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资源信息表标 题: 认识物质的量浓度(教学设计)关键词: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容量瓶描述:本节课重点放在学习实验方法与实验技能上,放在实验操作规则理解与总结概括反思能力上。教学中通过对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引入课题,学生通过分析意识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关键在于准确确定溶液的体积,从而引出并认识容量瓶。在配制演示过程中,通过问题引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参与,通过师生互动,理解一些关键性操作,形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完整操作过程。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巩固加深理解在提高实验操作技能中培养总结概括与反思能力。学科: 化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上科版 第五章 第二节
2、第二课时作者: 余方喜 单 位: 上海市松江二中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中山东路 250 号Email: Drizzl-25.2 认识物质的量浓度(共两课时)第 2 课时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设计思想对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操作步骤较多,实验要求高。作为高中化学第一个定量实验,有着基础地位的作用。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放在学习实验方法与实验技能上,放在实验操作规则理解与总结概括反思能力上。教学设计中通过对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引入课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意识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关键在于准确确定溶液的体积,从而引出并使学生认识容量瓶。在配制演示过程中,通过问题引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3、,让学生自主参与,通过师生互动,理解一些关键性操作,形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完整操作过程。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巩固加深理解在提高实验操作技能中培养总结概括与反思能力。教师应注意合适的指导。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原理(B)(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技能(B)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实验操作,经历完整的实验思维、实验操作过程,并认识实验方法的科学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了解实验误差,感触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2教学难点
4、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三教学用品多媒体、Na 2CO3 固体、电子天平、烧杯、药匙、玻璃棒、水、胶头滴管、容量瓶3四教学流程1流程图1 引入:质量分数溶液配制2 溶液体积确定:容量瓶4 学生练习4 误差分析(多媒体)3 配制过程2流程图说明引入 1:通过对质量分数溶液浓度配制的复习,体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应精确量度溶液的体积。容量瓶 2:学生已知量器(量筒)又不能用于溶液配制,学生头脑中又没有固定的仪器,所以有必要引入新的量器。通过讨论,明确新仪器的特征,自我构建并顺利理解容量瓶。配制过程 3:边教边演示,并采用系列递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落实配制步骤与仪器。学生练习 4:给出课题,
5、让学生自主练习,并通过问题形式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实验。五教学案例1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步骤引入物质的量浓度是生产和科学实验上常用的一种表示溶液浓度的重要方法。所以我们要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板书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讲述我们已学过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请大家回忆有关知识,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提问配制 200g 5%NaCl 溶液,需要哪些实验用品?操作步骤如何?设问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其具体的操作步骤和仪器是什么?如何保证配制结果的准确性呢?讲述我们以配制 500 mL 1molL1 的Na2CO3 溶液为例来
6、全面认识一定物质的量浓回答 仪器:电子天平、药匙、玻璃棒、小烧杯、量筒、胶头滴管步骤:1.计算,2.称量,3.溶解。回忆一定质量分数溶液配制。小结4度溶液的配制。讲解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的第一步是需要算出溶质和溶液的量。此题需要的原料是Na2CO3 和水。请同学们计算出所用 Na2CO3的质量。板书1.计算设问我们用什么仪器来称量 5.3 g 的 Na2CO3呢?板书2.称量演示:用天平称量无水碳酸钠。设问所需溶质的质量有了,那么所需溶剂即水的量能否算出呢?讲述显然,我们不能通过用一定量的水和Na2CO3 混合来配出所需的 Na2CO3 溶液。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呢? 追问能否用量筒等量
7、器来固定溶液的体积呢?不够精确。设问可不可以引入一种新的仪器能够精确固定溶液的体积呢?容量瓶的引入和介绍(仪器设计)提问以上的四种仪器你认为哪一种最合适呢?展示仪器:容量瓶,并师生互动熟悉容量瓶。演示检漏过程板书3.溶解计算m(Na2CO3)=n(Na2CO3)M(Na2CO3)c(Na 2CO3)VM(Na2CO3)=0.1 molL1 0.5 L106 gmol1 5.3 g回答仪器:1. 电子天平;2.药匙学生思考并讨论 根据题中条件无法算出水的量。回答用量器固定溶液的总体积。讨论 最后一种,因为“脖子”细而长,提高精确性。感悟 1)只有一根刻度线,固定的体积,且只有定值(50ml,10
8、0ml,250ml、500ml 等) (说明只能配制固定体积的溶液)2)温度(20)(说明在这个温度下使用是最佳的)3)有一个塞子,且用绳子钓着,说明每个都有自己的原配(每次用前要检漏 )回答量器不能长期存放液体或进行化学反应、溶解等。体会并认识容量瓶。(A)(B)(C)(D)5仪器:1.烧杯 2.玻璃棒提问溶解能够在容量瓶中进行吗?演示在烧杯中溶解固体。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设问溶解后的 Na2CO3 溶液放置在哪里?(提示容量瓶的容积)这一步即第四步是转移。板书4.转移提问怎样将烧杯中的液体转移到 500 mL 容量瓶中?板书仪器:(1)烧杯 (2)玻璃棒演示把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9、设问此时溶质是否完全被转移到容量瓶中?应如何处理?板书5.洗涤演示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玻棒。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并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讲述洗涤之后,应向容量瓶中直接注入蒸馏水,距刻度 2-3cm 处停止,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这一步称为定容。板书6.定容仪器:胶头滴管演示定容操作提问若水加多了,超过了刻度线,如何处理?追问定容后的溶液各处的浓度一样吗?如何办?板书7.摇匀演示 摇匀操作提示 此时溶液的液面不再与刻度线相切。小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回答放置在容量瓶中。500 mL 容量瓶。讨论 由于容量瓶瓶颈很细,为了避免溶液洒落,应用玻璃棒引流。回答残留在烧杯
10、内壁和玻棒上的溶质未转移。进行洗涤并将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回答定容失败,配制失败,重新配制。不一样。摇匀。掌握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方法。总结巩固配制步骤。学生练习溶液配制板书五、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思考如何用质量分数为 37%、密度为 1.19 g/cm3 盐酸来配制 250 mL 1mol/l 的盐酸? 思考原理: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n(浓溶液中溶质)=n(稀溶液中溶质)c(浓 )V(浓)=c(稀 )V(稀);V( 浓)=21.0ml。用量筒量取 21.0 ml 的浓盐酸溶液,后面的步骤和固体溶质配制是一样的。6板书1、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物质的量)不变板书2、注意溶液体积没有加和性实
11、践活动 配制 250 mL 1molL1 的Na2CO3 溶液。教师指导。总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并进行误差分析板书六、误差分析组织学生探究 误差分析小结依据公式 c=n/V 造成浓度误差的原因由 n 或 V 变化引起。学生自主实践【完成巩固练习】 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 配制盐酸溶液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刻度线B. 配制盐酸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C. 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至刻度线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初步学会分析实验误差,培养反思能力。2板书设计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步骤:1.计算 2.称量 3.溶解 4.转移 5.洗涤 6.定容 7.摇匀仪器:五、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1、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物质的量)不变2、注意溶液体积没有加和性六、误差分析:c= n/V n,c ;V,c。3相关链接马元春, “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教学的探究,化学教学,2006(3):4142六教学反思课时允许前提下,可将此内容划分为两课时,补充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对实验误差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写出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