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改变内向的孩子廊坊市安次区葛渔城镇九家堡幼儿园 魏秀杰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而我又那么庆幸可以每天跟孩子们在一起。每个孩子都会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欣喜和快乐。我是快乐的,但我也知道责任的重大。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如何做到关注每一个孩子,如何做到关爱每一个孩子,我一直都这么努力着,它是我前行的方向。但往往那些不爱说话、内向的孩子容易被老师忽略,其实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注,更需要老师的爱。所以我想说的是我跟内向孩子陈雨欣的故事 新学年迎来了一批小班新生。孩子中有哭闹的,有不说话默默流眼泪的,也有开开心心,从来也不哭的孩子在老师几天的极力安抚和教育下,孩子们的情绪一天天在好转。没过几天已经
2、有许多孩子笑着来幼儿园了。可是我发现有一个孩子,从一开始的不说话只知道流眼泪到现在还是那么内向。虽然不哭了,但话还是很少,不愿意跟同伴多交流,老师主动跟她打招呼,她要么不说话,要不说的很轻很轻,几乎听不到。文静、内向、而又秀气的她就这么引起了我的注意。以后的几天我一直观察她。她确实不爱说话,最多也就跟同桌说说话,上课的时候从来不举手。偶尔在街上看见她跟奶奶,奶奶要求她跟老师打招呼,而我也热情的招呼她,她还是不睬我。怎么办呀?孩子怎么了?是我不够有亲和力吗,是我没有孩子缘吗?不会呀,几年教下来,孩子们都很喜欢我的呀。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就凭这点,我暗暗下决心,我一定
3、要让孩子爱说话,让孩子喜欢老师、喜欢小朋友。首先我找到了她妈妈,从她妈妈那里了解到,其实孩子在家里挺顽皮的,话也说的,只是长期由外婆带领,很少出门,胆子特别小,到了外面就不说话了,所以性格是比较内向的。教师如何利用理论知识教育和鼓励孩子多说话,我陷入了深思中,直到有一天那次我要上一堂室外活动课,我发现她听的很认真,当我问到长“长的树枝像什么”?小朋友们没有人回答了,我看了看她,虽然她没举手,但是我从她的眼神中发现有一股自信,我感觉她能回答问题,就马上对她说:“陈雨欣你来说,好吗?老师知道你一定行的。于是她站了起来,轻轻的说了一句:“手臂” 。虽然很轻,虽然话也没有说完整,但我开心级了,大大的表
4、扬了她,从未有过的笑容从她脸上绽放了出来,我们都好开心,我给了她一个拥抱并送上宝宝都喜欢的小贴子 。还有一次,午休起床时,我发现她在自己系扣子,好像很难,我就过去帮她,同时我就说:“雨欣真棒,自己学着系扣子呢,老师特别喜欢雨欣,要是你爱说话了老师就更喜欢你了” 。她又对我眯着眼睛笑了笑。从那以后,她改变多了。早上能在我的鼓励下跟老师打招呼了,我也经常的跟她聊聊天,问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情况。我发现原来内向的孩子不是不会说话,只是要找对人,找到话题,他们就会滔滔不绝,可爱说了。于是我经常的关注她,比如:她的一个新发型,她的一件新衣服都会成为我们谈话的切入口。一次在游戏中,我发现她选择了做小朋友
5、们的妈妈,只见她熟练的带上的小围裙,开始模仿妈妈烧菜做饭,不一会儿一桌子菜烧好了,这时候爸爸、奶奶来了,他们三个人就坐下来开始吃饭。这时雨欣抱起了娃娃准备给她喂饭,她突然发现娃不爱吃饭,然后她就学着老师的语气说:“宝宝你怎么能不吃饭呢?不吃饭的话就会爱生病,生病多难受呀,也不能长得高高的、壮壮的,那样的话你怎么保护我呀?乖,来吃饭,多吃点。 ”然后她有模有样的喂起饭来。孩子的游戏经验丰富,角色游戏玩的很好。只是内向的她从不在老师面前自信的夸耀,总是那么默默无闻。于是我利用集体点评时间有意的叫雨欣介绍,先她不肯说,在我的鼓励、表扬和小伙伴的掌声中,她开始述说今天的表现:我今天先玩了什么,又玩了什
6、么?还做了什么事情每一样都述说的很清楚,我大大的表扬了她,并提醒其他宝宝要向她学习,雨欣露出了甜甜的笑容,有两个小酒窝,漂亮极了。就在去年平安夜的那天,她给我带来了一个大大的苹果,用红红的彩纸包着,上边还写着一行字“祝老师平安快乐!”当时我觉得心里特别激动,她不光爱说话了,还会关心人了,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了,我蹲下身抱她,说“老师谢谢你,我们雨欣长大了。 ”她低着头红着脸说:“苹果是我和妈妈一起包的,我不会写字,所以。 ”我笑着说:“没关系,我收到你的祝福就已经特别高兴了,写字嘛老师以后会慢慢教你的。 ”然后亲了亲她的小脸蛋,她又是笑了笑,也亲了我一下。当时感觉心理热乎乎的,孩子终于敢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了,不再内向不敢说话了。无论是游戏活动还是学习活动,我都尽量的给这些向雨欣内向的孩子机会,鼓励他们多看、多说,鼓励他们多参与情景表演的游戏。平时也鼓励几个外向活泼的孩子跟她们一起玩.慢慢的培养他们敢说、敢做,敢表现的性格。每个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我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期盼,那就是对爱的渴望。孩子都希望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自己、重视自己。所以,老师千万不要吝啬一句句鼓励的话,一句句表扬的话,哪怕只是一个眼神,都可以给孩子带来无限的快乐,都可能激起孩子前进的动力。而同样孩子给老师带来的欣喜和快乐也是无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