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ICC 置管术后的维护一、定义PICC 的全称: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由外周静脉(贵要经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7 天至 1 年) 。二、PICC 置管的目的 保护外周静脉,预防化学性静脉炎和药物渗漏性损伤 建立中长期安全静脉通道 减少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 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三、PICC 导管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适应症:长期静脉输液的病人、化疗、胃肠外营养(PN) 、刺激外周静脉的药物、缺乏外周静脉通路、家庭病床的病人、早产儿。2 禁忌症:肘部静脉血管条件差;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不能固定;乳腺
2、癌术后患侧肢体静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欲插管位置有放射治疗史、血栓形成史、外科血管手术史;确诊患者对器材过敏;菌血症、败血症 。四、PICC 的优点 相对外周留置针: 减少治疗中断;保护静脉系统;提供可依赖的通路 相比中心静脉导管 :减少 CVC 置管并发症;操作简单;减少病人外伤的发生;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病人痛苦轻 增加病人满意度五、PICC 的分类目前国内使用的 PICC 一般为硅胶或聚氨酯材质,按导管型号可分为1.9Fr、3Fr、4Fr、5Fr 及 6Fr;其中成年人一般选择 4Fr、5Fr,儿童选择 3Fr,新生儿选择1.9Fr。按导管结构分为前端开口式,三向瓣膜式;按导管功能分为
3、耐高压注射型及非耐高压注射型;另外还有单腔、双腔及多腔之分。PICC 的长度从 50 厘米到 65 厘米。六、导管维护A-C-L 导管维护三步曲是最新的导管维护流程 A- Assess 导管功能评估C- Clear 冲管LLock 封管(一)维护目的 妥善固定导管,防止导管脱落; 保持局部干燥,防止感染发生; 冲洗导管内血液和高粘稠液体, 保持输液通畅,防止导管堵塞。(二)PICC 导管维护主要内容:1. 冲洗导管: 适当的冲管与封管技术能保证导管内的正压和导管的完整性。使用 10ml 以上注射器冲封管。小于 10ml 的注射器可产生较大的压力,如遇导管阻塞可致导管破裂,在测定导管压力前,严禁
4、使用小于 10ml 注射器。输液前: 用 10-20ml 生理盐水冲管,确认导管通畅后再输液,防止发生配伍禁忌。注意:不能抽回血,避免血液残存、粘附在导管壁内,引起堵管及血栓的形成。输液中:输注高浓度、大分子液体后时及时手动冲管(即当有脂肪乳、白蛋白、甘露醇或其他粘滞性液体等时,中间间隔冲管后接下一组。注意:一定用脉冲方式冲管,不可使用重力静滴方式。 )输液后:用 10-20ml 生理盐水以连续脉冲方式冲管,当剩余最后 0.5-1ML 盐水是,边直推注射器的活塞边分离注射器(即脉冲冲管加正压封管) 。PS:脉冲与直冲的比较脉冲:产生正、负压形成涡流,可有力地将粘在导管壁上的内容物冲洗干净直推:
5、水注入只能在导管中心流动,无法冲洗导管壁,容易造成导管腔狭窄而堵塞导管2. 更换敷料:(1)更换敷料的原则 更换敷料必须严格无菌操作技术。 PICC 穿刺时建议使用无菌透明贴膜固定。 如需用纱布,通常应用于透明贴膜下面。 所有透明贴膜上应该清楚地记录更换敷料的时间。 更换透明贴膜时固定胶带也应更换。 更换透明贴膜时,应彻底消毒病人皮肤使病人感到舒畅。 不可延长贴膜使用时间。 测量并记录上臂周长。(2 ) 更换敷料:3 遍酒精,3 遍碘伏进行消毒。评估是否对酒精、碘、胶带过敏,如碘过敏者,只用酒精消毒,局部涂擦至少 30 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上下大于 10cm。从导管的远心端向近心端除去敷贴
6、,防止将导管拉出。从里到外环形消毒各三次,勿用纱布吸干消毒液或吹干。不得使用夹子、止血器或锋利仪器;透明贴膜不能贴到导管体。频率:穿刺后第一个 24 小时更换一次;每 4-7 天一次;敷料松动或潮湿时随时更换。操作方法:物品准备:口罩、干净手套一副、一次性弯盘、无菌止血钳一把、无菌治疗巾一个、酒精棉球、无菌手套一副、消毒聚维酮棉棒球三个、透明无菌贴膜一片(10 12CM) 、无菌纱布一块、无菌胶带三条、可选择的用于皮肤保护的棉棒一个、软尺一个。备齐用物后,推车携物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充分暴露导管及穿刺部位。评估(穿刺点皮肤、上臂围、导管外露长度、带管侧循环情况、询问有无不适感) 。方法
7、:戴口罩和干净手套。铺治疗巾。松解去除贴在导管上的固定胶带。松动敷贴周围,用一只手稳定住导管的外端,另一只手将敷料向穿刺点上方由下至上”0”角度去除敷贴,以防导管脱出。变换导管外端的位置,观察以确认导管没有发生移位。使用换药包,打开无菌巾,戴无菌手套,确定无菌区。用酒精棉球清洁穿刺点周围皮肤(充分摩擦皮肤彻底清除皮肤上的油脂、污渍、胶带印迹) 。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上下大于10cm。用聚维酮碘棉球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而外消毒 3 遍,自然风干。更换导管位置,导管呈 S 型,使用固定胶带贴在圆盘上(而不是固定在细小的导管上)以便导管位置稳定。将无菌透明贴膜以穿刺点为中心固定导管,贴膜下皮肤保持功能
8、位。无菌胶带注明换药时间、护士签名、记录。3. 更换肝素帽 :每 7 天一次;肝素帽可能发生损坏时;每次经由肝素帽取过血后;不管什么原因取下肝素帽后。方法:取下连接导管的正压接头(或肝素帽) ,用酒精棉球消毒导管连接口反复旋转15 次。达到彻底消毒。如采血或输血后必须立即更换正压接头(或肝素帽)出院病人透明敷贴和正压接头(或肝素帽)的更换时间一般每隔 7 天更换敷贴,冲洗导管和更换正压接头(或肝素帽) 。根据季节变化必要是每周更换 2 次。敷贴松动潮湿卷边及时更换。穿刺点出现红、肿、分泌物增加换药次数。4. PICC 置管后的指导 : 置管 24h 内穿刺侧手臂减少活动;伤口停止出血前减少活动
9、; 避免提重、举高、用力甩膀活动;注意衣服袖口不宜过紧。置管一侧避免测血压及静脉穿刺。日常生活不受影响。5. 留置过程中的观察 穿刺点有无红、肿、痛、渗血和渗液,触摸穿刺点周围有无疼痛或硬结。 输液速度:80 90 滴 良好 40 滴左右 慢 导管有无移动,脱出,回血。 敷料有无潮湿,脱落,污染。 肝素帽或正压接头有无松动、破损。 置管肢体皮肤状况,有无红肿疼痛 体温有无变化 定期测量上臂壁围6. 导管拔除原因:不需要、出院、证明有感染、漏液、渗液、怀疑有感染、转运、破损、断裂、死亡、突然滑脱。方法:导管的拔除时,洗手戴口罩,病人平卧,穿刺手臂外展 90 度,铺无菌巾,常规消毒后,从穿刺点部位
10、轻轻地缓慢拔除导管,切勿过快过猛。立即压迫止血 15-30 分钟,用敷料封闭式固定。测量导管长度,观察导管有无损伤或断裂。做好每 24-48 小时换药直至创口愈合。记录。嘱病人 7 天内不可洗澡。导致拔管困难的潜在原因 导管置入时间过长和静脉壁贴附。 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静脉痉挛、化学药物对静脉的刺激。 感染、静脉蜂窝组织炎、由于软组织炎症引起肿胀导致拔管阻力。 穿刺点与皮肤粘连。 病人的情绪变化如害怕、紧张所导致的血管痉挛。 导管壁与血管壁移动方向相反。导管拔除困难的处理 血管痉挛导致拔管困难可先稍等再拔,典型的痉挛是由于静脉壁受某种因素激惹引起。这种痉挛不会持续很久,最终会松弛下来。 在
11、拔除有阻力的导管之前或病人感到拔管时有尖锐的疼痛时,应用 x-ray 探知导管目前位置。 拔管时应稍用力但用力要均匀。 对静脉部位进行 20-30 分钟的热敷后再尝试拔管。 如果第二次拔管还有阻力,则应先将导管固定好 12-24 小时后再次尝试拔管。 PICC 导管的操作与维护需经正规培训者来完成。这一点对于使用硅胶导管尤其重要。正确的护理,可使导管保留至治疗所需的时间。7. 维护注意事项 勿用酒精棉签消毒穿刺点,以免引起化学性静脉炎 将体外导管放置呈弯曲状,以降低导管张力, 避免导管在体内外移动 严格无菌操作,不要用手触动贴膜覆盖区域内皮肤 每天输液后用生理盐水 10ml-20ml 脉冲式正
12、压封管。脉冲式冲管,防止非血凝性堵管;正压封管,防止血液返流进入导管 输血、输蛋白、输脂肪乳等高粘滞性药物后立即用 10ml-20ml 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后再接其他输液 禁止使用小于 10 的注射器冲管给药 禁止直接将胶布贴于导管上 禁止将体外导管部分人为地移入体内 禁止连接器重复使用 不能用于某些造影检查时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但可以加压输液或输液泵给药 不能用于含有血液和药物混合的盐水冲洗导管 不能将导管蓝色部分放在贴膜外,体外导管须完全覆盖在透明敷料下,避免导管损伤后细菌进入体内,防止感染总结维护使用要点 脉冲冲管 正压封管 输注大分子、输血、白蛋白、高粘稠液体后及时手动冲管 严禁用 10ml 以下注射器冲封管 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 经常观察导管输液滴数,发现滴数减慢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瞩患者观察穿刺点发现红、肿、硬结、渗出物及时报告给予处理 不可延长维护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