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特色疗法灸法,雕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旭峰,灸 法,灸法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灸法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有温养细胞,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旺盛循环,增加抗体,改变血液成分,调整组织器官的平衡功能。由于该疗法具有特殊的疗效,故近代应用极其广泛。,常用灸法,艾灸法的操作有两种,一种是用艾条在穴位上灸烤,是用纸包裹艾绒卷成圆筒形的艾条,一端燃烧,在穴位处或患外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此法操作简便,疗效良好,无痛苦及副作用。还有一种是艾炷,以艾炷灸施灸时,所燃烧的锥形艾团,称为艾炷。每燃尽一个艾炷,称为一壮。,艾草 艾绒,艾 炷 灸
2、,直接灸: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间接灸:用药物将艾炷与皮肤隔开,进行施灸。,间 接 灸,隔姜灸:中间以生姜衬隔。生姜辛温,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故此法多用于治疗外感表证和虚寒性疾病,如感冒、咳嗽、风湿痹痛、呕吐、腹痛、泄泻等。 隔蒜灸:中间以蒜作衬隔。大蒜辛温,有解毒杀虫,健胃之功。多用于治疗肺痨、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疖等。 隔盐灸:中间以盐作衬隔,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的作用。适用于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艾 条 灸,温和灸:将艾条燃着的一端靠近穴位熏灼,距皮肤23厘米,以患者有温热舒适为度,可固定不移,每处灸510分钟,至皮肤稍有红晕。 此法有温通经脉,散寒祛邪作用。适用
3、于慢性病、风寒湿痹等病症。,艾 条 灸,雀啄灸:将点燃的艾条于施灸部位上约3厘米高处,对着穴位,像小鸟雀啄米样,一起一落,忽近忽远地灸,每处灸5分钟。 此法有温阳起陷作用。适用于灸治急性病、儿童疾患等病证。,温 针 灸,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在留针的基础上,把艾绒固定在针尾,点燃施灸,等艾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 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寒病症及风寒湿痹。,温 灸 器 灸,施灸时,将艾绒放入各种形状的灸器盒中,点燃后,扣好盒盖,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致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一般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对于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尤为适宜。,各种温灸器
4、具,施灸的注意事项,1施灸前根据病情选好穴位或施灸部位,并采取固定舒适,且能坚持较长时间的体位。 2施灸时要注意避免燃烧后的残灰掉落在皮肤上而导致烫伤,用过的艾条应放在小口瓶内闷熄。 3在灸疮化脓时应保持局部清洁,并用敷料保护灸疮,以防感染。 4颜面五官、阴部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部不宜用本疗法。 5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不用本疗法。 6对于局部感觉迟钝的患者,应谨慎,防止施灸热力过强而致皮肤烫伤。,灸法应用(一),1感冒 灸法对风寒感冒,有疏风散寒,调和营卫,解表宣肺之功效。取风池、风门、大椎、肺俞、列缺、孔最、合谷等穴,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l2次;或艾炷隔
5、姜灸,每次24穴,每穴灸57壮,每日1次。在本病流行季节,每日灸风门或足三里,有预防作用。 2咳嗽 灸法可健脾燥湿,理气化痰。取肺俞、膏肓、天突、风门、云门、膻中、太渊、丰隆等穴。用温和灸、艾炷灸或隔姜灸均可,每日1次, 57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7日。 3哮喘 灸法可健脾益气,培土生金,平喘降逆。取肺俞、定喘、天突、风门、气海、脾俞、肾俞、太渊、太溪、足三里等穴。每日1次,57次为1个疗程。,灸法应用(二),4胃痛 灸法可调中和胃,理气消食。取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梁门、胃俞、脾俞等穴。每日用温针法,或轻刺激,针后再配合药艾条灸。 5腹痛 灸法可温中健脾,消食化滞。取中脘、神阙、天枢、
6、关元、脾俞、胃俞等穴。 6泄泻灸治可温中散寒,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消食导滞及温补脾胃。取中脘、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脾俞、章门、肾俞、大横、神阙等穴。 7癃闭 灸治可清湿热,利水道,补肾温阳通窍。取肾俞、三焦俞、中极、膀胱俞、三阴交、神阙、委阳、关元等穴。,灸法应用(三),8腰痛 灸治可祛寒通经活络。取肾俞、腰阳关、委中、昆仑、人中、命门、志室、太溪等穴。 9痹证 灸治可祛风利湿散寒,泄热通经,调和气血。取病变相应经脉腧穴:如曲池、阳陵泉、腰阳关、环跳、大椎、风市、昆仑、肩髃、阳池、外关、悬钟、犊鼻、足三里、解溪等。 10肩凝症 灸治可祛风散寒利湿,活血通络止痛。取穴:阿是穴、肩髃、肩髎、秉
7、风、尺泽、风池、曲池、养老等。 11颈椎综合征 灸治可祛风散寒,活血祛瘀。多取督脉及病变局部腧穴,如阿是穴、大椎、风池、肩髃、尺泽、大杼、后溪等。,灸法应用(四),12牙痛灸治可疏风清热,益阴降火。取阳明经、足少阴经腧穴,如合谷、承浆、颊车、内庭、列缺、鱼际、太溪、阴谷、曲池等。用艾炷隔蒜灸,治疗牙痛效较显。 13.坐骨神经痛 灸治可温经通络,祛风散寒利湿。取足三阴经和腰骶腧穴,如阿是穴(病变压痛点)、八髎、秩边、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昆仑。,灸法应用(五),14痛经灸治可温经散寒,调补冲任。选任脉、督脉、足太阴、足少阴经穴,如内庭、中极、归来、气海、血海、次谬、水道、三阴交、地机等。艾条灸,每穴1020分钟。 15. 痔疮 灸治以清肠通络,活血化瘀为主。取督脉、足太阳和手阳明经腧穴,如长强、命门、脊中、次髎、奇穴(十四椎下旁开1寸一多灸)、承山等。,灸法应用(六),16小儿遗尿症 灸治可温肾固摄,补中益气。取任脉、足太阳经、足三阴经穴。如大敦、阴陵泉、横骨、三阴交、膀胱俞、气海、肾俞、命门、关元、中极等。 17小儿营养不良 灸治可消食导滞,健脾和胃或益气养血。取足阳明经、足太阴经、任脉及俞穴、募穴,如章门、囟会、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商丘、长强等。,祝 君 健 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