分643分,平均分648.2分,在全校理工科按37个大类、专业招生中平均分排名第9位。(进口指标) 在2006级学生中选拔学生50名组建“爱迪生实验班”,进行重点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三个本科专业例入校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为申报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做准备。 姚缨英教
2、授负责的电路原理实验课程获2007年省级精品课程。 2006年我院16本教材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进行本科教学评估所需要的大量支撑材料整理准备. 2007上半年我院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在校学生共639人。毕业学生共172人,毕业率99%,授予学位共69人,学位授予率40%。 山特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在我院设立“山特”奖学金,使我院的院设奖学金数目增加到17个。,研究生培养,为强化博士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造就拔尖高层次创新人才,学院制定了电气工程学院“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办法。为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评审质量,保证硕士学位授予质量,制定了“电气学院硕士学位论文隐名评审具体实施细则”。
3、我院何湘宁教授的博士生陈阿莲的博士学位论文荣获2007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研究生科研成果情况为:EI 160篇;SCI 22篇;国际会议境外宣读:35篇;发明专利:3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部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 电机与电器学科申报增补国家重点学科;我院电气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一级学科综合水平评估于2007年3月揭晓。我院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排名第4。(喜忧参半) 2007年学院申报聘请外国专家项目11项。海外知名专家来访34人次;上半年我院教师短期出国交流21人次;硕博研究生出国参加国
4、际会议或联合培养27人;2006年上半年本科生合计12人被选拔出国参加短期校际交流 2007年5月,台湾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向我校捐资500万,建立浙江大学华硕智能系统联合实验室等。,学科建设,截止2007年7月15日,我院共有教职工175人,其中教授44人(博导35名);副教授(副研究员)59人;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14人;讲师(助研)25人,教学科研岗位人数122人(具有博士学位83人)。在站博士后共31人。1-7月引进人才7人(其中2人为海外人员,2人为博士后出站人员,3人为师资博士后)推荐电机与电器学科林瑞光教授申报“第四届浙江省功勋教师”,已公示。甘德强教授申报2007年度长江特
5、聘教授,现已通过学校评审,报送教育部。推荐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6人。,队伍建设,组织申报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项、863专题项目17项、博士点基金5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7项、新世纪人才项目1项、省重大专项5项、省科技面上项目9项。组织申报2006年省科技进步奖1项。2007年上半年经费:截止7月20日,全院到款1782万元,其中横向1343万,纵向439万(去年同期2281万元,其中横向1451万,纵向830万),科学研究,2007年上半年新发展党员184人(本科生142人、研究生41人、教工1人),转正党员115人。 组织党政重要活动、学院学术活动、宣
6、传报道编写,向学校各宣传部门发送信息共38条,每日处理院长信箱。 认真落实校庆工作的筹备、安排、接待、资料准备等,校庆期间接待校友上千人。做好校庆期间各项活动,包括华硕集团捐赠仪式、浙江大学校友会电气分会成立大会、王国松先生铜像落成揭幕仪式、王国松教育基金会四届二次理事会、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前沿论坛、电力发展论坛和系统科学发展论坛等的服务工作。组织王国松先生铜像的塑造、落成、王国松教育基金及学院情况宣传展板。完成教二大楼楼道整修。 组织学院电气科技大楼的募捐工作效果显著。 编写学院院史、学院宣传画册。 组织校对2003、2004和2005学院年鉴,编写2006学院年鉴。,党政管理,2007年1
7、月30日,召开了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第二届(三次)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动员教职工开展校歌学唱普及活动,参加学校举行的“唱响浙大”教职工校歌大合唱比赛,获得优秀奖。 学院工会坚持做好全院教职工每年常规的福利品的发放工作;开展浙江大学羽毛球协会电气分会的日常活动、教职工登山活动、女教工“庆三八”卡拉OK活动等。 王敏虹同志代表学校参加浙江省第七届“钟声杯”乒乓球比赛,荣获女子团体亚军、个人第三名。 王苑同志获2005-2006年度浙江大学“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称号。王玉芬同志获浙江大学2006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工会工作,在寒假学生走访校友行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我院特色
8、学生活动“教授进班级”系列主题班会活动的经验, 发挥杰出校友资源和特有的育人功能。主办“百舸争流 谁主沉浮” 校友论坛,激励广大学生。 开展了以“展电气学子风采 树EE先锋模范”为主题的“十佳学子”评选活动。通过树立典型模范,促进学风建设 。 2007年毕业研究为247,其中博士为55人,硕士为192人,延期毕业20人。截至6月底,就业率达95.6(签约236人,11人延期就业) 2007届应就业本科生人数为396人,读研、出国深造134人,参加工作251人(含延期就业7人、挂靠18人),就业率为97.22 %。 (出口指标),学生工作,110周年校庆,特点: 水平高 层次高 影响大 效果好,
9、二、学院十一五规划要点回顾,根据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抓住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发展机遇,面向国家需求,凝炼学科方向,推进学科的改革。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航天电气、现代电力电子、电力经济与信息化、系统科学为突破口,争取重大任务和实现标志性成果,促进科学研究的规模与水平的迅速提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国际合作的优势,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和竞争力的学术高地。整合现有资源,推进资源分配和激励制度的改革;通过五年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部分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院。,总体目标,率先把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排位上升至国内第位 争
10、取:电机与电器学科(),电路与系统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博士点:争取系统科学二级学科与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点 争取:电气工程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学科,教学,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实现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零突破。 获得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最近一个月是关键月) 新增国家级精品课程-2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2010年科研经费达到1亿。 年发表论文,SCI:150,EI:250 年授权发明专利27 获得国家级奖2项 新增一个国家基地,科研,队伍建设,引进人才余人(5年) 新增院士人,资力引进院士人 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人 新增长江学者人 教育部或创新团队 博士学历教师比例:提升到89% 在
11、站博士后人数:40人,三、关于学院发展思考,学科规模偏小,不利于大项目组织和学科竞争 梯队的结构不合理,接班人少,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性 师制队伍学缘的封建性,学科规模在20人左右,学科规模偏小 博士后太少 学科人才结构成柱型、或倒金字塔,学科梯队的问题,学科梯队的设想,教师岗位规模:30人左右, 博士后:20人,教授:副教授:博士后=1:2:2,新老交替是自然规律,相当数量的副教授和博士后是保持学科持续优势和竞争力的保证,特聘:1-2名 杰青:1-2名,2002-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GDP年均增长率约10%,国家统计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农村劳力的城市化,和受高等教育人材的持续增
12、长,重要因素:,学院科研经费增长,年均增长率要达到15%,才能实现目标,人均科研经费增长(全体职工),人均科研经费增长(教授+副教授),2006年7月: 教授:44人 副教授(副研):59,五年中人均经费将近翻倍,将不堪重负,人均科研经费增长(教授+副教授),如果教师人数年均净增长7%,2010年的人均经费将减少至74万(年增长率8%),06 07 08 09 10,考虑退休自然减少,每年需要引进10位教师,营造氛围与政策引导,提高认识,树立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引进人才的宣传和舆论,形成人才的良好氛围和导向 设立伯乐奖,奖励为学院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作用方面作出贡献的同志 设立人才
13、引进专项经费: 来源:岗位经费,科研经费 落实人才引进目标责任制,系主任、所长的主要工作之一 学院资源分配有利于鼓励引进人才和队伍建设 大力发展博士后规模,制定相应政策 。 。,四、新学期工作重点,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和第十四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深化“一个核心、两个平台”,切实做好教职工思想工作和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学生的政治敏感性、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狠抓电气工程学院“十一五”规划的落实,促进学科竞争力的提升。 认真做好学科队伍建设,积极开拓引进人才渠道。探索促进年青老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发挥研究所的活力,提高执行力,实现科研规模和水平的提高。 积极准备迎接
14、本科教学评估。认真落实“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工作,力争夺标。 扎实做好“985”平台建设工作。经费的使用问题 面向学科长远发展,提升承接重大项目的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构建学科大平台,提高学科的特色和竞争力。完善十一五“211”学科建设规划。,同志们:让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治学严谨、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引领未来”的理念,进一步增加使命感,狠抓电气学院”十一五”规划的落实, 为把电气工程学院办成国际著名的学院而努力奋斗。,结束语,谢谢!,讨论要点如何搞好本次教育评估工作?那些方面需要急需整改? 我们学院的最大危机是什么? 为引进人才,政策如何导向? 学院管理体制那些方面需要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