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12章 螺杆菌属.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563081 上传时间:2019-08-15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章 螺杆菌属.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12章 螺杆菌属.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12章 螺杆菌属.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12章 螺杆菌属.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12章 螺杆菌属.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螺杆菌属,第12章,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Hp发现者、澳大利亚临床微生物学家: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罗宾沃伦(Robin Warren),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 )与胃窦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腺癌和胃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MALT)的发生关系密切。,一、生物学性状,1. 形态与染色,革兰染色阴性, 螺旋形弯曲 ;, 单极、多鞭毛, 运动活泼 。,在胃黏膜上皮表面,胃小凹内及腺腔内, 呈不均匀的集团状分布。,2. 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 微需氧, 培养要求高, * 尿素酶丰富,可迅速分解尿素释放氨,是鉴定该菌的主要依据之一。,二、致病性,1. 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非常普遍,发展中国家: 70%90% 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检出率可高达80%100% 传染源:人传播途径:粪-口途径,2. 相关疾病: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腺癌, 胃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MALT) 3. 致病物质:鞭毛,黏附素,尿素酶,空泡毒素,内毒素等,9,致病机制,运动性 - 穿过黏液层,黏附 到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合成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氨,中和细菌周围的酸性环境。局部组织细胞损伤和空泡毒素、脂多糖、分解产生的氨等因素有关。,10,三、防治原则,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疫苗: 正在研制中。,治疗用抗菌疗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