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六章数组-计算机QBASIC教案.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9455767 上传时间:2019-08-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数组-计算机QBASIC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六章数组-计算机QBASIC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六章数组-计算机QBASIC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六章数组-计算机QBASIC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六章数组-计算机QBASIC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 http:/ 提供第六章 数组6-1 数组和数组元素的概念一、数组:具有名字的、且属性相同的一组有序数据的集合。二、数组元素:数组中每一元素称为数组元素。它是用带下标的变量来表示的,因此也叫下标变量。有关数组的几点说明:1、数组元素的地位和作用与简单变量相当,都能用来存放一个数据。2、同一数组中的数据必须是同一个类型。3、数组中各个元素在内存中占据一组连续的存储单元。4、数组与循环语句配合使用,可以很方便地对大批数据进行处理。5、利用数组可以解决用简单变量解决不了的问题。6-2 数组的建立与引用一、数组的建立 DIM语句QBASIC提供了两种格式的DIM语句:格式1:D

2、IM (下标上界)DIM (第一维的下标上界,第二维的下标上界)例:DIM A(5),B(100),N$(40),CJ(40,6)格式2:DIM (下标下界 TO 下标上界)DIM (第一维下标下界 TO 第一维下标上界,第二维下标下界 TO 第二维下标上界)例:DIM X(-8 TO 10),Y(5 TO 10,1 TO 3)定义数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数组的取名规则与变量的取名规则相同。2、在同一个程序中,数组名可以与变量名同名,但不代表同一对象。3、不能用同一数组名去定义不同维数的数组。如:DIM A(5),A(2,3)是错误的,而DIM A%(5),A(2,3)是对的。补充说明:1

3、、下标下界的默认值为0。下标下界为0时,TO可不写。2、QBASIC规定:下标值的范围是-32768,32767。3、QBASIC允许改变默认的下标值的下界,由0改为1,用语句:OPTION BASE n ( n只有0和1两个值) 且对每一维都有效。4、在同一个程序中“OPTION BASE 0”和“OPTION BASE 1”只能选用一种,一旦设定就不能在程序中改变设定,且该语句应放在DIM语句之前。5、当程序中引用数组,而没有使用DIM语句,默认数组的下标上界最大到10。6、DIM语句中的下标可以是常数,也可以是已经赋过值的变量或表达式。7、用DIM语句可定义数组的名称、类型、维数及容量。

4、8、用DIM一次定义多个数组时,各数组说明符之间用逗号分隔。9、数组说明符不是数组元素。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 http:/ 提供10、在定义数组时,如果在 DIM 语句中不加 SHARED,为局部数组,否则为全局数组。二、数组的引用1、引用数组元素的办法是在数组名后的括号中指定下标。2、一般情况下,在程序中凡是允许简单变量出现的地方,都可以用数组元素代替。数组元素可以参加表达式的运算,可以被赋值,但不能作为函数或子程序的形参。3、引用数组元素时,数组名、类型和维数必须与定义时的数组一致。4、引用数组时,下标值应在建立数组时所指定的范围内。6-3 静态数组、动态数组一、概念介绍1、静态数组:静

5、态数组是指建立数组后到运行结束,数组的维数和大小是不能改变的,它在内存中占据一组固定的存储单元。2、动态数组:动态数组是指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可以改变数组的大小,或者释放数组所占用的空间。QBASIC规定:在DIM语句中用常数指定下标上、下界的数组为静态数组,它的大小是不变的。用变量或表达式指定下标上、下界的数组是动态数组,它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也可以释放。二、对动态数组的操作1、重定义语句REDIM作用:用它来改变已定义的同名数组的大小,但不能改变数组的维数。2、释放语句ERASE作用:释放数组所占据的空间。3、几点说明:(1)如果不使用ERASE语句释放数组,不能用DIM语句对同一数组两次定义

6、。(2)用REDIM语句可以改变动态数组的大小,而不必先用ERASE语句释放数组。(3)DIM和REDIM都不能改变数组的维数。(4)为了配合动态数组,QBASIC提供了求数组下标下界LBOUND和求下标上界UBOUND的函数,(参见BOOK:P-147例6.2)6-4 一维数组的应用例1:用READ/DATA读入10个数,要求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将它们打印出来。(1)比较交换法:( QB-6-01A)先将X(1)与X(2)比较,如果X(1)X(2),进行数据交换,再将X(1)与X(3) 比较,找出最小值存放在X(1)中,用剩下的接着做,以此类推 (2)选择排序法:(QB-6-01B)不用每当A(

7、I)X(J)就交换,而是在X(I)与X(I+1)到X(10)都比完后,将X(1)与最小的哪个数交换。(3)冒泡法:(QB-6-01C) 将相邻的两个数 X(1)和 X(2)比较,按要求将这两个数排好序,再将 X(2)与 X(3)比较依此处理,直到将最后两个相邻的数比较并处理完毕。这时最大的一个数已换到最后了。这是第一轮的比较和处理。共进行若干轮。例2:有一个数组,存放N个不同的整数。要求从数组中删除与该数值相同的元素,并将其后元素逐个向前递补。 (QB-6-02)例3:用筛选法找出50以内素数。(QB-6-03)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 http:/ 提供筛选法是希腊数学家 Eratosthen

8、es 提出的,其方法是:N个自然数,去掉1,保留2,去掉22,23,下一个保留的数是3,再去掉32,33,再下一个保留的数是5,再去掉 52,53,以此类推。 例4:形成数列2,3,4,6,9,13,19,28,的前十二个数。(QB-6-04)其规律是:前三个数是2,3,4从第四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一个数和前三个数之和。 例5:形成数列0,1,1,2,5,29,866,的前八个。(QB-6-05)其规律是:前两个数为0和1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平方和。 例 6:形成数列 1,2,3,5,16,231,的前七个数。(QB-6-06)其规律是:前两个数为 1 和 2,从第三个数开始

9、,每个数都是前一个数的平方减去前两个数的平方。例7:形成数列2,3,5,9,17,33,65,的前十个数。(QB-6-07)其规律是:第一个数是2,从第二个数开始,以后的每个数都是前一个数的2倍减1。例8:用递推法求前N个裴波那契数。 (QB-6-08)建立递推关系: Fn=Fn-1+Fn-2 (n3)F1=F2 (初始条件)例9:用二分法查找一维数组中的某数。 (QB-6-09)分析:(1)对一维有序数组,查找第一次遇到的某数X,并指出该数的位置,若找不到,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设本题数组元素之值为升序。(2)二分法查找是设三个位置指针L,H,和 M。L指向第一个元素的位置,H指向最后一个元素

10、的位置,M指向中间位置,M=(L+H)/2。(3)判断 A(M)是否等于 X,相等则表示找到了,是 A 数组中的第 M 个数;不相等判断 A(M)是否大于 X,是说明 X 只能在 L 和 M-1 之间,把 H 改为 M-1;不是则说明 X 只能在 M+1 和 H 之间,把 L 改为 M+1;当 LH 时,表示找不到了。例10:有一个数组,有十个元素,元素的值由键盘输入,要求将前5个元素与后5个元素对换,即第1个元素与第10个元素互换,第2个元素与第9元素个互换, (QB-6-10)例11:有一个已按由小到大规律排好的数组,今从键盘上输入一个数,要求把它插入到该数组中,插入后仍按原规律排序。(Q

11、B-6-11)例12:用“插入法”对一批数据按升序排列。 (QB-6-12)思路:将N个数放在一个数组A中。先将A(1)与A(2)比较,若A(1)A(2),则使二者交换。然后再将A(3)与A(1)和A(2)比较,按要求把A(3)插入到适当的位置以使A(1),A(2),A(3)有序。以此类推。例13:将一维数组中元素循环右移N位。 (QB-6-13)思路:如果把A(1)移入A(2),A(2)移入A(3),最后一个数必须先保存起来,再将其送入A(1)中,剩下的数也如上述操作,以此类推。6-5 二维数组的应用例1:有一个NM的矩阵A,求全部元素的平均值。并把高出平均值的元素的值以及它们所在的行号和列

12、号打印出来。设该矩阵为34的矩阵: (QB-6-21)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 http:/ 提供67 87 90 56 A = 77 88 99 100 64 95 1 65 例2:矩阵转置。将一个NM的矩阵的行和列互换。(QB-6-22)例3:求一个55数组两条对角线上的各数这和。 (QB-6-23)例4:形成一个NN数组,对角线上元素全为1,其它元素全为0。(QB-6-24)例5:找出二维数组中各行绝对值最大的元素并指出它所在和列数。 (QB-6-25)例6:将两个33的矩阵A和B相加,即将相应的位置上的元素相加,放到C数组相同位置上。 (QB-6-26)例7:有一个NM的矩阵,要求找出其

13、中值最大的那个元素所在的行号和列号,以及该元素之值。 (QB-6-27)例8:找一个NM的二维数组中的“鞍点” 。 (QB-6-28)所谓“鞍点”是指它在本行中值最大,在本列中值最小。输出鞍点的行号和列号,如果没有鞍点,则输出“No found!”。 设该数组为一个33的数组: 45 67 34 5645 78 12 3456 77 87 79例9:形成一个如下所示的奇数阶数组。 (QB-6-29) 1 1 1 1 1 0 1 1 1 00 0 1 0 00 1 1 1 01 1 1 1 1例10:输出“杨辉三角形” 。 (QB-6-30)11 11 2 11 3 3 11 4 6 4 11

14、5 10 10 5 1规律:对角线和每行的第1列均为1,其余各项是它上一行中前一个元素和上一行的同一列元素之和。A(i,j)=a(i-1,j-1)+a(i-1,j)例11:求某班同学在期末考试中每人的平均分。 (QB-6-31)要求:平均分取小数点后一位,对第二位四舍五入。为简化起见,设有五名同学,期末考四门功课。思考:统计每门课所有同学的平均成绩如何改程序?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 http:/ 提供6-6 数组作为过程的参数说明:1、过程的形参可以使用变量,不能使用数组元素,但可以使用数组。2、实参可使用变量,也可以使用数组元素和数组。3、用数组作为过程的参数时,在数组名后应加一对空括号。4、用数组作为过程的参数时,只能采取“地址传递” 方式,而不能是“值传递”方式。5、实参数组在调用程序中定义,在子程序中不必再对形参数组定义。例1:阅读P157例6.8用数组作子程序参数。 (QB-6-41)例2:用“冒泡法”对N个数从小到大排序。 (QB-6-42)注意以下两点:1、形参数组用什么名字是无关紧要的,只起形式上的作用,它并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变量或数组,只在子程序被调用时才暂时存在,调用结束它就消失。2、DATA语句只能出现在主程序中。欢迎访问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