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外劳动力流动与教育互动及其启示_以英国_美国和德国为例.doc

上传人:jinchen 文档编号:9483066 上传时间:2019-08-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劳动力流动与教育互动及其启示_以英国_美国和德国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外劳动力流动与教育互动及其启示_以英国_美国和德国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外劳动力流动与教育互动及其启示_以英国_美国和德国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外劳动力流动与教育互动及其启示_以英国_美国和德国为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外劳动力流动与教育互动及其启示_以英国_美国和德国为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外劳动力流动与教育互动及其启示_以英国_美国和德国为例国外劳动力流动与教育互动及其启示以英国、美国和德国为例张利萍 1,邸敏学 1,燕晓飞 2(1.山西大学,太原 030006; 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 100037)摘要 工业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在促进劳动力流动与教育互动经历了三个阶段:工业化发展初期发达国家靠已有教育基础推动了劳动力流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流动促进了教育发展,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劳动力流动。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力流动与教育互动启示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劳动力流动与教育问题,解决劳动力流动与教育问题的着力点应当放在政府主导教育发展上,同时应当注意我国劳动力流动与教育

2、互动问题的特殊性。关键词 发达国家,工业化,劳动力流动,教育中图分类号F24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08)01-0091-04迄今为止,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农业劳动力流动与教育水平提高的过程,也表现为劳动力流动与教育日益紧密联系起来的过程。教育能否满足工业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对劳动力相应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的需要,成了影响发达国家工业化速度、质量的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也遇到了类似问题。因而,研究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劳动力流动与教育互动问题及其在不同阶段的应对策略,对于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十分

3、重要的意义。一、工业化发展初期,发达国家靠已有教育基础推动了劳动力流动从现有文献资料看,英国、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起步初期,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重要力量均是已有的教育基础。1.英国工业化发展初期的劳动力流动主要是靠学徒制教育推动的。学徒制教育是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那些从事某一特定行业的人,要在一定时期内在一个师傅手下工作并服侍师傅,而师傅则要教授他们自己所从事的工业或工业分支的技艺,从而为每一个行业提供熟练的劳动力。(1)学徒制教育为劳动力流动提供了技术支撑。18 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技术革新率先从传统乡村棉纺织业开始。那些标志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发明,大多数都与

4、乡村工业相联系。这些方法的最初发明者是工艺匠人,如多轴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乡村手工工匠。工场手工业所产生的发明家是学徒制教育的受益者,他们通过学徒实践、实现知识积累而成为有学识的人,成为技术力量的中坚。(2)建立在学徒制教育基础上的乡村工业培养了近代产业工人。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工业分散在农村,乡村手工工场的工人受学徒制教育的熏陶,亦工亦农,既依赖农业,也依赖手工业。工业革命开始以后,手工生产棉、毛、麻、丝先后为机器生产所取代。城市工厂用机器成批生产的商品物美价廉,原有手工劳动的阵地接二连三地被抢占了,乡村工业几乎普遍萎缩。破产的农村手工业者除少数人选择留在91理论探索2008 年第 1

5、 期(总第 169 期) 经济与社会发展收稿日期2007-12-06基金项目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EFA050202)、山西省社科规划项目(0505105)和山西大学 2007 年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基金课题(0709089),负责人张利萍。作者简介张利萍(1970-),女,山西阳城人,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讲师、教育经济学博士。邸敏学(1956-),男,山西永济人,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书记、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燕晓飞(1970-),女,吉林洮南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农村作雇工外,大多数只能选择流动到城市的

6、工矿区就业,成为现代工业的劳动力大军。(3)以学徒制教育为基础的乡村工业雄厚的物质基础,是工业革命时期劳动力流动的物质前提。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来自乡村手工工场的技术、技术人员和企业家的结合体形成了城市新的工业企业,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成为可能。2.美国工业化发展初期的劳动力流动主要靠移民教育推动。美国是个移民国家,“这个国家 83%的人都是欧洲移民的后裔。 ”这些移民是教育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美国的许多发明者是外来移民或移民的后裔,如美国“制造业之父”斯莱特就是一名外来移民。通过斯莱特,美国不费分文就得到了当时英国比较完备的先进纺织技术和工厂制度,这对美国工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早期

7、欧洲移民带来了教育传统。17 世纪初,一批批欧洲移民开始在北美定居,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的拓荒者带来了欧洲教育的传统。从 1647 年马萨诸塞州通过义务教育法以后不到半个世纪,在当时北美的新英格兰各州都已经相继完成了此项立法。在普及中小学教育的同时,威廉与玛利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相继成立,到 1776 年美国独立时已有 9 所大学。美国在立国后不久颁布全民教育法案要求每个公民都要接受教育。工业化需要劳动力流动建立在一定的教育基础之上,移民带来的教育传统满足了这一需求,这是其一。其二,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19 世纪下半叶,英国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成果随着移民浪潮大量流入美国,使美国开始

8、了以电力、钢铁等先导产业为主的工业革命。劳动力流动需要新的产业空间,而移民带来的科学技术推动了新产业的形成,开创了产业流动空间。3.德国工业化发展初期的劳动力流动主要是靠原有的基础教育推动的。德国是最早推行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德国宗教改革后,德意志境内各邦先后颁布了普及义务教育法令。早在 1559 年,威丁堡(Wittenberg)规定实行国立学校制度,在每个村庄设立初等学校,由政府强制父母送子女入学。德国基础教育发展以普鲁士最为典型。1741 年和 1743 年腓特烈二世(史称腓特烈大帝)接连颁布维持普鲁士农村学校的法规,要求各地增设学校,增加教师,长久奉行振兴教育的方针。1763 年颁布了

9、普通农村学校法规。该法规要求父母必须将 5 岁儿童送入学校,学习到 13-14 岁,违者处以罚款。达到教育标准的儿童发给证书,获得受雇资格,否则不得就业。1794 年腓特烈威廉第二发布法令,宣布整个普鲁士大中小学均由国家举办,公立学校须接受政府的监督和参加政府的考试,学生入公立学校不受宗派的限制,实行强迫就学,经费由公款拨付。其他公国相继仿效普鲁士。德国世俗性义务教育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提供了教育基础,同时,支撑起了高质量的大学,如海德堡大学、莱比锡大学、罗斯托克大学、柏林大学等,为德国培养了大量科研人才,满足了德国工业化时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非农就业岗位,增强了劳动

10、力流动的有效性。二、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流动促进了教育发展在工业化过程中,不仅已有的教育对劳动力流动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劳动力流动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1.劳动力流动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形成,创造了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流动产生了新兴市民阶层。城市的文化氛围、频繁的人际交往、俱乐部、行业组织、音乐厅等社交活动对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教育作用。城市居民的素质相对较高,城市居民的识字率普遍高于农村,并且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不断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由农村流动到城市本身就是个人文化素质提高的过程,会形成新的教育需求。2.劳动力流动促使工厂主在思想上发生了有利于教育发展的转变。对于

11、工厂主来说,让劳动者接受教育有一个发展过程。工业化发展初期,有产者认为发展教育是政府的事情。19 世纪以来,有产者对为城市工业中的劳动力提供教育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他们认为劳动者不学习文化知识就容易沾染上酗酒、寻衅滋事等恶习,愚昧无知是社会和谐安宁的最大威胁。并且,持有这种态度的有产者支持通过了工厂法的修正案。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工厂法将未成年人学文化的条款列进其中。例如,1833年工厂法规定,纺织厂 9 岁以上 11 岁以下的童工必须进其父母或监护人为其选择的学校,或工厂视察员为其指定的学校就读。工厂视察员应责令雇主从孩子的周薪金中扣除每先令不超过 1 便士的钱为他们缴纳学费。有些工厂主

12、和矿主乐意为他们的工人提供房子让日校和夜校使用。 ”19 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许多技工学校、工人夜校和职工子弟学校,工人可在图书馆和阅览室读书报和期刊,面向进城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有了发展。3.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后更有利于教育的发92经济与社会发展 理论探索2008 年第 1 期(总第 169 期)展。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后居住相对集中,为教育尤其是现代教育的发展培植了肥沃的土壤。一是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对城市义务教育形成了强烈需求,促进了义务教育发展。在美国,产业工人的大多数是移民和农民,其收入低下,无力把子女送进昂贵的私立学校,因而特别渴望普及义务教育。与此同时,工厂制度使儿童从 8 岁就开

13、始劳动,19 世纪 30年代,新英格兰的劳动力有 2/5 是 16 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童工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这种全社会的要求是促使普及义务教育的巨大力量。二是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对职业教育形成了强烈需求,促进了职业教育发展。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全新的行业和技术使企业不断扩张,城市增加,这就需要改进交通运输工具,开运河、修道路、制造相关的工具,要从事这些工作就需要进城的农村劳动力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而进城农村劳动力要获得文化和技术知识,成为熟练技术工人,就要依赖职业教育的发展,这成为推动各国职业教育的动力。三是城市原有教育机构、教学设施得到了充分利用与扩张。首先,充足的生源,使原有

14、教育机构、教学设施得到了充分利用。其次,急剧增加的生源,进一步要求增开学校、扩大教师队伍、增加文化设施。这样,随着优秀的师资和图书设施的增加,教育适应劳动力流动需要的能力日益增强。三、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劳动力流动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化发展引起的劳动力流动,其最重要的贡献是推动了各发达国家各级正规学校教育的发展,而正规学校教育的发展反过来又成为推动劳动力流动的新动力。1.正规学校教育在规模上满足了劳动力流动的教育需求。劳动力流动群体庞大,而自发的、慈善性教育规模有限,难以满足大量人口的教育需求。英国 1811 年成立了全国贫民教育促进会,1814 年成立了大不列颠和海外学校协会。这两个机构在

15、20 年内,用自愿捐款在全国建立了许多学校。但是,仅仅依靠民间团体办教育,难以满足英国人口增长的现实需求。1801-1851 年间,英国人口翻了一番。同时,垄断教育的教会虽然反对政府干预教育,但是面对迅速增长的儿童数量,也认识到由于教育资源的短缺,大量儿童流落街头,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政府干预教育理所当然地成为解决教育不适应劳动力流动的重要措施。美国也是如此,18 世纪和19 世纪之交,美国社会上大多数人还认为教育是私人的或者教会的责任,只有读得起书的人才配享受教育。但是自 1820 年以后,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属性开始发生重大转折,随着工业、交通和城市的发展,向所有人提供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

16、的共识。随着人文主义和慈善观念的流行,人们开始认为贫穷儿童应该接受起码的教育,向由农村流动到城市的劳动力提供教育是应当的或必须的。德国政府则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有效应对劳动力流动中的教育需求。19 世纪以来,德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对社会生活影响巨大,原来少数业余学校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一部分业余学校改为技术学校和专科学校,并新建了不少业余学校和技术学校,这使德国培养青年技术工人的技术教育和业余教育有了新进展。2.正规学校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满足了劳动力流动的教育需求。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慈善性质的、非政府管理的初等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教育需求,由政府主导的职业技术教育应运而生,从

17、而满足了劳动力流动对教育的需求。如 19 世纪 20 年代,德国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流动到城市制造业、采矿业和建筑业等部门。为了使他们能适应现代工业生产和服务业的需要,德国政府很早就重视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比较突出的是 1898 年凯兴斯泰纳在慕尼黑城创办的职业学校。当时慕尼黑有 50 种以上不同行业的从业人员受到教育。除行业学校外,还有培养工长、检查员和一般职工的职业学校。在凯兴斯泰纳的推动下,德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无独有偶,19 世纪中期以后,美国开始对青年进行职业技术训练。1881 年美国职业教育家奥治麦特创立了纽约职业学校,这是美国最早的一所私立专门职业学

18、校。职业学校开设的课程有图画、理科、计算、会计、历史、英语、实习等。早在 19 世纪初,美国私立商业专科学校就发展到 2000多所。此后,许多大城市也都设立了公立商业中学。通过在这些职业学校的学习,大量劳动力较快地掌握了现代工业和服务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很快转入就业状态。3.正规学校教育稳定的教育机会满足了劳动力流动的需求。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过程,需要有稳定的教育机会作支撑。各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使正规教育具有稳定性,以提供持续稳定的教育机会。就英国来说,1870 年初等教育法结束了国家不管教育的情形,保证了初等义务教育的实行。1902 年的巴尔

19、福尔教育法授权地方征收教育税,为93理论探索2008 年第 1 期(总第 169 期) 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的地方建立学校,为 5-10 岁的儿童提供基础教育。此后,英国逐步实现免费义务教育。20 世纪以来,中等教育也得到发展,自 1907 年起,向部分小学毕业生提供中学免费教育。1918 年,把义务教育的年龄延长到 14 岁。1936 年又把离校时间提高到 15 岁。1944 年巴特勒教育法把免费中等教育列入条款。就德国来说,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注重用法律法规来促使教育适应劳动力流动的需求。德国政府规定,学生小学毕业后,凡年龄未满 18岁者,必须继续在职业实习学校就读。1896 年

20、普鲁士法律规定,18 岁以下的在职劳动者有进入补习学校接受教育的义务。随后于 1897 年、1904 年和 1907年先后三次颁布关于补习学校的规定。由于采取了这些重大举措,到 19 世纪末,德国成为职业教育的先驱。就美国来说,用法律为劳动力流动提供了有效的教育保障。1825 年,美国政府颁布了第一部义务教育法,在全国实行强迫义务教育。从此,美国初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从而有效缓解了劳动力流动中初等教育层次上的问题。美国还于 1862 年通过了莫里尔土地法,这是用法律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的开端。总之,英国、美国和德国通过发展本国教育,使之成为劳动力有序、高效流动的助推器,满足了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素质

21、的要求。四、国外劳动力流动与教育互动的启示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劳动力流动与教育互动给了我们以下三个方面的启示:1.应当高度重视劳动力流动与教育问题。工业化的发端和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劳动力向新兴工业部门流动的过程。英国、德国和美国的工业化都伴随有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都有新兴工业部门对流入的劳动力技术素质普遍较高的要求,都有一个通过发展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过程。这一点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具有共性或者说普遍性。因此,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大量进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和技术水平,也就是如何使劳动力流动与教育相适应。2.解决劳动力流动与教育问题

22、的着力点,必须放在政府主导教育发展上。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教育经历了民间自发举办向政府主导教育发展的转变,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自然演化模式;二是主动应对模式。作为工业化先驱的英国,是自然演化模式的代表。在工业化的相当长时期里,英国政府对教育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后来随着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才逐渐放弃了自由放任的态度,采取以政府为主,行会、教会等部门承办教育为辅的模式。相反,美国和德国是主动应对模式的典范。这两个国家汲取了英国的教训,在工业化初期就在政府主导下大力发展适应劳动力流动的教育。鉴于此,我国应效仿德国和美国,采取主动应对模式。一要保障适应劳动力流动的教育的公益性。面向劳动力流动的教

23、育既事关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顺利与否,又事关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标的实现,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其公益性不容置疑。二要保质保量地普及义务教育。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是实现劳动力流动最起码的要求。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05 年我国义务教育完成率指标为 84.09%,逐年累加的没有完整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农村人口,数量十分庞大。再加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能顺利地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这部分人口还存在增加的可能。从效果看,这些没有完整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村人口基本上不适应劳动力流动的需求。因此,如何保质保量地普及义务教育是下一步适应劳动力流动需求应当解决的问题。三要发展各

24、级各类学有所用的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发达国家促进劳动力流动与教育相适应的秘诀。当前,我国从政府到居民个人对职业教育基本上都有了积极的认识,问题是如何增加职业教育投资,开设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真正使职业教育服务于劳动力流动。3.必须注意我国劳动力流动与教育问题的特殊性。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劳动力流动与教育问题的特殊性、复杂性体现在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教育问题还没有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和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问题又蜂拥而至。与下岗职工和大学生相比,进城农村劳动力所具有的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要小得多,由农村劳动力流动引发的劳动力流动与教育问题仍然是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中最为棘手的难题。尽管如此,这三方面的问题相交织,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等主体各负其责,共同应对。注 释: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节目组.美国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178.王章辉,黄柯可.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306.张利萍.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劳动力流动与教育问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2).责任编辑 于晓媛94经济与社会发展 理论探索2008 年第 1 期(总第 169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