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二章学前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676620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学前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第二章学前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第二章学前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第二章学前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第二章学前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 :学前生理障碍 儿童的教育,主要内容:,一、学前视觉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二、学前听觉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三、学前身体病弱儿童的教育,第一节:学前视觉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一、学前视觉发展障碍概述 (一)视觉障碍的概念视觉障碍,也称视力残疾、视觉损伤或视觉缺陷。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不同程度的视力损伤或视野缩小,难能从事正常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它活动。包括盲和低视力两类四级。,世界卫生组织(WHO)盲及低视力标准,我国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制定了新的视觉障碍鉴别标准 中国视力残疾标准,注 1.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如仅有单眼为盲或低

2、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畴。 2.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或以针孔镜所测得的视力。 3.视野半径10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视野是指人的眼光所能看到的范围视野小于20度的人,只有把物体直接放在目光下才能看见,就象从金属孔看物体一样困难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人口数推算,约有0-6岁视力残疾儿童10.9万,占残疾儿童总数的6.20% 全国每年新增0-6岁视力残疾儿童约1.6万,(二)造成视觉障碍的原因 1、遗传与先天性因素遗传:白化病、先天性白内障、虹膜缺损、视网膜色素变性、小角膜等母体受侵害:风疹感染、甲状腺机能低下早产

3、,(二)造成视觉障碍的原因 2、疾病白内障:晶体混浊,通过晶体光线减少,视力下降 沙眼:脏手揉眼所致,具有传染性 角膜炎:增生、穿孔、疤痕 视网膜脱落:,(二)造成视觉障碍的原因 3、意外事故外力性眼外伤化学品腐蚀热或辐射性眼外伤,二、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行为特点 (一)感知觉具有高度发展的听觉定向能力,能精确辨别声源的方位,并可以根据声响的回音来躲避障碍物; 能较精确地判断时间; 触觉灵敏,能凭手指辨认盲文; 嗅觉感受性也较正常儿童高,可以根据气味来判断熟人或熟地。 但并非所有视觉障碍儿童的感官补偿都优于正常儿童。,二、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行为特点 (二)注意力和兴趣特点注意十分

4、稳定。 兴趣不广泛,但喜欢倾听各种声音 动手能力强,二、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行为特点 (三)记忆力和想象记忆力很强 缺乏意义记忆,只能靠机械记忆 缺乏想象力,会胡乱推测,二、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行为特点 (四)语言与思维 没有智力上的缺陷,听力敏锐,语言能力发展速度与生理年龄同步增长,语言水平完全可以达到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 不懂也不会用表情、手势和动作,帮助语言的表达。 使用字词或概念时,所指并非一般约定俗成的意义,而仅是本人所了解的意义。 思维水平正常,但由于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受到局限,进行分析和推理就很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二、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行为特点 (五)个性特点

5、 盲童由于行动能力与经验的限制,以及无法看到行为的结果,多显得被动、依赖与孤弱情感体验较细腻。易出现焦虑、抑郁、痉挛的情绪,情绪活动不稳定,易激怒。对自己的缺陷敏感,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议论、看法,比较自卑,二、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行为特点 (六)动作行为 行动缓慢,步调与姿势不协调出现“盲态”表现为快速地摇头,按揉眼睛, 偏着脑袋,以自己的手在眼前 晃动做出光影摇曳的样子绕圈 子转,表情呆滞,虚笑,三、视觉障碍儿童的 鉴别 (一)医学测量 1、视力敏度,三、视觉障碍儿童的鉴别 (一)医学测量 2、视野检查建议由医生进行专业的检查3、观察儿童的行为是否动作缓慢,是否有盲态,四、对学前视觉障碍

6、儿童的教育干预 (一)教育原则1、早发现、早诊断、早教育原因:原因?后天?发生的年龄:5-6岁是个关键期,在此之前失明,其视觉表象不易保留,而此这之后失明,则可望使早期的视觉经验保持住,对以后的学习发挥积极的作用视力残存的程度如何?,四、对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一)教育原则2、多重感官协同原则合理利用残余视力 充分借助听觉、触觉、味觉等其他感觉途径,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3、自然性原则在自然情景中进行干预和教育,四、对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一)教育原则4、安全性原则合理利用残余视力避免其他感觉的过度疲劳防止以外伤害5、全面性原则日常生活、智力开发、品德和良好个性的培养。,四、对学前

7、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一)教育原则6、持久性原则要长期、不间断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和训练。,四、对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二)教育内容1、感知机能训练 (1)残存视力的利用和保护合理的照明 配备合适的助视器 提供大字体课本及阅读材料 墙壁、黑板对比鲜明、桌椅颜色柔和,2、听觉训练听觉训练包括听觉辨别、听觉选择、听觉理解、听觉记忆等几个方面。(1)辩音游戏让儿童听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分辨汽车声、铃声、动物叫声、各种乐器声,日常生活中的脚步声、开门声、切菜声等,让儿童分辨。,2、听觉训练 (2)听觉选择游戏让儿童在噪杂的环境中听指定的声音,要求儿童能维持听觉注意并有意识地把注意转移到某一具体的

8、声音上面。如:让儿童听、数跳绳次数和皮球的弹跳次数;判断过往哪些汽车是空载的;取硬币、石子、小钢环等几种物件,每次取两种以上投掷,让儿童判断投掷的物品是否有硬币。,2、听觉训练 (3)听觉理解游戏给儿童叙述一段话,故意将某些话说得很轻或者不说,让儿童联系上下文理解整个句子要求儿童根据录音带提供的信息,说出其内容或做出其动作;给儿童将故事,让儿童说出故事中相互矛盾、不合清理的情节。,2、听觉训练 (4)听觉记忆游戏通过简短的顺口溜、听话表演、耳语传话、复述数字等游戏来训练。,3、运动能力训练(1)部分运动能力的训练可以与正常儿童的训练一样。如:头、颈部的练习 翻身、坐、爬行、站和蹲的练习 走的练

9、习,3、运动能力训练(2)手的训练 认识手的功能让儿童了解左手、右手、手心、手背、手腕和五个手指的名称的用处和保护手的方法。学会用手指捡细小的物体在她们左右手各放一只容器,让儿童用拇指和食指的指尖把一个容器中的黄豆、绿豆、米粒花生等分别放入另一个容器。也可以让儿童练习用绳子穿木珠、拧螺丝帽、转瓶盖等。,3、运动能力训练(3)手的训练 掌握基本的分辨能力给儿童不同形状的几何实体,让他们用触觉分辨大小、粗细、长短、软硬、厚薄、光滑、毛糙等整合信息的能力如提供儿童一个突起的图案,让儿童一边用手摸,一边用小木棒插入各个小孔中,使最终插成的图案与所提供的图案一致。,3、运动能力训练(4)定向行走训练儿童

10、借助于视觉以外的感觉,确定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和与其他物体间的关系,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的活动。,4、认知训练通过触觉对儿童进行训练,分五级:对材料的质地、温度的意识 触摸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形状 认识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用图表图像再现三维物体 对盲文字母的分辨和识别,5、语言训练 经常与孩子说话 教孩子表达复杂的意思 交儿童运用面部表情和姿态6、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鼓励儿童与同龄人交往 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 正确运用语言与人交往,7、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饮食 穿、脱衣服 上厕所 洗脸、洗澡等个人卫生,第二节 学前听觉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一、学前听觉发展障碍概述 (一)听力障碍的定义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

11、人抽样调查提出的定义为: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力减退,以至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的声音,难与他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听力残疾包括聋和重听两类。,(二)听觉障碍的发生率根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资料推算,我国5,164万残疾人中,听力言语残疾人为1,755万余人,居各类残疾之首。在听力言语残疾人中,014岁听力障碍儿童约占同龄残疾儿童的10.8,全国约有听力障碍儿童86.6万人。 0-7岁听觉障碍儿童74万人,每年新增2-4万人。,(三)听觉障碍的分类 1、按生理分,(三)听觉障碍的分类2、从教育的角度分如果儿童是在学会说话前(4岁)丧失听力,通常是由遗传或怀孕时所造成的,

12、就称作学语前聋;如果儿童是在学会说话后(4岁)丧失听力,就称作学语后聋,(四)听觉障碍的原因 1、学语前 遗传原因遗传性耳聋是指遗传物质即基因和染色体异常所致的耳聋,是先天性耳聋的一个重要因素,约占所有聋童的35%。 早产或难产孕妇妊娠毒血症、分娩时难产、早产、产伤引起的新生儿头颅外伤、缺氧等,影响神经及内耳,导致耳聋。 母亲麻疹 先天性细胞巨化病毒,(四)听觉障碍的原因 1、学语后 中耳炎 由中耳发炎引起,是6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耳病。 脑膜炎是细菌或病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这种感染也可扩展到其它器官,包括脑和耳。 3.药物中毒有毒化学物质和某些药物引起感觉神经性耳聋。,二、听力障碍的鉴定

13、(一)纯音测听法测量时播放音强为0-110分贝,频率为125-8000赫兹的各种纯音.(二)言语测听法测验一个人对言语的察觉和理解情况,二、听力障碍的鉴定 (三)幼儿和不易测验儿童测验的方法 1、反射测听法新生儿对声音有条件反射6-12个月的婴儿能向生源方向转动头部和身体2、受激反应测听法用脑电图测脑电波活动的变化状况3、游戏法(3-5岁)儿童听到声音就敲鼓、或者摇铃等,三、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 (一)语言发展发音不清,是最普遍的现象 发音不好听,最常见的是尖声尖气的假嗓音和语调不准 音节受限制,因送气不自如,发音不灵活,不能连续发出几个音节,故言语缺乏流畅性 词汇量少,三、听觉障碍儿童

14、的心理行为特征 (二)认知与思维因听觉损伤,语言发展迟缓,主要依靠视觉,肤觉,味觉,嗅觉等途径感知外界事物 视觉敏度优于听力正常儿童 抽象思维活动受语言影响,具有明显的形象性; 多数听觉障碍者在学业成就方面有严重缺陷,尤其是与语言有关的语文能力。,关于聋童的智力发展特点到目前为止,对聋生的智力发展问题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聋生因语言发展的落后而引起思维发展的落后,从而也影响智力的发展。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思维不一定要靠语言,与语言概念相关的思维发展可能受到一些影响,但与语言关系不大的动作思维、表象思维则不会受到影响。总的来讲,聋生的智力发展、学习的潜能都是存在的,但需要采用各种方法加以培

15、养和训练。从学业情况的调查材料来看,聋生在阅读方面较差,而数学方面的学业成绩较好。,三、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 (三)社会化发展听力语言障碍会妨碍社会交往,往往难于结交同龄的正常儿童,社交表现不成熟,愿意呆在家里自寻乐趣。 容易产生自卑感,缺少自信心,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 倾向于与同类儿童交往,使用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等交流系统,四、听觉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 (一)考虑是否有医治的可能性传导性耳聋:中耳受损而减少传至内耳的信息,不会完全消失,可以医治神经性耳聋:耳蜗或听觉神经受损,全聋和重听,不可医治混合性耳聋,四、听觉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 (二) 进行早期干预的基础 1、尽早发现听力障

16、碍问题 生理方面,行为方面,四、听觉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 (二) 进行早期干预的基础 2、尽早佩戴助听器5岁前佩戴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四、听觉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 (二) 进行早期干预的基础 3、进行师资培训 鼓励幼儿园 老师学会手语,四、听觉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 (三)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训练1、听觉训练 听觉察觉是指听觉系统对听刺激的感受能力,或称听感受性。如:听到声音拍拍手听觉注意指聋儿在建立了听觉察觉能力之后,能排除来自各方面的无关刺激的干扰,把注意力集中在要听的内容上,养成聆听的兴趣和习惯。,听觉定位指在感知声音刺激后去寻找声源的测向定位能力。 听觉识别听觉识别是在聋儿已经熟悉声音的基础上,

17、认识和识别各种声音所包含的意义和代表的事物。 如:分辩各种动物的叫声、交通工具的声音、区分语音等。,四、听觉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 (三)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训练2、发音练习包括构音器官运动、呼吸练习、嗓音练习等3、语言理解与掌握丰富的语言输入 ;培养听(看)话的兴趣与习惯 ;习得语言规则系统 ;以特定语境中的最小语言成分对比理解训练 ;转述训练。,四、听觉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 (三)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训练4、语言能力的评估培养说的习惯 ;仿说训练 ;句子训练 ;看图说话训练 ;复述训练 ;叙述训练 ;构建聋校语言环境。P60表格,(四)训练的方法:关于口语和手势语的争论19世纪中叶,一些聋教育者对手

18、语教学的目标产生疑虑。1867年开始,争论的升级导致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彻底分化。 1880年,国际米兰会议后,口语教学便占据了聋教育的主导地位。 20世纪的上半叶,关于使用“口语”和“手势语”利弊的争论一直很激烈。20世纪70年代中期,聋教师罗伊霍尔库姆第一个提出了“全面交流” 的方法,“要求把听觉、手势语和口语交往方式结合起来运用,以保证同听觉障碍者及在听觉障碍者之间进行有效的交往”。全面交流法允许聋儿使用口语、看话、手势语、书面语、提示语、体态语等各种利于聋儿交流的方式。即口语和手势语结合的教学方法获得成功后,这一争论才告一段落。,(五)家庭要注意对听障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略),第三节 学

19、前身体病弱儿童的教育 一、病弱儿童概述 (一)概念长期患有慢性病,体质虚弱,并因此需要特别照顾和教育的儿童。没有感观、肢体、智力方面的障碍,只是体弱多病。(二)病弱儿童的诊断由专业的医务人员诊断,一般情况下孩子入园时家长会告知教师。也有的入园后才由教师发现,若发现孩子异常,及早告诉家长。,一、病弱儿童概述 (二)病弱儿童的类别(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哮喘 糖尿病 肾炎 贫血、血友病 癫痫,一、病弱儿童概述 (二)病弱儿童的身心特征体能不足 智力正常 认知发展正常 注意力不够集中,注意力的持久性差 学习兴趣不大,情绪差 依赖性强,自信心不足,交往能力弱,二、脑瘫儿童及其教育干预 (一)脑瘫的定义

20、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动作协调困难及姿势异常。,(二)分类 1、按部位分 单瘫:单个肢体受累; 双瘫:四肢受累,上肢轻,下肢重; 三肢瘫:三个肢体受累; 偏瘫:半侧肢体受累; 四肢瘫:四肢受累,上、下肢受累程度相似。,(二)分类 2、按运动特性分 (1)痉挛型: 痉挛是肌肉僵硬和紧张的意思。肌肉的僵硬使运动缓慢和笨拙。 (2)震动型: 不随意运动增多,表现为手足徐动,缓慢地扭动样运动,舞蹈样动作, 震颤等,(二)分类 2、按运动特性分 (3)共济失调型: 失调是不稳定的摇晃运动的意思。以小脑受损为主。这种不稳定的运动只在小儿试图平衡、走路及手做事时

21、见到。 (4)无力型:往往是其他类型的过渡形式 (5)混合型。许多脑瘫儿呈现出不止一种类型的特征,(三)脑瘫儿童的行为与心理 1.运动障碍: 运动能力低于,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程度轻的只是手、脚动作稍显得不灵活或笨拙,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 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2.姿势障碍: 在运动时或静止时姿势别扭,左右两侧不对称,有些严重的病例头部常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处于坚直正中位置,而是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三)脑瘫儿童的行为与心理 3.智力障碍 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有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1/4

22、。 4.语言障碍 有的语言表达困难,有的发音不清或口吃,有的为失语症,即能理解别人的语言,但自己无法讲话.5.视、听觉障碍 近视或斜视,听力减退,(四)轻度脑瘫儿童在幼儿园的辅助性训练 1、运动能力训练 下肢训练:上下楼梯、平路行走、跨越障碍物等 上肢训练:手提重物、传递物品、伸手取物、俯撑练习等 精细动作训练:抓握训练、敲打乐器、搭积木、叠纸等 协调训练:做操、拍球、推球、跳跃等,(四)轻度脑瘫儿童在幼儿园的辅助性训练 2、生活能力训练穿脱衣服、解系纽扣、进食、大小便等3、认知能力的训练训练感知觉、认识周围事物4、语言能力训练 口腔肌肉的训练、发音训练、语言模仿训练、语言表达训练,(四)轻度

23、脑瘫儿童在幼儿园的辅助性训练 5、注意保护脑瘫儿童的安全防止摔倒、碰撞远离开关、电器、开水提醒其他小朋友不要对脑瘫儿童进行碰撞,三 、癫痫症儿童及其教育干预 (一)什么是癫痫由脑损伤造成的,大脑对 神经细胞所释放出的过多电流 无法做有效的控制。表现为痉 挛和抽搐的发作。大发作:1分钟20分钟小发作:几秒几十秒,(二)癫痫儿童发病时,教师应当学会紧急处理的办法 1、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将病儿仰卧,垫上枕头,松解其衣领和裤袋,将病儿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二)癫痫儿童发病时,教师应当学会紧急处理的办法 2、防止患儿受伤用毛巾、手帕或纱布缠裹的压舌板(或筷子)插在病儿的

24、上下齿之间,防止舌咬伤。用床单、衣服保护病儿的各关节,不可强行按压肢体,防止肌肉撕裂及骨折。3、注意休息病发过后,让病儿原地休息, 不要立刻起来。,(三)教师对病儿的特别关注1、未发病期象对待正常儿童一样对待他 2、教育全体儿童不要歧视癫痫儿童 3、按家长的嘱咐按时为病儿服药 4、密切关注,留意发前先兆 5、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6、避免情绪激动,四、哮喘儿童及其教育干预(一)什么是哮喘呼吸道受阻塞、大量痰液分泌,所导致的呼吸困难。原因:过敏、情绪波动、活动过度(二)心理特点智力正常;感知觉、运动能力等正常,没有特别的不良心理状态。,四、哮喘儿童及其教育干预(三)教师对哮喘儿童的特别支持1、发作时让儿童休息、喝水或服药。 2、不安排病儿参加剧烈的运动 3、避免受凉和情绪激动 4、注意环境卫生,减少过敏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