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OR 循环语句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算法与程序设计 (选修)第二章第四节“程序的循环结构”中的内容。这一节的前面是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紧接 FOR 语句后面是 DO 语句和循环嵌套。本节课是 FOR 语句的初次学习,着重介绍FOR 语句的基础知识:格式和执行过程,不涉及双重循环等较难的运用。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掌握 VB 程序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程序执行流程,对条件语句有了较深的理解,并具有一定的算法基础和比较、归纳能力。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掌握 FOR 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2)理解 FOR 循环语句的执
2、行过程;3)能用 for 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能进一步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教学重点:1、掌握 FOR 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2、理解 FOR 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编写简单程序。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六、教学环境:机房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由故事引出本节课内容:阿基米德与国王下棋,国王输了,国王问阿基米德要什么奖赏?阿基米德对国王说:我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
3、第四格放八粒按这个比例放满整个棋盘 64 个格子就行。国王以为要不了多少粮食,可一个粮仓的米还摆不完一半的棋格子,全部摆满后,你知道排满棋盘全部格子有多少米吗?请根据你所学的数学知识列出式子。学生回答:20+21+22+264那用 vb 程序怎样进行计算呢?引出循环结构。2、新课讲授:在实际问题中会遇到具体规律性的重复运算问题,反映在程序中就是将完成特定任务的一组语句重复执行多次。重复执行的一组语句称为循环体,每重复一次循环体,都必须做出继续或者停止循环的判断,其依据就是判断一个特定的条件,成立与否,决定继续还是退出循环。举例说明:For i= 1 To 10s=s+iNext iPrint
4、s从而引入 FOR 循环结构格式:For 循环变量=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值Next 循环变量了解了 FOR 循环结构的格式,下面我们来完成下面的任务一:任务一:“大家来找茬”教师请同学完成任务一,并对任一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得出在 FOR 循环结构中要注意的问题:(1) For 语句与 Next 语句后变量徐保持一致;(2) For 语句与 Next 语句必须成对出现; (3) For 循环分递增和递减两种。递增循环:当初值小于等于终值,步长值0。递减循环:当初值大于终值,步长值Next 循环变量(2)FOR 语句的格式包括三个部分:FOR 语句、NEXT 语句和循环体,注意事项要记
5、清楚; (3)分析循环程序时要注意重复处理的操作(循环体)和循环次数(循环结束的条件) 。八、课后作业 :一天,小猴子从树上摘下若干个桃子,当即吃了一半,仍觉得不过瘾,又吃了一个。第二天小猴子接着吃剩下的一半,还觉得不过瘾,又吃了一个。第三天也是吃第二天剩下的一半,就再多吃一个。到第四天,只剩下一个桃子。试设计一个算法,求小猴子第一天摘下来多少个桃子。九、教学反思:s=0for i =1 to 10 step 2s=s+inext iprint sFor n=0 to 63 step 1 k=2ns=s+knext nprint s当 n=0 时 k=20=1, s=20n=1 时 k=21 ,s=20+21n=63 时,k=232,s=20+21+23+263n=64 退出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