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伤寒与副伤寒ppt作品.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9467079 上传时间:2019-08-0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与副伤寒ppt作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伤寒与副伤寒ppt作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伤寒与副伤寒ppt作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伤寒与副伤寒ppt作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伤寒与副伤寒ppt作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伤寒与副伤寒,基本概念,两者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基本上相同,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急性肠道 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临床特征: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伤寒杆菌为沙门菌属D群,G-染色,杆状,长13.5,宽0.50.8 ,有鞭毛,胆汁培养易生长. 释放内毒素致病 伤寒沙门菌在自然界生活力强,耐低温,但对光、热、干燥及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弱。加热6015分钟或煮沸后立即死亡。消毒饮用水余氯达0.20.4mg/L时迅速杀灭,病原学,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伤寒与副伤寒无交叉免疫。,慢性

2、带菌者是本病不断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病人从潜伏期即可由粪便排菌;24周排菌量最多,传染性最大;排菌3个月以上为慢性带菌者。,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水源、食物污染)。,流行病学,发病季节:夏秋为多,终年可见。 流行地区:温带和热带多见。 多散发 儿童青壮年多见,流行特征,临床表现,潜伏期:723天,平均1014天典型的临床经过分为四期-初期、 极期、 缓解期、恢复期 病程(第1周)(第2-3周)(第3-4周) (第5周),临床表现(1),2、极期:病程23周,易出现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主要表现:1.高热(稽留热) 2.中毒性脑病(无欲貌) 3.消

3、化道症状 4.循环系统症状(相对缓脉)5.皮疹(玫瑰疹) 6.肝脾肿大(中毒性肝炎),1、初期:病程第一周,发热及全身中毒表现,恢复期:第5周,大约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临床表现(2),缓解期:病程34周,仍可出现并发症(2-4周)。,小儿伤寒临床表现,年龄越小,症状不典型。 婴幼儿起病急,高热、惊厥、脉快。 胃肠道症状突出。 易合并支气管及肺炎。 无相对缓脉、玫瑰疹,白细胞数增高。 儿童与成人症状相似,多呈轻型表现。 肝脾肿大明显。 肠穿孔和肠出血少见。,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 血培养 第1-2周,阳性率最高。(确诊最常用) 骨髓培养 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已抗菌治疗尤适。 粪尿培养 第3-

4、4周,阳性率最高。 胆汁培养 慢性带菌者。 玫瑰疹吸取物培养,血象:白细胞、粒细胞减少,嗜酸细胞减少后消失,嗜酸细胞对诊断和病情评估有价值,应用伤寒沙门菌的“O”与“H”抗原,副伤寒菌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1周左右出现抗体,34周阳性率可达70%。“O”抗体 1:80,“H”或其他鞭毛抗体 1:160或有4倍增高者更有意义。,肥达氏反应:,TO TH TA TB TC 意义 发病早期 不久前患过伤寒/菌苗接种/非特异回忆 伤寒 副伤寒甲 副伤寒乙 副伤寒丙,肥达氏反应:,诊断与鉴别诊断,确诊标准: 找到伤寒杆菌。 肥大反应O、H抗体均

5、阳性;或在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病毒感染 疟疾 钩端螺旋体病 急性病毒性肝炎 流行性斑疹伤寒 粟粒性结核病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恶组,治疗,一般治疗 对症治疗 抗菌治疗 并发症治疗 慢性带菌者治疗,一般治疗,隔离:按消化道传染病隔离 休息 :发热期卧床休息 护理:防止褥疮、肺部感染 饮食:高热量、高营养、易消化、少渣,抗菌治疗,喹诺酮类:首选注意:孕妇和儿童禁用,口服或静脉给药。 头孢菌素类:首选适用于:孕妇、儿童及埔乳期妇女。肾功不全者可减量应用。 氯霉素:已少用。疗程:7-14d治愈标准体温正常15天或每隔5天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对症

6、治疗,高热:物理及药物降温 便秘:生理盐水低压灌肠或开塞露;禁用泻药 腹胀:松节油热敷或肛管排气;禁用新斯的明 腹泻: 收敛药;禁用鸦片制剂 严重毒血症状:激素 烦躁不安:镇静剂。,并发症治疗,肠出血: 禁食,卧床、监护 止血、补液 输血 镇静 手术:内科治疗无效,并发症治疗,肠穿孔: 禁食,胃肠减压 早期诊断,及早处理,手术治疗 足量有效抗生素,并发症治疗,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抗生素控制感染 输血、补液 肾上腺皮质激素 抗凝疗法 透析治疗,慢性带菌者治疗,氨苄西林:疗程6天 喹诺酮类药物:疗程6天,隔离及预防,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病人及带菌者 切断传播途径:水源、粪便及饮食管理,灭蝇 保护易

7、感者:(接种疫苗),接触隔离 隔离期体温正常15天或每隔5天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护理,体温过高 (1)T监测. (2)物理降温, 擦浴时避免腹部加压,高热时给予药物降温. (3)卧床休息. (4)保证液体入量,少量多饮. (5)口腔皮肤护理. (6)用药护理.,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高热纳差腹胀腹泻有关 (1)介绍饮食控制的重要性. (2)饮食原则:极期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有肠出血时应禁食,静脉补充;缓解期可给予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或无渣的流食半流食,避免刺激性和产气食物,并观察进食后胃肠道反应;恢复期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但仍有肠道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密切观察;腹胀者给予少糖低脂食物,禁牛奶,注意补充钾盐. (3)营养状况监测.,潜在并发症:肠出血、穿孔 (1)避免诱因. (2)观察并发症征象. (3)便秘腹泻腹胀的护理:低压灌肠,禁用新斯的明. (4)出血和穿孔的护理:观察生命体征,手术等.,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