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2017 届九年级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座位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2.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在草稿纸、本试卷上作答无效。3.生 物 试 题 共 8 页 , 2 大 题 , 25 小 题 , 满 分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1.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C.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只指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
2、D.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2.在草原中,羊吃草,狼吃羊形成较简单的食物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若草原狼灭绝,则草原生态平衡更易维持B.羊的血管和草的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C.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对比,羊比草多了系统D.草的细胞内都有叶绿体,羊和狼的细胞都没有细胞壁3.右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是唾液腺,它分泌的唾液可以把淀粉全部转化成葡萄糖B.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C.是胰腺,它分泌的胰岛素可消化多种营养物质D.是大肠,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4.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光时要用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
3、物镜镜头越长, 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越少C.观察到的物像不清晰 ,需转动转换器调节D.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方向流动,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逆时针5.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共同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都是生来就有的 B.都需生活经验形成C.都由环境因素决定 D.都与遗传物质有关6.下表统计了四种不同生物所具有的细胞结构(表示无,表示有),其中错误的是7.正常情况下,人的体细胞中含有 46 条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A.469246 B.469292 C.234623 D.46-23468.右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A.都无种子B.都
4、能进行光合作用C.都有根、茎、叶D.都具有输导组织9.下列食品运用发酵技术的是葡萄酒 地瓜干 甜面酱 酸奶 火腿肠 豆腐A. B. C. D.10.右图曲线表示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A.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含量的变化B.血液流经垂体时激素含量的变化C.血液流经大脑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D.餐后 2 小时,血液流经小肠时氨基酸含量的变化11.下列关于运动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和神经组成B.肌腱受到刺激收缩,牵引骨绕关节运动C.只要运动系统完好,人体就能正常运动D.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12.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周围神经系统由脑
5、神经和脊髓组成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C.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就能完成反射活动 D.脊髓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 13.下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结构共同组成种子的胚 B.乙图中的结构 B 和 C 可以使根不断长长C.丙图中的 b 是由甲图中的发育成的 D.丁图中的可发育成丙图中的结构 b14.右图是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的生物相对数量关系柱状图,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甲所示生物能量最多 B.这些生物形成的一条食物链为:甲乙丁丙 C.若该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汞污染,则丙体内汞积累最多 D.若丁的数量锐减,短期内乙的数量会减少15.右图是人在一个标准大气
6、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体的变化曲线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曲线 AB 段表示吸气,肺扩张 B.曲线 BC 段表示吸气,胸腔容积变大 C.曲线 AB 段表示呼气,膈肌舒张 D.曲线 BC 段表示呼气,膈肌顶部下降1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父亲给女儿传递的性染色体是 Y 染色体B.男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22 条+Y 染色体C.男性口腔上皮细胞的性染色是 XY 染色体D.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XX 染色体17.当人体注射疫苗后,体内抗原、抗体含量会发生相应变化,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这种变化的是18.枯叶蝶在飞行时身体呈鲜艳的黄色,便于吸引异性;降落后的体态
7、和体色像一片枯叶。下列关于枯叶蝶进化过程 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进化过程中,枯叶蝶有过度繁殖的倾向B.枯叶蝶的体色和体态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保护性适应C.在进化过程中,敌害对枯叶蝶的变异起到了选择的作用D.为了应对敌害,枯叶蝶的体色产生了定向的有利变异19.在探究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中,将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同时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下一段时间(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乳酸菌发酵不产生二氧化碳)。此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装置 B 和 C 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B B.本实验探究的是“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C.本装置中选择同种植物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D.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乳酸菌是原核生物20.右图表
8、示某些概念之间的所属关系,其中代表整个大圈,II 包含。下列不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A.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皮肤粘膜B.血液 血细胞 血浆 白细胞C.果实 种子 果皮 胚珠D.染色体 DNA 蛋白质 基因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题,共 30 分)21.下图为部分生物的生殖发育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5 分)(1)图 B 发育经历了四个阶段,比 图 A 多了一个_(填写结构名称)的发育阶段。(2)图 C 所示的动物,其发育的起点是_。(3)图 D 为受精 的鸡卵结构图,能为 a 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有_(填图中字母)。(4)图 E 是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的示意图,胎儿与母体
9、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是 。(5)图 F 中若把基因组成为 Aa 的梨树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基因组成为 aa 的梨树砧木上,则结出果实的果皮基因组成为_。22.为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一系列光合作用探究实验,并根据实验过程收集到的数据绘制了图二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6 分)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 素溶解到酒精中。用清水漂洗后放人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2)滴加碘液后,比较叶片甲黑纸遮光部分和未遮光
10、部分,其中变蓝的是 部分,此现象可以说明 。(3)对比图二中点 A 和点 B,说明 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4)选取图一中的乙和丙叶片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该实验给我们生产实践的启示是:对于温室里种植的蔬菜采取 的措施,可以提高产量。23.图 甲 是 人 体 部 分 生 理 活 动 示 意 图 , 图 乙 曲线表示肾单位某些部位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据 图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7 分)(1)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道内由 分泌的消化液消化,在小肠中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 液有 。(2)图甲中,若 a 是淀粉分解后的最终产物,a 物质进入血液后由_运输,并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在氧气的参
11、与下进行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 。(3)图甲中 b 气体进入循环系统后,首先到达心脏的 。bb b bB BB BA B C D E(4)图乙纵轴表示葡萄糖在肾单位中的含量,横轴表示构成肾单位的结构,图中 C 表示肾单位结构中的 ,此结构进行的生理作用是图甲中的e 作用。24.豌豆是人们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也是研究植物性状遗传的常用实验材料。黄粒豌豆与绿粒豌豆杂交,所得的子一代全部是黄色豌豆;子一代种下去后自花传粉,收获的子二代有黄粒和绿粒两种,数量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7 分)(1)根据题意可知,在豌豆的黄粒与绿粒这一对相对性状中, 是显性性状。子一代全部为黄粒豌豆,但在子
12、二代中出现了黄粒和绿粒两种性状,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2)若用 B 表示显性基因,b 表示隐性基因,子二代中黄粒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3)根据题意,子一代豌豆在生殖过程中,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是下图中的 。(从下图中选填序号)(4)若子一代豌豆种下去后自花传粉,收获的子二代豌豆种子共有 8824 粒,则从理论上计算,绿粒豌豆有_粒。(5)将收获的颗粒完整饱满的子二代豌豆种子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在 25左右的环境条件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萌发情况是 。(选项填在横线中)A.甲组种子先萌发 B.乙组种子先萌发 C.甲、乙两组同时萌发 D.乙组
13、种子不萌发甲乙两组植株,后续自然生长,在不进行人工施肥,保证水、温度、光照等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到收获季节发现,乙组的产量明显低于甲组的产量,这样的变异属于 变异。25.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何 影响,某生物兴趣活动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5 分)第 1 步:取两个玻璃缸,分别标记 A、B第 2 步:在 A 缸中加入 500 毫升的自来水,B 缸中加入 500 毫升的池塘水第 3 步:各取 10 只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的蝌蚪放在 A、B 两缸中第 4 步:给 A 缸中蝌蚪每天饲喂适量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B 缸中蝌蚪每天饲喂等量的普通饲料,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育一
14、段时间,观察并记录 A、B 两组蝌蚪的生长发育情况。实验结果:A 组蝌蚪个体生长发育迅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一群小型青蛙,B 组蝌蚪仍处于蝌蚪阶段,只是个体长大了一些。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本实验中有一个环节不够严谨请你指出并改正 。(2)根据实验结果,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3)后来,同学们在一次课外活动中,发现某偏僻山 区的小溪里有很多大型的蝌蚪,周围却很少看见青蛙,同时调查当地乡村,发现村民中大脖子病的发病率较高, 据此,同学们推断出当地村民的饮食中很可能缺乏含 的无机盐。(4)如果该小组同学要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再选择 10 只同种、同一批的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的小蝌蚪,将其_ 切除,其余条件应与_组相同(填“A”或“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