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儿科护理学--教材第一章绪论.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592363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护理学--教材第一章绪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儿科护理学--教材第一章绪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儿科护理学--教材第一章绪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儿科护理学--教材第一章绪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儿科护理学--教材第一章绪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一章 绪论目标与学习要求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2熟悉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护理学的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3了解我国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重点难点要求1儿科护理学的概念。2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3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儿科护理学(Pediatric Nursing )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并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和技术为小儿提供整体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科学。是医学护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医学和护理模式的转变与不断发展,已成为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独立性应用的科学。生长发育是儿童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儿童是人类发展的希望

2、,是需要保护和关爱的最脆弱的人群。小儿是一个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机体。研究对象: 从卵子和精子结合到青少年时期(胎儿期至青春期)。小儿工作(服务)对象:出生到 14 岁(18 岁) (我国卫生部规定) 。医学模式:生物心理 社会护理模式:体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特点。即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身心”兼顾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化。 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护士:具有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能力。第一节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与范围一、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对儿童提供整体护理(holistic nursing care) ,包括疾病护

3、理、生活护理、安全护理、保健护理、心理护理等,促进儿童的身心发育,使其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高素质的优秀接班人。二、 儿科护理学的范围儿科护理学的范围很广泛,一切涉及小儿时期的健康和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护理学的范围。 它包括正常小儿生长发育、身心健康与保健、疾病防治与临床护理、护理科学研究等,并且与营养学、社会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绘画音乐等多门学科密切相关。第二节 儿科护理学的特点及一般原则一、儿科护理学的特点(一)儿童生理机能特点1解剖特点 小儿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外观上在不断地变化,如体重、身长(高) 、胸围、头围等的增长;骨骼的发育、牙

4、齿的萌出与换牙、囟门的闭合、身体各部分比例的改变等。内脏器官如心、肝、肾等的位置、大小及神经、肌肉、皮肤等系统均随小儿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如新生儿和小婴儿的头部相对较重,颈部肌肉和颈椎发育相对滞后,抱婴儿时要注意保护其头部;小儿髋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 臼窝较浅,护理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及脱臼。熟悉这些小儿的正常发育规律,及时识别异常,发现偏离,才能做好保健护理工作。2生理特点 小儿年龄越小,生长发育速度越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相对比成人多,但由于胃肠消化功能未发育成熟,若喂养不当,极易引起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婴儿代谢旺盛而肾功能较差,比成人容易发生水和电解质紊乱。此外,不同年龄小儿的生理生化正

5、常值,如 呼 吸 、 心 率 、 血 压 、 体 液 成 分 、 周 围 血 象 等 , 也 与成 人 有 许 多 区 别 , 应 注 意 正 确 判 断 和 处 理 。表 1-1 不同年龄小儿、成人呼吸、脉博的正常值及热量和水的需要量:年(月)龄 P(次/分) R(次/分) 热量(KJ/kg/d) 水(ml/kg/d)新生儿 120-140 40-50一岁 110-130 30-40 450-460 150成人 60-100 16-20 250 45-503免疫特点 小儿皮肤黏膜娇嫩,屏障功能差,淋巴系统发育未成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不健全,防御能力差。新生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Ig

6、G(被动免疫) ,生后 6 个月内患某些传染病的机会较少,6 个月后,来自母体的 lgG 浓度下降,自行合成 IgG 的能力不足,一般要到 67 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母体 IgM 不能通过胎盘故新生儿血清 IgM 浓度低,易患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婴幼儿期 SIgA 缺乏,易患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其他体液因子如补体、趋化因子、调理素等活性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也不足,护理中应特别注意消毒隔离。(二)儿童心理社会特点小儿大脑的结构与功能不够成熟,故小儿的心理发育如感知觉、情绪、记忆、思维、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与成人有不同的特点。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

7、也是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在护理工作中,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的心理发展特征,采取相适应的护理措施。同时,要为小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以促进小儿心理健康发展。1心理发展离不开环境刺激 儿童是通过与成人交往,经过系统的、有目的的学习,逐渐掌握知识、技能和积累社会经验,使身心不断得到发展。婴儿一出生就接受各种刺激,使其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情绪等基本心理活动得到发展,逐步发展思维、想象、意志、情感及社会性行为等。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受家庭、环境、教育等的影响,环境中的任何刺激包括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都会造成儿童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而影响以后的行为。2心理发展不成熟 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心

8、理发展也不成熟,对心理压力的应对能力较差。所以,对待儿童要多给予良性刺激,避免恶性刺激,特别是 在 住 院 期 间 , 环 境 的 不 良 刺 激 较 多 , 特 别 需 要 心 理 关 怀 和 照 顾 , 减 少 不 良 刺 激 的影 响 。3心理发展是连续不断的 儿童时期是心理行为发育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儿童生活在充满刺激的环境中,心理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变化,不会因环境改变(如生病住院等)而停止。因此,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不容忽视,应在实施护理时尽量考虑不同年龄患儿的心理需求,评估患儿不同的个性和气质特点,因势利导,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和行为习惯。(三)儿科临床特点1病理特点 小儿机体

9、对病原体的反应因年龄不同而发生不同的病理改变。如维生素 D 缺乏时,婴儿易患佝偻病,而成人则表现为骨软化症;同为肺炎链球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婴儿常为支气管肺炎,而年长儿和成人则发生大叶性肺炎。2疾病特点 小儿疾病种类及临床表现与成人有很大不同,如小儿心脏病中以先天性心脏病为多见,成人则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常见;婴幼儿先天性、遗传性和急性感染性疾病较成人多见。且患急性感染性疾病时起病急、来势凶,常因缺乏局限能力而易并发败血症,伴有呼吸、循环衰竭和水、电解质紊乱;病情易反复波动,变化多端,应密切观察、及时处理。3诊治特点 不同年龄小儿患病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诊断时应重视年龄特点。如小儿惊厥,新生

10、儿期发生多考虑与窒息、产伤、颅内出血或先天异常有关;6个月以内者考虑是否为婴儿手足搐搦症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6 个月3 岁者以高热惊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性大;3 岁以上年长儿的无热惊厥则以癫痫为多见。此外,年幼儿常不能自诉病情,除向家长详细询问病史外,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掌握第一手资 料 , 结 合 必 要 的 实 验 室 检 查 , 早 期 正 确 诊 断 和 处 理 , 良 好 细 致 的 护 理也 非 常 重 要 。4预后特点 小儿患病虽然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多,但若能及时有效诊治和护理,病情恢复也较快,各脏器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较成人强,后遗症较少。但年幼体弱、危重病儿的病情变化

11、迅速,应严密监护,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抢救,使之渡过危急期。5护理特点 由于儿童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之中,无论在躯体(解剖、生理、免疫等)方面、心理社会方面,还是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防等方面都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征和特殊需要,因此,儿童护理具有自身的特点:(1)护理评估难度大 健康史采集较困难:婴幼儿不能描述自身的健康史,多由家长或其他照料小儿者代述,其可靠性与代述者的既往经验及与患儿接触的密切程度等有关;患儿的护理资料如生活环境、各种习惯、爱好及心理特点等,大多由患儿病情大多由家长或其他照料小儿者代述,患儿能否安心接受诊疗和护理,受家长的影响颇深。因此,儿科护理工作必须得到患儿家长的支持,

12、才能获得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以及对患儿采取的护理措施的正确理解与配合,有利于患儿得到安全有效的个体化整体护理。学龄前期的儿童虽然能够自己陈述健康史,但他们的时间和空间知觉尚未发育完善,陈述健康史的可靠性值得考虑;有的年长儿因害怕吃药、打针而隐瞒病情,有的儿童为逃避上学而假报或夸大病情,使健康史的可靠性受到干扰;体格检查时患儿不配合,影响护理体检的进行,使体检结果不全面、不满意;标本采集及其他检查较困难:如婴幼儿留取尿液标本、粪便标本、血液标本等,均较成人为难,进行其他检查时患儿也多不配合。(2)健康观察任务重 由于儿童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自己的痛苦,健康出现问题时多数靠护理人员认真、细致的观察。

13、由于患病儿童病情变化快,易恶化甚至死亡,但治疗及时、措施得当,好转也快。因此,儿科护士不仅要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更要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护理实践经验,善于观察。(3)护理任务重且责任大 由于小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除实施基础护理、疾病护理外,还有大量的生活护理和教育、教养工作,如饮食、保暖、个人卫生、睡眠、排便等都需要护理人员帮助;同时,小儿好奇、好动、缺乏安全意识,容易发生各种意 外 , 如 中 毒 、 烫 伤 等 , 因 此 , 儿 童 护 理 过 程 中 加 强 安 全 管 理 , 防 止 意 外 事 故非 常 重 要 。(4)护理操作难度大 由于小儿发育水平所限,在护理时多数不

14、能配合,增加了操作难度,小儿躯体娇嫩,解剖结构显得精细,如周围静脉细小,有时还不易察觉。在头皮静脉穿刺时,由于小儿血管细小,同时又不配合,其穿刺的难度就比成人大得多;患儿多不愿意吃药,在应用口服药物时常需要护理人员喂服,喂服方法不当易引起呛咳、呕吐,甚至误吸或窒息等。同时,对护士的各种操作患儿往往不予合作,从而增加了儿科护士进行操作的难度,这就要求儿科护士提高操作技能水平,更熟练地掌握操作技术。(5)心理护理意义大 小儿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生活中任何挫折如生病、住院等,对小儿的心理发展都会造成影响。患儿住院时有不同的身心反应,儿科护士要掌握这些特

15、点和规律,采用适合其年龄特点的护理措施,如改善病房环境设置、多给予表扬和鼓励等,同时注意评估不同患儿特有的心理反应,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尽可能减少对患儿心理的负面影响,促进患儿心理健康发展。(6)教育儿童是儿科护理的必要内容 小儿好奇心重、模仿性强,正处于获取知识、健全心理的时期。患儿住院后,医院的环境、所有医务人员都成为影响患儿的因素。有些疾病因其转归的时间较长,如肾病综合征、小儿白血病等,使患儿住院时间较长。在此期间,儿科护士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并经常与患儿沟通,对患儿影响最深。在患儿面前,儿科护士同时扮演家长、教师的角色,必须寓教育于儿科护理之中,做好对患儿的身心护理。同时,要注意培养患儿

16、生活自理的能力及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年长患儿,儿科护士还可使他们获得一些医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6预防特点 小儿许多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如加强宣传和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提倡科学合理喂养,使营养不良、腹泻、贫血、肺炎等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生后尽早筛查,对某些先天性、代谢性与遗传性疾病及时作出判断,早期加以干预和矫治,可防止发展为严重伤残。开展计划免疫,加强传染病管理,使小儿许多传染病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大大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加强小儿时期肥胖的控制,可减少成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因此做好小儿时期疾病的预防,不仅可以增强小儿

17、体质,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一些潜在疾病,从而保证成年期的健康。二、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1以儿童及家庭为中心 家庭是小儿生活的中心(现代家庭组成结构特点 421) 促进(enabing)护理人员为满足小儿和家长需要而尽量为小儿家长创造机会和途径以展示他们以获得的能力,并帮助他们获取新的能力。 授权(empowerment) 护理人员和小儿家长之间建立一种互动关系,使家庭成员 获 得 对 家 庭 生 活 的 把 握 感 , 促 进 家 庭 的 能 力 提 高 , 激 励 家 庭 的 行 为 下 积 极 的 方 向 变革 。2提供无创性照护的身心整体护理 无创性照护是促进小儿和家庭生理、心理健康的

18、必要条件,通过场所选择、人员安排、干预措施设计等加以实施。无创性照护的原则:防止或减少小儿与家庭分离;帮助小儿建立把握感和控制感;防止或减少身体的伤害和疼痛。3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第三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小儿在不同年龄阶段其解剖、生理和生长发育特点、疾病的预防、保健及护理等方面各不相同,为了能区别对待不同年龄的小儿,将小儿时期划分为以下 7 个年龄期。一、胎儿期(fetal period)从卵子和精子结合开始到胎儿娩出称为胎儿期,约 40 周(280 天) 。最初 2 周受精卵细胞不断分裂长大叫胚卵期,28 周内各系统组织器官迅速分化发育,基本形成胎儿,称为胚胎期, 8 周后至出生称胎

19、儿期。此期特点:胎儿生长发育迅速,营养完全依靠母体供给。孕母的健康状况、生活条件、周围环境等都直接影响胎儿的发育,尤其是胚胎期前 8 周,如遭受病毒感染等不良因素影响,可致死胎、流产、先天畸形、脑发育障碍。因此,此期加强孕妇和胎儿保健十分重要。二、新生期(neonatal period)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开始到出生后满 28 天,称新生儿期(从孕期满 28 周至生后 7 天称围生期 perinatal period) 。这一期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而新生儿生理调节功能还不成熟,对外界适应能力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发病,新生期常见疾病:产伤、窒息、出血、溶血、感染、硬

20、肿、先天畸形等。新生儿期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死亡率也高,故此期应特别加强护理,注意保温,细心喂养,加强隔离及消毒工作,防止各种感染。三、婴儿期(infancy)指出生 28 天后到满 1 周岁。此期为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故对营养和热量的摄入相对较大,但小儿消化功能尚未完善,易发生营养和消化紊乱,此期从母体获得的抗体逐渐消失,而自身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故在 56 个月后易患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因此此期护理要点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给予适当的断奶饮食,做好计划免疫,提高小儿的免疫能力,预防各种急性传染病。四、幼儿期(toddlers age)从 1 周岁后到满 3 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21、此期生长发育速度较前减慢,接触外界环境机会增多,智能发育较突出,运动、语言、社会适应能力逐渐增强,乳牙出齐,断乳后饮食从乳类逐渐转为饭菜食物,此期小儿识别危险的能力尚不足,机体免疫功能仍较差。故此期护理要点是注意断乳后的喂养,加强安全护理,预防各种疾病,予以智力的开发。五、学龄前期( preschool age)3 周岁后到入学前(67 岁)为学龄前期。此期体格发育速度继续减慢,大脑功能更趋成熟,理解能力增强,好奇、好问、好模仿,并可用语言或简单文字表达客观事物。免疫功能逐渐增强,感染性疾病减少,而免疫性疾病(风湿热、急性肾炎等)开始增多。由于活动范围扩大,喜欢模仿,又无安全保护意识,烧伤、溺

22、水等意外事故常有发生。此期的护理重点是做好预防保健,加强安全护理,办好幼儿园,培养良好的习惯、个性及道德品质,为人小学打好基础。六、学龄期(school-age)从入小学期(67 岁)至青春期(女 12 岁、男 13 岁)为学龄期。这一阶段体格生长速度处于稳步阶段,肌肉发育速度增快,肌力增强,乳齿开始逐渐被恒齿代替。除生殖系统外,身体各器官系统都已逐步发育成熟。智能发育更为成熟,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增强。学龄期小儿一般发病率较幼儿低,但因学校生活、学习给儿童带来压力,使有些儿童因适应困难而影响身心健康与发育。本期护理要点是在互爱、尊重与支持的气氛中给予孩子更多的爱。注意安排有规律的生活、学习和

23、锻炼,保证充足的营养及休息。预防近视、龋齿、蛔虫病的发生。对免疫性疾病(急性肾炎、风湿热等)的前驱疾病进行预防及彻底治疗。七、青春期(adolescence)女孩从 1112 岁到 1718 岁,男孩从 1314 岁到 1820 岁为青春期。此期生殖系统迅 速发育,同时体格生长速度加快,第二性征逐渐明显,男第二性征:1316 岁长出阴毛、腋毛、胡子、喉结、痤疮;女第二性征:910 岁骨盆变宽,乳房发育、出现阴毛、腋毛,1516 岁出现痤疮。智能飞跃发展。由于神经和内分泌调节不稳定,易引起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异常,需要供给足够的营养,以满足加速生长发育所需,加强体格锻炼,也要及时进行生理、心理

24、卫生、性知识的教育,增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附:国外儿童年龄分期1.胎儿期(prenatal period)胚胎期(embryonic period)从受精卵至妊娠第 8 周末胎儿期 (fetal period) 妊娠第 9 周至出生2.婴儿期(infancy,infant period)出生至不满 2 岁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出生至满 28 天婴儿本期(infancy proper)28 天至满 1 岁婴儿后期 (late infancy) 生后第 2 年3.童年期(childhood)2 岁至不满 10 岁 6 岁学龄前期(preschool years) 2 岁至不满

25、6 岁学龄期(school years) 女 6 岁不满 12 岁;男 6 岁不满 12 岁4.青春期(adolescence) 女 10 岁不满 18 岁; 男 12 岁不满 20 岁青春前期(prepubescence)女 10 岁不满 12 岁; 男 12 岁不满 14 岁青春早期(pubescence) 女 12 岁不满 14 岁;男 14 岁不满 16 岁青春后期(post pubescence)4 岁 18 岁; 男 16 岁 20 岁第四节 我国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自学)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儿童护理已逐渐发展成为有独特功能的专门学

26、科,其研究内容、范围及任务等已涉及影响儿童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儿童护理的重点已从疾病防治转向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护理工作的场所也从医院扩展到家庭、社区、学校及康复中心等。2001 年我国国务院颁布的“20012010 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提出了“改善儿童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的总目标。社会政策的变化使卫生保健领域得以扩展,儿童护理工作的重点已不再是“我们为小儿及其家庭做什么”,而是“我们应和小儿及其家长一起共同做什么”。所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和社区保健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在卫生保健机构改革和重组的趋势下,护理人员应重新定位其在新的

27、卫生保健系统中的角色。在传统观念下,护理通过“提供照顾”促进、维持、恢复健康。而今已被“管理型的卫生保健”替代,它要求思维方式和技能的更新,要求护理人员在卫生保健服务过程中不断进取,努力从任务型实践方式中转变过来,成为合作型实践方式,要广泛地和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并具有知识、理解力和自信心。第五节 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南丁格尔说过“护理工作的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块。木片和纸张,而是具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 。儿科护士每天接触的均为身心不断生长发育、知识迅速增长的小儿,有些小儿还处在疾病痛苦中。作为一个有专门知识的独立实践者,应该是多元化的。儿科护土不但肩负有保健和促进儿童健康的重任,还肩负着教育

28、儿童的使命。既是直接护理者、患儿的代言人,还是患儿与家长的教育者、康复与预防指导者、合作与协调者。一、儿科护士的角色(一)护理活动执行者(二)护理计划者(三)健康教育者对患儿与家长的教育能提高治疗的效果。在儿科护理中,护士不仅要对不同年龄、不同理解能力的患儿进行教育,还要通过教育改变患儿及其家属的某些行为,故此教育工作比较困难。作为儿科护士应该帮助患儿适应医院环境及接受各种治疗,教育家长如何观察患儿的病情,如何给患儿提供全面照顾和支持,使患儿更舒适。同时还必须通过教育手段,让家长理解在患儿出院后他们的责任及掌握相应的照顾技巧。(四)健康协调者(五)健康咨询者(六)患儿代言人 护士必须知道患儿与

29、家属的需求、家庭的资源情况以及他们可从医院及社区得到的健康服务保障,护士应该把这些服务事项告诉家长,关心并帮助患儿享用这些服务。(七)护理研究者二、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儿科护士面对每一个偏离健康的患儿,她们的工作职责是既包括解除患儿身体上的病痛,也包括帮助患儿心理上的康复和发展,时时为患儿营造出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氛围,使患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修复。这对儿科护士的职业角色行为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因此,儿科护士除了具备一般护士的职业素养(如温馨的职业微笑,得体的举止言谈、出色的人际沟通等)以及业务技能外,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崇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丰富的科学文化素质与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

30、)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小儿的健康成长,不但需要物质营养,也需要精神哺育,其中“爱”是重要的精神营养要素之一。儿科护士只有发自内心地爱护小儿,对他们产生感情,才能急患儿之所急,痛患儿之所痛,不论对健康、患病、残障的小儿,都要一视同仁地尊重他们,和他们建立平等友爱的关系,做到言而有信,使他们产生安全感、满足感,从而配合治疗和护理。小儿虽惹人喜爱,但不是成人的玩偶,不可随意引逗,或把小儿当作取笑的对象,特别是对有生理缺陷或病态的小儿,要富于更多的同情心和关爱,不能引为笑料,应指导和帮助残障小儿,以坚强的毅力克服困难,维系自己的健康。(二)对事业高度的责任感儿科护理工作有一定的复杂性,因为小儿机体各系统

31、、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又处于无知或知识贫乏的状态中,这就要求儿科护土具有高度的事业责任感。同时,鉴于小儿对事物的好奇、好学、好模仿特点,儿科护士无形中就成为儿童学习、效仿的对象之一,因此,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加强自身的修养,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心态、整洁的仪表与规范的行为,教育和影响小儿,使小儿受到良好形象的熏陶。不但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还要启发他们的思维,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工作认真负责、敬业爱岗、耐心细致、一丝不苟、动作轻柔、操作准确、技术精湛、观察仔细、反应敏捷、考虑周全、态度和蔼、温柔可亲。(三)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儿科护士不但要有一定的医学基

32、础知识、护理学科的理论和技能、营养学、预防保健等知识,而且要掌握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以及一些基本的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绘画、音乐)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和艺术修养,寓教育于护理之中。要根据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及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而给予全面的护理;掌握儿科常用药物的剂量、作用及用法,保证用药的安全。同时,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儿科护理技术已发展到比较复杂的临床护理技术、抢救技术及先进的检查技术,儿科护士必须熟练的掌握这些相关的技术,才能减轻患儿的痛苦,取得最佳护理效果。也要勇于创新进取,开展护理科研工作,适应新世纪儿科护理的需求。(四)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和健康心理婴儿及较小的

33、幼儿不能用语言表达或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愿和要求,他们的情绪、需要、病基本都是通过表情、手势、呼声、哭闹或体征(如呼吸频率增快、皮肤发红等)表现出来,因此小儿的非口头语言中获得信息尤为重要。儿科护士要主动保护小儿安全,善于观察并了解小儿反应,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减轻他们的痛苦。还应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各年龄儿童对疾病的心理及情绪的不同反应,不断与患儿及家长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全面了解患儿,生理、心理和社会情况,维护儿童的合法权益。现代的儿科护理,不仅要减轻患儿的痛苦、挽救后的生命,同时还必须考虑到疾病的过程对儿童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发展的影响。因此要才科护士必须掌握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以

34、健康、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宽容豁达的胸怀,健唐身体与良好的言行举止感染小儿,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 儿科护理学的学习方法1以辨证唯物论的方法,特别是要用“动”的观点,指导理论学习和临床见习,认识儿科护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和联系。小儿某些疾病与成人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营养性贫血、心肌炎、病毒性脑炎、急性肾炎等,在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上均没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不同年龄期儿童的疾病特点有所不同,同一疾病在不同年龄儿童表现也不尽相同,社区儿童存在的疾病问题也是变化的,疾病表现特点也在变化,如由于麻疹疫苗的使用,小儿麻疹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因此学习儿科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动

35、态的观点观察、分析不同年龄期小儿的疾病特点,研究病情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法,以求获得最好的疗效,保障和促进儿童的健康。2注意联系基础理论知识,认识儿科疾病的一般规律。儿童的疾病如成人疾病一样,均按一定的病理生理的基本规律发展和变化。如支气管肺炎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是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泡的炎症和周围间质组织的炎症,引起小气道的阻塞、狭窄及肺泡的渗出或萎陷,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赌留。掌握这个主要的病理变化就能较容易地理解和记忆重症支气管肺炎为什么可发生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等表现。因此,在学习儿科学中,注意联系解剖生理及病理生理的基础理论知识来认识儿科疾病是非常重要的,能达到事半功

36、倍的效果。3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突出重点地学习儿科疾病的特殊规律。学习儿科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抓住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的学习,因为其中隐含着儿科疾病的特殊规律。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能促进我们理解、记忆和运用这些特殊规律。如上呼吸道感染除有一般表现外,在不同年龄小儿临床表现特点不同,并有两种特殊类型,又因其易发多种并发症且容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故是学习重点,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将不同年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不同病原体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等进行比较,就会很容易地掌握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规律。4以创新的思维,潜心钻研儿科学尚未认识的规律。儿科学发展到今天,虽然已取得很大成就,但仍有许多未解决的问

37、题。学习儿科学,不但应认真学习和体会前人的知识,而且应以创新的思维,潜心钻研儿科学的热点和未解决的问题,去探索和揭示尚未被人们认识的规律。这样主动的学习,才是积极而有效的学习。即使对于普遍一致的认识,也应研究,也许从中会有新的发现和启迪,因为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过程是曲折的、不断深入的。从认识论的角度,人们的认识是在一定的科学和文化条件下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随着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认识也在发展,当前存在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将又成为关注的焦点。我们要在前人的基础上,以创新的思维,学习和研究儿科学中尚存在的问题(即儿科临床的热点及问题) 。思考题1我国规定的儿科年龄范围是多少?儿科护理学研究和服

38、务的对象是什么?2小儿不同于成人的特点表现为哪些方面?3 你 应 从 哪 些 方 面 去 热 爱 儿 童 、 尊 重 儿 童 , “爱 ”在 儿 科 护 理 工 作 中 有 何 重 要 意义 ?4儿科护士应具备哪些素质,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儿科护理工作者?5叙述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参考文献1 胡雁.儿科护理学(英中文双语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82 王明明主编儿科护理学第 1 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17 3 梅国建主编儿童护理第 1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64 叶春香主编儿童护理第 1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175 徐 润 华 徐 桂 荣 现 代 儿 科 护 理 学 第 1 版 北 京 : 人 民 军 医 出 版 社 , 2003. 1 106 范玲主编儿科护理学第 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77 崔焱主编儿科护理学第 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