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9479368 上传时间:2019-08-09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3.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魏祥迁 2014年5月,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内容,1 引言: 如何定义心理学,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即: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的英文是Psychology,由希腊文中Psyche与logos两字演变而成。原意是指关于“灵魂的学问”。,1 引言: 心理学的学科地位,根据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现代科学体系可以分为4个层次:物质、生命、心智、社会文化。物理学和生物学已经相对成熟,而介于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心理学正在蓬勃发展。心理学的核心科学问题,成为当代世界科学的前沿和可能蕴育

2、重大突破的领域之一。(杨玉芳,孙健敏,2012)2005年在纪念Science创刊125周年之际,科学家们总结了125个当今人类未解之谜,其中有3个涉及心理问题,并被列入最为重要的前25个问题之一:意识的生物学基础、记忆的存储和提取、合作行为的演化。,1 引言: 心理学的学科地位,在现在科学体系中,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枢纽科学(hub science),正在深刻影响其他学科的发展(杨玉芳,孙健敏,2011)。 Boyack等人研究了2000年发表在SSCI,和SCI索引的7,121个学术期刊刊上的逾百万篇科学文献。用科学计量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各个学科领域的影响力。根据对其他学科的贡献,把7门

3、科学学科确定为“枢纽科学”。这7门学科是数学、物理、化学、地球科学、医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1 引言: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自然科学与科学科学的交叉(杨玉芳,孙健敏,2012)。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UPSYS)同时是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 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ICSSU)的会员,1 引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识和心理活动、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以及心理与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等是心理学的基础研究主题。(杨玉芳,孙健敏,2011) 人的心理活动既有生理和生物学的基础,包括大脑的活动和神经机制

4、;又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对人的心理活动机制和规律的探讨是基础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其应用研究也是心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企业管理、运动和艺术、司法与犯罪等都是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 引言:心理学是一个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对心理的探索始自人类文明的发端,但科学心理学的历史仅有130余年。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有句名言:心理学虽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这句话的精辟之处在于它以1879年实验心理学的建立为分野(叶浩生,1998)。 人类探索自己的心理现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所以说它古老。说它年轻,是因为心理学最初并不是一门独立学科,而

5、是包含在哲学中,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1879年),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尽管年轻,但科学的心理学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它已越来越广泛地渗透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2 心理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2.1 前科学心理学时期,这一个时期的心理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官能心理学阶段,公元前6世纪14世纪 这一时期包括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历史时期。 主要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奎那 在此阶段,心理学思想集中体现在“灵魂”的功能或者说“官能”的探讨上,而灵魂的官能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探讨的意识或心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原子论

6、心理学思想 代表人物:泰勒斯、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等 主要观点:用自然物(水、火、气等)解释灵魂的起源,用元素不同比例的构成解释人格的差异,坚持灵魂与肉体的不可分性。,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理念论的心理学思想 代表人物:柏拉图 (427-347B.C.) 重要观点:灵魂结构说(理性、非理性和本能),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亚里士多德的生机论心理学思想 重要观点:坚持灵魂与身体的不可分性,把灵魂视为活跃的生物的一种表现;具体探讨了人类的睡眠、梦、记忆、情绪等心理问题,提出了联想三定律(相似律、对比律和接近律),对近代心理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

7、学思想,古罗马官能心理学思想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354-430) 重要观点:宣传身心二元论、首次提出内省法(introspective method),首创官能心理学,把灵魂分为记忆、理智和意志三种功能;强调意志是心理生活的根本。,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经院哲学的心理学思想 代表人物与观点: 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承认知、情、意、行的相互依存性,认为人有先于个别事物存在的超理性的认识原型。具有神学目的论倾向。 邓斯.司各脱(1270-1308)唯名论者,推崇经验,提倡实验科学,具有试图用物质说明心理的决定思想。,2.1 前科学心理学时期,第二阶段:意识经验心理学阶段,1

8、4世纪末19世纪中叶 有关心理问题的探讨由“灵魂”的功能逐渐转向了认识的起源、过程和方法等问题,注意的焦点转向了意识经验的起源。 意识经验心理学探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经验是怎样产生的。有两种对立的主张: 经验论 唯理论,经验论: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经验论主张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一切知识均来源于经验。 唯物经验论:感性经验来源于客观世界 唯心经验论:感性经验是由内省体验产生的,唯理论: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唯理论站在经验论的反面,它推崇理性判断,贬低感性经验。 唯物主义的唯理论:主张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 唯心主义的唯理论:认为理性知识是天赋的,是先天固有的。,联想主义心理学,经验论与唯

9、理论之争构成了意识经验心理学发展的主要线索。而在经验论的基础上产生了联想主义心理学。 联想主义心理学以“联想”解释一切心理现象,认为各种心理元素通过联想的规律形成了各种心理状态。 联想主义心理学是意识经验心理学发展的最高形式,它的出现代表着哲学心理学向科学心理学的过渡。,2.2 科学心理学时期,1879年,冯特(Wundt,1832-1920)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是这一学科成为科学的转折点。其后的一百多年,心理学门派纷争及高度发展,学科体系也进一步完善。 冯特被认为是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实验心理学之父,奠定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

10、基础,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近代西方心理学系统发展树,意识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 (第二势力),精神分析(第一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 (第三势力),日内瓦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内容心理学 意动心理学 构造心理学 机能心理学 完形心理学,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构造主义/内容心理学,哲学基础:马赫主义(经验批判主义)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Titchener,1867-1927) 冯特奠定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基础 铁钦纳是冯特的学生,英国人,在美国工作,获哲学博士学位,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实际建立者。,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观点: 一切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经验,物理学研究

11、不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心理学则研究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 心理学只研究心理过程或心理内容本身及其实际存在,避免混淆心理活动本身与刺激物之间的关系,因此,心理学是纯科学。 心理学主要研究:What ,即把意识经验分析为最简单的元素;How即寻求这些元素如何结合的规律; Why即用与一个心理过程相应的神经过程来解释这个心理过程。,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贡献: 使心理学脱离哲学和生理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在感知觉等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从负面启发了机能主义、行为主义和完形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充当了批评的靶子。 把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的一套实验方法引进心理学,把传统的经验性内省改造为实验性

12、内省。 局限性: 将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排除在心理学研究之外,研究过于狭窄,将元素主义和内省主义推进到极端,束缚了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意动心理学,哲学渊源:亚里士多德哲学 代表:布伦塔诺(Brentano,1838-1917) 布伦塔诺是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开辟了反对冯特主义的欧洲机能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成为精神分析、完形心理学的理论先驱。,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意动心理学,主要观点: 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的活动(或意动),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构造转向为历程。 所见、所闻和所思及之物是内容,见、闻、思维是意动。因此,心理现象具有内

13、在对象性(即意动必包含所见所闻的对象),而物理现象则是内在完整性(即自己包含自己)。 主张用反省(即内部知觉)的方法(即现象学方法)对记忆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进行观察和体验。,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意动心理学,贡献: 意动心理学与内容心理学的对立构成了西方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轨道。 强调了人心理的意向性、活动性和整体性。 局限性: 实际不赞成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 关于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的观点上存在着混乱之处。,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机能主义心理学,哲学基础:亚里士多德哲学、实用主义哲学把真理当作工具,宣称有用便是真理。 先驱者:詹姆斯、霍尔、卡特尔 代表人物: 杜威(Dewe

14、y,1859-1952) 安吉尔(Angell,1869-1949) 卡尔(Carr,1873-1954) 桑代克(Thorndike,1874-1949),桑代克,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机能主义心理学,主要观点: 心理适应观:心理是动物与人对环境适应的一种机能,并与外部世界同步发展和相互作用。心理生活具有适用性、目的性和有用性。 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而不是割裂的片段和静止的状况; 心理只意味着一种机能,而机能又经常处于一个协调之中。,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机能主义心理学,贡献: 强调人的心理活动的整体性、活动性和适用性,使心理学的研究重心从有机体的内部构造转向到有效适应生活条件的活

15、动过程,提出了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心理观,并成为美国心理学的特征和主流。 局限性: 具有外在目的论、神秘主义和生物主义倾向。,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心理学背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形成了只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而贬低意识作用的倾向。 哲学背景:笛卡尔和拉美利特的机械唯物主义。卡尔纳普的逻辑实证主义和操作主义。 生理学背景:谢切诺夫、巴甫洛夫、别赫切列夫的生理学,反对内省主义。,早期行为主义 (1913-1930),新行为主义 (1930-1960),新的新行为主义 (第三代),哲学、心理学 和物理学基础,班杜拉和社会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华生 (Watson,1878-19

16、58) 哲学博士。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托尔曼 (Tolman,1886-1959) 哲学博士,认知/目的性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斯金纳 (Skinner,1904-1990) 哲学博士,是操作条件学习理论的创始人和行为矫正术的开创者。,新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的发展,早期行为主义是第一代,主要特征:客观主义;以刺激和反应的术语解释行为;强调联结学习;外周论;环境决定论。 新行为主义是第二代的行为主义,主要特征: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变量,允许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对行为的内部动因进行推测;以操作主义观点解释中介变量。 第三代行为主义被称为新的新行为主义,是为了寻求在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之间取一

17、条折中道路。主要特征:给予认知、思维等心理因素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以足够的重视;把认知、思维看成是积极、主动的过程;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 尽管新的新行为主义探索了认知与思维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但它把行为的预测与控制作为其研究的根本目标,这一点使它区别于认知心理学。,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观点: 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心理和意识,而是人和动物的整体行为(被称为刺激-反应心理学)。 否认遗传和本能的作用,倡导教育万能论和环境决定论。 主张用观察法、条件反射法、口头报告法、测验法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贡献: 把心理学的对象由自我封闭的主体意识

18、转变为可观察、证明的客观行为,将思辨的心理学改造为以直接经验材料为基础的实证科学,彻底摒弃了玄学性,是心理学史上的一场革命。 批评: 无心理内容的心理学、无头脑心理学、肌跳心理学,忽视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完形主义心理学,哲学背景: 康德先验论、马赫的经验批判主义、胡塞尔现象学 自然科学背景: 场论(如电磁场理论)、拓扑学、向量分析 心理学背景: 马赫的形式要素学说和厄凌费尔的形质学说,完形主义的代表人物,韦特默(Wertheimer,1880-1843)完形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苛勒(kohler,1887-1967)哲学博士 考夫卡(Koffka,1886-194

19、1)哲学博士 勒温(Lewin,1890-1947)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勒温,韦特默,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完形主义心理学,主要观点: 心理现象是完整的格式塔,是完形,不能被人为地分为元素。整体不是部分的总和。 在物理、生理和心理现象之间具有对应关系,所以,三者是彼此同型的,人在知觉时总会按照一定的形式把经验素材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 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行为与心理物理场的因果关系。,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完形主义心理学,贡献: 坚持心理现象的整体观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似动等知觉研究领域有丰硕的成果;开创了认知学习理论的先河,推动了团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局限性: 夸大了心理的

20、能动性,用先验的和主体的模式来解释心理形成的完整性有先验唯心主义之嫌疑;只重视系统的,非历史的、当前场的作用,忽视历史和发展的因果分析。,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Freud,1856-1939)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创建个体潜意识的人格学说,生死本能论,现实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焦虑的焦虑论,泛性论和梦论等重要理论,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为20世纪西方人文科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新基础。 代表作:梦的解释、日常生活的心理学、精神分析引论 、自我与本能等。,弗洛伊德,后精神分析学派,阿德勒(Adler,1870-1937)创立个

21、体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自我心理学之父。代表作:神经症的性格、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理解人类本性。,荣格(Jung,1875-1961)分析心理学创建集体潜意识学说,对心理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有深远的影响。代表作:潜意识心理学集体潜意识的原型人格的整合心理学和东方。,新精神分析学派,霍妮(Horney.1885-1952) 沙利文(Sullivan,1892-1949) 弗洛姆(Fromm,1900-1980): 创建社会潜意识学说,强调潜意识的个体所有性和群体共有性,强调文化社会因素对潜意识和人格的重大影响。促进了文化人类学、比较文化学、跨文化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

22、。,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精神分析学派,贡献: 开辟潜意识心理学研究新纪元,突破了传统的意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 开创了人格动力学与变态心理学的新领域,促进了自我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的发展。 局限性: 具有非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倾向。,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日内瓦学派心理学,皮亚杰(Piaget,1896-1980)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是欧洲机能主义的重大发展,对当代哲学,教育学的影响深远。代表作:儿童的语言和思维、智慧心理学、发生认识论 原理等。,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日内瓦学派心理学,日内瓦心理学派的主要观点为“发生认识论”。 这一理论主

23、要就是从纵向来研究人的各种认知的起源以及不同层次的发展形式的规律。 该学派对其他一些学科如认识论、逻辑学、语言学和教育学等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 它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活动重视不够,对环境,特别是对教育的作用估计偏低,对人类智慧的结构化有些牵强武断。,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社会背景: 美国物质文明繁荣的背后是人性的萎缩。 哲学背景: 人道主义和人性论、存在主义和现象学 心理学背景: 对行为主义的批评、对精神分析的批评与继承、整体心理学的影响、完形心理学的影响,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马斯洛,Maslow(1908-1970):社会心理学家,人本心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

24、一。代表作:动机与人格、存在心理学探讨、科学心理学等。 主要思想:主张用整体分析方法、现象学方法和个体特征研究法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和创造力,自我实现,有人性本善,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等理论,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Rogers(1902-1987):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建立者,受辅者中心治疗法的创始人,获心理学博士学位。代表作:受辅者中心治疗论人的成长,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观点: 反对行为主义以动物与幼儿简单行为为研究对象,又反对精神分析以患者为研究对象,主张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 强调研究整体的人和健康的人,研究人类中的精英,强

25、调研究认得本性、潜能、价值和经验。 主张性本善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 提倡用多学科的方法来研究人的整体及其独特的问题。,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贡献: 第一次把人的本性与价值提到心理学对象的首位;突出人的动机系统与高级需要的重要作用;促进了组织管理与教育改革以及心理治疗的发展。 局限性: 具有自然主义的倾向,忽略了社会环境和历史发展对自我实现的决定性意义;缺乏实证性检验。,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认知心理学,社会背景:信息爆炸和信息技术 哲学背景:实证主义,坚持对一切理论术语进行操作。 科学技术背景:控制论、信息论、电脑科学、语言学 心理学背景:行为主义的危机、完形学派对知

26、觉和高级认知活动研究的影响,是克服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弊端的必然产物。,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认知心理学,尽管在研究对象上认知心理学又复回到意识研究, 但在研究方法上则是对行为主义客观性原则的深化。认知心理学之父:奈瑟(Neisser)。他是一位出身于德国的美国心理学家,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先驱。1967年,他出版了被誉为认知心理学界“圣经”的认知心理学一书,这也成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因其开创性的工作而被誉为“认知心理学之父”。,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西蒙,西蒙(Simon,1916-) 美国信息加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的开创者之一。中科院外籍院士强调知识对认知和行为的

27、决定作用,强调认知结构和历程的整体性,强调揭示认知历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派:认知心理学,贡献: 扭转了行为主义的机械论和精神分析非理性主义的范式,重新恢复了意识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将意识与行为统一起来作为心理学完整的研究对象。 不仅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局限性: 将电脑和人脑进行类比、模拟的研究范式有陷于还原论的危险,认知模式很难适用于研究情感、动机、个性等心理现象。,2.3 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对心理学的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2.3.1 心理学的三次转折 2.3.2 心理学的两种主义,2.3.1 心理学的三次转折,三个重

28、要转折可以勾勒出现代心理学的简要发展脉络 第一次转折,是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的世界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它的出现,使当时处于“神学的奴婢、哲学的附庸”位置的思辨的心理学正式纳入了科学实验的轨道,从而使心理学从近代的哲学、生理学、神学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门正式独立的学科。 冯特所开展的对感觉、知觉和注意等基本心理过程进行的实验研究,开创了实验心理学分支,也使他被誉为近代心理学第一人。,2.3.1 心理学的三次转折,第二次转折,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产生。 它开拓了之前人类科学史从未触碰过的无意识领域,其影响超越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的界限,渗透到哲学、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伦理学、美学、

29、文学、艺术、教育学等人文科学之中。 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把人的心理分为无意识和意识两个对立部分,认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由处于意识不到的无意识世界中的性本能(性冲动)所决定的,要想了解某一个人的心理如果不去了解他的无意识的世界则是无法理解的。 弗洛伊德重视无意识的分析正与冯特心理学的以意识分析为主相反,并从对精神病的治疗中产生了精神分析学。,2.3.1 心理学的三次转折,第三次转折,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这是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新科学理论与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与心理学的渗透结合而引起的心理学大变革。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并用计算机进行模拟、验证,这就使

30、对各种心理过程的研究得以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为心理学研究开拓了一条更为有效的研究途径。 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使人的内部心理活动(意识)又重新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回到心理学中。而在此之前,在心理科学中占统治地位50年之久的行为主义则是主张对外现的、可观察的行为的研究,而不管内部心理过程如何。,2.3.2 心理学的两种主义,长期以来, 人们往往将“两个主义”视为心理学研究的分水岭: 科学主义:如构造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 人文主义:如意动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 纵观整个西方心理学走过的道路, 无非是众多学派争论不休, 轮番粉墨登场的历史, 这实质上就是心理学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互对抗

31、斗争的过程, 而心理学也正是在这种对抗斗争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壮大的(彭彦琴,1999)。 当前心理学发展的二大主题是科学化与本土化, 亦可视为心理学中的两个主义在新形势下的一种表现形式, 即科学主义指导下的科学化与人文主义指导下的本土化。,心理学的科学主义,科学主义心理学主要是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高峰强, 陈明高,2003)。 心理学科学主义的研究取向是指将心理现象的自然特质一面视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采用自然科学实证的方法, 依赖实验与数据, 强调学科知识的客观性与精密性。 科学主义从(1)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开始主张以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研究心理学,从而建立了独立的心理学学科。然后应该是(2)行为

32、主义主张只研究客观存在的外部行为,代表人物斯金纳。之后是(3)认知学派的兴起,主张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代表人物是西蒙。现在比较新的应该是(4)认知神经科学,是用一些尖端仪器比如ERP、fMRI、TMS等来解释人类思维的脑过程。,心理学的科学主义,探索人脑的工作方式和机制是心理学研究者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但在认知神经科学产生以前,人们只能借助于间接推理来研究大脑工作的方式。而认知科学和神经心理学的出现使寻求心理现象的直接证据成为可能。 认知神经科学方法的应用使得心理学研究向多学科联合方向发展。受认知神经科学等研究的影响,在心理活动机制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形成了众多新的理

33、论,这些新的理论又进一步提升了心理学研究的水平。如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发展起来的内隐联想测验(IAT)就被广泛地应用于内隐社会认知领域。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人类学和神经科学等多学科组成的新兴学科“认知科学” (cognitive science) 更是发展迅速(李晓航,2010)。,心理学的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心理学主要以现象学、释义学为哲学基础(高峰强, 陈明高,2003)。 人文主义的研究取向则突出了心理现象的社会特质一面, 采用人文学科的描述、解释方法, 依赖经验与现象, 追求感性、丰富、生动的学科知识。 人文主义首先是(1)弗洛伊的精神分析学派,他们使用的不是实证的研究方法,而

34、是一般描述性的个案研究,不重视数据的量化。然后就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2)人本主义,主张将人看作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认为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自己的命运,相信人的潜能。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心理学的科学人文主义,科学主义促使了心理学的独立, 使之朝着精确化、客观化方面发展, 提高了心理学的科学价值; 人文主义关注人生存的价值、意义, 使心理学更贴近人们真实的心理。两者应是各有所长, 相互弥补, 不可代替。 所以,在辩证唯物法的基础上,两者应该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统合,即应该是一种全新的科学观:科学人文主义。 因此,心理学的科学人文主义既继承了科学主义的求真, 它在要求心理的客观化、定量

35、化同时, 更加注重吸收其他学科关于人的心理的知识, 及日常概念, 使研究对象血肉丰满, 使疏远的科学世界重归人生活的世界。,2.4 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1),心理学传入中国是在二十世纪初。中国教育家蔡元培19081911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师从冯特学习心理学。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他于1917年支持该校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中国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921年8月,中国心理学会前身成立,但在随后的战乱中停止了活动。1955年8月,中国心理学会在北京重新成立。 1980年举行的第22届国际心理学大会接纳中国心理学会加入国际心理学联合会,成为其第44个会员。中国心理学由此走向世界。,2.

36、4 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2),1996年年7月举行的第26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中国获得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的主办权。 1999年,科技部将心理学确定为18个优先发展的基础学科之一。 2000年,心理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国家一级学科。 2004年8月8日,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行。 2008年第29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在德国柏林上,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张侃教授当选为国际心联副主席。张侃教授是继我国心理学家荆其诚教授和张厚粲教授之后,第三次在国际心联担任副主席一职的中国心理学专家。,3 目前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与热点,3.1 目前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建设,3.1.1 心理学的研究层次和视角 3

37、.1.2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3.1.3 心理学的整体研究框架,3.1.1 心理学的研究层次和视角,研究主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学研究的多层次和多角度并存。 无论是按照生态学对于环境层次的划分(Zimbardbo,1996)还是按照心智结构的基础以及使用范围来区分(Milton, 2010),心理学研究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微观层次,主要探索大脑或神经系统产生心智的机制,即神经生理学层次; 中观层次,主要探索个体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心智结构及功能特点,即个体层次; 宏观层次,主要探索研究人与社会情景交互影响。研究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下心智活动的差异,即社会层次。,3.1.1 心理学的研究

38、层次和视角,三个研究层次,决定了心理学的研究既有非常微观和科学的生物层次的实验研究。也有从宏观角度进行的准科学的调查研究。 从历史来看,心理学对基本主题的研究采用了不同的视角(Perspectives),包括结构、发展、比较、内容、进化等(Cronbach,2010)。 这些研究视角在不同的研究层次上都有所体现,对所研究的问题都有各自的贡献。,3.1.1 心理学的研究层次和视角,(1)结构视角注重研究对象的结构和形式,例如认知心理学家和生理心理学家常常使用结构视角来定义和描述心理结构与生理结构的组成成分,发展心理学家也常常使用结构的视角来解释生态环境如何影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2)比较的视角研

39、究个体之间以及群体之间的差异,因此也常常被称之为差异的视角。人格心理学家常常采用比较的视角来研究不同人的行为特点,认知心理学家也会采用这一视角来研究认知和智能的差异,变态心理学家则会比较不同健康状态的人群特点。,3.1.1 心理学的研究层次和视角,(3)发生和发展的视角关注的是心理结构和功能随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变化过程。它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具独特性的部分。比如揭示儿童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和认知老化的过程和规律。(4)内容视角关注已有心理结构内部的特殊成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比如心理治疗学家常常采用内容视角来描述在个人记忆中曾经发生的特殊事件对后期出现的心理疾病的影响,这个特殊事件就构成心理疾病中最

40、重要的缘由和内容;而社会心理学家也常常采用内容视角来分析引发人们特殊社会行为的动因。,3.1.1 心理学的研究层次和视角,(5)进化的视角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比较流行的一种研究视角,关注心理结构的来源,以及如何随着功能的变化而发生的适应和选择。进化心理学家常常采用进化的视角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利他行为和合作行为,社会心理学家也会采用进化的角度来理解心理认同对社会行为的影响。,3.1.2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大体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两个部分。在基础研究的分支学科中,认知心理学占据重要地位。 在此,按照心理学研究的不同层次、研究者采用的不同视角。心理学学科体系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分支和领域。

41、基础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学科: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群: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组织心理学、工程心理学、法律心理学、军事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 另外,还有关于心理学本身研究方法和工具(如,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与测量)和研究学科理论和历史脉络的学科(如,理论心理学、心理学史)。,3.1.3 心理学的整体研究框架,心理学正在尝试建立整体研究框架,对不同分支和领域之间关系用统一的架构加以阐述。 (1) 基于认知主义观点,Anderson将信息综合理论进行扩充,建构了心理生理学、人类知觉、决策制定、

42、情绪反应和自我防御的心理学框架。 (2) 从生理学的角度出发,基于基因和经验影响神经网络的作用机制,Posner & Rothbart提出了心理学的单一学科框架,认为基因和经验的相互作用可以作为理解人类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基础。 (3)同样,基于生理学的观点Rand & Ilardi提出两成分框架,认为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相互作用产生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作用产生社会与行为科学。,3.2 目前心理学的研究热点,2012年中国科学院院刊以增刊的形式刊登了“心理学理论体系与方法论”专辑。这为我们理解目前心理学的发展现状与热点问题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参照。 心理行为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8篇) 心理

43、行为与社会文化环境(10篇) 心理学研究方法论(5篇),心理行为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例如: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前沿问题(方方 等,2012),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方向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立足于认知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充分发挥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优势,探索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长远性意义的方法和技术。 视觉研究中的物体识别,包括面孔识别的研究 视觉信息加工能力的可塑性研究 嗅觉的机制研究: 认知控制与动机、情绪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不同感觉通道的注意和意识的关系研究 记忆机制的进一步研究 从语法与语义的更高层面来研究语言,有助于人工智能,心理行为与社会文化环境

44、,例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前沿问题,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大领域:社会认知、社会关系、群体与群体过程。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枢纽学科(俞国良 等,2013)。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大新兴生长点:进化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 我国面临的重大社会心理学研究主题(王芳 等,2012): 非常规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工作压力与员工的职业心理健康社会矛盾与网络集群行为民众道德心理与价值观变迁 民众心态与主观幸福感社会互动与人际和谐群际关系与民族冲突 社会公正与腐败,社会心理学研究新进展(俞国良 等,2013),西方社会心理学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研究主题三个方面。 在研究视角上,西方社会心理学出现了

45、积极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新的研究视角,尤其是“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使人类对社会心理现象的理解从社会水平和认知水平深入到神经水平、细胞水平,代表了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与这一领域紧密相连的另一个更广泛的跨学科研究视角“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被认为有可能将心理学整个学科统合起来。 认知神经科学与文化心理研究相结合产生了“文化神经科学”,对亚洲社会心理学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社会心理学研究新进展(俞国良 等,2013),态度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但现在对态度的研究已经转变为重视内隐态度的研究与测量,并与自我和群体心理等其他主题密切联系在一起。

46、 由于中国人在回答问题时更容易产生社会赞许效应,而内隐态度测量的是人们意识不到的态度,能够消除社会赞许的影响,因此对中国社会心理学者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朱滢即由此发展出关于文化与自我的突破性研究,发现中国人的自我除了自己还包含着亲密的他人(如母亲)。,例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前沿问题(刘华山 等,2012),教育心理学是沟通心理学与教育的桥梁。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认知与学习:如“基于计算机的协作和合作学习”的学习形式的性质和条件,以及多媒体、超媒体和网络条件下的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等问题。 学习动机与学业情绪:如“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学业成败的归因、自我价值等对动机的作用”

47、在近期研究中受到重视。 学科学习与教学:如“计算机和网络条件下的学习对于不同知识经验、认知能力、学习动机的学生有何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什么样的多媒体和网络学习的内容和形式能产生最佳效果”,心理学研究方法论,例如:心理测量学的应用趋势(余嘉元,2012),心理测量学的三大基石:经典测量理论(CTT)、项目反应理论(IRT)、概化理论(GT) 心理测量学的新技术: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 认知诊断理论 计算智能的应用 心理测量学的未来应用领域: 教育考试:如何体现考试的公平? 资格证书考试:合格分数线的制定;测验的等值问题 工业和组织心理测量:人力资源管理、产品设计等,主要参考文献,心理学的学科体

48、系和方法论专辑.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年增刊。 叶浩生.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杨玉芳,孙健敏. 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和方法论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6). 彭彦琴. 心理学两种主义与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危机、繁荣.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4). 李晓航. 心理学研究工具与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科学,2010(1). 高峰强,陈明高. 西方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与统合视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5). 俞国良,沈卓卿,韦庆旺.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枢纽学科.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第508期.,敬请大家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