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九册上册故乡的小路说课稿灵宝市实验小学潘春红2011 年 10 月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早上好!解说教材是每个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只有深入的吃透教材,才能浅出的驾驭课堂。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九册第五单元故乡的小路一课。我将从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重点难点和教学过程六个方面来进行解说。一、教学内容分析:故乡的小路是人音版小学音乐课本第九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一首两段体的优美抒情歌曲。曲调流畅而又抒情。歌曲表达了人们回忆美好童年时激动的心情。歌曲的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此段音区低而深沉,乐句都以弱拍起音开始,平稳的曲调,表达了人们带着思绪万
2、千的心情走在熟悉的小路上,勾起了对往事美好的回忆。在第二乐句中还出现了一个临时变化音。音调上使人感到对小路是多么亲切的情感流露。在第二乐句中一个八度跳进,使人仿佛追忆到儿时欢乐生活的情景。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接受过和故乡有关的语文课文和音乐作品,对于故乡的感情有了一定的感受,基本上能够理解歌曲所体现的情感。在乐理知识方面,已经掌握了音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旋律的起伏,所以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升记号音符的唱法还是初次接触,因而应把它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来处理。三、教学目标:(一)课程目标新课程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
3、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二)课时目标本课是故乡这个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孩子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因此制定了本节课的课时目标是:1、能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深厚的感情。2、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拍子、四拍子乐曲的特点,加强对变拍子的认识。3、唱好二声部合唱,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四、教法学法
4、:1、教法设计:在教学本课时,我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尽可能选用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的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我在教学方法中体现:(1) 审美体验价值(2) 音乐中加强群体意识(3) 变难为易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孩子们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分组合作、质疑探究来突破难点解决问题。2、学法指导:在学生学习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5、进行设计创编,通过听唱、模唱学会演唱歌曲。五、重点难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认为本课是以唱歌为主的音乐课,重点是用柔美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把握三拍子、四拍子的变拍子节奏,表现出歌曲优美的思乡情。在这个环节,我采取教师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学生想象美丽景色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另外利用游戏的形式,将 3/4 与 4/4 变拍子节奏这一难点解决并消化,让它变成一个轻松的可以一笔带过的东西。六、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听三拍子和四拍子音乐进教室(苹果丰收 、 我怎样长大 )边做律动边进教室,通过聆听感受三拍四拍子乐曲的节奏特点,并运用形体的动作增强学生对两种拍子的韵律印象。
6、(设计意图:组织教学的设计目的是在为突破重难点做铺垫)2、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说说你们的故乡都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老师的故乡在农村,村口有一条弯弯的小路,它可不像城里的大马路,每天车水马龙,那里非常安静,每当我踏上那条小路,总会想起一首歌。 (教师范唱)(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式导入拉近师生距离,为学生引出故乡话题,导入本节课教学内容)3、教学新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故乡的小路的歌曲,多媒体出示歌页(聆听歌曲) 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1)演唱形式?(童声合唱) 2)歌曲的情绪?(深情、激动的) 3)创作者在歌曲中将表达怎样的回忆?(童年美好的回忆) (设计意图:这
7、些问题的设计目的是为歌曲的情感处理做铺垫)、再次聆听歌曲:请同学们听一遍录音,听一听这首歌曲有几个声部组成的?学生会回答两个声部, “那我们先来学习二声部”(设计意图: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提前突破了难点。在学习中采用模唱、乐理视唱的方式学习第二声部。 )4、合作学唱:用视唱法学唱歌曲第一声部旋律。用“啦”字头代替歌词。通过聆听老师范唱和录音,学生已经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歌词填充法以及听唱法的教学方法学唱歌曲,学生就会很快的掌握。最后采取让他们分组接唱、分组演唱和分男女生唱。从易到难,逐步将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使学习效果更具有实效。5、突破重难点首先要突破的是歌曲中的变拍子:教
8、师规定一套表现三拍子和四拍子强弱规律的动作,例如:三拍子拍手掌、点手心、点手心;四拍子拍手掌、点手心、点手心、点手心。老师举起拍号卡, (3/4 拍和 4/4 拍的)带领学生一边做动作,不同的卡代表不同的拍子。其次,让学生开动脑筋,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编创一套独具风格的动作,并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环节主要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最后,老师将学生们的注意力重新收拢,集体进行变拍子的音乐游戏:背景音乐就用本节课的故乡的小路的伴奏音乐,学生边唱边律动。接着突破升记号的音准:弹奏歌曲第二乐句,并将变化音改动一次,让学生听辨其中的不同。加以练唱,解决关健音也就是升半音的演唱。之后以儿歌的形式化繁为简是学生能形象
9、的记住升记号的形状、位置及作用。儿歌是这样的:我的形状像口井,我的身上有弹性,音符在我右下站,音高马上升一半。最后突破两个声部的合唱:两个声部分别唱熟练后再进行合作,这个环节要告诉学生要领,边唱自己的声部,边听别人的声部,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声音融入集体,两个声部才能融合到一起。(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儿歌和小组之间合作的形式,便于学生掌握升记号的唱法和变拍子的应用)6、情感的处理这个环节用体验教学法启发学生的情感,多媒体的应用在这一环节发挥的淋漓尽致,优美的故乡美景图片配以故乡的小路的伴奏音乐,把学生再次带回美丽的家乡。最后按处理将歌曲完整的带有情感的演唱。7、拓展与提升师总结:
10、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我们走到何方,思乡的旋律将永远萦绕在我们的身旁。尤其是漂泊在外的游子们,家是最能触动他们心弦的旋律,每每想到自己的祖国,那首被广为传唱的经典歌曲最能代表此刻的心境。让我们用最美妙的音乐,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对祖国的祝福,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共同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能让学生认识到有了大家才有了小家,祖国的安定繁荣是我们安居乐业的基础和保障。 )七、结束语:教材处理的最高境界是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灵活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积极深入钻研教材,研习教法,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上分析只是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有不到之处敬请评委和同仁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