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培養學生的價值觀與態度,價值是什麼?,是社會認同的道德規範 是從生活經驗產生的觀念,不同的經驗可產生不同的價值。隨著經驗的累積和改變,個人的價值也隨著修正,人的行為反映了他對事物的認知和價值判斷。任何有意義的行為,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認知(概念) 判斷 行為,學校應培養學生什麼的價值觀?,學校的辦學宗旨 校訓、校風 價值憲章(Charter of Value) 全校性的價值憲章:由學校校長、老師、行政人員和學生共同制定的憲章 級際價值憲章:由擔任該級的老師、同學,甚至可以有家長的參與。 班際價值憲章 社會的核心價值,價值教育的重要,培養未來的良好公民,怎樣推行?,價值是從經驗中衍生 (s
2、eeing is believing ),因此經驗學習、探究學習是有效的方法 兒童為本和參與式 行動學習:小組+任務+反思,透過不同的學習活動提供學生參與的機會,模擬活動:選舉 課外活動,社會探究(實地考察):從經驗中學習,從做中學(Dewey, 1966),透過疑問和關注,從過程中獲得真知,(Banks,1990)。 探究學習的重點不在操作的方法上,教師不必追究科學家探究的水平,對學生要求過高(任長松,2002)。,社會探究的好處:,學生主動學習,獲取第一手資料,自己找尋答案 擴闊視野 培養歸屬感 深入認識社區 提昇學生的學習能力:探究、反思、合作、溝通等能力 其他:培養親子關係,社會服務和
3、服務學習:,是建基於關懷和參與的教育活動(Rhoads, 1997) 社會服務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主動學習。他們透過積極參與、精心策劃而又能滿足社會需要的社區活動,不斷學習和成長。(課程發展議會,2000,頁12) 重過程多於結果,重態度培養多於知識的獲取,價值,可從小六學生為一班嚴重弱智學生服務的反思日誌見到:,幫助學生的心理發展 我覺得我們真的很幸福,可以自己照顧自己。對比那些小朋友,我們懂得思想,懂得說話,懂得表達心中所想雖然這樣,但我不會嫌棄他們 ,提昇學生與人合作的能力 我覺得今次我那組特別合作,或者,是同學喜歡這個服務,所以那麼合作吧!,結合理論和實踐的好機會 Holden 等(1
4、998)認為服務學習是提供學生實踐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的好機會。,提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進行服務時,會遇到許多在課堂學習時遇不到的問題,最常見的是怎樣與人合作,怎樣作14決定。這些問題,往往在小組行動是才有機會學習解決。,提高學生的移情共感及感性發展 我覺得今次的生日會很成功,可以幫助那些小朋友和令他們開心,我也很開心,雖然有些小朋友根本完全不明白我們在做什麼,但是我覺得只要還有一部分小朋友明白,我們付出的精神和時間都是沒有白費的!就像我看見一個小朋友,他一邊看表演,一邊拍手、歡笑,非常開心。,培養學生的良好價值觀 效果在乎老師的心思和各方的支持!,空間無限,參考資料,Banks, J
5、ames A. (1990).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the Social Studies: Inquiry, Valuing, and Decision-Making. (4th Ed.) Longman: N.Y. Dewey, J. (196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Free Press: N.Y. Holden, C. (1998). “Education for participation” in Holden & Clough (ed.) Children as citizens, education for participati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London. Rhoads, R.A. (1997). Community service and higher learning. New York Press: N.Y.,課程發展議會(2000):學會學習:小學常識科諮詢文件,課程發展議會:香港 任長 松(2002): “探究式學習:18條原則” ,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