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年古镇漫川关 2住持人:观众朋友,晚上好,很高兴再次相聚煮茶话商洛节目。上期节目我们谈到,在漫川古镇,人类活动的踪迹可以上溯到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而文明史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可以说是源远流长,而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申报单位,出了具有悠久的历史之外,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那就是丰厚的文化底蕴,今天我们请著名文化学者、商洛博物馆原馆长陈道久先生为我们解读千年古镇漫川关神秘的文化基因密码。陈老师您好,欢迎您。陈:住持人好!住持人:我们先看一个短片。(播放短片)住持人:陈老师,漫川镇我去过两次,感觉它是一个很有文化氛围的小镇,除了满街的古建筑外,还有古老而神秘的汉黄大调等等。陈:文化,是人类有意识
2、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乃至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包括物态文化、心态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漫川关历史悠久,人文活动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其物态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都很丰富。住持人:物态文化应该指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些东西,比如说漫川众多的会馆群,双戏楼等等。陈:漫川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 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5 处,文物保护点 12 处。乔村新石器遗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面积 3 万多平方米,人类活动文化层有三四米厚,已采集到大量的母氏系族和父系氏族文物。这表明,早在一万年至五千年的原始社会时期,就有大批先民在这里定居。住持人:对我印象最深的要算骡帮会馆古建筑群,看
3、介绍说是陕西省保存会馆最多的古建筑群。有双戏楼、关帝庙、马王庙、北会馆、武昌会馆以及水码头的武圣宫、船帮会馆,总建筑面积达 12000 平方米。陈:是的,这样大规模的会馆群在全国也不多见。骡帮会馆主体建筑由两大部分组成。左为关帝庙,为山西骡帮所修;右为马王庙,为河南马帮所修。二庙各有两个四合院,大小相似,结构对称,中间合用一墙,院内有门相通,门关则一分为二,门开则合二为一。这种建筑特点十分罕见。住持人:我觉得最有特色是双戏楼。以前旅游的时候见到过不少会馆,好像很多会馆都有戏楼,但都是单个的,像丹凤花庙的戏楼,两座戏楼并列在一起的我是第一次看到。陈:是的,双戏楼就在骡帮会馆门前,两座戏楼连成一体
4、,故称“双戏楼” 。戏楼的正面是会馆大门,背面是戏台,人从台下出入,一楼兼作多用。戏台屋面有八角藻井,这是古代的扩音设施。会馆和戏台的梁柱、枋额间,有许多精致的雕刻图画,如“大舜耕田” 、 “大禹治水” 、 “文王访贤” 、 “伯牙鼓琴”等等,堪称艺术精品。住持人;以前我们做过一期节目,讲的是商洛会馆群,但是你讲过,不同的会馆为不同的帮会所建,不同的帮会敬奉不同的神衹,不同的神衹代表不同帮会崇拜的英雄人物和信仰印记。陈:是的,像山西帮会修的会馆称之为关帝庙,庙里祭祀的主神是关羽。关羽字云长,山西解州人,三国时期的蜀汉大将。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摄制的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你看过吧,对关羽肯定不陌生,
5、他的崇拜价值是义气干云,坚贞不二,忠勇神武,为国捐躯。被认为是仁、义、礼、智、信五德俱备,受到民间的敬仰和朝廷的褒封。宋代封之为“义勇武安王” ,明代加封为“关圣大帝” ,清时又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 。山西帮在自己的会馆祭祀关帝,一则显示家乡的英雄人物,二则提倡忠义互济的义气。住持人:关羽可以说是黑白两道崇拜的神,看香港电影的时候,经常会看到,黑社会也拜关公,就是崇拜他的忠义和诚信。陈:河南帮会修的会馆称之马王庙,庙里祭祀的是马明王。马明王本是二十八宿中的房星,其像四臂三目,恰似俗语所云:“马王爷三只眼。 ”马为六畜之首,农耕也罢,战争也罢,都离不开它,所以很早就被神话了。据
6、周礼记载,马神祭祀甚隆重,其祭品可用全羊。河南水土炽热,骡马易患瘟疫。他们通过会馆祭祀马王,意在祈求神灵保佑他们的骡马槽头兴旺。要知道,在那个时代,一匹骡马的价值,并不亚于当代的一辆汽车。武昌会馆为湖广船帮所修,又名忠烈宫,宫里的主神位是我国最早的诗人屈原。住持人:对屈原大家都不会陌生,马上就要过端阳节了,这儿节日就是为纪念他而产生的。陈:历代王朝以屈原爱国受谗、愤而投江,而封为江神。唐封忠烈公,宋封广源顺济公,明代加封广源顺济王。国人于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以示纪念。湖广船帮们祭祀屈原,也许正是祈求这位“忠烈”的“江神”保佑他们“广源顺济” 。住持人:在骡帮会馆的北侧,我还看到一座会馆,看墙
7、砖上的字是北会馆,这个会馆是哪个帮会修建的呢?陈:北会馆是关陇帮会修的。关陇帮会的成员,多为今之关中至天水一带的商贩。他们的北会馆,祭祀的是曾在渭水钓鱼的姜太公。住持人:是封神演义里那个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姜太公吗?陈:对,就是这个姜太公。关于他的神话故事很。民间信以为神,凡盖房、搬家以及车船出行、过会赶会,必写“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字条贴在现场上,以求辟邪。漫川一带,盛行楚俗,历史上巫文化习气较浓。北会馆的“太公符箓”可以减少人们遇事要查日子、看风水之烦扰,这种以迷信破除迷信的方式,也是一种文化。住持人:几次去漫川,朋友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印象,就是漫川不仅古建筑多,而且集中连片。陈:漫川老街尚
8、存上中下三条街道,全长 1080 米,保存历史建筑总面积 55 万平方米。有三条老巷子与新街相交。街巷路面为石子或石块铺就,两旁民宅多为明清建筑,仍保持传统风貌,保存完整而又集中连片的历史建筑总面积 8.2 平方米,其中位于核心保护区内的历史建筑 2.4 万平方米。除会馆群外,比较大的院落有黄家药铺、莲花第四合院等等。住持人:黄家药铺我去过,印象很深刻,我记得院内有天井、马头墙等南方建筑,还有许多镂刻的木板门窗,工艺精致,古色古香。陈:整个古街,临街民居多为木阁楼和铺板门墙,这种“上宅下店” 、 “前铺后院”的建筑格式,有利于将居住、经商和会客巧妙结合一起。住持人:我觉得作为历史文化名镇,文化
9、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漫川大调我印象就很深刻,有一年商洛电视台举办的春晚上,有一个节目,就是漫川大调。陈:说到文化,漫川地处秦尾楚头,人杂南北数省。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教”俱全,其中佛教历史最早,传播最盛,遗迹最多。位于前店子的千佛洞,建于唐代武则天永昌年间(公元 689) ,洞前建有竹林寺。洞内三面摩岩红砂石上,原有雕造石佛近千尊,雕艺精细。历经破坏,现存残破雕佛约二百尊。这座佛教遗迹,当与武则天改朝称制当女皇攸关,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你提到的漫川大调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还有孝歌、花鼓、社火等等,汉黄大调是一种流传在漫川周边的地方
10、曲艺,相传清初某秀女由宫廷传入,故名大调。唱腔委婉缠绵,拖腔优雅飘逸,既可以清唱,又可以入戏。清唱时,一人弹三弦,一人敲打小瓷碟伴奏,一人主唱,多人伴唱,很适宜在多种场合演唱。入戏的大套曲,分别加以二胡、洞萧伴奏,兼有昆曲和江南丝竹的韵味。有曲调 30多种,如【小桃红】 、 【鱼卧浪】等,类似宋词元曲,且构词十分古雅,它唱出了数千年来农耕文化的风情。住持人:我们来看一段表演吧。(短片)住持人:还真是委婉缠绵,既带有秦腔、碗碗腔、眉户唱腔特点,又参杂有京韵大鼓、越剧、黄梅戏等江南丝竹多种元素。陈:近几年,漫川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名镇建设,成立了漫川古镇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文管所,制定了漫川古镇保护利用规划和漫川古镇保护管理办法 ,对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点建立保护标志,确定了保护人员和保护措施,增强广大群众保护遗产的自觉性。恢复“黄家药铺” 、 “莲花地”等古建格局。将漫川老街建设成“文化一条街” ,还充分利用当地土特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书画、金银铜器、刺绣、草鞋、棕叶扇以及漫川酱豆、魔芋、九眼莲、红薯王、香椿芽、金银花等加工成小巧玲珑、富有特色的小商品,为游人服务。住持人:有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全体漫川人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漫川关一定会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好了,本期的煮茶话商洛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